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牌進化史
澳門街道標幟及名稱.上篇 ——街道標幟
澳門街道標幟及名稱.下篇 ——街道名稱的來源特點及反映的社會狀況
澳門市公共街道名冊——研究澳門區街道的文獻
功德林文獻瑰寶網上展覽
巾幗傳統——五六十年代澳門婦女的社會生活
驀然回首舊景不再
澳門街話——從路名到街牌上的發現
上載空間配額:
熱門搜索
《澳門功德林寺院檔案文獻(1645-1980年)》於2023年5月24日成功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記憶(國際)名錄》。澳門基金會的“澳門記憶”文史網 (www.MacauMemory.mo) 特別推出“功德林文獻瑰寶網上展覽”,藉着澳門申遺成功的喜慶,與讀者分享這批珍貴史料。
本展覽輯錄了自1956至1961年發表在《澳門婦女》月刊上的精彩作品,按主題分為六個部分,記載了澳門婦女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對於戀愛婚姻、養兒育女、家庭關係等方面的困惑、體會與經驗分享,並附上同時期有女性身影的澳門老照片,生動再現澳門當時的社會面貌、婦女的生活場景以及所思所想。
我們曾經看到不少澳門老照片,卻因世事變遷而不能辨認出其地點。攝影師Gonçalo Lobo Pinheiro將老照片嵌入現今的場景中,講述它們的前生今世,那些黑白照片似乎復活了……
街道是城市的肌理,溝通東西南北,我們每天穿梭其中,可有抬頭留意街牌和街名?澳門的街道由鋪設到命名,街牌由設計到維護,在在反映了澳門的歷史文化和社會發展。街道的故事,就是城市的歷史。
同歌善舉——同善堂創立130周年服務發展歷史專題展
澳門同善堂創立於1892年,至今經歷130年的歷史,一直發揮“同心濟世,善氣迎人”的精神,推動澳門的慈善救濟事業。本次展覽將透過同善堂的文物和歷史相片,向大家介紹同善堂行善義舉的歷史,宣揚公益救濟、為善最樂的慈善精神。
澳門港城古地圖展
本次展覽回歸到澳門港城自身,精選50餘件歷史上最重要或最具代表性的澳門城圖,分為六個部分,先從中文地圖對澳門城進行回顧,然後按照先後順序展示早期葡萄牙繪製的澳門港城圖、17世紀荷蘭人繪製的澳門港城圖、18世紀其他歐洲國家繪製的澳門城圖、19世紀鴉片戰爭前後的實測澳門城圖,最後到近現代澳門港城的發展。從這些展品中我們可以窺見近五個世紀澳門港城的繁華鼎盛,也可以看到城市生長的肌理,感悟澳門的前世今生與滄桑巨變。
澳門古今抗疫
"展覽立體地全面展現自1820年以來霍亂的戰慄開端,歷經鼠疫、天花、痳瘋病、肺結核、登革熱、愛滋病、沙士、新冠肺炎等二百年來澳門的“抗疫”經驗和官民間的共同努力。"
尋找澳門
本次展覽包括區智聰於兩個時期拍攝的作品:1986年至1994年用膠片相機拍攝的照片、2005年和2016年的照片以數字方式拍攝;當中,八九十年代拍攝的照片經過數字化處理,呈現了葡人視角下澳門30年的變遷。
澳門奇石軼事
大自然以千百年雕琢出小城的石景,蘊含着澳門的歷史、傳說和風俗,更見證了城市變遷。本展覽精選10則奇石軼事,並附有石景地圖,以多角度拼湊澳門石景的線索和故事。
葡荷澳門之役四百周年
1622年6月24日,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軍隊登陸劏狗環,與澳門守軍爆發激烈的戰鬥。到底這天發生甚麼事情?澳門守軍又是如何擊退荷蘭人?讓我們重溫400年前今日的戰役吧。
澳門新冠疫戰——守望相助的全民抗疫
藉記錄與回顧近千幀圖片和影片,結合走訪多個前線地方的訪問內容等珍貴的資料,銘記及思考這場艱難且不平凡的防疫抗疫考驗。
追憶時光機.小城海陸空——澳門公共交通網上展覽
結合近二百張圖片資料和豐富的專題文章資源,穿梭過去未來的時光走廊,洞察本澳交通工具和運輸方式的蛻變。
社區守護神
每年農曆二月初二是土地公寶誕,俗稱“頭迓”,澳門部份的土地廟宇會舉行盛大的賀誕活動,有參神祈福、醒獅助慶、上演神功戲及舉辦宴會等,場面熱鬧,是本澳華人社群重要的祭拜和節慶活動。
國慶牌樓 · 家國記憶
“回歸紀情”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週年特輯
空間再現──古地圖中的澳門
與歷史地圖中的澳門相遇,並進行視覺對話,體會主觀與客觀的相互交織。
杏林百年——百年鏡湖與澳門
老城舊照
雨中的人力車,1930年代。
關鍵字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請填寫下面表格,完成手機驗證
請填寫下面表格,完成帳號創建
填寫簡單背景資料, 專享VIP會員功能: ✔ 200MB專屬相冊 ✔ 有獎問答遊戲 ✔ 相片徵集及投票
註:請核實上述個人資料真實正確,若資料有誤將影響您參加本站活動或領取獎品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