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网上展览

只有文艺家——致敬澳门文艺家肖像画及人物故事网上展览

澳门基金会举办“只有文艺家——致敬澳门文艺家肖像画及人物故事”网上展览,由澳门艺术家陆曦先生为一百三十多位澳门资深文艺家绘画肖像,并由多位澳门文学创作者为文艺家进行专访及撰写故事。这些作者以笔为镜,陆曦先生以画为光,在2024年至2025年共同映照出这些文艺家的人生轨迹与艺术追求。

网上展览

从澳门记忆看澳门回归25载图片展

“澳门记忆”文史网特备推出“从澳门记忆看澳门回归25载”图片展,以九部份串连特区成立至今,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澳门城市建设、社会制度、人文情怀和文化传承等领域的变迁,纵观小城25年来的发展成果。

网上展览

心系澳门 拓展未来 —— 澳门基金会四十周年网上展览

澳门基金会举办以“心系澳门、拓展未来”为主题的网上展览,回顾四十年来发展历程,从奠定澳门高等教育体系的基石,培养澳门及外地人才,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到开拓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构建和弘扬澳门和谐的优良社会传统。

专题文章

容易混淆的澳门街名

在澳门这座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中,街名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反映了城市的地理特征和历史变迁,更承载着居民的生活记忆和情感纽带。每一条街道的名字,都像是城市历史长河中一枚枚印记,记录澳门的发展轨迹和人文故事。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澳门存在不少容易混淆的街名,这不仅给市民日常生活增添了些许困扰,也让游客在游览澳门时容易产生困惑,影响了他们的旅游体验。

专题文章

澳门文学极简史

最早在澳门文学名家之林出现的是汤显祖。汤或在1591年十月中旬曾到澳门,有《香墺逢贾胡》等诗。此外,汤也于《牡丹亭还魂记》剧中第六出和第二十一出中多番提到澳门三巴寺。明末又有擅画马的诗人张穆,有《登望洋台(己亥)》一篇,作品有遗民寄意的味道。明末清初,澳门颇多忠于明室的遗民诗,寄托了孤贞不屈之志,乃此时期遗民澳门诗的风格和特色。

专题文章

回归后澳门文学极简史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中国,成立特区,实行“一国两制”、“澳人治澳”。这一伟大的历史转变,吸引了海内外华人的注目,将澳门文学推到了前所未有的位置。由“回归热”带动的 “文学热”在1999年底到达顶峰,随之迅速冷却。具体表现为某些重要的文学社团(如五月诗社)走向沉寂、部分作家逐渐淡出文坛(如陶里于1999年移居加拿大之后便鲜少出现在澳门文坛了)以及文学研讨活动的急剧减少,澳门文学进入发展的成熟冷静期。当然,“冷静”并非“冷寂”。回归之后,在官方力量和民间力量的共同推动下,文学出版显著上升, 呈现出稳健发展的兴旺局面。

最新专题

最新展览

重要通知:“澳门记忆”文史网《服务条款》修订公告

尊敬的“澳门记忆”会员,您好!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澳门记忆”文史网的支持与信任。为持续优化会员服务质量与保障会员权益,本网站将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实施新版的《服务条款》。敬请各位会员详阅修订后之条款,有关内容可于以下查阅:

👉 点此浏览最新的《服务条款》

您已详细阅读并同意接受该等《服务条款》修订内容。

若您对本次更新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感谢您一如既往的支持与信任,“澳门记忆”文史网将持续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会员服务。

“澳门记忆”文史网 敬启

发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进阶搜寻

关键字

    主题

    资料类型

    地点

    时间

    使用说明

    检视全站索引

    会员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