專題文章
澳門葡京酒店的裝飾藝術
葡京酒店盛載着澳門人的集體回憶,建築物具有西方設計特式,配有中國民間風水神話傳說,室內的装璜,瑰麗堂皇,盡顯貴族氣派,東座酒店大堂和西座新翼的設計,貫徹了裝飾藝術風格,大堂的經典馬賽克帆船陣壁畫,具有攝人的魔力,百看不厭,巨型水晶吊燈令人印象難忘,場內每個角落都佈滿了中西古董珍品,尤如博物館一樣豐富,小城有着這麼一個文化藝術的寶藏,要多加了解,珍惜和傳承。
專題文章
街市裡的風波: 從營地街市墟亭看華洋關係
我們經常說,澳門是一座中葡文化共存的城市,從“澳門歷史城區”到非物質文化遺產,都展示了中葡族群在這座小城共融生活……但在過去小城的生活又是怎樣呢?當然,我們不可能坐時光機穿越到上百年之前親身感受,但透過《漢文文書》的檔案,大家可以看到在清代澳門人們的生活,當中既有相互合作,也有嚴重的衝突。在眾多的故事中,我們從營地街市說起。
專題文章
主教公署圖書館
澳門天主教主教公署,又稱主教府,位於大堂右側。1576年由教宗額我略十三世頒下諭旨,確立澳門在遠東的教區地位,澳門主教堂便開始成立,曾管轄著中國、朝鮮、日本、越南、老撾、暹邏、馬來西亞等地的天主教會,至今已四百多年。據考證,主教府至少建於1835年(清道光十五年)前,現有建築為1987年時擴充和重建,1991年完工。主教府內的圖書館藏有不少書籍。
專題文章
澳門圖書館與教育事業
澳門中小學內設置的圖書館,是澳門的教育受到重視且日趨普及的體現。現時大部份學校都設有圖書館或圖書室,據資料顯示,澳門的中學、小學及幼稚園圖書館(室)共有近百間,當然規模各異,藏書數量從數千冊到數萬冊不等。較早的中學圖書館是馬禮遜紀念學校圖書館(1835—1839年)。
專題文章
“雙擬”角色及其變化:澳門社團功能
澳門素有“社團社會”的稱號,一直以來社團在澳門社會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眾所周知,回歸前葡管澳門實行的是間接治理,即澳葡政府治理未能深入到社會中下層,也極少向社會提供包括基礎教育等在內的公共服務,因此,中下層社會通過社團(尤其是功能性代表社團)實行社會自治,使得社團出現“擬政府化”與“擬政黨化”功能(簡稱“雙擬”功能)。
專題文章
澳門旅遊攻略(1867年)
旅遊指南是現今不少人出門旅行的必備用品,包含當地的景點、交通方式、飲食等各種旅遊資訊。而早在1867年,梅輝立等人所著的《中日商埠志》中便有專門關於澳門的旅遊攻略,涵蓋澳門歷史、位置及地形、交通及住宿、公共建築及名勝古跡等資訊,對當時的來澳旅客相當實用,而這些內容對於身處二十一世紀的現今世代而言,亦有著不可忽視的歷史價值,可以讓我們了解當時澳門的風土人情、城市風貌。本文將與讀者一同揭開這本攻略,穿越時光,來一趟十九世紀的澳門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