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记忆之友”专属抽奖活动开奖!澳门记忆团队已发短讯通知得奖者,请得奖者跟着以下安排领奖。领奖期由即日起至2025年11月28日。
>>得奖名单及领奖安排
>>授权书

更多

为推动澳门历史文化传承,澳门基金会“澳门记忆”文史网特别推出“澳门中学生历史文章征集计划”。鼓励全澳中学生撰写澳门文史相关文章,记录澳门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

活动详情

更多

“澳门记忆”文史网特别推出全新长期征集项目─“我的澳门记忆”图片分享计划,期望激励更多市民关注身边的点滴,挖掘和分享各类历史资源与生活记忆。

>>前往活动页面

更多

“澳门记忆”文史网隆重推出“记忆之友年度积分回馈计划”,凡参与指定活动可获相应积分,年末换领丰富礼品,诚邀市民参与。

>>查看详情

更多

“澳门记忆”以“记忆同行 岁月新章”为题推出2025年年历电子版下载,传承人文情怀之美,共迎岁月新篇章。
立即下载 年历卡 月历

更多

当年今日
历史上的
1555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1月23日─1556年2月10日)10月20日,葡商杜阿尔特•伽玛的船满载货物从日本返回浪白滘。 同时抵港的还有瓦兹•阿拉贡(Diogo Vaz de Aragão)的一艘商船。 Rebecca Catz: coma colaboração de Francis M. Rogers, Cartas de Fernão Mendes Pinto e outros documentos, pp. 64—65.

1689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10月20日,澳门议事会与帝汶制定檀香木贸易规定,每艘船可以装载1800担檀香木,其中要扣除622担为全体船员所得,剩下的1178担,因为考虑船员在船上可能遭遇的巨大风险,其中三分之一即392担应分摊给船员,余下的784担则分配给澳门居民。自荷兰人占领望加锡后,澳门商人一直以专营方式从事帝汶的檀香木贸易,皇家财政、议事会、仁慈堂和其他私商一直掌握著这一贸易的垄断权。为了改善这种垄断贸易,从本年起,澳门议事会就开始发放许可证,允许华商派船和人直接前往巴达维亚、帝汶和索洛,允许他们通过一种船税来扩大澳门在上述地区的贸易规模。每艘船只可以运载1800—2000担檀香,可在马六甲、马都拉、巴厘、拉兰图卡及印尼群岛其他地方停留。此外,还可航行于巴达维亚与帝汶之间,为利佛奥的葡萄牙和混血儿驻军提供给养。C.R.Boxer, Portuguese Society in the Tropics: the Municipal Councils of Goa, Macao, Bahia, and Luanda, 1510—1800, p.10. G.B.Souza, The Survival of Empire: Portuguese Trade and Society in China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1630—1754, pp. 158—160.

1714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2月14日-1715年2月3日)10月20日,澳门议事会通过北京的苏霖和纪理安两位神父向康熙皇帝赠送了一件贵重礼物,感谢中国皇帝对澳门市的恩德。耶稣会会员们也加入了为皇帝六十寿辰敬献“贡品”的行列。当时,正有五位清廷高官参观澳门,议事会的议员们按照中国礼节,跪叩圣安。澳门炮台鸣炮,教堂钟声齐鸣对清廷官员致礼。这一友善举动使这些官员十分高兴,返朝上奏,康熙帝龙颜大悦,遂下旨免去澳门1000两地租银。施白蒂:《澳门编年史:16—18世纪》,第88页。徐萨斯:《历史上的澳门》,第85页。

1747

乾隆十二年(1747年2月9日-1748年1月29日)10月20日,葡萄牙奥斯定修士弗朗西斯科.保拉(Francisco de Paulla)被选为澳门奥斯定堂本堂神父及修道院院长。Manuel Teixeira, Macau e a Sua Diocese, Vol.3, p.605.

1752

乾隆十七年(1752年2月15日-1753年2月2日)10月20日,巴黎外方传教会驻澳门代理人让-白蒂斯特.麦格霍特(Jean-Baptiste Maigro)在澳门逝世。麦格霍特,1704年生于法国朗格勒 (Langres),1740年前往澳门,接替前任安东.郭奈(Antoine Connain)为巴黎外方传教会驻澳门代理人。1747年马青山(Joachim Enjobert de Martiliat)主教离开四川经澳门返回欧洲时,任命他为四川、云南和贵州教区的助理主教,但并未赴任。麦格霍特去世后,由皮埃尔.拉塞尔(Pierre-Antoine Laccére)继任该会驻澳门代理人,皮埃尔.拉塞尔于1749年到达澳门。http://arehivesmep.mepasie.org/annuaire/Chine/notices-necrologies/1700一1799/1704—01.htmGérard Moussay et Brigitte Appavou, Répertolre des Membres de la Société des Missions Étrangères(1659—2004), p.74.

1764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2月2日─1765年1月20日)10月20日,澳门议事会收到亚美尼亚商人阿图•雅各布的书面申请,希望议事会批准他原来要运往广州的一批布料在澳门上岸,因为广州市场萧条。议事会认为,此事对澳门利益无关,遂予以驳回。Arquivos de Macau, 3a Série, Vol. 4, pp. 304─305.

1767

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1月30日─1768年2月17日)10月20日,澳门缺粮,澳门议事会致函澳门同知,请求从香山石岐装运粮食来澳支援,“救活唐夷”。米石出洋,原为禁止。然澳门同知饬行香山县,谕令米商,源源载运到澳售卖。《清代澳门中文档案汇编》上册《署澳门同知李为原禀恳请飭令石岐米石照旧装运来澳救活唐蕃行理事官牌》,第148页。

1788

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2月7日─1789年1月25日)10月20日,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教案中被抓捕的巴黎外方传教士冯若望、李多林神父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正月被清政府押送广州驱逐出境。不久,两人又返回澳门。李多林几次拟自福建再回四川,未获成功。至本日,冯若望改名为郭恒开,李多林再改名为徐德新,再次从澳门起程,潜入内地,于翌年1月14日行抵重庆。Lettreàsa famille, 30 août 1789, Archives des Missions Etrangères, Vol. 1250, p. 480; Adrien Launay, Histoire Missions de Chine: Mission du Se-Tchoan, Vol. 1, pp. 619—620;方豪:《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下册,第140页。

1817

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2月16日─1818年2月4日)10月22日,两广总督蒋攸铦巡视澳门。两广总督蒋攸铦已得到将调任四川总督的消息后,决定对澳门进行一次巡视。他10月15日从广州出发,于20日抵达香山县,并检阅前山寨官兵。22日赴澳门,住议事会为其准备的“大公馆”,视察三巴、伽思兰、东望洋、西望洋、娘妈阁及南湾等6座炮台,并检查澳门藏匿中国天主教徒的“弊端”。《清代澳门中文档案汇编》上册《澳门同知兼署香山知县钟英为两广总督临澳饬备公馆等事下理事官谕》,第372页。

1844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2月18日─1845年2月6日)10月18—22日,耆英针对中法谈判中法方强请他弛禁天主教事连续上奏,请求道光帝对天主教弛禁。道光帝与耆英等人反复商议,最后,于11月26日由耆英拟写一“简明节略”的奏报,而由道光帝批复“依议”,于12月14日正式公布称:“原所以禁中国借教为恶之人,并非禁及于西洋各国所崇奉之教也。今据佛兰西使臣拉萼尼请将中国习教为善之人免罪之处,似属可行,应请嗣后无论中外民人,凡有学习天主教并不滋事为非者,仰恳天恩,准予免罪。”这是清政府正式发布的解除教禁的公文,从此,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获得了合法地位。《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第6册卷72,第2900页;《鸦片战争档案史料》第7册,第534页;郭卫东:《清朝基督教弛禁的澳门交涉》,载《文化杂志》第54期,2005年。

1851

咸丰元年(1851年2月1日─1852年2月19日)10月20日,澳督贾多素已意识到他一贯力主的对华军事行动实无可能,遂开始接受召回华人商行、恢复中国海关的建议。并于本日召开了政务委员会会议。参会的有主教热罗尼莫.马塔、澳门地区大法官塞克拉.品笃、塔瓦雷斯.阿尔梅达(Tavares de Almeida)上校、议事公局主席贝尔南多.古拉尔特及管理华人事务官劳伦索.马葵士。此议一出,竟获一致通过,遂决定“利用一切光明正大的手段,在无损于葡萄牙国家尊严的情况下,重新将商行与中国海关请回来,拯救本澳于沉浮数年之久的深渊”。萨安东:《葡萄牙在华外交政策:1841—1854》,第207—208页。

1863

同治二年(1863年2月18日─1864年2月7日)10月8日,澳门仁慈堂发售澳门彩票,以白鸽票称之:婴堂设有白鸽票4000条出卖。每条取银2元,共成银8000元,为抽用行衰矜所用。此票分为4起。每起该票1000条,均照式样如左:l条中式银500元,1条中式银200元,2条每条中式银100元共200元,3条每条中50元共150元,8条每条中25元共200元,30条每条中5元共150元,75条每条中4元共银300元。中式票120条,不中白票880条,二共票1000条。一扣用银300元,中式银1700元,二共银2000元。卖票自本洋月20日起,开票4次,即每起1次。首起在番人本年12月19沙麻度日开。次起在番人明年3月19沙麻度日开,3起在番人明年6月21爹沙日开,4起在番人明年9月20爹沙日开。每起票1日开全,卖此票议开第1起,始卖第2起,以此次第清款。1863年10月8日育婴堂票式。COTA:AH/SCM/029. MIC:A0312,澳门历史档案馆。文中沙麻度日为葡语,意为星期六,爹沙日为葡语,意为星期二。

1864

同治三年(1864年2月8日─1865年1月26日)10月20日,澳门政府获准建造蒸汽炮艇加强地区防务。此前在利物浦制造的“扎尔克(Zarco)”号汽轮已划属水警。为澳门新造的炮艇命名为“卡洛斯王子(Príncipe Carlos)”号和“贾梅士(Camões)”号。施白蒂:《澳门编年史:19世纪》,第157页。

1873

同治十二年(1873年1月29日─1874年2月16日)10月20日,妈阁附近的屠宰场建成使用。施白蒂:《澳门编年史:19世纪》,第192页。

1891

光绪十七年(1891年2月9日─1892年1月29日)10月20日,奉葡国电谕,澳门政府批准现时承充澳门、氹仔、过路湾煮卖洋药字号,俟满现届合同期,再展限10年,每年规银13万元。《澳门政府宪报》1891年10月22日第43号。

1921

民国十年(1921年1月1日─1921年12月31日)10月20日,澳门政府通知法国驻香港领事,已通过警署向李革发出勒令,若他以个人或代表某个企业,在广东政府的资助下,在对面山开办航空业务,将被驱逐出澳门。施白蒂:《澳门编年史:20世纪(1900─1949)》,第152页。

1923
1925

民国十四年(1925年1月1日─1925年12月31日)10月20日,马嘉礼就任澳门总督,前任代理总督陆军上校奥古斯托.山度士卸任。马嘉礼为军人出身,后任行政长官。1919年,任维礼角群岛总督,历时三年,其他时间多在陆军部任要职。现为陆军中校。《关于澳门总督更换件》、《有关新任澳门总督的履历件》,载张海鹏主编:《中葡关系史资料集》(下册),第2081页。按:原文写作“马加龄”。施白蒂:《澳门编年史:20世纪(1900─1949)》第189页称,米也马嘉礼10月18日就任总督,又《拱北关民国十四年华洋贸易统计报告书》(1925年12月31日)[载莫世祥等编译:《近代拱北海关报告汇编(1887─1946)》第356页]亦称10月18日。

1937

民国二十六年 (1937年1月1日-1937年12月31日)10月20日,澳督巴波沙致电葡国殖民地部,请葡国政府增派军队驻守澳门。11月,一艘葡国战舰运送澳门一批军队和军事设备,增强了澳门的防卫力量。市民就葡军到达澳门议论纷纷,一些本地葡人生怕日本和中国干涉,因此,有人公开质疑澳门现阶段是否需要增加驻军。澳督巴波沙解释称,加强军事力量纯属防卫性质,可以作为维护中立的有力保证。澳门总督致殖民地部1937年第126号电报及1937年11月15日广州葡萄牙领事致外交部电文,转自陈锡豪:《抗日战争时期的澳门》,第5页。

2003

苏翰彦,乳名佬弟,字觉民,号汉焱,生于广东北海(今北海市)。民盟澳门分部创始人之一、民盟中央参议委员会委员。苏干远弟弟。 青少年时代,翰彦开始参加进步活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联合北海各界进步力量,推动成立抗敌后援会,担任该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兼仇(日)货登记处主任、纠察队总队长,参加抵制日货运动。 1936年夏,翰彦入读广东国民大学中文系,在校撰稿《中国诗坛》;1937年“七七”事变后,休学后回到北海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1938年初,翰彦随张炎将军在广东高州一带筹建抗日根据地;1941-1946年,跟随中国国民党一八七师师长张光琼,转战曲江一带,利用这一优势,保护和营救许多中共党员。 1947年春,孙干任国民政府中山县长,邀请翰彦担任县政府科长。他利用职务便利,保护一大批革命工作者,铲除全县的鸦片烟苗,重建孤儿院,为老百姓办不少好事。 1948年春,经彭中英、叶春介绍,翰彦在澳门加入张澜、沈钧儒等进步人士创建的中国民主同盟,协助彭中英筹建民盟澳门分部,并在石岐建立民盟分部,成为创始人之一。 同年冬,中山县发展盟员80多人,翰彦担任民盟中山分部主任委员,秘密创办中山民盟内部进步刊物《群声》,援助五桂山抗日游击队,自己带头并发动一些公司为五桂山游击队捐献财物,利用职务便利秘密取出国民身份证5000张,为五桂山游击队和盟员在敌伪管区活动提供方便。 他利用与孙干的关系和职务之便,成功营救中共党员苏金荣、苏恒辉等人;提前通知中共党员张光转移,避过搜捕;为提防敌人大屠杀,通过在法院工作的盟员梁健释放政治犯20多人。通过在国民党机关工作的盟员搜集国民党军队情况,及时送交珠江区中共党组织及五桂山游击队。 1949年8月,翰彦将获得国民党广州军政机关准备撤向海南岛及把大批武器、弹药销毁与投入黄埔港等重要情报,通过盟员,将信息辗转香港送交香港民盟组织及中共中央华南分局,配合中共中山县委书记黄旭,与兄长苏干远一起策动国民党六二军、中山“保安团”第三营、中山保安团第一营第二连和1946年后任中山县地方武装统率部主任屈仁则起义;和平接收中山二区联防大队,协助贫农团开展抗征兵、抗征粮、抗征税斗争。 翰彦在中山开办夜校,对妇女进行革命启蒙教育。应南路解放区要求,他动员盟员李一波、赖恒、邝力军等秘密回南路游击区根据地参加革命活动;动员部分学生参军,编入粤赣湘边纵队中山独立团第四营,直至中山解放。 在中共党组织支援下,翰彦组织策应和平接管中山石岐小组,由中山民盟推举郑彼岸、郑道实出面主持,秘密印发各种宣传资料,以中山革命人民名义,发出告父老兄弟书,号召师生护校、工人护厂、机关职员保护档案,号召各界民众共同遵守社会秩序,维持治安,迎接解放。 1949年10月30日中山解放后,翰彦被聘为中山县军事管制委员会顾问,奉派接管私立大公中学并任校长。他团结原校教职员,从澳门等地调进知名的高中生物科教师孙锡昆等一批有教学经验教师,充实学校师资力量,提高教育教学品质。 后来,翰彦调往广州工作。1954年后,翰彦担任中国民主同盟广东省委常委兼秘书长、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副主任、广东省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民盟中央委员、民盟中央参议委员会委员。他认真做好统战工作,协助落实知识份子政策,吸收中山大学知名教授商承祚、王起、楼栖、吴宏聪和粤剧界知名演员文觉非、罗家宝等加入民盟。[1] 民盟中山市委会1950年召开第一次盟员大会。1966年,“文革”开始,民盟组织停止活动,1979年恢复,翰彦担任中山市民盟第一任主任委员。[2]翰彦因心脏病和青光眼病日加严重,1984年离休。 2003年10月20日,翰彦在广州去世,终年88岁。[1] 2006年12月19日下午,广东省政协副主席、民盟广东省委主委韩大建,民盟广东省委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李竟先出席在广州市广东大厦举行的“《落红护花》首发式暨纪念苏翰彦诞辰93周年座谈会”。 《落红护花》是民盟中央主办的群言出版社编辑的《民盟历史人物丛书》系列中的一本,在全国公开发行。《落红护花》的主人公苏翰彦是中山民盟组织的创始人。作者谢炎是民盟省委机关离休老干部,以平实、沉细的笔触,翔实地讲述了苏翰彦一生起伏沉浮、风波跌宕的生命行迹。 韩大建主委在座谈会上作了发言,她说:“苏翰彦同志是我们民盟的骄傲和楷模。他作为旧时代的知识份子,向往光明、投身革命、积极迎接新中国的诞生,历经坎坷矢志不渝,直至晚年依旧坦荡磊落。今天我们缅怀和纪念苏翰彦,就是要学习他为国为民的优秀人格,最终落脚点就是推动我们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和自身建设工作继续向前发展,建设一个合格的参政党,为广东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群言出版社》社长范芳、政协北海市委、中山市政府、民盟中山市委、苏翰彦家属及其生前亲朋好友共五百余人参加座谈会。[3] [1]中山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中山市人物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第268-269页。 [2]《纪念〈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颁布15周年积极推进多党合作事业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载《中山日报》,第3639期,B3版,2004年12月23日。 [3]《〈落红护花〉首发式暨纪念苏翰彦诞辰93周年座谈会在广东大厦举行 省政协副主席、民盟广东省委主委韩大建出席座谈会》,载“民盟广东省委"网,2008年7月18日,http://www.gdmm.org.cn/Article/class2/class18/200612/239.html。

2006

“合兴”面包办馆已经结业,是拍摄当时唯一用柴烘面包的面包店。

更多

重要通知:“澳门记忆”文史网《服务条款》修订公告

尊敬的“澳门记忆”会员,您好!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澳门记忆”文史网的支持与信任。为持续优化会员服务质量与保障会员权益,本网站将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实施新版的《服务条款》。敬请各位会员详阅修订后之条款,有关内容可于以下查阅:

👉 点此浏览最新的《服务条款》

您已详细阅读并同意接受该等《服务条款》修订内容。

若您对本次更新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感谢您一如既往的支持与信任,“澳门记忆”文史网将持续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会员服务。

“澳门记忆”文史网 敬启

发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进阶搜寻

关键字

    主题

    资料类型

    地点

    时间

    使用说明

    检视全站索引

    会员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