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记忆之友”专属抽奖活动开奖!澳门记忆团队已发短讯通知得奖者,请得奖者跟着以下安排领奖。领奖期由即日起至2025年11月28日。
>>得奖名单及领奖安排
>>授权书

更多

为推动澳门历史文化传承,澳门基金会“澳门记忆”文史网特别推出“澳门中学生历史文章征集计划”。鼓励全澳中学生撰写澳门文史相关文章,记录澳门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

活动详情

更多

“澳门记忆”文史网特别推出全新长期征集项目─“我的澳门记忆”图片分享计划,期望激励更多市民关注身边的点滴,挖掘和分享各类历史资源与生活记忆。

>>前往活动页面

更多

“澳门记忆”文史网隆重推出“记忆之友年度积分回馈计划”,凡参与指定活动可获相应积分,年末换领丰富礼品,诚邀市民参与。

>>查看详情

更多

“澳门记忆”以“记忆同行 岁月新章”为题推出2025年年历电子版下载,传承人文情怀之美,共迎岁月新篇章。
立即下载 年历卡 月历

更多

当年今日
历史上的
1533

嘉靖十二年(1533年1月25日─1534年1月13日)10月15日,广东白沙巡检何儒因得葡萄牙人的蜈蚣船和佛郎机铳的制造方法,升应天府上元县主簿,于操江衙门建造蜈蚣船铳,以备江防。三年后何儒升顺天府宛平县县丞。史臣当时评赞何儒:“中国之有佛郎机诸火器,盖自儒始也。”谈迁:《国榷》卷59《世宗》,嘉靖十二年九月丁卯,《明武宗实录》卷154,嘉靖十二年九月丁卯。

1612

万历四十年(1612年2月2日─1613年2月18日)10月15日,龙华民神父致罗马耶稣会总会长的信称,徐光启在四年前就曾警告过龙华民,整个中国均为澳门葡萄牙人惊骇,并要他让入华的耶稣会士掩藏起同澳门的关系。罗马耶稣会档案馆,ARSI Jap-Sin113, fol, 266r. 转引自卜正民(Timothy Brook)的《早期耶稣会与明末疆界:中国人寻求和解之道》,载卓新平主编:《相遇与对话: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第16页。

1639

崇祯十二年(1639年2月3日─1640年1月22日)10月15日,意大利籍神父卢安东(Antoine Rubino)抵达澳门并出任中国和日本教区巡视员,而任命令是在前一年1月7日下达的。荣振华:《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补编》,第789页。

1655

顺治十二年(永历九年/1655年2月6日-1656年1月25日)8月29日,荷兰使团进入广州。10月15日,平南王、靖南王在城外搭起的营帐中设宴招待荷兰使臣。在广州期间,荷兰使臣一面等待清廷的批覆,一面销售他们带来的货物。这一次两艘船带来的货物共卖得78736荷兰盾。 包乐史(Leonard Blussé)、庄国土:《研究》,第50-51页;程绍刚译注:《荷兰人在福尔摩沙:1624-1662》,第49页。

1691

康熙三十年(1691年1月29日-1692年2月16日)10月15日,耶稣会中日教区巡视员罗历山携葡籍耶稣会士苏霖(José de Suares)及李国正(Manuel Osório)一同离澳赴京。到北京后,康熙帝立即召见他们并询问是否有医生来京。当得知没有时,康熙帝十分恼怒。苏霖连忙解释称,已有一名医生到达澳门,但他尚是初学者,还需要在澳门见习一段时间,才能来京效力。康熙立即传旨,要求把这位西洋医生送至北京。时任中国副省会长的葡籍神父徐日升便给澳门写信,命卢依道神父立即来京效力。BA,JA, Cód-v—22, fls.128a-6;董少新:《西洋传教士在华早期行医事迹考述》,第72页。

1698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2月11日-1699年1月30日)10月15日,杜加禄(Carlo Giovanni Turcotti)神父出任中日教区巡视员,至1701年10月15日卸任。荣振华:《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补编》,第791页。

1756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1月31日-1757年2月17日)10月15日,葡萄牙奥斯定修士若奥•圣尼古拉(João de S. Nicolau)第二次出任澳门奥斯定堂本堂神父及修道院院长。Manuel Teixeira, Macau e a Sua Diocese, Vol.3,p.605.

1762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1月25日─1763年2月12日)10月15日,果阿多明我会主教任命费利西安诺•阿丰索(Feliciano Afonso)神父继任为多明我会中国与东京地区代理人,驻地澳门。不久费利西安诺•阿丰索神父被派到东京,任命为宗座代牧神父,则又委派巴蒂斯塔•李斯奥(João Baptista de Los Rios)继任为澳门代理人。Manuel Teixeira, Macau e a Sua Diocese, Vol. 3, p. 639.

1783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2月2日─1784年1月21日)10月15日,除了霍门•卡瓦略(Manuel Homem de Carvalho)的船“圣西蒙和圣阿儒达圣母(S. Simão e Nossa Senhora da Ajuda)”号前往帝汶外,另一艘未知名的单桅小船也前往帝汶。Manuel Teixeira, Macau no Séc. ⅩⅧ, p. 625.

1791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2月3日─1792年1月23日)10月15日,法国遣使会士南弥德(Louis François Marie Lamiot,又译喇弥约)、刘方济(Jean François Régis Clet)、李潘奈(Louis Pesné,又译卑尼额斯定)抵达澳门。根据罗广祥会长的安排,南弥德赴北京,刘方济赴江西、李潘奈赴湖广磨盘山。1795年,李潘奈神父在谷城去世。樊国阴:《遣使会在华传教史》,第125页;《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第2册《湖北巡抚张映汉奏复取传习天主教犯刘方济等人供词情形折》,第143页。

1814

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1月21日─1815年2月8日)10月15日,澳门王室大法官眉额带历称,尽管澳门本地民众早就希望有个可以信任的医生,尽管议事会已经开价1000两招聘一位官方医生,但至今仍未能招到医生。孤儿维迪嘉尔.阿尔梅达(António Severino Vidigal de Almeida)被派往科英布拉学院学习医学;一名青年前往里斯本学习数学;另外还有四名澳门本地人的子女被派往里斯本学院学习外科学。眉额带历同时建议,派遣圣若瑟修院的中国学生前往葡萄牙学医,一面学习西医,一面同时利用中医,因为“只有华人才精通草药和矿物的使用”。可惜,后面这一具有远见卓识的计划未能得以实现。Arquivo Histórico Ultramarino, Mss Macau, 31 de Janeiro de 1815, 转自阿马罗:《澳门医学、名医、药房、流行病及医务治疗》,载《澳门史新编》第3册,第993—994页;Manuel Teixeira, A Educação em Macau, pp.15—16.

1817

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2月16日─1818年2月4日)10月22日,两广总督蒋攸铦巡视澳门。两广总督蒋攸铦已得到将调任四川总督的消息后,决定对澳门进行一次巡视。他10月15日从广州出发,于20日抵达香山县,并检阅前山寨官兵。22日赴澳门,住议事会为其准备的“大公馆”,视察三巴、伽思兰、东望洋、西望洋、娘妈阁及南湾等6座炮台,并检查澳门藏匿中国天主教徒的“弊端”。《清代澳门中文档案汇编》上册《澳门同知兼署香山知县钟英为两广总督临澳饬备公馆等事下理事官谕》,第372页。

1834

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2月9日─1835年1月28日)10月11日,律劳卑在澳门病逝,15日,被葬在白鸽巢新教徒坟场。在澳门的外国人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据《中国丛报》报导:“15日星期三上午10时,葬礼在澳门举行,参加者有澳门当局、军方人士和一长队葡萄牙人及外国绅士。几名在广州的主要英国商人亦来出席,在今天与昨天,他们关闭了账房。当参加葬礼者走向墓地时,停泊在澳门街的皇家船只‘安德鲁马克(Adromache)’号鸣礼炮致哀。在他的墓地之上,葡萄牙军队士兵鸣枪三响。葬礼由使团牧师瓦谢尔主持。”律劳卑死后,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之职位由德庇时和乔治.罗宾逊接任。施白蒂:《澳门编年史:19世纪》,第56—58页;Chinese Repository, Vol.3, No.6, pp.280—284.

1838

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1月26日─1839年2月13日)10月15日,河南南阳人金修士(Matthien Kin)和山西榆次人郑自贵(Jean Tcheng)入澳门圣若瑟修院学习。方立中:《1697—1935年在华遣使会士列传》,第576页。

1844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2月18日─1845年2月6日)10月24日,耆英与法国使臣拉萼尼在澳酌定条约35款。 签约仪式系在中国黄埔港停泊的“阿吉米德(Arguimedes)”号军舰尾甲板上,在装饰著彩旗、花环的气氛中,法国大使雷纳(M.de Lyrene)与清政府钦差耆英签署了两国万年友好条约(即《五口贸易章程》)。出席签字的有法驻华使馆外交官、摄影师于勒.埃及尔(Jules Itier)。此人在照相技术发明五年后,就已开始拍下许多有关广州、澳门的历史镜头。于勒.埃及尔在收集有他早期摄影作品的书中对澳门作了如下描述:“1844年10月14日和15日,我将这两天全部投入拍摄澳门的最佳名胜。所有行人都很礼貌,我提出的要求无一不能得到满足。很多中国人让我给他们拍照,要求打开机器,让他们看清里边的构造,还得说明玻璃反光的原理。他们仔细地听着,不时发出惊奇的叹声,自始至终他们脸上都挂著微笑。”现在保存于勒.埃及尔所拍摄的澳门照片有:《在澳门街头的一群人》、《澳门南湾》、《澳门阿妈庙》、《澳门一景》、《澳门内港》、《澳门阿庙正门》 及《从澳门半岛看氹仔港》七幅。这应是西洋摄影术传入中国并在中国境内拍摄的第一批照片。《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第2册《两广总督耆英等奏报酌定法国贸易条约折》,第548页。澳门历史档案馆:《早期澳穗摄影作品展》,第33—38页,1990年。官龙耀(Luís Sá Cunha):《在澳门展览中国最早拍摄的照片》,载《文化杂志》第11—12期合刊,1993年。

1866

同治五年(1866年2月15日─1867年2月4日)10月15日,澳门居民为阿穆恩总督在伯多禄五世剧院举行专场舞会。香港总督麦当奴(Richard Graves Macdonell)伉俪等来助兴,以示感谢阿穆恩总督给予香港的支持。施白蒂:《澳门编年史:19世纪》,第163—164页。

1882

光绪八年(1882年2月18日─1883年2月7日)10月15日,政治、文学、新闻性周刊《澳门邮报》(O Correio de Macau)出版发行。业主若阿金‧桑托斯(Manuel Joaquim dos Santos)为发行人兼主编。他后来在帝汶的帝力任教。刊物出版43期,于1883年8月5日停刊。Manuel Teixeira, A Imprensa Periódica Portuguesa no Extremo Oriente, p, 49.

1887

光绪十三年(1887年1月24日─1888年2月11日)3月5日,经承充人何连旺禀求,前于1886年8月21日获准承充澳门、氹仔、过路湾卖盐生意合同在本日作废,自此以后,所有卖盐之规银暂归公物会收。如载盐之船在澳门湾泊,归船政厅水师巡捕办理;如在氹仔、过路湾湾泊,则归氹仔政务厅办理。同日,公物会出示招人承充澳门、氹仔、过路湾卖盐生意,以一年为期,自本年3月21日起计,至1888年3月20日为止。至10月11日,澳门公物会批准何永康承充澳门、氹仔、过路湾盐生意,自本年10月15日起至1890年10月14日止。《澳门政府宪报》1887年3月7日第9号附报。《澳门政府宪报》1887年10月20日第42号。

1890

光绪十六年(1890年1月21日─1891年2月8日)10月15日,澳门政府批准冯锐承充澳门、氹仔、过路湾卖盐生意,其日期系自本日起,计至1893年6月30日止。《澳门政府宪报》1890年10月23日第43号。

1896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2月13日─1897年2月1日)10月15日,澳门政府给帝汶提供6万澳门元的财政支援。21日,帝汶再次脱离澳门,成为一自治区,直接受里斯本管辖。Fernando Figueiredo, Timor, in Marques, A.H. de Oliveira(dir.), História dos Portugueses no Extremo Oriente, pp.710—715,转引自苏一扬:《澳门与帝汶:殖民管理,贸易及传教》,载《澳门史新编》第2册,第606页;施白蒂:《澳门编年史:19世纪》,第288页。

1898

《知新报》第六十八期刊登《湘抚陈招考出洋学生示》、《高王延用外人》、《黑人戕害教士》、《牛奶大业》等文章。《知新报》于1897年2月22日(清光绪二十三年正月二十一日)创刊,由康有为筹划出版、梁启超兼理笔政、何廷光(字穗田)出资、康广仁则负责具体运作创办,该报于维新运动时期所创办,为维新派在华南地区的重要刊物。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的百日维新失败后,《知新报》仍继续出版。1899年7月20日,康有为在加拿大创立保救大清皇帝会后,更将《知新报》与《清议报》定为会报。《知新报》原按上海《时务报》模式创办,初拟为《广时务报》。及后经梁启超斟酌后,才定名《知新报》,报头使用篆书。其办报宗旨,正如其创刊文章的「知新报缘起」指出:「不慧于目,不聪于耳,不敏于口,曰盲、聋、哑,是谓三病」而「报者,天下之枢铃,万民之喉舌也,得之则通,通之则明,明之则勇,勇之则强,强则政举而国立,敬修而民智。」《知新报》是澳门第二份中文报纸,翻译不少西文报刊,录英、俄、德、法、美、日等各国大事,同时远销海外旧金山、悉尼、安南、新加坡等地。设社址于澳门南湾大井头四号,其后在1900年11月22日(清光绪二十六年十月初一)出版的第129期有迁馆告白:从大井头四号移寓至门牌十九号。初为5日刊,自1897年5月31日(清光绪二十三年五月初一)的出版的第20册起,改为旬刊 (十日刊),篇幅较前增加一倍;又至1900年2月14日(清光绪二十六年正月十五日)出版的第112册开始,再改为半月刊,每期约60余页,册装。目前所收集的最后一期是1901年2月3日(清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五日)出版的第134册,是否仍有后续出版的刊册,有待进一步研究。本会感谢中山大学图书馆的支持,合作将该馆珍藏的共134册《知新报》原件进行电子化,得以在此平台与公众分享。此外,本会为每期之目录加设链结功能,以便各方读者阅读。《知新报》主要撰述和译者如下:撰述:何树龄、韩文举、梁启超、徐勤、刘桢麟、王觉任、陈继俨、欧榘甲、康广仁、黎祖健、麦孟华、林旭、孔昭炎、康有为 英译:周灵生、卢其昌、陈焯如、甘若云葡译:宋次生德译:沙士日译:唐振超、山本正义、康同薇

1899

《知新报》第一百零二期刊登《论党争之弊》、《同文书院缘起》、《卜支那民族之前途》、《英人倡办商务赛会》等文章。《知新报》于1897年2月22日(清光绪二十三年正月二十一日)创刊,由康有为筹划出版、梁启超兼理笔政、何廷光(字穗田)出资、康广仁则负责具体运作创办,该报于维新运动时期所创办,为维新派在华南地区的重要刊物。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的百日维新失败后,《知新报》仍继续出版。1899年7月20日,康有为在加拿大创立保救大清皇帝会后,更将《知新报》与《清议报》定为会报。《知新报》原按上海《时务报》模式创办,初拟为《广时务报》。及后经梁启超斟酌后,才定名《知新报》,报头使用篆书。其办报宗旨,正如其创刊文章的「知新报缘起」指出:「不慧于目,不聪于耳,不敏于口,曰盲、聋、哑,是谓三病」而「报者,天下之枢铃,万民之喉舌也,得之则通,通之则明,明之则勇,勇之则强,强则政举而国立,敬修而民智。」《知新报》是澳门第二份中文报纸,翻译不少西文报刊,录英、俄、德、法、美、日等各国大事,同时远销海外旧金山、悉尼、安南、新加坡等地。设社址于澳门南湾大井头四号,其后在1900年11月22日(清光绪二十六年十月初一)出版的第129期有迁馆告白:从大井头四号移寓至门牌十九号。初为5日刊,自1897年5月31日(清光绪二十三年五月初一)的出版的第20册起,改为旬刊 (十日刊),篇幅较前增加一倍;又至1900年2月14日(清光绪二十六年正月十五日)出版的第112册开始,再改为半月刊,每期约60余页,册装。目前所收集的最后一期是1901年2月3日(清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五日)出版的第134册,是否仍有后续出版的刊册,有待进一步研究。本会感谢中山大学图书馆的支持,合作将该馆珍藏的共134册《知新报》原件进行电子化,得以在此平台与公众分享。此外,本会为每期之目录加设链结功能,以便各方读者阅读。《知新报》主要撰述和译者如下:撰述:何树龄、韩文举、梁启超、徐勤、刘桢麟、王觉任、陈继俨、欧榘甲、康广仁、黎祖健、麦孟华、林旭、孔昭炎、康有为 英译:周灵生、卢其昌、陈焯如、甘若云葡译:宋次生德译:沙士日译:唐振超、山本正义、康同薇

1902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2月8日─1903年1月28日)10月15日,中葡双方代表议订《中葡增改通商条约》九款,并于同日签押。这次修约最为重要的内容是第三款:“大西洋国今为襄助大清国征收、稽查澳门出入口运入中国各埠之洋药税饷起见,应设立分关一道,办理税务事宜。至于该分关在何处设立,系由澳门官宪与大清国税官官宪互相酌议。”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2册《中葡增改通商条约》,第129—131页

1909

宣统元年(1909年1月22日─1910年2月9日)10月15日,澳门律政司理商局根据理商局律例及按察司章程,请求在澳门商人、澳门律师及澳门纳公钞至多之人中推举两人公举以下人员担任1910年度理商局秉公人员(一正一副),即有: 分类 姓名 商号 住址 已挂号商人 陈明瑞(咏南) 成德店东主 三角亭街5号 余德滋 美南店东主 龙嵩街 越吉三 晋益店东主 白眼塘横街7号 李金 肇吉店东主 大街16号 黄日三 德栈店东主 通商新街16号 黄直桓 黄合崔记东主 皇家新街156号 陈七(茂昆) 广生和鱼栏行东主 河边新街179号 积厚堂(周端甫) 万丰当东主 暗围1号 叶瑞初 昆泰鱼栏行东主 河边新街257号 商店司事 潘礼臣(潘就记) 东安、泰和银店司事 大街 万拿地 西洋银行司事   亚华梨 廉珍公司司事   缔喇飞卢·利卑度 利威卢公司司事   未挂号商人 萧登 宝裕银店东主 水坑尾街20号 林含莲 时丰银店东主 南湾街67号 李镜荃 宝德银店东主 大街 林梅修 万春楼司事 福隆新街 蔡康(蔡成业堂) 信安公司司事 巴嗉咑尔古街 杨联   大三巴1号 若瑟·利威卢 利威卢公司司事 南环街35号 林癸酉(贵有) 建筑商、承充牛肉生意   周定浦   下环街 赵立夫 仕记、耀记东主 林家一围1号 叶干周 西洋银行买办 赋梅里20号 晏多尼·美路[10] 梅洛公司东主 烧灰炉口22号、24号 若瑟·威仙·飞南第[11] 代理各行生意人   加奴士·依利士·施利华[12] 飞腾脚车公司司事   佐治·加卢飞喇奴·飞南第[13]     若坚罗[14] 均记东主及司事 东望洋街7号 哋亚时么[15]   斐利刺亚美打街 晏多利·马士·施利化[16]   水坑尾街 郑安定 中华酒店司事   山度士·飞呢拿[17]   水坑尾街 律师 卡洛斯·黎登[18]   高楼上巷 卢意士·施利华[19]   二龙喉马路23号 文第士[20]   二龙喉马路25号 庇厘喇[21]   南湾街47号 纳公钞至多之人 弗兰西斯科·飞南第[22]     意味芝度·必打[23]     加路嗉·挨厘·施利华[24]   南湾街99号 罗嗹嗉[25]   南湾街45号 罗地厘忌[26]   灰炉斜巷 李弼(又名李强、字公弼) 宝荣银号 水坑尾街19号、21号 卢光灿(廉若) 荣杰堂 大堂巷7号 柯六 恒和公司 南湾街31号 宋次生[27]   南湾街 利先厘若·利味地胡士[28]   风顺堂上街 吴节薇 吴敬福堂 龙嵩街17号 沙威士·利味哋胡士[29]   风顺堂上街 叶侣珊 叶荣光堂、叶吉临堂 监牢斜巷6号 路衣士林(Luís lam)   和隆街58号 杨彦川   芦石塘街6号 弗兰西斯科·马奎士[30]   高楼上巷 张全   巴嗉咑尔古街9号 郑纪常   下环街53号、55号 卢意若   板樟堂街 何宪昭   水手东街19号 刘骞朝   皇家新街127号、129号 梁自槐   河边新街207号 梁耀垣 祥记 大炮台街5号 黄制昭   龙嵩街32号B [1]《澳门政府宪报》1909年10月16日第42号。按:《澳门政府宪报》1910年6月25日第26号再次刊登上述名单,但两份名单略有不同,今将两份名单合并。 [2]叶瑞初,又名广麟;叶瑞卿,又名兆麟;叶瑞兴,其子叶干周,又名小澄、绍桢;还有一名叶遂初。在1887─1910年,他们均为昆泰鱼栏东主,当为一家人,但不知其详。 [3]全称作晏多尼柯梨威喇·万拿地(António de Oliveira Manarte)。 [4]全称作燕呢士度·吩既廉·亚华梨(Ernesto Franklin álvares)。 [5]葡文作Empreza Económica [6]全称作缔喇飞卢·利卑度(Delfino José Ribeiro),1873年7月1日生于老楞佐堂区,1941年5月23日卒于本区。 [7]葡文作José Ribeiro. [8]杨联,又名杨应联,字臣五,其父名杨恒,镜湖医院1880年值理。 [9]若瑟·利威卢(José Onofre Ribeiro Jr.),为缔喇飞卢·利卑度之弟。1875年生于澳门,1910年9月15日卒于老楞佐堂区。 [10]晏多尼·美路(António Alexandrino Gonzaga de Melo),即贡扎嘉·梅洛。 [11]若瑟·威仙·飞南第(José Vicente Femandes),为尼阁老·飞南第长子,弗兰西斯科·飞南第之兄,1861年12月9日生于老楞佐堂区,1929年4月15日卒于本区。 [12]加奴士·依利士·施利华(Carlos Aires da Silva)。 [13]佐治·加卢飞喇奴·飞南第(Jorge Carlos Ferreira Fernandes),为尼阁老·飞南第第三子,1866年3月17日生于老楞佐堂区,卒于1928年12月7日。 [14]若坚罗(Joaquim Lo)。 [15]化冷司士古·哋亚时么(Francisco Dias Mo)。 [16]晏多利·马士·施利化(António Martins da Silva)。 [17]全称作化冷司士古·山度士·飞呢拿(Francisco dos Santos Ferreira)。 [18]卡洛斯·黎登(Carlos de Mello Leitão)。 [19]卢意士·施利华(Luíz Gonzaga Nolasco da Silva)。 [20]文第士(Manuel da Silva Mendes)。 [21]庇厘喇(Francisco Xavier Pereira)。 [22]弗兰西斯科·飞南第(Francisco Hermenegildo Fernandes)。 [23]意味芝度·必打(Hermenegildo S. Pittes)。 [24]加路嗉·挨厘·施利华(Carlos Augusto Aires da Silva)。 [25]罗嗹嗉(Eduardo Gyrillo Lourenço)。 [26]罗地厘忌(Fernando JoséRodrigues),即罗德礼时任澳门武备局长。 [27]宋次生(Carlos Augusto Rocha de Assumpção)。 [28]利先厘若·利味地胡士(Licinio Maria dos Remédios);又译为吗尼耶·李美雕,即马西米雅努·李美雕第八子。 [29]沙威士·利味哋胡士(Francisco Xavier dos Remédios);又译为沙威·李美雕,与马西米雅努·李美雕第九子沙维尔·李美雕的葡文名完全一致,但并非一人。 [30]弗兰西斯科·马奎士(Francisco Joaquim Marques)。

1910

宣统二年(1910年2月10日—1911年1月29日)10月3日,夜晚,葡萄牙爆发推翻君主制度的革命,卷入这场革命的有陆军、海军和共和党的各个革命组织。10月5日,葡萄牙宣布成立共和国,国王曼努埃尔二世(ManuelⅡ)及王室流亡。临时政府由特奥斐洛.布拉加(Teófilo Braga)执掌。随着共和革命的胜利,政府宣布将教会与国家分离并由它继承东方保教权,颁令驱逐耶稣会会士。取消1901年4月18日批准宗教结社之法令,禁止宗教结社。封闭修道院。众多宗教人士避难西班牙。10月11日,澳门议事公局庆祝共和国成立。10月15日,在议事公局首次升起葡萄牙共和国国旗。 萨拉依瓦:《葡萄牙简史》,第346页;施白蒂:《澳门编年史:20世纪(1900—1949)》,第44—45页。

1919

民国八年 (1919年1月1日─1919年12月31日)10月15日,澳门政府成立首座培养男女护士的学校。施白蒂:《澳门编年史:20世纪 (1900─1949)》,第134页。

1919

民国八年 (1919年1月1日─1919年12月31日)10月15日,葡国领事复照,声称澳门政府认为对于其事有权有理,毫无违背合约之事,故无需双方间交涉。广州军政府外交部次长伍朝枢闻后,立即向军政府会议建议,由广东地方长官先行酌拨兵舰或军队,以巡视海防为名,前往青洲附近驻守,藉以声援。而北京政府外交部接到广东的报告后,一面电令中国驻葡代办向葡外交部提出抗议,要求葡外交部电令澳督将工程停止,一面与葡驻北京公使进行交涉。可葡公使却认为此次澳门进行的填海造地工程在澳门领海以西亚婆石与青洲相距之中心平行线以南,该处完全是葡国地界,因此他不仅拒绝转电澳督停工,反而指责广东方面的要求实属无理。外交部获悉后,义正词严地指出界务既未勘定,应无界内界外可言。同时,外交部亦电复广东省长,认为广东方面若能实力抵抗,可酌情派兵队或兵舰前往驻扎,迫使澳门政府就范。《澳门专档》第4册《军政府外交部收广东特派交涉员梁澜勋呈》,第328页及第333页。

1922

民国十一年(1922年1月1日─1922年12月31日)10月15日,殷商高可宁与潘伯泉、蔡文轩开办澳门福海盐务公司,股本共12万元。至此,高可宁澳门基业业已巩固,并同时兼顾发展广州、香港及上海各种生意。高福成笔录:《家慈叙述》,载高福耀等笔录:《高可宁先生言行录》。

1931

民国二十年 (1931年1月1日-1931年12月31日)10月15日,澳督柯维喇从外港新口岸乘坐“阿达马斯托” (Adamastor)号巡洋舰回葡萄牙。佩雷拉.马加良斯 (João Pereira de Magalhães)出任署理总督,直至1932年6月。施白蒂:《澳门编年史:20世纪 (1900—1949)》,第250页。

1932

民国二十一年 (1932年1月1日-1932年12月31日)10月15日,新文学杂志《小齿轮》在澳门出版。这个刊物由一位双腿瘫痪的作家鲁衡主编。鲁衡其时属于港澳左翼文艺组织群力学社的主力成员。该学社希望合“群力”从事文化工作,而第一步的工作就是印行《小齿轮》。《小齿轮》深受当时文学中心上海的影响,反映澳门文坛与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左倾思潮是一致的。同日,该刊创刊号发表冯骚的散文《舱中之夜》,这是目前可见最早的一篇与澳门有关的散文。郑炜明:《澳门文学:1591-1999》,载《澳门史新编》第4册,第1180-1181页及第1185页。

1940

民国二十九年 (1940年1月1日-1940年12月31日)10月15日,文学刊物《艺峰》由艺峰文艺研究社出版第二期。这是一份澳门本土的纯文学刊物,代表了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的澳门新文学创作水准。艺峰文艺研究社基本社员包括梁润生、梁其汉、周日兴、薛英伟等16人,作品包括新、旧体诗歌及散文和小说等各种文体,其中更以现实主义和爱国主义为创作主流。郑炜明:《澳门文学:1591-1999》,载《澳门史新编》第4册,第1181页。

1940

原著录:《图腾童军月报副刊》第六册(1940年)

1983

1983年10月15日,暴雨过后水浸,这里是青洲新巷与台山中街的交界处。

1983

1983年10月15日,暴雨过后水浸,这里是巴波沙巷。

1983

1983年10月15日,暴雨过后水浸,这里是化地玛教会街,清洁工人清理水渠口。

1983

1983年10月15日,暴雨过后水浸,这里是台山嘉翠丽大厦南面的菜地,即今台山新街、利达新邨和翠怡花园的位置。

1983

1983年10月15日,暴雨过后水浸,的士驶过关闸彩虹村(即今菜园路新宝花园)附近的道路。

1983

1983年10月15日,暴雨过后水浸,这里是青洲新巷与台山中街的交界处。

1983

1983年10月15日,暴雨过后水浸,这里是青洲新巷与台山中街的交界处。

1986

自1957年举行第一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每年春秋两届的交易会,中华总商会都为有意参加的澳门商号办理各项手续,每届组织多批贸易团参加,并于整个会期内派员驻穗,协助澳门参会代表解决住房交通等问题。

1990

1990年10月15日,广州白云机场劫机空难,澳门居民蒋海生、蔡伟东等罹难。

1996

1996年10月15日,第六届立法会举行首次全体大会。

1999

1999年10月15日,叶成坚在珠海被判死刑。

2002

2002年10月15日,首次以“中国澳门”名义参赛的澳门队,在第十四届亚运会上历史性取得两银两铜的成绩。

2002

2002年10月15日,行政长官率领特区政府代表团访问韩国,与总统金大中、外交通商部长崔成泓等官员会面。

1995

澳门现行的货币发行制度基本规定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下简称《澳门基本法》)第108条,该条规定:“澳门元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法定货币,继续流通;澳门货币发行权属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货币的发行须有百分之百的准备金。澳门货币的发行制度和准备金制度,由法律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可授权指定银行行使或继续行使发行澳门货币的代理职能。”以《澳门基本法》第108条为依据,1995年1月30日发布的第7/95/M号法令(澳门特别行政区发行货币制度大纲,以下称之为《货币发行制度》),详细规定了澳门的货币发行制度。

更多

重要通知:“澳门记忆”文史网《服务条款》修订公告

尊敬的“澳门记忆”会员,您好!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澳门记忆”文史网的支持与信任。为持续优化会员服务质量与保障会员权益,本网站将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实施新版的《服务条款》。敬请各位会员详阅修订后之条款,有关内容可于以下查阅:

👉 点此浏览最新的《服务条款》

您已详细阅读并同意接受该等《服务条款》修订内容。

若您对本次更新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感谢您一如既往的支持与信任,“澳门记忆”文史网将持续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会员服务。

“澳门记忆”文史网 敬启

发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进阶搜寻

关键字

    主题

    资料类型

    地点

    时间

    使用说明

    检视全站索引

    会员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