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英国全权代表义律宣布,依据他与大清钦差大臣琦善签署的协议,香港岛割让给英国;清政府赔偿英国600万两白银;双方贸易将于10日内恢复;两国将以互助方式发展更直接的关系。
7月19日,英国人再次进犯澳门港未遂。他们企图要求得到与葡萄牙、西班牙等国船只停泊澳门的同等权利。
关联资料
更新日期:2019/07/18
更新日期:2019/07/18
清道光九年(1829年2月4日─1830年1月24日)12月21日,澳门土生商人若阿金·巴士度(António Joaquim da Costa Bastos)在澳门大教堂区去世。若阿金是澳门土生巴士度家族的第二代,18世纪后半期出生于里斯本,先在里斯本经商,1818年担任澳门大烟草及鼻烟合同经营者而来到果阿,后又经常往来澳门,到1820年,该职务任满后即决定在澳门正式定居。1829年10月29日当选为仁慈堂会员,其间还担任澳门临时步兵连第二连少尉军官。1820年11月21日,在澳门第二次结婚,其妻为澳门土生富商卡斯特罗家族女儿朱丽亚·卡斯特罗(D.Júlia Maria Cândida de Castro)。Jorge Forjaz, Famílias Macaenses, Vol.1, pp.473—474.
澳门土生商人若阿金·巴士度(António Joaquim da Costa Bastos)在澳门大教堂区去世
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2月9日─1835年1月28日)澳门海关税总收入为75283两,其中鸦片税26536两。A.M.Martins do Vale, Os Portugueses em Macau: 1750—1800, Anexo No.11.
1834年澳门海关税总收入为75283两
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2月3日─1841年1月22日)6月22日,英国舰船48艘、士兵4000余人抵达澳门附近海域,整个澳门都震动了,南湾的住户们对巨轮“内梅西斯(Nemesis)”号的出现感到震惊。23日,查尔斯·义律写信给澳门总督,称“英国臣民有权得到澳门葡萄牙当局提供的有效和公开承认的保护,依照港口章程存放英国货物。根据葡萄牙与英国订立的一般条约规定,英国军舰有权驶入葡萄牙的一个殖民地港口,以及享有一个友好国家的部队和臣民在中立港口经常行使的一切权利”。而且他“已决定布置一批部队靠近关闸,以便制止中国海陆军部队在这一附近地区集结”。澳门政府在英国舰队强大武力的威慑之下,为自身利益计,公开实行“中立”政策,听任英国官兵和商民出入、居住澳门,屡次保证他们在葡萄牙国旗下的人身安全。7月22日,一份鼓动粤省军民人等有捉获英人者予以赏金的告示,被澳葡当局认为有损其中立而被迅即撕下。《英国档案有关鸦片战争资料选译》,第661页。Chinese Repository, Vol.9, No.4, p.239. John Elliot Bingham, Narrative of the Expedition to China, from the Commencement of the War to its Termination in 1842. Vol.1, p.387—388.
英国舰船48艘、士兵4000余人抵达澳门附近海域
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2月9日─1835年1月28日)5月5日,程祖洛奏:闽省奸民之贸易广东省,习学番语,即在澳门交接夷人,勾引来闽。并据现获之王略供认,在澳门生理,常与夷人交易,稳知夷情,凡夷船之带有鸦片烟土者,必先寄泊广东外洋,勾引私船发卖净尽,再收内报税开舱。卢坤:《广东海防汇览》卷37《方略》26《驳夷》2。
程祖洛奏称,闽省奸民之贸易广东省,习学番语,稳知夷情
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2月9日─1835年1月28日)9月25日,法国遣使会士安若望(Jean Henri Baldus)神父抵达澳门,不久进入内地传教。樊国阴:《遣使会在华传教史》,第148—149页。
法国遣使会士安若望(Jean Henri Baldus)神父抵达澳门
清道光七年(1827年1月27日─1828年2月14日)12月22日,英国东印度公司大班威廉·弗雷泽(William Fraser)在澳门病逝,享年40岁。他拥有庞大的家产和财富,26日,下葬于白鸽巢新教坟场,由马礼逊博士主持葬礼。送殡者有澳门的法官、欧洲外商及英国商馆当时在澳门的职员。马礼逊夫人:《马礼逊回忆录》,第263页。
英国东印度公司大班威廉·弗雷泽(William Fraser)在澳门病逝
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2月3日─1841年1月22日)6月19日,曾在美国马萨诸塞州(Massachusetts State)威廉斯学院(Williams College)深造的华人亚昆(Y.M.C.Akum)由美返华抵达澳门。当时美部会(American Board of Commissioners for Foreign Missions)托他带信给住在澳门的裨治文。亚昆回家乡住了一个多月后又返回澳门,并与马礼逊纪念学校的罗宾斯·布朗夫妇同住,一起研读中英文,并协助布朗的教学工作。以后此人行踪不明。苏精:《早于容闳在美读书的华人》,载《上帝的人马:19世纪在华传教士的作为》,第87—89页。
曾在美国麻塞诸塞州(Massachusetts State)威廉斯学院(Williams College)深造的华人亚昆(Y. M. C. Akum)由美返华抵达澳门
人物: | 查尔斯.义律(Elliot, Charles),1801-1875 |
琦善,1786-1854 | |
时间: | 清中期(1760-1844年) |
1841年07月19日 | |
1841年01月20日 | |
地点: | 香港 |
关键字: | 历史 |
外交 | |
穿鼻草约 | |
军事 | |
侵略行为 |
资料来源: | 吴志良、杨允中主编:《澳门百科全书》(修订版),澳门基金会,2005,第622页。ISBN 99937-1-032-6 |
语种: | 中文 |
登录号码: | t0016747 |
尊敬的“澳门记忆”会员,您好!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澳门记忆”文史网的支持与信任。为持续优化会员服务质量与保障会员权益,本网站将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实施新版的《服务条款》。敬请各位会员详阅修订后之条款,有关内容可于以下查阅:
您已详细阅读并同意接受该等《服务条款》修订内容。
若您对本次更新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感谢您一如既往的支持与信任,“澳门记忆”文史网将持续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会员服务。
“澳门记忆”文史网 敬启
发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使用说明
检视全站索引
“AND”,为缩小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交集”;
“OR”, 为扩大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联集”;
“NOT”,为排除不相关的检索范围 ,“AND NOT”表示第二个搜索项,在检索范围将被排除。
已经有澳门记忆帐号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参与, 0 条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实故事,共同填补历史空白!(15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