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伟卿,澳门富昌银号、南粤烟草公司创始人、澳门商会主席。[1] 澳门四界(学术界、音乐界、体育界、戏剧界)救灾会历次筹募活动中,不但得到当时澳门商会(中华总商会前身)、各界救灾会、妇女慰劳会、中华教育会等各大社团支援,得到工商界著名人士和社会名流的积极赞助。 商会主席徐伟卿,“华人代表”梁后源,殷商高可宁、崔诺枝、毕侣俭、李际唐等,国民党澳门支部负责人、教育会会长、崇实中学校长梁彦明及著名厂商、全新织造厂东主陈声始、杨惠馨夫妇,殷商徐伟卿夫人张瑞英,毕侣俭夫人莫翰声(妇女慰劳会主席),岐关公司总经理郑芷湘,爱国商人毕漪迢等,都是四界救灾会历次筹募工作的热心支持者。[2] 1937年8月,廖锦涛、陈少陵、鲍雁坡等倡议召开澳门救亡工作联席会议,决定建立“旅澳中国青年乡村服务团”,推选陈少陵、杨雪溪为领队,并负责筹备回国工作,得到各方大力支持,如澳门商会主席徐伟卿、爱国商人陈直生等纷纷解囊相助。[3] 1937年12月5日,澳门记者联合会成立,成为澳门新闻界最早的社团组织。1930年,澳门《民生报》、《朝阳日报》、《大众报》等五六家中文报纸共有几十名从业人员。“七七”事变后,澳门先后成立“各界救灾会”和“四界救灾会”等抗日救亡团体。 澳门新闻界人士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为加强联络和团结,发起成立报界的团体,定名为“澳门记者联合会”,会址设在《民生报》三楼,即今日新马路24号的风光摄影无线电器行楼上。经会员大会正式选举出第一届理事,他们是陆翼南、文非一、陈仲蔼、陈天心、陈少伟、许国潮、何曼公、黄伟侠(蕴玉)、何蔼生。 他们多为各报负责人或资深记者、编辑。当时,获得新任澳门商会主席徐伟卿鼎力支持“联合会”。“联合会”会址的全部财产,均由徐伟卿捐赠。澳门记者联合会成立后,积极开展工作。各报在版面上加强宣传抗日,组队到中山等地旅行和宣传抗日。“联合会”与当地抗日救亡团体共同举行义演活动,以筹款支持抗战。[4] 抗战期间,徐伟卿担任中华总商会第25届值理会代理主席、第26-28届(1938-1940年)值理会主席、镜湖医院1938-1940年值理会主席、中国青年救护团团长。[1] 1939年,由于汉奸告密,澳门警察以“国民党澳门支部设在妈阁街15号中德中学内,纠集抗日分子作种种抗日运动,危害澳门治安,日本驻华南海军司令经提抗议、海军武官亦到厅要求严办”为借口,9月16日搜查党支部,后经交涉虽发还被取去的文件,但“闻报澳门华务局长葡人施多尼秉承澳门总督巴波沙意旨,分别召见澳门商会主席徐伟卿、澳绅国民会议澳门区选国民代表卢煊仲、中华教育会主席梁彦明,语多恐吓,意图分化。 其大意谓:本年“八一三”献金时,你请周某主持,尔后周某对澳侨便发号施令,俨然领导侨民夺主喧宾。此次“九一八”筹备复事事以周某之意为从违,策动抗日,实为澳门地方不利。嘱徐安分营商,勿参与抗日运动。[5] 抗战胜利后,徐伟卿被广东肃奸委员会拘捕,解返广东高等法院控以汉奸嫌疑。他被捕后,时任澳门商会主席刘柏盈、银业公会主席邓晴隆以及商会、同善堂和镜湖医院主席、董事等20人证明他在任商会、镜湖医院主席时,未策动华商拥护伪政府,并且帐目清楚,无利用职位侵吞公款。徐伟卿本人及亲友力证其“决无害国祸侨之不法行为”。[1] 1946年7月10日,检察官以密告人所指称各节均与事实不符,判决不予起诉。虽然徐伟卿终究免予法办,经此讼事,其声誉受损,从此销声匿迹。[1] 1940年深秋的一个晚上,何斗灿先生再次在听松山馆以茹素邀约竺摩法师聚首。同席的有澳门崇实学校校长梁彦明、澳门商会主席徐伟卿,还有罗季昭、岑权波先生及德国籍凌牧师等。众友人畅饮高谈,极尽宾主之欢。之后,竺摩法师作俚歌,以记其事。[6] 镜湖义学前身是镜湖义塾,是澳门第一所免费学校。1892年,澳门镜湖医院的董事会根据富商曹、周两位先生的提议和捐赠,分别在澳门各区连胜街、卖草地、新埗头、水坑尾、新桥等处,分别设立五所义塾,统称“镜湖义塾”。各处义塾内立孔子像,设戒方,教授三字经、四书、古文、尺牍等课程,学生免费入学。 1905年,镜湖医院总经理(总值理)张仲球先生鉴于各处义塾过于陈旧简陋,将五所义塾合并为一所,并加以革新,制订新课程,成为一所规模较大的小学,改称“镜湖义学”。校址设在镜湖医院右侧。初时分办甲、乙、丙三个班,学生150余人。另外,为照顾贫童入学,专设上、下午两个班,增招蒙学儿童80名。 1912年起,该校改为七年学制,并更名为“镜湖小学”。1924年在下环街区开设镜湖小学分校,1948年与澳门平民免费小学合并,改称“镜湖平民联合小学”。该校历任校长曹子基、何宾岩、范洁朋、徐伟卿等人,都由镜湖医院董事推举。[7] 抗战期间,徐伟卿妻子张瑞英积极澳门四界救灾会活动,该会历次募捐工作,都得到她的热心支持。[8] [1]娄胜华:《转型时期澳门社团研究:多元社会中法团主义体制解析》,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第274-275页。 [2]濠江风云儿女编辑组:《濠江风云儿女》,澳门:澳门星光书店,1990,第18-19页。 [3]吴志良、杨允中主编:《澳门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第342页。 [4]《澳门记者联合会》,载“澳门记者联合会"网,2012年12月28日,http://www.gmw.cn/03zhuanti/2_zhuanti/jinian/macau/c70.htm。 [5]吴志良:《澳门政治制度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第185页。 [6]卢友中:《雁荡山僧:竺摩法师传修订本》,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第70页。 [7]《港澳大百科全书》编委会:《港澳大百科全书》,广州:花城出版社,1993。 [8]陈立平:《广东革命史选论》,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第244页。

关联资料

更新日期: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