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澳门记忆”开站六周年,特别推出“记忆之友”专属抽奖活动,只需填写意见问卷即可参加,赢取“澳门记忆”手机座连手机挂绳套装(名额60名)。

>>立即参加

更多

“澳门记忆”开站六周年,以“六六无穷‧探索不同”为主题,推出多项周年系列活动,展现“澳门记忆”丰富精彩的资讯,引领大众探索不一样或有待了解的澳门。诚邀市民参与,成为建构“澳门记忆”的一份子。

更多

“澳门记忆”文史网推出“沧海桑田──澳门北区图片征集”,由即日起至2025年9月15日,诚邀市民分享有关澳门北区的老照片和珍贵回忆,共同探索北区情怀、发掘北区魅力!

>>前往活动页面

更多

历史知识大比拼得奖结果出炉!每位得奖者可获 “中西合璧古地图” 澳门通双卡套组。澳门记忆团队已透过得奖者注册会员时登记之流动电话号码,以短讯形式发送得奖通知,再次感谢会员们的支持和参与!

>>立即查看得奖名单

更多

“澳门记忆”文史网的服务条款经已更新,请>>点击查阅更新后之内容,继续使用即表示同意。如有疑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

当年今日
历史上的
1636

崇祯九年(1636年2月7日─1637年1月25日)8月,日本政府镇压了岛原基督徒起义,而帮助日本政府镇压起义的荷兰人指控是葡萄牙人在幕后支持叛乱。因此,日本政府决定将居住在日本的葡萄牙人驱逐出境,并禁止日本人在外国定居和从事对外贸易。8月8日,由前澳督贡萨洛•施维拉率领的4艘桨帆船为王室金库进行第二次赴日贸易,船上所有人员都被严格审查,船只被扣押,葡萄牙人被限定在长崎出岛(Dashima)一地活动。这次运载了价值350万荷兰盾的货物,其中生丝仅250担。返航时,不仅运回2350箱白银(价值650万弗罗林金币),还将日本政府驱逐出境而被囚禁在出岛的287名葡商及其家属带回澳门。船只抵达澳门时,明朝官员听闻从日本来了许多人,赶忙下澳调查,结果被葡人痛打一顿而逃遁。明朝遂关闭关闸,断绝澳门粮食供应好几天,以示惩罚。C. R. Boxer, Fidalgos in the Far East(1550—1770), p. 114; 徐萨斯:《历史上的澳门》,第66页。

1705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1月25日-1706年2月12日)8月8日,奥地利籍耶稣会士费隐(Xavier-Ehrenbert Fridelli)到达澳门。费隐,字存诚,1673年生于奥地利蒂罗尔(Tyrol)省林茨城。1688年10月,年仅15岁,入耶稣会奥地利省的莱奥本(Leoben)初修院。1704年末抵印度果阿。他原想赴日本传教,但教会派他去江南镇江,1707年因精通数学奉召入京。曾被康熙皇帝任命参加全国地图测绘工作,1721年7月24日主持完成北京圣若瑟教堂的建设工作,1743年6月4日逝世于北京。荣振华:《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补编》,第248页。

1710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1月30日-1711年2月16日)8月8日,澳门新来葡萄牙耶稣会士杨广文、麦大成乘澳门船至广州,两位会士俱晓天文历法,被要求进京服务。《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第1册《两广总督赵弘灿等奏复呈进西洋人所画像及本澳船带到进京西洋人等情折》,第88—89页。

1742

乾隆七年(1742年2月5日-1743年1月25日)8月8日,葡萄牙耶稣会士秉多在澳门病故,葬大三巴堂第二十二号墓地。秉多,1716年8月31日乘船到澳门,1728年2月23日,澳门圣若瑟修道院成立,秉多出任第一任院长,后至江南传教。雍正七年九月避教难返澳门,1737年还在圣若瑟修道院,于是年身故,遂由葡萄牙耶稣会士纪类思神父出任澳门圣若瑟修道院第二任院长,直至1745年。吴旻、韩琦编校:《欧洲所藏雍正乾隆朝天主教文献汇编》67《广州府详报会审江南案涉案倪维智等人》,第238页;费赖之:《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第680页及荣振华:《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补编》,第510页称秉多1743年6月11日殁于澳门,误;Manuel Teixeira, Macau e a Sua Diocese, Vol. 8, p. 249.

1777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2月8日─1778年1月27日)8月8日,澳门主教兼总督佩德罗萨•吉马良斯在致议事会的信函中阐述了澳门葡人的双重身份:这些法律、命令在葡萄牙领地内得到了有效的贯彻。在那里,葡萄牙国王的权力是绝对的、自由的、专制的、坚定的。而在中国这一角落里(指澳门),国王陛下的众多权力仅仅对于他的臣民来讲是绝对的、坚定的、自由的、专制的,而这些臣民又受制于中国皇帝,因此,从制度上来讲是混合服从,既服从我主国王,又服从中国皇帝,我不知如何可以强行并违背这块土地主人的命令。中国皇帝势力强大,而我们无任何力量,他是澳门的直接主人。澳门向他交纳地租,我们仅有使用权。澳门不是通过征服获得的,因此我们的居留从自然性质而言是不稳固的。澳门主教兼总督亦承认澳门葡人对中葡两国的君主是制度上的混合服从,这应是对“双重效忠”的最好诠释。Arquivos de Macau, 3a Série, Vol. 4, pp. 206—207.

1797

清嘉庆二年(1797年1月28日─1798年2月15日)8月8日,贾士都•费利喇(D. Cristóvâo Pereira de Castro)取代若瑟•边度就任澳门总督。施白蒂:《澳门编年史:16—18世纪》,第200、218页。

1800

清嘉庆五年(1800年1月25日─1801年2月12日)8月8日,若瑟‧边度第二次出任澳门总督。施白蒂:《澳门编年史:19世纪》,第2页。

1803

清嘉庆八年(1803年1月23日─1804年2月10日)8月8日,费利喇•介丹奴(Caetano de Sousa Pereira)出任澳门总督。施白蒂:《澳门编年史:19世纪》,第5页。

1806

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2月18日─1807年2月6日)8月8日,花利亚第二次就任澳门总督。施白蒂:《澳门编年史:19世纪》,第8页。

1807

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2月7日─1808年1月27日)8月8日,英国皇家战舰“黛阿娜(Diana)”号在澳门海面夺获一艘美国多桅帆船,美舰指挥官为保卫自己的船只而丧生。该船后被带至圣乔治要塞海军法庭审判。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第3卷,第62页。

1823

清道光三年(1823年2月11日─1824年1月30日)8月8日,马礼逊博士从新加坡返回澳门。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第4卷,第85页。

1845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2月7日─1846年1月26日)6月6日,一艘英国轮船“皮金灿萨(Pi Kin Can xa)”号抵达澳门,有一位从新加坡来的华侨纽元德,在外工作多年,积攒4,000 帕塔卡,换成黄金和手镯,他在南湾下船后,其物品全部被葡萄牙士兵和巡捕没收,他被带到海关,原因是此人未去澳门葡萄牙海关纳税。所以澳门海关以其违反葡萄牙海关章程,处以没收部分财物的惩罚。美国领事福士(Forbes)目击这一情况,致函两广总督耆英称:澳门是中国的领土,一个回国的中国臣民在澳门受到葡萄牙的掠夺是不公平的。两广总督耆英收到美国领事的来函后,转函要求澳门理事官查明此况。澳门理事官科埃略.山度士于8月8日复函两广总督耆英称:“从1784年至今,葡萄牙在澳门一直有海关存在。因而,从那时开始,贸易界对海关章程都十分清楚。应纳税商品不能在其他码头卸货,只能在设有海关的码头卸货。阴谋来自干预者,一项实施多年的章程,商界怎会不知道,难道还需要发布公告吗?我估计,葡萄牙人对该华人的物品价值估计过高,按照没收清单,其价值总计2,925帕塔卡和970分,不属征税范围的物品,已退还其人。”耆英收信后,对理事官之辞基本认可,称:“查纽元德携带金砂等物,由新加坡回澳,并不赴馆报税,殊属不合,因此扣留各物,系循该国旧章,本大臣亦难过问。”《广东澳门档案史料选编》,第35-38页;《中葡关系史资料集》上卷第3编,第1047-1050页。

1851

1851年(清咸丰元年)5月12日,第一次在澳门实现了禁售鸦片。6月3日,香港总督文翰(George Samuel Bonham)访问澳门。8月8日,澳葡政府宣布所有居住在关闸内的中国人都必须支付7月3日法令规定的税收款项,不接受任何形式、任何借口的豁免。9月11日,为规范娼妓业的管理,《政府公报》规定只允许在指定区域开设“妓寨”。葡人武力侵占氹仔岛。

1851

咸丰元年(1851年2月1日─1852年2月19日)8月8日,澳督贾多素颁令豁免澳门城外华人公钞至六月初五日,从七月初五日起居住在关闸内的华人都必须按六月初五日颁布的法令输钞,政府不接受任何形式、任何借口的豁免。《澳门政府宪报》1851年8月16日第39号。

1860

咸丰十年(1860年1月23日─1861年2月9日)8月8日,葡萄牙政府任命费雷拉‧平托(João Ferreira Pinto)为澳门地区大法官。Manuel Teixeira, Os Ouvidores em Macau , p. 182.

1867

同治六年(1867年2月5日─1868年1月24日)7月14日夜,在北纬13度45分和东经112度20分的海面,澳门富商塞尔卡尔子爵的商船“吉多(Jeddo)”号上发生了一桩血案:晚上11时左右,一个中国水手用刀先杀死一名菲律宾舵手,后又相继杀害了船长普里莫‧桑托斯(Primo dos Santos)、二副瓦莱里奥‧雷米迪奥(Valério dos Remédios)和三副马沙度(Machado)。老水手长马塞多‧努内斯(Macedo Nunes)虽未受到伤害,但惨案的刺激使他变成了疯人。与此同时,船头的菲律宾籍水手也受到了若干中国人的袭击。而船上运载的其他65位中国旅客对此所发生的惨案无动于衷。直到8日,英轮“维雷德斯(Vreitas)”号前来救援这艘停泊数日的货船时才知道发生了血案,两名中国嫌疑人被逮捕,“吉多”号船被拖往香港。施白蒂:《澳门编年史:19世纪》,第168页。

1876

光绪二年(1876年1月26日─1877年2月12日)8月8日,两广总督刘坤一致翟子英军门书称:昨准大移,以冯参将拟派兵驻澳缉匪,禀请照会澳门洋官,嘱为照办。查该参将所禀,系为认真缉捕起见,事属可行。惟请由洋官给发人情纸一节,颇有未协。澳门原系中国地方,西洋人租赁居住。今中国弁兵到彼缉匪,转须洋官发给凭据,是竟以澳门属西洋矣。国体所关,碍难照办。是以照会洋官文内,于此节置之不言,然弁兵常驻澳门,无此一纸,又恐别生枝节。尚祈转谕该参将,于抵澳后,自向洋官商办,如可无须此纸,固属两全;倘势在必须,亦由该参将自行向取,不必见诸公牍。弟谓澳门为中国地系彼租住一节,为该西洋人所最忌讳,该参将切勿露此意,致有抵牾,并祈密嘱知照。刘坤一:《刘坤一遗集》卷15《书牍》。

1892

光绪十八年(1892年1月30日─1893年2月16日)8月8日,德国“屋丹”号轮船来澳,在澳招募华工536名、华妇1名、华童6名前往非洲比利时属地公唂地方,主要为开造铁路。莫世祥、虞和平、陈奕平编译:《近代拱北海关报告汇编:1887—1946》,第156页。

1897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2月2日─1898年1月21日)8月8日,《知新报》刊登“澳门”一文,其中载有澳门当时的情况:澳门向为繁盛之区,商贾辐凑。自香港既辟以后,商务渐衰。又加抽工人饷项,故居民亦因之离散,直至同治十三年始免此例。商务以茶叶出口为大宗,每年值银70万元;各款花油及鸦片等物,颇为畅销;丝绸、砖瓦、红毛泥并别项工艺厂,亦有创设于埠中者。葡人商务远逊于前,华人商务则较葡稍胜。据光绪二十一年中国海关清单,华货销于此埠者,值银9375928两,上年则为9295373两。但海滨沙泥淤积,碍于舣泊,苟非修理,华人商务亦恐顾而之他。此地西南,海风飘拂,夏令炎酷,香港各埠病人多有到此养病者。澳门距香港40.5英里,距粤城88英里。自港至澳,电线相连。查澳门户口册,华民74568人,葡人3898人,别国161人,共78627人。葡人中有3106人为澳门土生,产于本国者615人,产于别处葡属者177人。而英则有80人旅居于此。其义学、医院、公署、公地等,略表于下:义事:初学义塾4、澳门通商义学馆1、华童习葡文义学馆l、武营医院1、葡人医院1、麻风院1、意大利女贞院l、书院2、礼拜堂12、药房2、新报馆2;议院:下公会1、上公会1、义学公会l、医局公会1、管理育婴堂物业公会l、公物会公所2、填册公会l;公署:总督1、辅政司1、按察衙门1、商政衙门1、船政厅l、民务房1、军务房2、氹仔过路湾政务厅1、公物库房1、工程公所1、救火公馆2、华民政务厅1、葡政务厅1、监房1、书信公所1、注券公所l、武官公司1、亚林密打货仓l、印务局l、状师6、炮台8;游观:花园2、戏院1。《知新报》第27册光绪二十三年七月十一日及第29册光绪二十三年八月初一日。

1897

《知新报》第二十七期刊登《驳龚自珍论私上》、《寝兵说》、《铁线利用》、《美矿大盛》等文章。《知新报》于1897年2月22日(清光绪二十三年正月二十一日)创刊,由康有为筹划出版、梁启超兼理笔政、何廷光(字穗田)出资、康广仁则负责具体运作创办,该报于维新运动时期所创办,为维新派在华南地区的重要刊物。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的百日维新失败后,《知新报》仍继续出版。1899年7月20日,康有为在加拿大创立保救大清皇帝会后,更将《知新报》与《清议报》定为会报。《知新报》原按上海《时务报》模式创办,初拟为《广时务报》。及后经梁启超斟酌后,才定名《知新报》,报头使用篆书。其办报宗旨,正如其创刊文章的「知新报缘起」指出:「不慧于目,不聪于耳,不敏于口,曰盲、聋、哑,是谓三病」而「报者,天下之枢铃,万民之喉舌也,得之则通,通之则明,明之则勇,勇之则强,强则政举而国立,敬修而民智。」《知新报》是澳门第二份中文报纸,翻译不少西文报刊,录英、俄、德、法、美、日等各国大事,同时远销海外旧金山、悉尼、安南、新加坡等地。设社址于澳门南湾大井头四号,其后在1900年11月22日(清光绪二十六年十月初一)出版的第129期有迁馆告白:从大井头四号移寓至门牌十九号。初为5日刊,自1897年5月31日(清光绪二十三年五月初一)的出版的第20册起,改为旬刊 (十日刊),篇幅较前增加一倍;又至1900年2月14日(清光绪二十六年正月十五日)出版的第112册开始,再改为半月刊,每期约60余页,册装。目前所收集的最后一期是1901年2月3日(清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五日)出版的第134册,是否仍有后续出版的刊册,有待进一步研究。本会感谢中山大学图书馆的支持,合作将该馆珍藏的共134册《知新报》原件进行电子化,得以在此平台与公众分享。此外,本会为每期之目录加设链结功能,以便各方读者阅读。《知新报》主要撰述和译者如下:撰述:何树龄、韩文举、梁启超、徐勤、刘桢麟、王觉任、陈继俨、欧榘甲、康广仁、黎祖健、麦孟华、林旭、孔昭炎、康有为 英译:周灵生、卢其昌、陈焯如、甘若云葡译:宋次生德译:沙士日译:唐振超、山本正义、康同薇

1898

《知新报》第六十一期刊登《香港戒鸦片烟会章程》、《美西战事近耗汇刊》、《俄谋蒙古情况》、《中茶改良近况》等文章。《知新报》于1897年2月22日(清光绪二十三年正月二十一日)创刊,由康有为筹划出版、梁启超兼理笔政、何廷光(字穗田)出资、康广仁则负责具体运作创办,该报于维新运动时期所创办,为维新派在华南地区的重要刊物。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的百日维新失败后,《知新报》仍继续出版。1899年7月20日,康有为在加拿大创立保救大清皇帝会后,更将《知新报》与《清议报》定为会报。《知新报》原按上海《时务报》模式创办,初拟为《广时务报》。及后经梁启超斟酌后,才定名《知新报》,报头使用篆书。其办报宗旨,正如其创刊文章的「知新报缘起」指出:「不慧于目,不聪于耳,不敏于口,曰盲、聋、哑,是谓三病」而「报者,天下之枢铃,万民之喉舌也,得之则通,通之则明,明之则勇,勇之则强,强则政举而国立,敬修而民智。」《知新报》是澳门第二份中文报纸,翻译不少西文报刊,录英、俄、德、法、美、日等各国大事,同时远销海外旧金山、悉尼、安南、新加坡等地。设社址于澳门南湾大井头四号,其后在1900年11月22日(清光绪二十六年十月初一)出版的第129期有迁馆告白:从大井头四号移寓至门牌十九号。初为5日刊,自1897年5月31日(清光绪二十三年五月初一)的出版的第20册起,改为旬刊 (十日刊),篇幅较前增加一倍;又至1900年2月14日(清光绪二十六年正月十五日)出版的第112册开始,再改为半月刊,每期约60余页,册装。目前所收集的最后一期是1901年2月3日(清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五日)出版的第134册,是否仍有后续出版的刊册,有待进一步研究。本会感谢中山大学图书馆的支持,合作将该馆珍藏的共134册《知新报》原件进行电子化,得以在此平台与公众分享。此外,本会为每期之目录加设链结功能,以便各方读者阅读。《知新报》主要撰述和译者如下:撰述:何树龄、韩文举、梁启超、徐勤、刘桢麟、王觉任、陈继俨、欧榘甲、康广仁、黎祖健、麦孟华、林旭、孔昭炎、康有为 英译:周灵生、卢其昌、陈焯如、甘若云葡译:宋次生德译:沙士日译:唐振超、山本正义、康同薇

1902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2月8日─1903年1月28日)8月8日,澳门第一家银行大西洋银行(又称“大西洋海外汇理银行”)澳门代办处开始运营,葡萄牙政府与该行签订合同,批准其在海外发行货币。先是1892年9月10日,海外殖民地部部长费雷拉‧阿马拉尔(Francisco Joaquim Ferreira do Amaral)向澳门总督布渣发出公文商讨在澳门设立大西洋银行事宜。11月9日,布渣颁布一个法令在澳门成立一个委员会讨论这一问题。1893年1月31日,布渣复函殖民地部部长,表示赞同在澳门、帝汶设立分行。1901年1月30日,澳门政府代表与大西洋银行代表在殖民地部签署合同决定在澳门设立代办处。1902年2月27日,澳门总督柯高批准大西洋银行章程,7月17日,第一任大西洋银行总理菲利克斯‧科斯塔(Félix Duarte Coata)抵达澳门。至当日,大西洋银行澳门代办处开始运营。Manuel Teixeira, Toponímia de Macau, Vol.2, pp.431—433; 施白蒂的《澳门编年史:20世纪(1900—1949)》第11页称大西洋银行9月20日在澳门开张。李鹏翥的《澳门古今》第135页称大西洋银行澳门分行于1902年8月开设,最初开设的是代办处还不是分行。

1908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2月2日─1909年1月21日)8月8日,根据海外部长决定,澳门成立一委员会研究禁止鸦片措施,成员包括:华政厅厅长退休汉学翻译官伯多禄‧施利华(Pedro Nolasco da Silva)及华政厅前厅长飞良绍(Leôncio Alfredo Ferreira)。施白蒂:《澳门编年史:20世纪(1900—1949)》,第29页。

1928

1928年(民国十七年)1月17日,有代表性的利为旅酒店开张。3月10日,澳门-石歧公路开通,全程约80公里。7月22日,“总统酒店”(2年后易名为“中央大酒店)开张。这是澳门第一座高层建筑。初为6层,后加高至11层。7月27日,澳门空中电话线改为地下电缆。澳门与离岛接通电话。8月8日,澳门供应饮用水公开招标。1932年6月4日澳门自来水有限公司与市政厅签订专营合约。12月19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王正廷与葡萄牙共和国驻华特命全权公使毕安祺(João de Bianchi)签署《中葡友好通商条约》及其6个附件。该条约从1929年3月27日起生效,但没有提出澳门主权问题。总统酒店中设置的两台电梯(每座可乘坐9人)、电影院及冷冻厂成为澳门一时新闻。

1928

民国十七年(1928年1月1日─1928年12月31日)8月8日,在市政厅举行为澳门供应饮用水公开招标。先是,澳门政府工务局1917年在东望洋山谷建筑一个小水塘,积聚山泉雨水,通过输水管道为邻近住户、政府机关供水,但水塘面积不过百方尺,水源又不足,贮水量有限,后来废弃不用,改将自来水判归商办。施白蒂:《澳门编年史:20世纪(1900─1949)》,第223页,《谈谈水电两公司的历史发展概况》,载《澳门水电工会成立40周年纪念特刊(1946─1986)》。

1988

1981年许立记搬到营地大街,图为店铺经过装修后,于1988年8月8日正式开幕的照片。

1988

1981年许立记搬到营地大街,图为店铺经过装修后,于1988年8月8日正式开幕的照片。图中可见许立记与哥林西饼面包公司相邻。

1988

1981年许立记搬到营地大街,图为店铺经过装修后,于1988年8月8日正式开幕的照片。图中可见许立记与哥林西饼面包公司相邻;门外便排列着数个花牌,包括由李光记和时代赠送的花牌。

1988

1981年许立记搬到营地大街,图为店铺经过装修后,于1988年8月8日正式开幕的照片。图中可见门外便排列着数个花牌,包括由李光记和时代赠送的花牌。

1988

1981年许立记搬到营地大街,图为店铺经过装修后,于1988年8月8日正式开幕的照片。图中可见门外便排列着数个花牌,包括由明星百货、双喜饼家和李光记花店赠送的花牌。

1991

1991年8月8日,澳门基本法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廖泽云在镜湖医院主讲“澳门基本法(草案)征求意见稿”有关问题,并冀望澳门医务界专业人士,能就基本法有关内容发表意见或评论,咨委会将把相关意见完整地送交起草委员会参考。参考资料:《华侨报》1991年8月9日报道。

2022

2022年6月18日,澳门爆发新一波社区疫情,进入即时预防状态。特区自7月18日起进入“清零期”,将“相对静止”措施延长5日至7月22日。7月23日进入“巩固期”居民逐步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

更多

重要通知:“澳门记忆”文史网《服务条款》修订公告

尊敬的“澳门记忆”会员,您好!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澳门记忆”文史网的支持与信任。为持续优化会员服务质量与保障会员权益,本网站将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实施新版的《服务条款》。敬请各位会员详阅修订后之条款,有关内容可于以下查阅:

👉 点此浏览最新的《服务条款》

您已详细阅读并同意接受该等《服务条款》修订内容。

若您对本次更新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感谢您一如既往的支持与信任,“澳门记忆”文史网将持续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会员服务。

“澳门记忆”文史网 敬启

发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进阶搜寻

关键字

    主题

    资料类型

    地点

    时间

    使用说明

    检视全站索引

    会员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