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共建.分享.傳承

為與市民分享“滄海桑田──澳門北區圖片徵集”成果,即日起至12月4日於文史網舉辦網上投票活動,並設獎項鼓勵市民大眾參與。

前往活動頁面

更多

“記憶之友”專屬抽獎活動開獎!澳門記憶團隊已發短訊通知得獎者,請得獎者跟着以下安排領獎。領獎期由即日起至2025年11月28日。
>>得獎名單及領獎安排
>>授權書

更多

為推動澳門歷史文化傳承,澳門基金會“澳門記憶”文史網特別推出“澳門中學生歷史文章徵集計劃”。鼓勵全澳中學生撰寫澳門文史相關文章,記錄澳門獨特的歷史文化內涵。

活動詳情

更多

“澳門記憶”文史網特別推出全新長期徵集項目─“我的澳門記憶”圖片分享計劃,期望激勵更多市民關注身邊的點滴,挖掘和分享各類歷史資源與生活記憶。

>>前往活動頁面

更多

“澳門記憶”文史網隆重推出“記憶之友年度積分回饋計劃”,凡參與指定活動可獲相應積分,年末換領豐富禮品,誠邀市民參與。

>>查看詳情

更多

當年今日
歷史上的
1594

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2月20日─1595年2月8日)10月28日,本日出版的《澳門聖保祿學院年報》報導了剛建成不久的聖保祿學院的整體面貌: (聖保祿學院)依山勢而建,周圍有高牆環繞。兩間帶有閣樓的寬大房宇露出牆頭,如同兩座城堡,其間有個美麗的庭院。沿牆有條走廊,其間有數個小房間。由於地勢關係,小房間地面與兩間大屋宇的閣樓一般高低。山腳與山上通過兩個階梯相通,還有一個帶庭院的教學區和正門。正門處有幾間辦公室。再向上走,又有幾間供教師職員使用的寬適房間。正門前面,還有一座封閉式的極大庭院。整個庭院可容納四十名教士,而且居住條件十分舒適,因為除了四個教學區外,上面還有十九個房間、兩個大廳、兩間教室和一間極大的藥房。下面還有另外七個房間和十分舒適的辦公室。范禮安視察員還決定再建一間新飯廳,因為目前使用的飯堂是借來的。如果需要的話,我們還有許多地方可以建更多的設施。范禮安本年11月9日的信也描述了新學院的全貌: 在神的幫助下,我們完成了日前在中國(澳門)建造的學院的建築。此外,與會院分開的建築中已開始有人居住,現在學院生活著19~20名耶穌會士。學院毗鄰會院,因此,打開一扇門,就可以從一方進入另一方,但它們是完全分離的。雙方既見不到,又無法聯絡,連窗戶都沒有。兩者一牆之隔,所以牆既是修院的終點,同時又是學院的起點。不僅如此,我們還在與學院相連的兩座山的周圍建造了一道非常堅固的土牆,圍牆包圍著(學院)。直到工程完全結束,曼達琳(mandarim)們沒有干預它,我想他們不可能干預它。除了已經到手的大塊土地,我們還在學院中擁有視野良好的別墅,它可以使修道院得到很好的保養。如果遠望大海和整座城市,學院仿佛位於山體的中央位置。山麓處有門,通往另帶庭院的修院和學校,它們(修院和學校)可以通過修建極好的二、三段階梯,通往(它的)上方。此前已完成的建築工程,是擁有三個教室的學校中庭,如有必要,還可以再建造第四、第五個(教室)。這些教室側旁是學院的大門,還有禮拜堂和小型香房。此外,還有神父會見來訪者以及學生進行告解的接待室、面向大門通道的其它修院。它們已成為存放學院物資和即將送往日本的物資的倉庫。在這一切的上面,是日本省代理人(他同時也是學院的司庫)生活,並與它們分離的另一所大房子,其中保存著每年送往日本的大部分生絲、棉布和所有的方物。這間修院非常寬敞,而且設備良好。在那里不會影響修院,與外國人和中國人進行交涉極為合適。在大門與倉庫的上方,還修建了通往管區代表所在修院的其它通道,那里有5間小房子。這些(小房子)咸了修院職員修士與副院長的住所。在它的下方,還有附帶僕人修院的另一個中庭和可供學院之用的非常良好的巨大菜園。從那兒再往上,山腰處是學院嶄新建築的全部。它們建造得如同城牆一般,在不同端部還建有兩個突出的棱堡。此外,一個非常大的中庭佔據了從一個棱堡到另一個棱堡之間的所有空間。被我們稱為棱堡的這兩個修院,一個是平房,還有一個是二層樓。城堡部分全部由小房間組成,他們都是平房。因為是在山上,沒有更多的餘地,但所有的房子都與棱城堡一樓一樣高。其中一個(棱堡)之內,有用作休息和圖書室的巨大而涼爽的房間。在另一個(棱堡)的二樓,有兩個非常寬敞的醫務室。那里還有禮拜堂和三個小房間。在這個棱堡圖書室的下方,還有另外一個附帶禮拜堂的大廳,那里給修道士們做彌撒之用。在醫務室的旁邊,是非常舒適而清潔的廁所。除了上述教室,大門及其上方小房間,學院的新建築中有兩個禮拜堂,大門處還有第三個(禮拜堂)。此外還有上下兩層的大房間用作休息和圖書室,還有19間小屋和醫務室的大房間,因此,上下兩層可供40名耶穌會神父與修道士們舒適地起居。再往上還有大廳和醫務室的空間,還有9至10間單人房間。整個建築都在高處,涼爽且視野開闊,一側的山頭阻擋了有害於健康的惡風,另一側豁然開朗,可眺望大海,吹來有益於健康的好風。學院的建造考慮到居住於此的日本修士,他們在自己家中的生活是井然有序並且乾淨的,所以(學院的)建築也必須應當非常整潔、井然有序並且是涼爽的。如前所述,這一切都已經完成,剩下的只有食堂、與之連接的大廳和廚房,在神的幫助下,它肯定會迅速建成非常舒適的場所。建造它們的場所已經確定,現在我們正在使用由兩間小房子構成的臨時食堂。對目前學院中的人來說,它已經夠用了,但必須在原定的場所建造非常寬敞而舒適的另一所(食堂)。在神的幫助下,不到1000杜卡多的錢就可以建成應當建成的所有部分。 1594年10月28日《澳門聖保祿學院年報》,轉引自李向玉的《漢學家的搖籃:澳門聖保祿學院研究》,第33—34頁。曼達琳,葡文作mandarim,意即中國官員。《澳門記略》卷下《澳蕃篇》之《澳譯》作老爺,音譯為“蠻的哩”;湯彝:《盾墨》卷4《澳門西蕃》稱“官曰滿的”。1594年11月9日范禮安在澳門寫給耶穌會總會長的信,轉引自高瀬泓一郎的《キリシタン時代の文化と諸相》,第348—353頁。

1662

康熙元年(1662年2月7日-1663年2月7日)11月9日,廣東巡撫盧興祖上呈兵部疏稱,當年6—8月,澳門葡人先後有九艘出航東南亞進行貿易的船隻返回澳門。按照往年慣例,每逢商船回澳,市舶司官員會同香山知縣應下澳丈量抽稅。而今禁止一切船隻通行,如果將其予以驅逐,人船無處可去;若仍行丈量抽稅,此澳又在關閘之外,是驅逐還是丈量抽稅,請朝廷定奪。兵部將此推諉戶部,戶部亦未作決議。《 明清時期澳門問題檔案文獻匯編》第1冊第19號檔《兵部尚書明安達禮等題報澳門相繼有船來可否抽取稅銀請交戶部議奏本》,第44頁。

1714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2月14日-1715年2月3日)5月14日,澳門議事會開會討論“聖安娜”號船上貨物投資是否失利的問題。該船違背印度總督的命令,航行馬尼拉,在海上遭到海盜亨利.布洛的洗劫,船隻獲釋,但貨物被扣留在馬尼拉。討論的問題是:貨主是否應該花費7萬澳門幣贖回這些貨物?船上的貨物有曼努埃爾.法蘭西斯科的,價值7000兩;阿戈斯蒂紐.貢薩爾維斯(Agostinho Gonçalves)2000兩;及教會向古爾露所借的1000兩。“聖安娜”號再次前往馬尼拉,並於1714年11月9日前返回。議事會向此船徵收3.5%的銀稅,將1.5%給了貨主。Manuel Teixeira, Macau no Séc. XVIII, p.141.

1716

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1月24日-1717年2月10日)9月7日,兩廣總督趙弘燦派一名官員下澳,接會天文的戴進賢及會天文並會彈琴的嚴嘉樂進京。9月11日,乘官船離澳至廣州。9月21日,清朝欽差大使李秉忠等人到達廣東,並到肇慶向兩廣總督趙弘燦傳旨:“西洋人無照者不許出境。”隨後,由兩廣總督趙弘燦家人陪同至澳門購買西洋物件。10月22日,通曉天文的倪天爵從澳門趕至廣州。11月9日李秉忠攜三名天文學家戴進賢、嚴嘉樂、倪天爵離廣州進京。《明清時期澳門問題檔案文獻彙編》第1冊 《廣東巡撫楊琳奏報伴送手藝人及西洋人進京並到粵洋船數目摺》、《兩廣總督趙弘燦奏報遵旨傳宣西洋人無照者不許出境李秉忠已赴澳門尋買西洋物件並續到澳門船數摺》,第110頁;費賴之:《在華耶穌會士列傳及書目》,第669—670頁;嚴嘉樂:《中國來信(1716—1736)》,第26—30頁。

1794

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1月31日─1795年1月20日)11月9日,澳門第二十號額船開赴哥斯達貿易,至20日該船船主山度•安多尼又報稱該船壞爛,急需大修,需採買桐油8桶,鐵10擔及竹青4擔,香山縣急需賈奕曾發票批准。《清代澳門中文檔案匯編》上冊《署香山知縣李德輿為二十號船稟請給照大修事下理事官諭》及《香山縣丞賈奕曾為轉發二十號船大修牌照事下理事官諭》,第241頁。

1866

同治五年(1866年2月15日─1867年2月4日)11月9日,英格蘭阿爾弗雷多親王(Infante Alfredo)乘“火箭(Fire Dart)”號船從廣州來澳門訪問。施白蒂:《澳門編年史:19世紀》,第164頁。

1881

光緒七年(1881年1月30日─1882年2月17日)11月9日,華商何桂為已故華人容滿欠銀,控告容滿後人,請將容滿所按屋宇之五分之一發賣填還。經澳門華政衙門判定,招人投買。容滿家族物業眾多,這次拍賣的房屋主要集中在紅窗門街、福隆新街、福隆里、福隆新巷、清平新街、新填里、新填巷、福壽里、蘆石塘巷、蘆石塘圍、白眼塘橫街、廣富巷、新利巷、柴船尾街、深巷橫巷15條街巷共拍賣房屋195間,共估銀65244元。這次拍賣僅為其物業的五分之一,足見容滿家族在當時是澳門華人中的大業主。《澳門政府憲報》1881年11月26日第48號。按:容滿這次拍賣的房屋最貴者為清平新街25號,估價銀為2000元,足見此為當時澳門之豪宅。

1895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1月26日─1896年2月12日)11月9日,澳督諭令西字《鏡海叢報》和三巴仔教堂報停派報紙一個月,至12月9日為止,此後再行印派。華文之叢報則仍照常印派。緣連年以來,西字《鏡海叢報》與教門鬥激,日甚一日,疊陳教中弊陋,直指教長姓名,無所避畏。於是三巴仔教堂報忍不能忍,疊聘名手於其教報之內還相攻擊,計有年餘。數月前,因以仁慈堂票事牽及尊官,風起雲變,幾成不可解之局。幸而西洋大臣明察秋毫,逐去黨眾,斯患始息,然而教堂之報仍未能停也。時有不平之語,而本報持之甚急,更起風波。澳督高制軍慮在幾先,深恐鬥激無已,終非福慶之道,乃札西民政務官傳知教堂報並叢報,勸以和平,各令停派一月,嗣後兩情洽合,不得執議諸端,致滋他釁。《鏡海叢報》1895年11月13日《調停盡善》。

1900

光緒二十六年九月十八日(1900年11月9日),欽加知府銜前山海防軍民府加五級紀錄五次李特示。

1905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2月4日─1906年1月24日)1月4日,葡萄牙政府任命阿爾梅達‧亞雷斯(António Augusto de Almeida Arez)為澳門地區大法宮,其於11月9日抵澳就職。Manuel Teixeira, Os Ouvidores em Macau, p.182.

1911

清宣統三年(1911年1月31日─1912年1月18日)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各省紛紛宣告獨立,至11月9日,廣東各團體在諮議局舉行會議,共推胡漢民為都督,蔣尊簋為軍政部長,陳景華為民政部長。胡未到任,以蔣為臨時都督。時任葡國駐廣州總領事臨時公使的宋次生(Carlos Augusto Rocha de Assumpção)立即向澳門政府、葡萄牙外交部匯報廣東和平宣告獨立的消息,並請求派遣“澳門”號炮船與部分炮兵前往廣東停泊,以及時回應形勢的變動。葡萄牙外事部外交歷史檔案檔1《1911年11月17日駐廣州葡萄牙總領事館臨時大臣致外事部國務秘書及大臣公文332》、文件2《1911年11月24日葡萄牙駐北京大臣致外事大臣公文A》,參見卡洛斯‧高美士‧貝薩:《澳門與共和體制在中國的建立》,第59—62頁。

1916

民國五年(1916年1月1日─1916年12月31日)11月9日,著名詩人、書法家、教育家汪兆銓攜家避居澳門,與從弟汪兆鏞相鄰居於蕉園圍。這是汪兆銓第二次到澳門,其第一次到澳門在民國元年(1912)夏秋之交。汪兆銓:《萇楚軒詩集》之《九月二十五日,攜家至澳門,賃居憬弟左鄰,憬弟有詩,和之》,第29頁;章文欽:《澳門詩詞箋注(民國卷)》上冊,第145─149頁。

1929

民國十八年(1929年1月1日—1929年12月31日)11月9日,澳門政府開始鋪設從媽閣到氹仔的水底電纜,改善澳門通訊設施。A. H. de Oliveira Marqués, História dos Portugueses no Extremo Oriente, Vol. 4, p. 601.

1939

民國二十八年 (1939年1月1日-1939年12月31日)11月9日,上午11時,澳門財政總局在本局大堂內將澳門番攤生意出投招人承充,以3年為期,即由1940年5月18日起至1943年5月17日止。此次開投底價為1826000元,押票銀為182600元,並列出投章程7款、承充合同章程大綱16款。《澳門政府憲報》1939年第40號,第577—578頁。

1949

1949年11月9日勞軍大會後,馬萬祺先生、郭信堅秘書長和鏡湖醫院員工在中山縣前山解放軍駐地合照。 前排左起:高振武、馬萬祺、郭信堅。

1949

鏡湖醫院柯麟院長和何賢、馬萬祺先生等澳門愛國人士組織了鏡湖醫院、華僑協會、民主婦女會籌委會、大眾報排字房工友等四單位代表成立勞軍代表團。1949年11月9日在鏡湖醫院留醫所門前整裝待發。

1949

拍攝時間:1949年11月9日 鏡湖護校師生參加鏡湖醫院勞軍代表團,出發前在校舍門前合照留影。

1949

前排左起高振武先生,後排左起馬萬祺先生、柯麟院長、張晴暉女士。

1949

1949年11月9日柯麟院長、馬萬祺先生率領澳門勞軍代表團前往中山縣前山慰問解放軍。

1949

柯麟院長和何賢、馬萬祺先生等澳門愛國人士組織了鏡湖醫院、華僑協會、民主婦女會籌委會、大眾報排字房工友等四單位代表成立勞軍代表團。1949年11月9日在鏡湖醫院大門前集合出發,乘車前往中山縣前山慰問駐地解放軍。

1994

路環碼頭於1873年修建。

1994

路環碼頭於1873年修建。這是碼頭上下貨的斜坡,停泊著澳葡海島市市政廳的船隻。

1995

1995年11月5日,澳門航空公司首架航機飛抵澳門國際機場。11月9日,澳門國際機場開航,首班航機由澳門飛北京,澳門嘉賓團隨行。同日共10個航班進出。

1999

1999年11月9日,中葡聯合聯絡小組在澳門舉行最後一次會議。

2000

2000年11月9日,特首何厚鏵在立法會宣讀2001年度施政報告。翌日,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

2002

2002年11月9日,葡萄牙最高司法法院院長薛克率團訪澳。

2021

捐血中心平均每年會發現一至兩位的愛滋病人,中心會先輔導捐血者,幫他們轉介到山頂醫院的傳染科跟進,而他們所捐的血也會用特別的方式用火燒毀。由於澳門愛滋病的檢測越來越普遍,能夠檢測愛滋病的途徑與地方越來越多,因此經由捐血中心發現的愛滋病例也越來越小,透過多個途徑檢測愛滋病也是保障捐血中心血液安全的措施。

2021

捐血中心於2007年開始由檢驗愛滋病抗體改為檢驗RNA核酸,空窗期由三個月大幅縮減至六至八日。

1534

聖保祿學院,作為遠東第一座西方大學,曾經是匯聚歐洲及遠東地區神職人員和學者的重地。

更多

重要通知:“澳門記憶”文史網《服務條款》修訂公告

尊敬的“澳門記憶”會員,您好!

感謝您長期以來對“澳門記憶”文史網的支持與信任。為持續優化會員服務品質與保障會員權益,本網站將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實施新版的《服務條款》。敬請各位會員詳閱修訂後之條款,有關內容可於以下查閱:

👉 點此瀏覽最新的《服務條款》

您已詳細閱讀並同意接受該等《服務條款》修訂內容。

若您對本次更新有任何疑問,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

感謝您一如既往的支持與信任,“澳門記憶”文史網將持續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會員服務。

“澳門記憶”文史網 敬啟

發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進階搜尋

關鍵字

    主題

    資料類型

    地點

    時間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