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一地,蕞尔小岛,仅天主教来说,即拥有大小近二十座教堂,不能不说是一个世界性的记录。
澳门每一座教堂建筑上各有特色,崇拜上各有主神,是人类精神文明在东方这个奇妙小城的物化体现。
从半岛西南尽头的妈阁庙一路向东,经过号称“葡式房屋博物馆”的阿婆井,只见绿荫葱茏之间,挺立着一个高大建筑物的身形,人们即进入到一个西方世界的神圣氛围。这建筑物就是圣老楞佐堂。

图1 圣老楞佐堂,陈显耀摄

图2 圣老楞佐堂顶部的徽号,陈显耀摄
圣老楞佐堂
圣老楞佐堂建在一个小丘上,要从门前两边的台阶拾级而上,才能到达正门。教堂高三层,大门中开,均匀对称;钟楼两立,气宇轩昂。加上一袭白线勾勒的黄色外衣,透出一种不可方物的高贵气质。
外人已经难以估算到其真实的年龄,然而,它确实不再年轻。神父们遗留下来的书信中曾提到,该教堂于1558-1560年间兴建,是澳门最古老的三大教堂之一。同澳门大多数教堂的身世相似:数个世纪以来,经历过无数次的台风等自然灾害的袭击,又接受过同样无数次的修整重建,有记载的年份分别有1618、1627、1576、1768、1811、1846以至今天的2002年等等,不可尽数。
圣老楞佐堂外部属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内部设计则典雅华丽,盏盏水晶大吊灯,衬托在蓝色拱形天花板之下,熠熠生辉,带给人们一个天堂般的梦幻境界。这里确实是一个漫天神圣的天地。
教堂的布局呈拉丁十字形,设有一个正祭台,两个侧堂和四个侧祭台。正祭台供奉圣老楞佐像,左手持圣经,右手持刑具。身后以彩色玻璃画为衬托。玻璃画描绘了代表圣神的白鸽、天使及代表圣人胜利的橄榄枝。玻璃画的上方,是代表了耶稣的羔羊像及十字架苦像。
两个侧堂内各有一个祭台,分别是耶稣圣心和病人之痊圣母祭台。四个侧祭台分别是圣母圣心、圣若瑟、圣犹达及圣方济各祭台。
正门入口处设有洗礼小堂。内有施洗者约翰为耶稣洗礼的石像及水池。施洗者约翰是耶稣的表哥,于约旦河为耶稣洗礼。澳门回归之前,约翰也是澳门的主保。原因是1622年6月24日澳门葡萄牙人战胜了入侵的荷兰人,而该日也正是约翰的纪念日。

图3 圣老楞佐堂内部,陈显耀摄

图4 圣老楞佐堂的主祭坛,陈显耀摄
圣老楞佐堂的中文名字由来有趣。因该处最初有风讯杆(预告台风用),故华人称之为“风讯堂”。后来,又以粤语谐音称为“风顺堂”,转为祈求“顺风顺水”之意。18世纪中叶的《澳门记略》写道:“西南则有风信庙,蕃舶既出,室人日跂其归,祈风信于此。”在以风力为动力的帆船时代,远洋航行危险异常。往日葡萄牙人出海,都视风信而定行止。清朝龚翔麟在《珠江奉使记》中对葡人的祈风之举有详尽的描述:“蕃舶之出以冬月,冬月多北风;其来以四五月,多南风。既出,则澳中黑白鬼一空。计期当返,则妇孺遶屋号吁,以祈南风,亦辄有验者。”
走笔至此,宜请出这座教堂的主保神——圣老楞佐,做一个简单介绍。

图5 圣老楞佐堂的唱诗台,陈显耀摄

图6 圣老楞佐堂内华丽的圣像石刻和彩绘玻璃,陈显耀摄
圣老楞佐的大爱无私
老楞佐,原籍西班牙,后被带往罗马,成为神父,被教皇任命专责管理财务和救助穷人。
邪恶的罗马皇帝在258年决意要迫害教会和神职人员。第一批牺牲者中就有主教西斯图二世(Sisto II),此因折磨而殉难的事情发生在258年。老楞佐陪着主教直至受刑的地方。他眼含泪水对主教说,“我的父亲,你去哪儿能离得开你的儿子?离得开你的门徒?是我使你不高兴,还是发现我哪些不忠之处?除非有我的陪伴,否则你不能向上帝做出奉献。”主教被这些忠诚的话语感动了,回答说,“我不会放弃你的,我的孩子,上帝为你保留巨大的考验和光耀的胜利。因为你是青春和力量。衰老和脆弱为我带来遗憾。三天之后,你跟着我来。”同时,告诉老楞佐关于教会财产的指示,劝告他要分派给穷人。
老楞佐召集来教会的所有穷人和鳏寡孤独,把教会的钱财分给他们。金银财宝被卖掉,换回许多钱财支持他们的生活。

图7 圣老楞佐堂内的圣老楞佐像,陈显耀摄
城中的当权者们听说教会有很多财产且老楞佐是管理人,即传话叫他前来说,“我没有什么要求是你做不到的。我知道你们的神父负责管理那些祭祀中使用的金银容器和金烛台。我还知道,你们教会还命令要向皇帝呈送属于他的东西。你给我拿来吧,因为皇帝需要这一切。”“没错。”老楞佐反驳说,“教会是比皇帝富有,请给我一个期限,等我去安排一下。”
当权者于是给了老楞佐三天的限期。老楞佐和时间赛跑,找来了所有的穷人和鳏寡孤独,在第三天的期限前,全都集中在教会的门前。然后,老楞佐邀请当权者检视教会的财产。他指向那些聚集的人群,说道,“这就是教会的财富。他们日复一日,逆来顺受,却遵守着道德金律,他们是上帝的宠民,他们比宝石还珍贵。”
当权者自知被愚弄了,怒不可遏地叫道,“你胆敢嘲弄罗马当局?不幸啊。若果你想死,那好吧,可以让你死,但这是一个难熬和残酷的死刑。”当权者首先命令人残酷地鞭打老楞佐。之后,又叫人拿来一个铁架,把他放上去,下面放上炭火。
这时,他的脸部闪光,像一团神火。他的身体同时散发出一股众人都可以闻到的微香。老楞佐表现出一种异常的平静,嘴唇露出一股轻蔑的微笑。他缓缓地向法官说,“可以叫人把我的身体翻过去,因为这面已经烤熟了。”
老楞佐为了坚守信念而殉难,他的鲜血和使徒伯多禄和保禄一起浇灌了罗马这座不朽之城。他在最后时刻的行为受到尊崇和赞扬。时维西元258年8月10日。
有人认为,老楞佐的殉难令罗马当局改变了思维。

图8 圣老楞佐堂内的圣老楞佐受难彩绘玻璃,陈显耀摄
酷刑不能战胜基督的仁爱,外面的火焰没有比内部的燃烧得更旺。
这正如篇头所说,教堂,特别是澳门的教堂,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物化体现,蕴藏、代表并世代传递了丰富的价值观,值得人们在参观之余去思考和践行。
澳门已故著名历史学家文德泉神父这样形容,一眼望去,就知这个教堂的建筑是出自一个在艺术和建筑方面操惯大手笔的老手,而不是囿于形式主义和伦理的框架。人们经过这里,尽览和谐的建筑风格,有一种想登上楼梯,俯瞰风景的冲动。
他会看到什么?又想到什么呢?
词曰:
长相思(风顺堂)
风顺堂,风顺堂,
耸立高峨守大洋。
圣人庇祐常。
望归航,唤归航,
归者欢心聚一堂。
独怜空对妆1。
注译:
1. 葡人出洋贸易,有因海难不返者,其家人于此苦候,伤心欲绝。
圣老楞佐堂及前地(风顺堂)
本文出自《澳门世界遗产(续篇)》,该书之参考书目如下:
[1] 胡根,《澳门近代博彩业史》,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9年12月
[2] 香港历史博物馆及香港艺术馆编,《东方印象——钱纳利会画展》,2005年
[3] 郑德华、彭海铃,《庐廉若公园与庐氏家族》,澳门民政总署,2010年
[4] 林广志,《晚清澳门华商的崛起及其社会地位的变化》,澳门基金会,2008年
[5] 吴宗岳,《澳门教堂之旅》,培生教育出版南亚洲有限公司,2010年
[6] 何刘一星,《细说主教座堂》,澳门主教座堂堂区出版,2010年
[7] Lindsay & May Ride, An East India Company Cemetery,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Bernard Mellor, 1995
[8] ALVES, Pe. António M., Congregações Marianas na China e em Macau, Notícia Histórica, 1904
[9] BARRETO, Luís Filipe, Cartografia de Macau – Séculos XVI e XVII, Centro Científico e Cultural de Macau, da Missão de Macau, em Lisboa, 1990
[10] BOXER, Charles Ralph, Macau na Época da Restauração, Lisboa, Fundação Oriente, 1993
[11] COATES, Austin, Macau Calçadas da História, Instituto Cultural de Macau, Gradiva, 1991
[12] COUCEIRO, Gonçalo, A Igreja de S. Paulo de Macau, Livros do Oriente, 1997
[13] INFANTE, Sérgio e al, Cem Anos que Mudaram Macau, Governo de Macau, 1995
[14] JESUS, Montalto de, Macau Histórico, Livros do Oriente, 1990
[15] Direcção dos Serviços de Educação, Ta-ssi-yang-kuo, Vol. I e II Fundação Macau, 1995
[16] SILVA, Beatriz Basto da, Cronologia da História de Macau, Volume II, 1995; Cronologia da História de Macau, Volume III, 1993
[17] TEIXEIRA, Mons. Manuel, Paróquia de S. Lourenço, 1937.; A Confraria de N. Senhora do Rosário e a Igreja de S. Domingos, Macau,1965.; A Voz das Pedras de Macau , 1980, Imprensa Nacional
[18] VALENTE, Maria Regina, Igrejas de Macau, Instituto Cultural de Macau, 1993
留言
留言( 0 人参与, 0 条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实故事,共同填补历史空白!(15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