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堂,字翰生,号应麟,自署香山人,自称翰墨将军,广东归善(今属惠州市惠阳区)人。书法家、诗人。 玉堂少年好学,屡试不中,愤而投笔从戎;因作战勇敢,善于智谋策略,得到提拔。 1843年,玉堂任职于香山县,担任右营都司;1847年,调到前山(今珠海市香洲区前山镇),担任营都司。后来,他终老于香山,自署香山人。 玉堂行伍出身,但为人风雅,自称翰墨将军;能诗,擅长兰竹诗,著有《公余闲咏集》。善书,尤擅拳书和指书,书写方法是棉花包裹拳头或指头书写,笔划沉实,结字敦厚,以重为巧,自成一体。1847年夏,玉堂为香山铁城(今中山市石岐)西山寺所书之行书门联“红棉旧荫,福地重光”。作品以拳书写而成,布局均称中显灵动,结体沉雄浑厚中显气势,宽宏博大而庄重自然。虽为拳书,但毫无庸俗之气,堪称佳作。[1] 1843年,玉堂将一首诗刻于澳门妈阁庙石上。 何须仙岛觅蓬莱,海觉天然古刹开。奇石欲浮蠔镜去,慈云常拥黉蚭来。 莲花涌座承甘露,榕树蟠岩荫玉台。谁向名山留妙笔,淋漓泼墨破苍苔。 1849年,玉堂在澳妈祖庙留下另一处摩崖石刻“名岩戊午冬日香山玉堂张应麟书”。 1854年,玉堂从前山参将调升大鹏协副将。期间,他组织军民修筑马路(今香港九龙界限街),阻止外国人擅自闯入,维护当地社会秩序和治安。他代理水师提督,修整虎门炮台。他担任大鹏协副将13年,成为清代惠州与港澳关系最密切的官员之一。[2] 1870年,玉堂去世,终年76岁。 [1]卢德铭:《书坛名家——张玉堂》,载《中山日报》,第3426期,C2版,2004年5月24日。 [2]《张玉堂》,载“惠城地情网",2012年3月11日,http://fzb.hcq.gov.cn/list.asp?id=25434。

关联资料

更新日期: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