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澳门记忆”文史网的服务条款经已更新,请>>点击查阅更新后之内容,继续使用即表示同意。如有疑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

“澳门记忆”文史网隆重推出“记忆之友年度积分回馈计划”,凡参与指定活动可获相应积分,年末换领丰富礼品,诚邀市民参与。

>>查看详情

更多

“繁荣昌盛 和谐共融─澳门回归25载”摄影展图片征集评审结果出炉!。

>>立即查阅入选名单

更多

展览结集了一百三十多位澳门资深文艺家绘画肖像以及专访故事,相关文艺家涵盖写作、戏剧、影视、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摄影、书法及学术研究等多个领域。

>>前往展览页面

更多

“澳门记忆”以“记忆同行 岁月新章”为题推出2025年年历电子版下载,传承人文情怀之美,共迎岁月新篇章。
立即下载 年历卡 月历

更多

当年今日
历史上的
1524

嘉靖三年(1524年2月4日─1525年1月22日)5月10日,因福建滨海居民交通诱引夷人入贡,危害地方,遂严律令:凡番贡夷船,官未报视而先迎贩私货者,如私贩苏木、胡椒千斤以上例;交结番夷互市、称贷绍财构衅及教诱为乱者,如川、广、云、贵、陕西例;搅造违式海船私鬻番夷者,如私将应禁军器出境,因而事泄律,各论罪。仍通行浙江、广东,一体榜谕。《明世宗实录》卷38,嘉靖三年四月壬寅。

1610

明末来中国的一位博学多才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意大利人。1578年(明万历六年)3月24日,奉派参加第三十批耶稣会传教士远征队,从里斯本出发前往印度和远东。应耶稣会巡视神父范礼安的要求,1582年8月7日从印度果阿到达澳门,后被任命为中国传教士使团领导人。1583年,利玛窦和罗明坚神父在广东肇庆传教,是耶稣会士在中国内地传教之始。1584年第一次为两个皈依者洗礼。1589年,他们被赶出肇庆,迁往韶州,继续传教活动。1595年经南昌到南京传教。他初到中国,带来自鸣钟、三棱镜、浑天仪、时晷、地图等器物和大量西书,开始了明季西学东渐的新纪元。1600年5月19日,利玛窦在庞迪我神父陪同下,作为葡萄牙使臣到北京准备觐见明朝万历皇帝,并以当时作为葡萄牙君主的西班牙国王的名义赠献许多礼品。1601年1月,第二次到北京准备觐见万历皇帝,不久即移居北京,直到1610年5月10日去世。万历皇帝特批一块墓地安葬,表示对他的敬重。利玛窦精通汉语,博览群书,深刻了解中国的历史、地理、宗教、法律、经济、礼俗等情况。他改穿儒服,“见人膜拜如礼,人亦爱之,信其为善人也”。与中国的文人学士、皇室贵族有密切的交往。利玛窦主张将孔孟之道和宗法敬祖思想同天主教相融合,把四书译为拉丁文寄回意大利,把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介绍给中国学者,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利玛窦在中国居住28年,著作甚丰。1584年与罗明坚神父合编《葡华字典》,1589年编辑《中西字典》,1605年编辑《西字奇迹》。又与郭居静神父合作,采用拉丁字母和中文读音对照的方式编成一部《西文拼音华语字典》。这些工具书的编写与出版,为后学者开路,使传教士能克服学汉语的困难。他翻译《几何原本》(利玛窦口授,徐光启笔录),这是西方几何学传入中国之始,还翻译和编译有:《同文算指》十一卷、《浑盖通宪图说》二卷、《乾坤体义》三卷、《西国纪法》、《圜容教义》、《测量法义》等。著有《山海与地全图》、《坤舆万国全图》、《华图奇观》等。这些著作对中国的天文历学、算学、地理学、物理学、哲学、医药学、建筑学、伦理学等都产生重要影响。利玛窦逝世前,留下的(自题为《论耶稣会及天主教进入中国》)意大利文手稿记载了自1552年第一批耶稣会士来中国直到1610年间在中国传教的经过,特别是他自己从1582年到1610年的经历,介绍了他对中国的学术思想和儒家经典的体会,以及对中国的认识,记录了他再中国和朝野人士的交往。这部书在欧洲引起广泛重视,被译成德、英、法等国文字多次出版,使欧洲人对中国的印象耳目一新。

1636

崇祯九年(1636年2月7日─1637年1月25日)5月10日,城市的围墙和城堡受损严重,议事会和市民不得不承认因众人都负债累累而无法修缮。尽管如此,经商定,赠送给即将巡视澳门的广东海道一尊大炮,以对他与葡萄牙人的良好合作表示尊敬。施白蒂:《澳门编年史:16—18世纪》,第43页。

1654

顺治十一年(永历八年/1654年2月17日-1655年2月5日)5月10日,顺治帝批准平南王尚可喜及靖南王耿继茂关于荷兰使者进贡入京的奏章。 《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第1册第17号档《礼部尚书胡士安题报荷兰市贡说未可轻信且与住澳葡人有隙请敕兵部加强沿海一带防御本》,第42页。

1701

康熙四十年(1701年2月8日-1702年1月27日)5月10日,葡印总督罗德里格•科斯达给首任帝汶及索洛总督科埃略•格雷依罗(António Coelho Guerreiro)发出指示,要求减少出售给外国商人檀香木的数量,否则会给澳门商人的贸易造成损失,尽一切可能把最好的檀香木留给澳门的商船。虽然已给帝汶及索洛任命总督,但政治形势上,帝汶及其周围岛屿仍然由果阿殖民当局统治。A. Faria de Morais, Subsidios para a História de Timor, Bastorá, India Portuguesa, p. 46.

1768

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2月18日─1769年2月6日)4月18日晚,一伙窃贼在基督徒住宅前溜门撬锁。五名巡逻队巡捕上前盘问,他们拔腿就跑,其中一个窃贼方亚贵在其躲藏地草屋里被捕,不肯就范,年龄较小的巡捕咹哆呢•迪亚斯(António Dias Caldeira)就朝他头上猛击一拳,又重重地抽了一记耳光。另一位巡捕黄弗兰西时咕(João Francisco)也上来帮忙,殴打方亚贵。拳打脚踢之后,将其押往附近的巡捕所。由于方亚贵本来身体就有病,再加上这一顿殴打,几小时后就死去。后地保向中国官员报案并验尸,发现在左耳处留有伤疤。20日,议事会收到前山寨与香山县的来函,说要亲自来验尸并审讯凶手。议事会当时即会同总督开会,要理事官米兰达•索萨不要判被告死刑,理由是尚未经葡萄牙法律审议。会议决定赠予前山寨与香山县2300两白银作为酬金,请他们协助圆满解决此案。4月20日香山县丞坚持要交出凶手,议事会想用钱来结束这个事件。4月21日,香山县丞继续坚持,议事会决定让咹哆呢和黄弗兰西时咕两位士兵抓阉决定哪位是凶手。在多次会议之后,议事会给了香山县官员400两,他们仍不能平静,议事会将那位抽到的士兵交给他们处置。4月28日,理事官米兰达•索萨通知委员会通过每月给予被判处的咹哆呢妻子二两的补助,这个决定将持续,没有人提出异议。5月10日,理事官出示了广州和香山县官员的命令,他们要在五个被判处死刑的犯人之中做新的审问;犯人们并没有承认,将他们交给这些官员审问。5月12日据说又来了两个中国官员。21日,召开议事会第三次会议。香山知县宋锦亲临澳门,并扬言,如果中午之前不交出凶犯,则要把议事会的通事逮走。常住法官初步调查后向议事会报告说,无法查明谁是真正的凶手。于是请通事佩德罗•彼加多(Pedro de Gouveia Bicardo)协同常住法官和立契官重新调查。他们一致认为咹哆呢•迪亚斯和黄弗兰西时咕均同死亡事件有牵连,但两人均未被判为充分有罪,只好抽签决定命运。第一次得分相同,不分胜负,第二次黄弗兰西时咕得10分,咹哆呢得6分,澳督沙丹耶下令,将咹哆呢罚款6两白银,并送交香山知县审讯。咹哆呢承认,他对方亚贵击了一拳并抽了一记耳光。22日,召开第四次会议,香山知县提出要审讯巡逻队的五名队员。理事官来回奔波,从中斡旋,又给知县腰包塞满后,并要求知县不要判咹哆呢死刑,知县答应在两广总督面前为凶手说情。5月10日,香山知县宋锦再次来澳,还是要求提审五名巡逻巡捕。议事会不同意,也不同意重新提审咹哆呢。并称,即使真将咹哆呢判死刑,也要根据葡萄牙法律执行。12日,理事官和其他议员继续同香山知县交涉。6月3日,粤海关监督强烈要求交出五名士兵。议事会成员与澳关委员在望厦村的县丞衙署会晤,议事会又赠给海关监督1200两白银,又给其他官员400两。最后仍决定把咹哆呢交出处死,其他人员不交。议员们提醒清朝官员说,1748年两名巡逻巡捕将两名华人打死,并没有判死刑,只判处流放。澳关委员回答称:上次因判罪太轻,处理此案的官员已被撤职,受到乾隆帝的惩罚。议事会成员要求两广总督向乾隆提出减刑,但海关监督回答说,两广总督的判决是不得上诉的。代表团带着坏消息返回澳门。澳督沙丹耶说,由他向葡印总督负责,将巡捕咹哆呢交给清朝处理,他将如实向葡印总督汇报。最后,清朝官员判决于6月4日将咹哆呢“照例用绳勒毙”。Manuel Teixeira, Macau no Séc. ⅩⅧ, p. 541.指乾隆十三年(1748)的“李廷富、简亚二案”。 潘日明:《殊途同归:澳门的文化交融》,第113—114页。中文资料记此事与葡文资料有很大的差距。《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第1册《两广总督李侍尧等奏报咹哆呢殴死民人方亚贵按律拟绞折》,第390—391页。中文记案件经过为:方亚贵腹泻,年夜去临铺讨火,适遇巡夜警察咹哆呢,被按住,并殴打,伤重殒命,援引乾隆八年(1743)陈千辉例,将案犯用绳勒毙。《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第1册《两广总督李侍尧等奏报咹哆呢殴死民人方亚贵按律拟绞折》,第390—391页。

1780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2月5日─1781年1月23日)5月10日,葡印总督致澳督高士德的信称,澳门也同样实施《募兵法》,该法规定的免役条件亦同样有效。但澳门议事会认为澳门不宜执行《募兵法》,因为所有的居民都是商人、店员或职员。葡印总督警告澳门议事会不要干涉总督执行《募兵法》,但说明,在葡萄牙船上工作的船员和开设商店并有执照连额营业并从未中断的人均不征服兵役。还规定:士兵必须连续真正地服役两年,不得提前退役。期满后由别人入伍接替。警察所警士编制固定。潘日明:《殊途同归:澳门的文化交融》,第118页。

1792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1月24日─1793年2月10日)3月12日,澳门议事会理事官谏咧炉禀称,有葡萄牙人二名:窦云山,年三十六岁,带同师从其学习天文的徒弟王天云;慕王化,年二十七岁,俱谙晓推算天文。该国王着令伊等赴京效力。4月中旬,他们被送到了广州。5月10日,乾隆皇帝批准他们赴京。《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第1册《广东巡抚郭世勋奏报葡萄牙人窦云山等请求进京效力折》,第509页;《清代澳门中文档案汇编》下册《澳门同知韦协中为教士窦云山等赴省事下理事官谕》,第534页。窦云山、慕王化,其西文名不详。

1797

清嘉庆二年(1797年1月28日─1798年2月15日)5月10日,澳门土生葡人下级神品修士亚历山德勒•佩雷拉(Alexandre António Pereira)请求任命他为葡文初级学校(即公共学校)教师。议事会不予受理,此案交由葡印总督处理。12月28日,葡印总督告知, 亚历山德勒请求任读写算教师之时,因若阿金•洛佩斯(Joaquim Lopes)神父放弃此职,此职位正好空缺,结果由劳伦索•巴罗斯(Lourenço Luís de Barros)担任。Manuel Teixeira, Macau no Séc. ⅩⅧ, p. 716.

1837

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2月5日─1838年1月25日)5月l0日,香山榄山书院主讲苏鸿应曾任内阁中书香山人郑梦生之邀,同李容斋、吴渊海、何槐林等香山友人游历澳门,并留下两首澳门诗。《丁酉四月初六日》:中原一线抵遐陬,宛似芙蓉出水浮。绝岛有天皆化日,夷人无地不巍楼。羁縻可想垂裳略,密迩应烦食肉谋。控制抚绥原匪易,莠良难辨是诸酋。《登妈阁最高顶望海》:曾向钱塘眼界宽,今登妈阁得奇观。古榕蔽日天为窄,怪石崩云地特盘。岛外帆樯遥有影,空中蜃气寂无端。何人大字磨崖勒,觉尽南溟海不澜。苏鸿:《侣石山房诗草》卷3,第10页,章文钦:《澳门诗词笺注(明清卷)》,第332—333页。

1841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1月23日─1842年2月9日)5月10日,有300只以上的渔船聚集在澳门内港,将自己武装起来以应对海盗侵扰。清政府无力抵御海盗和为渔民提供保护,对他们采取的自卫措施予以认可。Chinese Repository, Vol.11, No.11, p.582.

1851

咸丰元年(1851年2月1日─1852年2月19日)5月10日,澳门政府颁布法令,宣布开征私盐销售税。施白蒂:《澳门编年史:19世纪》,第108页。

1863

同治二年(1863年2月18日─1864年2月7日)5月10日,巴蒂斯塔‧塔萨拉(António Baptista Tassara)少尉率领一支由3名少尉、188名士兵组成的团队搭乘“炫目(Deslumbrante)”号船从里斯本出发驶往澳门,以增加澳门的驻军力量。经过近四个月的航行,于9月4日到达澳门。施白蒂:《澳门编年史:19世纪》,第151、153页。

1875

光绪元年(1875年2月6日─1876年1月25日)5月10日,教宗任命劳伦索‧古维亚神父为澳门主教管区教长,取代明德禄神父;而7月10日,明德禄神父则被任命为圣若瑟神学院院长,取代刘易斯‧嘉华路神父。但同年11月22日,明德禄神父又被任命为帝汶传教团巡视员。Manuel Teixeira, Macau e a Sua Diocese, Vol. 3, p. 391.

1879

光绪五年(1879年1月22日─1880年2月9日)5月6日,先是有入葡籍之华人联名禀求葡萄牙政府,华人身后所遗物业,照华人风俗事例而行。澳门总督据情奏请,于是日得接部文,称已获批准。其后,华人入大西洋籍,在澳门居住者,所遗物业应照华人风俗事例办理,惟如有入籍时或入籍后,有禀求将所遗物业要照大西洋律例办理者,方照大西洋律例而行。《澳门政府宪报》1879年5月10日第19号。

1882

光绪八年(1882年2月18日─1883年2月7日)5月2日,澳门华政衙门批准爆竹商人梁亚乔、梁六朝在望厦帽围内第11号并13号之屋开设爆竹厂。该屋四至:北向望厦路,南向田汲水塘,东向田并烂屋,西向该屋界街巷。5月10日,又准梁若京(Joaquim Leong)在二龙喉花园马路味先地花园内开设“吉祥声”爆竹厂。该园四至:北向望厦庙之田,南向马路,东向黄允花园,西向亚凉花园。《澳门政府宪报》1882年5月6日第18号。《澳门政府宪报》1882年5月13日第19号。

1894

光绪二十年(1894年2月6日─1895年1月25日)2月7日,英国耶稣会士威廉‧阿克赖特(William Arkwright)神父抵达澳门。阿克赖特神父1862年1月26日生于利物浦,1880年加入耶稣会,先在葡属非洲传教,到澳门后,于1894年5月10日被任命为圣若瑟神学院教师,教授商业课程,直至1910年被驱逐。他在神学院任教期间,培养了许多优秀学生,学生遍布上海、香港、日本及新加坡从事贸易工作,为澳门及远东的商业发展作出了贡献。Manuel Teixeira, Macau e a Sua Diocese, Vol.8, pp.282—284.

1896

光绪二十二年三月二十八日(1896年5月10日)会议纪录,前山军民府发来分局存案──光绪二十二年二月二十三日(1896年4月5日)告示。

1899

《知新报》第八十六期刊登《李中堂筹议山东黄河大加修治办法十条》、《日人欲经营韩国》、《英俄议分中国权利》、《商人耻烟漏卮》等文章。《知新报》于1897年2月22日(清光绪二十三年正月二十一日)创刊,由康有为筹划出版、梁启超兼理笔政、何廷光(字穗田)出资、康广仁则负责具体运作创办,该报于维新运动时期所创办,为维新派在华南地区的重要刊物。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的百日维新失败后,《知新报》仍继续出版。1899年7月20日,康有为在加拿大创立保救大清皇帝会后,更将《知新报》与《清议报》定为会报。《知新报》原按上海《时务报》模式创办,初拟为《广时务报》。及后经梁启超斟酌后,才定名《知新报》,报头使用篆书。其办报宗旨,正如其创刊文章的「知新报缘起」指出:「不慧于目,不聪于耳,不敏于口,曰盲、聋、哑,是谓三病」而「报者,天下之枢铃,万民之喉舌也,得之则通,通之则明,明之则勇,勇之则强,强则政举而国立,敬修而民智。」《知新报》是澳门第二份中文报纸,翻译不少西文报刊,录英、俄、德、法、美、日等各国大事,同时远销海外旧金山、悉尼、安南、新加坡等地。设社址于澳门南湾大井头四号,其后在1900年11月22日(清光绪二十六年十月初一)出版的第129期有迁馆告白:从大井头四号移寓至门牌十九号。初为5日刊,自1897年5月31日(清光绪二十三年五月初一)的出版的第20册起,改为旬刊 (十日刊),篇幅较前增加一倍;又至1900年2月14日(清光绪二十六年正月十五日)出版的第112册开始,再改为半月刊,每期约60余页,册装。目前所收集的最后一期是1901年2月3日(清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五日)出版的第134册,是否仍有后续出版的刊册,有待进一步研究。本会感谢中山大学图书馆的支持,合作将该馆珍藏的共134册《知新报》原件进行电子化,得以在此平台与公众分享。此外,本会为每期之目录加设链结功能,以便各方读者阅读。《知新报》主要撰述和译者如下:撰述:何树龄、韩文举、梁启超、徐勤、刘桢麟、王觉任、陈继俨、欧榘甲、康广仁、黎祖健、麦孟华、林旭、孔昭炎、康有为 英译:周灵生、卢其昌、陈焯如、甘若云葡译:宋次生德译:沙士日译:唐振超、山本正义、康同薇

1903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1月29日─1904年2月15日)5月10日,华商陈厚贤及李凤池、施兆荣、施鹄臣、陈诒光等投得承充煮鸦片烟并将熟膏在澳门、氹仔、过路湾发卖及出口生意权利,承充以9年零10个月为期。自1903年9月1日起至1913年6月30日止。承充之价,系每年334000元,每元七二兑,分12个月上期缴纳。《澳门政府宪报》1903年5月16日第20号。

1907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2月13日─1908年2月1日)5月10日,澳门葡人罗嗹嗉(Eduardo Grilo Lourenço)控告曹善业按揭一案,经澳门按察司判定将已经查封之各屋业出投,招人承买。总计在三层楼上街、风顺堂街、皇家新街、新步头街、果栏街等20余处,估价银约94686元。《澳门政府宪报》1907年5月18日第20号。

1907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2月13日─1908年2月1日)5月10日,署理总督白朗谷命令工务司执行卫生委员会第184号建议,即撤出龙田村街区居住的所有居民,并放火烧毁该街区,以阻止传染病蔓延至二龙喉兵营。因龙田村系由填海造地,卫生状况极为糟糕,导致该区出现多种传染病。阿丰索:《澳门的绿色革命:19世纪80年代》,载《文化杂志》第36—37期,1998年。

1911

清宣统三年(1911年1月31日─1912年1月18日)5月10日,澳门政府按察司将时丰银号倒盘人林含莲所属物业出投发卖。其中包括板樟堂街、河边新街、陈乐里、皇家新街、蓬莱新巷等六七十处房屋,共计值银约12万余元。其中位于澳门最中心的街道板樟堂街的房产即达7处之多。《澳门政府宪报》1911年4月9日第15号。

1915

民国四年(1915年1月1日─1915年12月31日)5月10日,澳督嘉路米耶向殖民地事务部呈送《澳门省组织章程草案》。该草案遵照并阐明了海外省行政及财政自治法律大纲,同时还在实施部分采纳了1907年制定的莫桑比克组织章程和1912年制定的安哥拉及莫桑比克组织章程议案中的许多规定,内容涉及重组总秘书处、公共工程司并主张取消澳门市政机构等措施,目的在于建立一个朴实的、善于精打细算的和有最高工作效能的行政组织。这是葡萄牙对澳门“殖民地”政治、行政、财政和市政组织及其运作作出最详细规定的第一份章程。由澳督嘉路米耶亲自负责起草完成,他在送呈《澳门省组织章程草案》时,还向殖民地部长递交了一份反映澳门政府管治澳门理念的重要报告。在报告中,嘉路米耶提出了对澳门政府机构进行改革的新建议,即总督之下,设立总秘书处(辅政司)、财政司及公共工程司三大机构。华人事务处(华政衙门)及医疗卫生处均属辅政司管辖:华人事务处主要职能是负责培训传译员和笔译员,负责组织译员将官方葡文文件笔译成中文;医疗卫生处尽管归属辅政司,但享有特有的行政管理权和自治职能。将邮政服务部门划归公共工程司管辖。另外,除保留两个职能专属总督权限范围的军事处及海军处外,提议成立警察处,警察处不属辅政司而由总督专辖、澳门军事处和海军处均应由一位上尉级的军官担任处长。设在氹仔和路环的公事局则由军队司令负责管理。总督之下的第一个行政机构即政府委员会,政府委员会成立原则与政府各部门的组织原则相同,提议由包括总督在内的11人组成,其中5名公务员委员,即总督、大法官、辅政司、财政司及公共工程司,6名非公务员委员,即4名市政厅选举议员和2名官委华人代表。华人代表的条件必须是在华人社群中最有影响且有为社会服务的强烈愿望的人。总督之下还设立一防务委员会,由总督主持,由高级军官、司令员及军事处和海军处的处长组成,其基本任务是研究澳门的军务与防务,避免军事机密向外界泄露。最后,嘉路米耶在报告中提出建立城市改善委员会,取代市政厅。因为在同一城市存在两个行政机构显然对公共事务的推进与殖民地的发展有危害作用。嘉路米耶对于允许华人参与政治事务是持保守态度的,他清楚知道华人参政后给葡人统治所带来的冲击,他沿用殖民管治的手法,要将澳门的管治权永远掌握在葡人手中,将华政衙门隶属辅政司,将1912年表决通过的政府委员会的4名华人代表减至2人,取消市政厅等措施均是其限制华人参政理念的表现,正如他本人所言:“华人结社劲头是很大的,而他们的官员对他们的影响则还要大,如果要保留市政厅,中国人肯定会进入的,这样,广州的官员就将名正言顺地管治澳门。”葡萄牙外事部外交历史档案档11《1915年5月10日澳门总督致殖民地事务大臣关于澳门组织章程的报告》,参见卡洛斯. 高美士.贝萨:《澳门与共和体制在中国的建立》,第103─125页。

1916

民国五年(1916年1月1日─1916年12月31日)9月5日,澳督嘉路米耶任职期满返回葡萄牙,改由辅政司曼努埃尔.罗查(Manuel Ferreira da Rocha)署理总督。嘉路米耶离开澳门时,众多市民前往码头送行,并致信盛赞其为人诚实正直,做事深思熟虑,有勇有谋,绅商卢廉若第一个签名。嘉路米耶总督在任期间,积极着手进行政治改革,开展大型建设工程,鼓励慈善和公益事业,对澳门城市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政治改革上,建立了市政警察,在市民中招募自愿民兵,并在圣塔克拉拉军营进行训练。同时根据军部关于澳门保安的展览,颁布了新的警报指引,代替了1910年的旧系统,在保安方面,秘密警察和驻扎在嘉思栏兵营的消防部起了重要的作用。其时,殷理基.施利华(Henrique Nolasco da Silva)将一部汽车拨给消防队用,这是澳门出现的第一批汽车之一;之后,嘉路米耶又在英国购买了汽车泵,并任命卡洛斯.洛培斯为消防队长。再者,总督向殖民地事务大臣递交了澳门的组织宪法,之后,又于1915年5月10日递交一份非常重要的报告,希望精简政府,缩减费用,加快运作速度,减少秘书人数,成立政府委员会,沿用传统的澳门市政厅之名,并且希望大胆取消其市政职能。城市建设上,成立港口工程行政委员会秘书处,从新加坡购买工程材料,并预留120万澳门元钜款拨付港口工程;又为港务局购买5艘小艇,其中1艘以其妻贝尔塔(Berta)的名字命名;用无线电报联络氹仔和路环;为了使澳门卫生和清洁状况得到改善,铲除圣美基山,重建华人社区,修建宽阔而通达的马路,重建华人市集并将南湾和内港码头连接起来。同时,又重建几乎废弃的总督府,重修市政厅大楼,清洁了城市,包括现在的三盏灯前地;开辟了新马路,开办了学校,以及在塔石和横琴岛修建了楼房。社会福利上,修建一组楼宇交由澳门仁慈堂负责,免费收留穷苦的家庭;又在横琴岛修建一座麻风病院,协助镜湖、仁伯爵以及白马行医院。此外,他在澳门还控制了鸦片的生产与出售。《中华民国五年拱北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1917年2月24日),载莫世祥等编译:《近代拱北海关报告汇编(1887─1946)》,第294页;卡洛斯.高美士.贝萨:《澳门与共和体制在中国的建立》,第24─25页及第28页。

1939

民国二十八年 (1939年1月1日-1939年12月31日)5月10日,葛古诺访日虽然未能签署正式协议,却引起日本乃至国际报界的巨大反响,纷纷谣传澳日之间已签订一项合作协定,通过协定,葡萄牙将以承认伪满洲国来换取日本政府为澳门政府提供某些优惠,为此,葡萄牙驻华公使莱布雷•利马 (Lebre e Lima)正式照会国民政府外交部,对此加以辟谣。22日,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王宠惠予以回复,相信在澳门与外国的关系上,葡萄牙会适当考虑到中葡之间的坦诚关系。Arquivo Histórico-Diplomático do Ministério dos Negócios Estrangeiros, 2º PA48, M217, 《葛古诺访日报告》,转引自金国平、吴志良:《抗战时期澳门未沦陷之谜》,载《镜海飘渺》,第162页。

1956

1956年5月10日,澳门邮电局发售八枚“地图邮票”,重现了澳门半岛和氹仔、路环两岛形象。

1972

1972年5月10日,澳门电力公司成为生产、输送、分配和售卖澳门电力的专营公司。

1975

拍摄时间:1975年5月10日 山顶医院医护人员:李立安卫生司长(前排左四)、奥美德妇科医生(前排左二)、江世生口腔科医生(前排左五)、白德雅眼科医生(前排右一)、卢雅拔耳鼻喉科医生(中排左三)、李治医生(后排左二); 本院领导:郭信坚副院长(前排左三)、饶不辱(前排左一)、梁志辉(前排左六); 后排:马正荣(左一)、周金陵(左六)、黄国典(右一)。

1991

1991年4月23日,新任澳督韦奇立(Rocha Vieira)在里斯本就职。5月10日,澳督韦奇立抵澳履新。

2003

2003年5月10日,本澳发现首宗非典型肺炎。一名日前由斗门返澳求诊被隔离的29岁冷气技工证实感染,曾与患者接触的5名医护人员,被安排入住黑沙青年旅舍青年营。非典型肺炎跨部门应变小组指挥中心即时启动。

2020

随着“澳门健康码”与“粤康码”互认的系统于2020年5月10日早上10时开通。需进入内地的市民,只需完成简便的互认操作流程,藉提交并生成的“粤康码”前往广东省;同样地,入境澳门的人士完成互认操作流程后,系统按照防疫工作指引,给出绿、黄、红三个颜色的“澳门健康码”;入境人士进入澳门口岸时,向澳门卫生局工作人员出示“澳门健康码”绿码即可。

2020

“澳门健康码”与“粤康码”互认系统于2020年5月10日早上10时开通。“澳门健康码”存有核酸验测结果资料,相关资料于转换时会跳转到“粤康码”,同样地,“粤康码”的核酸结果也会自动跳转到“澳门健康码”系统中。需进入内地的市民,可登入“澳门健康码”系统,在成功生成“澳门健康码”后,按“下载个人资料申请粤康码”按钮,填写回乡证编号后,点选知悉将离开澳门健康码并转接到粤康码,并同意将上述信息加密传送到粤康码用户界面。 然后按“向粤康码申请转码”按钮,页面自动跳转到“粤康码”指定网址,填写申报资料,提交并生成在广东省使用的“粤康码”。同样地,入境澳门的人士完成互认操作流程后,系统按照防疫工作指引,给出绿、黄、红三个颜色的“澳门健康码”;入境人士进入澳门口岸时,向澳门卫生局工作人员出示“澳门健康码”绿码即可。

更多

重要通知:“澳门记忆”文史网《服务条款》修订公告

尊敬的“澳门记忆”会员,您好!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澳门记忆”文史网的支持与信任。为持续优化会员服务质量与保障会员权益,本网站将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实施新版的《服务条款》。敬请各位会员详阅修订后之条款,有关内容可于以下查阅:

👉 点此浏览最新的《服务条款》

您已详细阅读并同意接受该等《服务条款》修订内容。

若您对本次更新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感谢您一如既往的支持与信任,“澳门记忆”文史网将持续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会员服务。

“澳门记忆”文史网 敬启

发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进阶搜寻

关键字

    主题

    资料类型

    地点

    时间

    使用说明

    检视全站索引

    会员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