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寺普同墖:在普济禅院之花园后山最高处,环石作拱,中树一塔,如古墓焉。石塔中空,后开一穴,用石掩闭,内贮历来本寺僧人骨灰。盖寺僧圆寂后,依据佛教仪式,举行火葬,或肉葬后拾骨时,将骨火化,然后倾灰塔中也。该墖建自清初雍正元年癸卯,后面石壁上嵌石一方,题有“幻寄”二字,为清初之天树和尚立石。曾经乾隆丙午静持方丈,及同治癸酉畅澜方丈,民国戊辰济航住持等,数度重修,碑刻“普济寺普同墖”六字,其中不少有道高僧存骨灰于此,佛教中人,常有到此凭吊者。
八十二人冢:该坟亦在普济禅院花园之后山中。所瘗之八十二位男女骸骨,原为澳门八十余年前之一场浩劫所遗者。清朝同治甲戌十三年八月十二日(即一八七四年九月廿二日)晚上发生大风灾,在沙梨头海傍,林盛杉铺门前有一道少涌,涌上本来横置一木桥,当时风大水涨,把木冲去,路上亦水深没胫,何况夜黑天乌,途人于暴风雨中,不知木桥已失,致误践水中溺毙者,事后检拾浮户八十二具,丛葬于沙冈。及至葡人开辟沙冈马路时,迁葬于普济禅院之后山上,后来当局掘山取坭填海,故本澳之水陆超幽大会,乃尽将其骸骨收拾合葬为一冢。共计男女八十二,而当年被溺之日,又恰为八月十二日,诚巧合也,此冢实为澳门前时一场浩劫之历史遗迹耳。
巨型坛式香案:普济禅院中所存之巨型坛式香案,素为广东全省闻名者。该套坛式香案,计有金木宫灯一对,金木长幡一对,均长可由簷际垂地,金木戒牌一对,亦皆雕刻精致,挑透玲珑。锡香炉一个,大如巨鼎,数人方可合抱。锡烛台一对,锡花插一对,俱壮如巨柱,高逾丈余。所刻人物花纹图案,均精美异常,为清代名锡工混名鸡周兆之杰作。事缘当年邻近各乡健醮,皆有来望厦向普济禅院聘请僧人,带备坛式道具等到乡诵经。适某年香山县属山场乡十年一次大建醮,亦请普济禅院僧众到乡礼识,不幸竟遭祝融肆虐,所有坛式炉具,尽付一炬,普济禅院损失不赀。事后卒由山场全乡建醮大会赔偿,送回此一套比被毁者更巨型之坛式香案作纪念。并订明以后每十年一次之山场乡建醮,例须携备此套巨型坛式香案到乡陈列,百年以来皆如是,迄今醮事停顿始作罢耳。据谓携运此套坛式香案,要分装十六大箱,现今尚存普济禅院内。非有大法事设坛,不轻易示人也。闻除此巨型坛式香案外,寺中尚有两套较小者,但亦高可逾人,此皆为普济禅院中之不可多得之有艺术历史珍品也。
木雕观音像:普济禅院正殿所供之观音大士像,与别殿之泥塑神像不同,盖其为一座樟木彫像也。攷其历史,溯因此地未建寺前,本有一株野生樟树,当年有一游方憎人,每日趺坐树下募化,挂一观音画像于树干上。后来得资建庙时,就利用此树干彫像,此地结龛。迨重修普济禅院后,仍然保存此像。现在虽全身黐金,但仍留出面部与双手,可以见其是木雕者,虽历三百余年而不朽,诚可宝也。
关联资料
更新日期:2019/01/15

留言
留言( 0 人参与, 0 条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实故事,共同填补历史空白!(15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