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地中央,树立一支灯柱,铸有纹饰,上有三盏灯呈品字形,像吊灯花似的下垂,柱下建有花瓣形图案基座,典雅美观。因此,一般人称此地为“三盏灯”,其名不胫而走,反而原名难记,不大为人提及。据说,灯柱位置原拟立当年澳督亚利鸦架铜像,后来不知何故却改装灯柱。其后,三盏灯设置及灯柱基座改变,而古老灯柱依然保存,默默地耸立着,似静观环境变化,作为历史见证。
记得四十多年[约1960年代],圆形地路边植树多株,青翠苍绿;周边都是两层高的住宅楼宇,门前多设小庭园,栽种花木;其中一幢楼房(即今劳工暨就业局[中区市民服务中心]现址)二楼屋角附有哨亭似的建筑,突出外墙,具有欧陆色彩;隔街右则是一座小花园,内建一幢平房,环境幽雅。随着城市建设发展,现今这里已经完全改观,旧楼全部拆卸改建成五层高新厦,依地形作环状建筑,各大厦地下开设店铺,使圆形地住宅区改为商住区;数年前,圆形地除修建车道及行人道外,中央地段地台高筑,加设围栏、长椅,地面铺砌葡式石仔,绿化环境,成为休憩区,现今旧貌不再,面目全新。
关联资料
更新日期:2019/01/15
留言
留言( 0 人参与, 0 条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实故事,共同填补历史空白!(15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