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记忆沙龙” 11月推出公众讲座场,邀请到劳加裕主讲“从井泉到自来水:澳门百年供水史”,以及关俊雄主讲“空间变奏:关闸450年历史变迁”,活动即日起接受报名。

活动详情  报名办法

更多

为与市民分享“沧海桑田──澳门北区图片征集”成果,即日起至12月4日于文史网举办网上投票活动,并设奖项鼓励市民大众参与。

前往活动页面

更多

“记忆之友”专属抽奖活动开奖!澳门记忆团队已发短讯通知得奖者,请得奖者跟着以下安排领奖。领奖期由即日起至2025年11月28日。
>>得奖名单及领奖安排
>>授权书

更多

为推动澳门历史文化传承,澳门基金会“澳门记忆”文史网特别推出“澳门中学生历史文章征集计划”。鼓励全澳中学生撰写澳门文史相关文章,记录澳门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

活动详情

更多

“澳门记忆”文史网特别推出全新长期征集项目─“我的澳门记忆”图片分享计划,期望激励更多市民关注身边的点滴,挖掘和分享各类历史资源与生活记忆。

>>前往活动页面

更多

当年今日
历史上的
1521

正德十六年(1521年2月7日─1522年1月27日)11月14日,末儿丁•多•灭儿发于科钦的信函汇报中国海面的情况称:西蒙•安德拉德船长对我说,在同一岛上,距广州更近了3─4里格处的一峡角有一称“暹罗人港”的港口。该港与东涌港一样优良,是很好的船坞,周围土地开阔,水源充足,距广州较近。应指葵涌。《末儿丁•甫思•多•灭儿致国王函》,葡萄牙国家档案馆,总督函档第153号,转自金国平:《西力东渐:中葡早期接触追昔》,第174页。

1627

天启七年(1627年2月16日─1628年2月4日)11月14日,小鲁伊斯(Jerónimo Roiz Júnior)神父在《澳门圣保禄学院年报》中指出,有些华人异教徒在内地拐骗男女儿童,甚至成年妇女来澳门,并强迫他们承认是自己的亲人和子女,出于生活困难才被迫出卖,否则就杀掉他们。在澳门,有些歹徒将他们买下,然后再卖到印度或马尼拉。小鲁伊斯神父还说,为了禁止这种贸易,澳门议事会已经将拐卖儿童和妇女的华人异教徒拘捕并送给中国官员,由他们来加以惩罚;如果是基督徒,而犯有此罪,则处以绞刑。尽管如此,仍有不轨之徒从事这一贸易,当年就有两名带着3个孩子的妇女被拐卖。罗马耶稣会档案馆,和∕汉档18(Ⅰ),《由Jerónimo Roiz Junior于1627年11月14日签署的澳门学院年报》fó1ios 80 a 85,其中fó1ios 80v明确涉及这一问题;慕容:《澳门葡萄牙人与印度支那半岛几个地区之间的关系(16—17世纪)》,载《澳门史新编》第2册,第656页。

1627

天启七年(1627年2月16日─1628年2月4日)11月14日,据《澳门圣保禄学院年报》记载,本年是澳门发病率最高的年份之一,小城瘟疫流行,病人络绎不绝地涌向澳门仅有的几家医院,一时间药品变得异常紧缺。由于圣保禄学院药房是澳门唯一的药房,因而担负起供应药品的重任。虽如此,亦渐渐难以支撑,直至无法满足社会需要。这样,由于诊治不及时等多种原因,很多人死去,其中尤以华人为多。阿儒达宫图书馆1627年11月14日《澳门圣保禄学院年报》,转自李向玉:《汉学家的摇篮:澳门圣保禄学院研究》,第145页。

1666

康熙五年(1666年2月4日-1667年1月23日)11月14日,一艘澳门船躲过了清军水师的视线,带着澳门议事会给葡印总督的信离澳赴果阿。澳门居民向葡印总督努内斯•库尼亚呼吁,力请总督以葡王名义遣使清廷,陈述澳门因海禁所造成的困境,并希望清廷恩准澳门开海贸易,让澳门葡人得以维持生计。否则,请求葡印总督派出大船将澳门葡人全部运走,干脆放弃澳门。 《葡萄牙国王遣中华及鞑靼皇帝特使玛纳撒尔达聂使京廷简记(1667—1670)》,载金国平:《中葡关系史地考证》,第168页。

1752

乾隆十七年(1752年2月15日-1753年2月2日)11月14日,巴哲格使团到达澳门后,香山县令彭科发布公告,由当时在澳门的法国传教区总会长纽若翰(Jean Sylvain de Neuvialle)神父翻译,并在澳门张贴。公告大意为:葡萄牙国从未列于贡国。目前该国新君遣使来华,已到澳门,将献该国奇珍,并恭叩圣安。现已知朝廷派员迎接该使。望将街道打扫干净,毋得吵闹,并不呼该使为我国臣属,免招该使怨恨。龙思泰:《早期澳门史》,第123页。

1752

1752年(清乾隆十七年)1月28日,唐‧若泽(D. José)国王致函中国皇帝,表示友好,希望互相谅解,并委出派往北京宫廷的大使和全权代表巴哲格(Francisco Xavier Assis Pacheco de Sampaio)。11月14日,中国朝廷官文在澳门公布,称巴哲格并非是向中国进贡的大使,所以应遵守一切礼仪。

1754

乾隆十九年(1754年1月23日-1755年2月10日)11月14日,白伯多禄(Pedro Felíu)、曼努埃尔.迪亚斯(Manuel Diáz)、安东尼奥.罗兰科(António Loranco)及维森特.阿乌西纳(Vicente Ausina de Sta Rosa de Ioyen)等四名多明我会传教士抵达澳门。维森特.阿乌西纳留在澳门担任多明我会中国传教区司库;白伯多禄与安东尼奥.罗兰科则于1756年离澳赴福建传教。José Maria González, Historia de las Misiones Dominicanas de China, Vol.2, pp.424— 426;张先清:《16—18世纪西班牙多明我会士与澳门关系考》,载《澳门在天主教东进中的地位和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09年11月。

1771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2月15日─1772年2月3日)11月14日,巴黎外方传教会神父让•斯泰奈尔(Jean Steiner)前往澳门,接替查理斯•伯当(Charles Bertin)出任外方传教会驻澳门司库。Gérard Moussay et Brigitte Appavou, Répertoire des Membres de la Société des Missions Étrangères(1659—2004), p. 81.

1777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2月8日─1778年1月27日)11月14日,葡萄牙奥斯定修士马努埃尔•圣安东尼奥(Manuel de S. António)被选为澳门奥斯定修道院院长。后该神父又于1780年10月20日、1789年10月30日及1793年5月9日,先后当选,他一共四次出任奥斯定修道院院长,在职长达11年。Manuel Teixeira, Macau e a Sua Diocese, Vol. 3, p. 605.

1808

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1月28日─1809年2月13日)11月14日,嘉庆帝获知澳门发生的事变,大为震怒,谕旨军机大臣,痛斥吴熊光渎职,令其严办此事。急令广东方面迅速断绝澳门一切供应,封锁交通,调集水陆军队,准备驱逐入驻澳门的英军。吴熊光接旨后,即刻部署军事行动。在前山寨关闸沙梨头驻兵1000余名,直接与英军短兵相接,并函告英军,朝廷即发8万军队来澳门消灭英国人,战争一触即发。《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第1册《寄谕两广总督吴熊光等英兵擅入澳门应即驱退速将现在筹备情形入奏》,第678页。《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第1册《两广总督吴熊光等奏访讯英兵入澳系图占据澳门已严谕回国等情折》,第673—674页。

1837

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2月5日─1838年1月25日)11月13—14日,英商组织的广州划船俱乐部在黄埔澳门水道举行了两天比赛,比赛为7场,接着又移至澳门海面举办了两次比赛,报名参赛者有10艘船艇,只有4赛,在澳门海面的第二次比赛中发生了意外。由于天气变化,刮起飓风,“仙女”号快艇沉没,船长罗珀(Roper)紧抱着桅杆获救,哈多克(Haddock)和两名印度水手溺死。The Canton Register, Vol.10, November 21th, 1837. No.47; 亨特:《旧中国杂记》,第290—293页。

1843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1月30日─1844年2月17日)10月10日,前总督席尔维拉.边度被任命为葡萄牙使节,24日获颁全权证书。27日边度乘坐“特茹河”号离开澳门。29日早顺利抵达黄埔,然后换乘小船进入广州。代表团前往潘仕成的海山仙馆与钦差大臣耆英会晤,受到耆英和黄恩彤等粤省官员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代表团一行下榻在法国领事馆。11月5日双方进行了谈判。三天后,耆英、祁埙及程矞采发给边度一公文,确定了谈判的结果。边度对此认为:我们对会谈还不能感到十分满意,因为尚有三条条款未得到批准。即第1条关于免除澳门每年交纳的地租租金和确认属于葡人的界地;第2条是合理地减轻经过澳门的船只商品进出口税;第3条将澳门向世界所有愿意前往澳门进行贸易的船只自由免费开放。我们相信阁下会将这些条款奏请皇上,在阁下的调停下,得到我们所期待的结果。11月14日,耆英告知边度理事官:所提要求,已照准者,即可实施,未准行者,可以在澳门等待皇帝的圣旨。Chinese Repository, Vol.12, No.10, p.554.《钦差大臣耆英及广东各大吏对葡人所提九请之回复》,载《葡中关系史资料汇编》第1卷第33号文件,第121—124页。《葡方钦差大臣致钦差大臣耆英之公函》,载《葡中关系史资料汇编》第1卷第35号文件,第126—127页。《钦差大臣耆英及广东各大宪复葡方钦差大臣边度之公函》,载《葡中关系史资料汇编》第1卷第38号文件,第145页。

1845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2月7日─1846年1月26日)11月14日,澳督彼亚度致函议事公局称,鉴于航海学校教师一职空缺,由福利亚.卡马拉(Folha da Camara)担任是职。Manuel Teixeira, A Educação em Macau, p. 31.

1898

《知新报》第七十一期刊登《总署咨行各省试办内河行轮章程》、《极论美国开巴拿马河之利》、《美英在中国商务》、《新考出小行星》等文章。《知新报》于1897年2月22日(清光绪二十三年正月二十一日)创刊,由康有为筹划出版、梁启超兼理笔政、何廷光(字穗田)出资、康广仁则负责具体运作创办,该报于维新运动时期所创办,为维新派在华南地区的重要刊物。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的百日维新失败后,《知新报》仍继续出版。1899年7月20日,康有为在加拿大创立保救大清皇帝会后,更将《知新报》与《清议报》定为会报。《知新报》原按上海《时务报》模式创办,初拟为《广时务报》。及后经梁启超斟酌后,才定名《知新报》,报头使用篆书。其办报宗旨,正如其创刊文章的「知新报缘起」指出:「不慧于目,不聪于耳,不敏于口,曰盲、聋、哑,是谓三病」而「报者,天下之枢铃,万民之喉舌也,得之则通,通之则明,明之则勇,勇之则强,强则政举而国立,敬修而民智。」《知新报》是澳门第二份中文报纸,翻译不少西文报刊,录英、俄、德、法、美、日等各国大事,同时远销海外旧金山、悉尼、安南、新加坡等地。设社址于澳门南湾大井头四号,其后在1900年11月22日(清光绪二十六年十月初一)出版的第129期有迁馆告白:从大井头四号移寓至门牌十九号。初为5日刊,自1897年5月31日(清光绪二十三年五月初一)的出版的第20册起,改为旬刊 (十日刊),篇幅较前增加一倍;又至1900年2月14日(清光绪二十六年正月十五日)出版的第112册开始,再改为半月刊,每期约60余页,册装。目前所收集的最后一期是1901年2月3日(清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五日)出版的第134册,是否仍有后续出版的刊册,有待进一步研究。本会感谢中山大学图书馆的支持,合作将该馆珍藏的共134册《知新报》原件进行电子化,得以在此平台与公众分享。此外,本会为每期之目录加设链结功能,以便各方读者阅读。《知新报》主要撰述和译者如下:撰述:何树龄、韩文举、梁启超、徐勤、刘桢麟、王觉任、陈继俨、欧榘甲、康广仁、黎祖健、麦孟华、林旭、孔昭炎、康有为 英译:周灵生、卢其昌、陈焯如、甘若云葡译:宋次生德译:沙士日译:唐振超、山本正义、康同薇

1901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2月19日─1902年2月7日)11月14日,葡萄牙颁布一项法规对海外军事组织进行新的调整。澳门巡捕营(Corpo de Polícia)早年成立于1861年10月11日,后于1879年1月18日解散并设立澳门巡捕兵营(Guarda Polícia de Macau)。后者亦于1895年11月8日解散。1901年11月l4日颁布一法规,对军队进行改组并成立具有军事性质的澳门巡捕营。从1901年1月1日起根据第113/1901号省训令的规定得到实施。军队有如下编制:一总兵营、一欧洲卫戍炮兵连、一欧洲步兵连、一巡捕营(包括两个步兵连及一马队)、一土著军乐队、一军器局、一澳门及帝汶卫生连(尽管帝汶已从澳门分离,此称谓一直保留至1919年)、大炮台军事监狱、一退役连,大炮台为军事要塞。施白蒂:《澳门编年史:20世纪(1900—1949)》,第7—8页。

1902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2月8日─1903年1月28日)11月14日,中葡双方代表总税务司赫德和葡驻华公使馆参赞阿尔梅达‧桑托斯(Gabriel de Almeida Santos)在北京议订《(澳门)分关章程》十一款,于1903年1月27日签押。其主要内容如下:1. 由澳门政府设立澳门分关,并在澳门内海沿岸,应拨给合式之房屋作为(澳门分关)办公之所和屯货之栈;2. 洋药进口时,先纳厘税,或于出关栈时完纳,澳门本地食用之洋药,须每年议定数目,不得逾额;3. 澳门设关后,其旧设之马骝洲、前山各征税之厂一律停办。《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第3册《拟议澳门设关条款》,第587—588页及《总税务司赫德为商约会定画押及添注澳门关章事致外务部电呈》,第595页;《申报》1903年7月23日“澳门阅榷税新章”。

1904

光绪三十年(1904年2月16日─1905年2月3日)11月14日,澳门工程公所招人承做工程:修葺二龙喉花园总督之住屋;将板樟庙之屋修整,以为电话公司之用;将邮政局修整,直推广到电话公司旁边,以为邮政局之用。《澳门政府宪报》1904年11月5日第45号。

1909

宣统元年(1909年1月22日─1910年2月9日)7月15日,星期四下午2时30分,中葡澳门划界谈判在葡萄牙驻香港领事馆举行,葡方谈判代表正使若阿金‧马楂度,副使为总领事官德美特里奥‧施拿地;中方谈判代表为钦差大臣正使高而谦,参赞广东候补知府周玺和前山海防同知庄允懿为副使。这次谈判马楂度是作了充分准备而来,他除了事先展开了大量的积极外交活动外,还花很多时间研究澳门政府为其准备的有关澳门半岛、澳门周围水域及各岛屿等方面的文献资料。相比之下,清政府的勘界大臣对此次澳门勘界谈判没有做出相应充分的准备,故在第二次谈判会议上马楂度即提出他的勘界方案:“一、自娘妈角至关闸之澳门半岛;二、自关闸至北山岭之局外之地;三、内港;四、对面山、青洲、氹仔、路环、小横琴、大横琴诸岛及其附属各小岛;五、(澳门)半岛及各岛附近水域。”他还当场宣读了为阐述所提五点议案的原由,即依据国际公法而事先精心准备的《备忘录》。这份《备忘录》就成为这次谈判争执的焦点。如按照马楂度的方案,葡萄牙在澳门所占地要比其原居留地扩占达30倍。高而谦极力否定了马楂度所提方案。当时清外务部主张:查明葡人原租界作为澳门本土,原租界围墙外已被占领地区为属地,附近岛屿,不论已否被占,一概极力拒驳。同时不允许葡人在澳门附近划定水界。至于葡人在氹仔、路环两岛占地建造炮台,则计画在半岛上觅地抵换而收回炮台。高而谦在谈判中基本上贯彻了外务部的方针,但经不住葡人的压力,又曾表示允许葡人在氹仔、路环已占地居留,而不作为属地。但马楂度对清政府的妥协并不满意,双方谈判陷入僵局。这次在香港举行的勘界谈判共举行了9次会议,而没有达成一致协定。最后,中葡双方勘界大臣一致同意于11月14日停止此次界务会议,并向各自政府汇报停止勘界会议的原因。黄培坤:《澳门界务争持考》,第13—17页;《澳门专档》第3册《会勘澳门及其属地界务第九次会议简明议案》,第593—398页;黄鸿钊:《中葡澳门交涉史料》第2辑第8章《澳门划界:香港谈判》,第1—2页。

1911

清宣统三年(1911年1月31日─1912年1月18日)11月14日,下午2时,有澳门之第三司狱孖路在草堆街,每见无辫之人,则称:这是革命党,皆无赖之徒。此等人我可随时打他,即有一人被他掴了两掌,忍辱不言而去。这时旁观者大动公愤。不料,孖路又在广兴摊馆门首,再施其野蛮手段。路人见彼强横,则呼众上前,将伊痛殴。彼见众怒难犯,欲入摊馆暂避,为守门者所拒,即走入广栈故衣店。该店见门首聚有数百人之多,恐防波及,力将孖路推出。这时,孖路头部已被众人殴伤数处,复逃入金兴首饰店,哀求救护,并高声认罪,且云彼亦中国人。迨警差闻警驰至,即将孖路带往福隆新街巡警分局讯问,并不追究起事之源。讵料有人不下数百名,拥至警局,并掷之以石。警差即举枪欲发,幸得前任华政厅劝止。比发德律风往总局添派警差,将孖路并掷石之三人押往南湾总局。各人复围绕警差随往总局门首,大有欲拆差局之势,并云以炸弹对待。警长遂将三人释放,围人始行散去。《华字日报》1911年11月16日《葡人闹事》。

1916

民国五年(1916年1月1日─1916年12月31日)11月14日,王景岐再次会晤葡使符礼德,交涉葡国巡船越界停泊湾仔之事。中方指出,根据广东省长报告,葡兵未曾撤离拱北岛。但葡使仍未加理会,相反却要求中方关照广东省政府和当地人民保持和平,避免激烈行动。《澳门专档》第4册《外交部发广东省长朱庆澜电》,第243页。

1925

民国十四年(1925年)十一月十四日议案,由陆医生(镜辉)报告,谓护士学校已从新改组一切学科,更拟增聘余雅阁、赵振东、李传堂、彭伟田、李汉风、彭瑶芝六位医生分任教授六科,均为义务教师。

1946

民国三十五年 (1946年1月1日-1946年12月31日)11月14日,澳门政府颁布4075号训令,成立第一所吸毒者治疗中心,免费服务;不久,又在公共监狱为被关押的吸毒者成立另一个中心。Eduardo A. Veloso e Matos, Forças de Segurança de Macau, p. 87.

1977

广星摊位展出各式家电,图中可见半自动洗衣机、大厦对讲机等。市民在现场了解产品功能及操作。

1977

当日场面热闹,部份市民在加思栏公园上围观场内气氛。

1977

广星提供各界社团租用法国宝雅牌(Bouyer)高级音响器材。

1977

广星摊位展出多款大型家电,如雪柜、电视机等,亦有各式烹饪小家电,如搅拌机、榨汁机等。墙上贴着“驾临广星展销参观,款式更多,设备更齐”等宣传文字。摊位墙纸印有“丰泽”商标。

1977

第24届格兰披治大赛车举办期间,由11月14日至20日,每晚六时半至午夜,在家辣堂街圣罗撒学校至南湾花园一段地带举行露天晚会,表演节目有葡国土风舞、舞狮等。此外,还有食物摊档,并在会场内设有小型商品展销会,一共39个摊档参与,当中包括11个商品陈列及小卖档,类别有电器、葡国土产、澳门纪念品、化妆品及时装等。参考资料:《华侨报》1977年7月16日、1977年11月9日报道。

1977

展销会中推出各类优惠电器产品,吸引大批市民围观,场面热闹。广星摊位的招牌有“丰泽产品”四字,这是因为广星于1970年代获丰泽有限公司委托,成为该公司的澳门区总经销,故店铺招牌上会有“丰泽”的商标。

1977

展销当日吸引大批市民围观,场面热闹。广星摊位的招牌有“丰泽产品”四字,这是因为广星于1970年代获丰泽有限公司委托,成为该公司的澳门区总经销,故店铺招牌上会有“丰泽”的商标。

1977

第24届格兰披治大赛车举办期间,由11月14日至20日,每晚六时半至午夜,在家辣堂街圣罗撒学校至南湾花园一段地带举行露天晚会,表演节目有葡国土风舞、舞狮等。此外,还有食物摊档,并在会场内设有小型商品展销会,一共39个摊档参与,当中包括11个商品陈列及小卖档,类别有电器、葡国土产、澳门纪念品、化妆品及时装等。参考资料:《华侨报》1977年7月16日、1977年11月9日报道。

1977

广星参与设于1977澳门音乐会会场内的小型商品展销会。摊位外印有广星电话5522-4、85545、5545,及宣传用语“现代家庭电器中心 式式俱备”、“工程部 银行大厦闭路电视 安全防盗”、“丰泽产品 特惠分期”、“广星公共天线 范围广服务佳”、“广星B.B.传呼机 24小时不停服务”,足见广星业务多元。

1979

1979年11月11日至25日,“葡国双周”展览会于赛车期间在商业学校举行,参展者有超过12名的葡国出口商与本澳入口商,展出的产品包括有酒类、食品、瓷砖、水松、钢及木质办公桌和厕具。参考资料:《华侨报》1979年9月7日报道。

1979

1979年11月11日至25日,“葡国双周”举办。广星电视行及新力 (Sony) 产品在会场(商业学校二楼)介绍最新电视录影器材及电视教学器材。参考资料:《华侨报》1979年11月11日报道。

1979

1979年11月11日至25日,“葡国双周”举办。广星电视行及新力 (Sony) 产品在会场(商业学校二楼)介绍最新电视录影器材及电视教学器材,吸引不同国籍的人士参观。

1979

1979年11月11日至25日,“葡国双周”举办。广星电视行及新力 (Sony) 产品在会场(商业学校二楼)介绍最新电视录影器材及电视教学器材。参考资料:《华侨报》1979年11月11日报道。

1979

1979年11月11日至25日,“葡国双周”举办。广星电视行及新力 (Sony) 产品在会场(商业学校二楼)介绍最新电视录影器材及电视教学器材。参考资料:《华侨报》1979年11月11日报道。

1979

1979年11月11日至25日,“葡国双周”举办。广星电视行及新力 (Sony) 产品在会场(商业学校二楼)介绍最新电视录影器材及电视教学器材。会场展览陈列彩色电视、影片投放、音响及闭路电视等。展场同时提供订购地毯服务,特价每呎2元,由多多房屋材料中心提供,电话号码:6314。

1979

会场设有专业人员指导拍摄器材使用操作

1979

1979年11月11日至25日,“葡国双周”举办。广星电视行及新力 (Sony) 产品在会场(商业学校二楼)介绍最新电视录影器材及电视教学器材。会场展览陈列彩色电视、影片投放、音响及闭路电视等。展场同时提供订购地毯服务,特价每呎2元,由多多房屋材料中心提供。

1979

广星与新力(Sony)合作展出电视录影器材和教学电视器材。同时展出的有建筑界人士必读杂志《建筑业导报》,广星为澳门总代理。

1979

1979年,广星电视行与新力(Sony)联合赞助“葡国双周”的会场音响及闭路电视。是次视听器材介绍为广星电视行向各界人士提供之家庭电视及专业用之教学电视器材等其中一部分。

1979

1979年,广星电视行与新力(Sony)联合赞助“葡国双周”的会场音响及闭路电视。

1979

1979年11月11日至25日,“葡国双周”活动期间,广星电视行及新力 (Sony) 产品在会场(商业学校二楼)介绍最新电视录影器材及电视教学器材。参考资料:《华侨报》1979年11月11日报道。

1991

1991年11月14日,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全澳人口401,874人。

1999

拍摄时间:1999年11月14日 居中:中国卫生部曹荣桂副部长

1999

莲花大桥是澳门第三座大桥,也是陆路通往内地的第二条通道,连接京珠高速公路,对珠澳交通、经济将会起着促进作用。这是珠澳两地友好合作、迎澳回归的大型建设,更显示澳门与大陆一脉相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莲花大桥命名,因为莲花是澳门的象征。它西起珠海横琴岛,东接澳门路氹填海区,横跨两地之间的十字门夹马口水道,全长一千七百多米,宽三十米,双向六线行车,气势宏伟,宛若长龙。大桥分行车道及行人道,中央是珠澳分界线,两地共投资二亿元人民币建造(其中澳门段七百二十米,造价近八千三百万元),一九九八年九月和十月间分别施工,九九年十一月十四日合拢,十二月十日揭幕,待各项工作准备妥当,二零零零年三月廿八日通车。由于两地行车交通不同,本澳车辆靠左行,而内地车辆靠右行,为解决过境换线问题,珠海段桥头设计了新颖的双圆引桥,使得双方车辆经过引桥时完成自动换线行驶。澳门段的配套工程路氹城边检大楼,设有旅客出入境柜台廿八个,水警稽查队柜台四个;大楼左右两侧设有出境或入境车辆检查通道;外围还有停车场、候车站和巴士站等设施。整座边检大楼占地六公顷,建筑面积九千平方米,各项设施齐备。 在大桥开幕礼上,前澳督韦奇立和前新华社澳门分社社长王启人均表示莲花大桥是珠澳“双方努力合作的结果和结晶,象征友谊、合作和对未来充满信心。”这么说,莲花大桥是一座通向未来的桥。

更多

重要通知:“澳门记忆”文史网《服务条款》修订公告

尊敬的“澳门记忆”会员,您好!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澳门记忆”文史网的支持与信任。为持续优化会员服务质量与保障会员权益,本网站将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实施新版的《服务条款》。敬请各位会员详阅修订后之条款,有关内容可于以下查阅:

👉 点此浏览最新的《服务条款》

您已详细阅读并同意接受该等《服务条款》修订内容。

若您对本次更新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感谢您一如既往的支持与信任,“澳门记忆”文史网将持续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会员服务。

“澳门记忆”文史网 敬启

发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进阶搜寻

关键字

    主题

    资料类型

    地点

    时间

    使用说明

    检视全站索引

    会员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