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澳门记忆”文史网特别推出全新长期征集项目─“我的澳门记忆”图片分享计划,期望激励更多市民关注身边的点滴,挖掘和分享各类历史资源与生活记忆。

>>前往活动页面

更多

“记忆沙龙” 8月推出公众讲座场,邀请到黄文辉主讲“路环回溯——清代路环岛的村落”及蔡少民主讲“孤儿院与澳门社会的变迁”,活动将于8月18日中午起接受报名。

活动详情  报名办法

更多

“澳门记忆”开站六周年,特别推出“记忆之友”专属抽奖活动,只需填写意见问卷即可参加,赢取“澳门记忆”手机座连手机挂绳套装(名额60名)。

>>立即参加

更多

“澳门记忆”开站六周年,以“六六无穷‧探索不同”为主题,推出多项周年系列活动,展现“澳门记忆”丰富精彩的资讯,引领大众探索不一样或有待了解的澳门。诚邀市民参与,成为建构“澳门记忆”的一份子。

更多

“澳门记忆”文史网推出“沧海桑田──澳门北区图片征集”,由即日起至2025年9月15日,诚邀市民分享有关澳门北区的老照片和珍贵回忆,共同探索北区情怀、发掘北区魅力!

>>前往活动页面

更多

当年今日
历史上的
1684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2月15日-1685年2月2日)8月27日,意大利方济会士伊大任(Bernardinus della Chiesa )神父经澳门前往广州。崔维孝:《明清之际西班牙方济会在华传教研究(1579—1732)》,第296页。

1712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2月7日-1713年1月25日)8月27日,交趾王国特使、耶稣会神父庞若翰抵达澳门。先是,耶稣会省区主教米格尔.阿马拉尔(Miguel de Amaral)神父下令命在交趾支那传教的庞若翰神父前来澳门,以了解耶稣会传教团在交趾的困境,及商讨解决之道;交趾国王明皇阮福淍乘此机会任命该神父为其使节,以便商讨重新通商事宜。庞若翰神父抵达澳门,受到了使臣规格的接待。在一位无名氏撰写的《史实录》(Colecçao de Vários Factos)里,作者对欢迎仪式作了更多的细节描写:使节坐着轿子来了。他后面是四名陪他一起来的身穿民族服装的交趾人,前面则是分坐三乘轿子的类斯.山治(Luís Sanches de Cáceres)、库尼亚.埃萨(José da Cunha de Eça)和另一位交趾人。他带来了一封信,由四名骑着小马驹的侍从护卫。就这样,他们来到了城门口,受到了议事会众官员的迎接,山上炮台里也鸣响了九声礼炮。施白蒂:《澳门编年史:16—18世纪》,第85页;潘日明:《唐·若奥五世在远东的外交政策》,载《文化杂志》第11—12期,1993年。

1721

康熙六十年(1721年1月28日-1722年2月15日)8月27日,澳门议事会将两份选举名单焚毁,重新选类斯.山治为孤儿法官.里贝罗•索萨(Pedro Ribeiro de Sousa)为理事官。Manuel Teixeira, Macau no Séc. XVIII, p.234.

1750

1750年(清乾隆十五年)交趾支那开始宗教迫害。8月27日,27位传教士被驱赶到澳门。香山知县张甄陶上《论澳门形势状》,提出制澳夷三策。

1811

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1月25日─1812年2月12日)8月27日,葡人哑故先.玉哋唦(Agusto Júdice)将鸦片15箱往鸡颈洋面驳运出口,由判事官眉额带历等查明,着人押载前往,不准私行别往。至娘妈阁口,突被巡船拦截,责其走私,将人锁押,尽货连船抢去,押进粤海关娘妈阁税口内。先是,本年六月,哑故先.玉哋唦搭船过澳,随带鸦片新号5箱,旧号10箱,报明议事会,暂寄澳门,俟有使船搭往咖喇吧埠头交售。先经眉额带历等闻知,押限回洋,不许停留澳内。九月,眉额带历为此事致函中国官员称:窃等奉差驻澳,摄理夷情,凛遵天朝之法度,亦当自守绳规。顾澳门为华夷贸易之区,洋船进出货物会归之所,原有大关内馆,又有大码头、南湾、娘妈阁各口,出入盘查。例定洋船进澳,必先禀报关口查验,丈量征输,然后任从卸货。夷人货物系与华商交易,出入澳口,应由华商报验,输税放行,若夷人与夷人自行成交,并无报关事例。查此黑坭一项,本出外洋,其坭类同山药,叶裹成团,神消瘴疠,外国流行,每箱装成四十个,价值千金。四夷裕国通商,咸称贵重。向闻关例,凡有此坭出入澳口,必须诡报,需索规银。澳内现有华商接贩,开张铺户十余间,混名窑口,交通关口之人,成个成色,常在关前检验,出入澳口,并不查拿。甚至巡船包装,地方文武衙门俱收规用。外夷无知,以非奉禁,带货往来,贸易营生,择利居前,实所难免。兹奉行查,势着据实,禀恳仁台,详请大宪,体恤贫夷无知妄误,血本攸关,行提剖析,究追此货发给,俾该夷带出洋交售,以示恩恤,以明公正。《清代澳门中文档案汇编》上册《判事官眉额带历为娘妈阁口缉获蕃商载运出洋鸦片恳请给还事呈地方官员禀》,第130页。

1839

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2月14日─1840年2月2日)8月27日,据澳门同知禀报,澳门英商自断接济以来,陆续避赴船上居住者共57家,计至本日,驱逐尽净,澳门已无英人。林则徐全集编辑委员会编:《林则徐全集》第9册《日记》,第402页。

1852

咸丰二年(1852年2月20日─1853年2月7日)6月21日,著名的澳门土生葡人建筑设计师托马斯‧阿基诺逝世。阿基诺是在澳定居的该家族第三代土生葡人。1804年8月27日生于风顺堂区。早年在圣若瑟修院学校学习,1818年赴里斯本葡英学校学习数学、设计及商业等科目,1825年返回澳门后获里斯本商业资格裁判所资格证书。他在澳门还从事商业贸易,他是“马格利特(Margarida)”号运输船船长,还担任临时步兵营陆军中尉。1840年出任议事公局商务兼理,1841年出任议会议员,1842年担任议事公局预审员。他虽不是以建筑设计为职业,但澳门19世纪中期的主要建筑物均出自他的设计,计有南湾别墅(今澳督府)、圣珊泽宫、圣老楞佐堂、主教座堂、烧灰炉的渣甸府邸、西望洋教堂、葡英剧院、二龙喉官邸、十六柱及现已拆除的维森特‧佐治豪宅等。这些建筑物均成为19世纪澳门最具影响力的典型建筑。Jorge Forjaz, Famílias Macaeneses, Vol. 1, p. 247; Manuel Teixeira, Galeriade Macaenses Ilustres do Século Dezanove, pp. 640-644.

1887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1月24日─1888年2月11日)8月27日,两广总督张之洞致电总理衙门,请缓定澳门新界。电文称:“先是葡人借口协缉鸦片走私,欲议新界。葡人向以围墙内为租界,历年混占墙外之地,至今居民不从,且洋药鸦片向由外洋专运香港,利弊全在香港,与葡澳无涉,故宜缓定地界。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主编:《张之洞全集》第7册《电牍》9《致总署》,第5268页。

1898

《知新报》第六十三期刊登《广州湾法兵生事》、《意国议院拟改例章》、《论西班牙贫弱之原》、《重庆贸易概况》等文章。《知新报》于1897年2月22日(清光绪二十三年正月二十一日)创刊,由康有为筹划出版、梁启超兼理笔政、何廷光(字穗田)出资、康广仁则负责具体运作创办,该报于维新运动时期所创办,为维新派在华南地区的重要刊物。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的百日维新失败后,《知新报》仍继续出版。1899年7月20日,康有为在加拿大创立保救大清皇帝会后,更将《知新报》与《清议报》定为会报。《知新报》原按上海《时务报》模式创办,初拟为《广时务报》。及后经梁启超斟酌后,才定名《知新报》,报头使用篆书。其办报宗旨,正如其创刊文章的「知新报缘起」指出:「不慧于目,不聪于耳,不敏于口,曰盲、聋、哑,是谓三病」而「报者,天下之枢铃,万民之喉舌也,得之则通,通之则明,明之则勇,勇之则强,强则政举而国立,敬修而民智。」《知新报》是澳门第二份中文报纸,翻译不少西文报刊,录英、俄、德、法、美、日等各国大事,同时远销海外旧金山、悉尼、安南、新加坡等地。设社址于澳门南湾大井头四号,其后在1900年11月22日(清光绪二十六年十月初一)出版的第129期有迁馆告白:从大井头四号移寓至门牌十九号。初为5日刊,自1897年5月31日(清光绪二十三年五月初一)的出版的第20册起,改为旬刊 (十日刊),篇幅较前增加一倍;又至1900年2月14日(清光绪二十六年正月十五日)出版的第112册开始,再改为半月刊,每期约60余页,册装。目前所收集的最后一期是1901年2月3日(清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五日)出版的第134册,是否仍有后续出版的刊册,有待进一步研究。本会感谢中山大学图书馆的支持,合作将该馆珍藏的共134册《知新报》原件进行电子化,得以在此平台与公众分享。此外,本会为每期之目录加设链结功能,以便各方读者阅读。《知新报》主要撰述和译者如下:撰述:何树龄、韩文举、梁启超、徐勤、刘桢麟、王觉任、陈继俨、欧榘甲、康广仁、黎祖健、麦孟华、林旭、孔昭炎、康有为 英译:周灵生、卢其昌、陈焯如、甘若云葡译:宋次生德译:沙士日译:唐振超、山本正义、康同薇

1902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2月8日─1903年1月28日)8月27日,颁布《准将火药硝磺军器入口、出口发卖及制造火药火器之章程》,共计98款。内容包括领照、规银、存贮军器、杂款、论责罚及查核之例、暂订事款等六章。《澳门政府宪报》1902年8月30日第35号。

1941

民国三十年 (1941年1月1日-1941年12月31日)8月27日,日本驻澳门领事福井保光 (ふくぃゃすみつ)照会澳督戴思乐,希望澳门政府密切关注在澳门范围内不利日本的活动,包括协助重庆方面的社团向国民政府控制下的地区走私军事物资及交通器材、重庆国民政府所属组织在澳门的秘密活动及反日宣传等。而随着日军与重庆国民政府战事的升级,日益加强同南京伪政权的合作,将尽力通过海禁及陆禁的方式严格禁止重庆国民政府控制下地区物资的进出。为此,福井保光建议澳门政府: (1)禁止向重庆国民政府提供军事物资及交通器材,以协助重庆政权控制下的地区:a. 禁止通过澳门从中国沿海、缅甸、印度支那、广州湾等向重庆政权管制下的地区提供一切可以帮助重庆政权的军事物资及交通器材;b. 大量进入重庆政权管制下的地区的军事物资及交通器材,许多是通过澳门的走私小艇进行的,破坏了日本的海上封锁。必须对澳门湾内的一切船只进行随时的检查,以防止走私;c. 日本当局将协助澳门政府施以严禁,以保证前两款 (a与b)的执行。为此,澳门政府为日本当局驻澳船只及人员提供便利及保护。 (2)关闭“重庆国民政府”的机构,并遣返日本当局指定的敌对人士:a. 在日本当局的指定下,关闭重庆政权旨在于日本占领区制造混乱情报的组织及 (驱逐)间谍人员;b. 对以公司或个人名义所进行的禁运物资的运输,采取严格的禁止措施。 (3)全面取缔反日宣传、谣言、印刷品及组织:a. 取缔任何国籍人士的反日宣传及反日、反“南京中国政府”的电台、影片及政治活动;b. 取缔恐怖活动,并防止此类人员进出澳门。Arquivo Histórico-Diplomático do Ministério dos Negócios Estrangeiros, 2° PA48, M212, Proc. 33. 2,《澳门总督戴思乐1941年9月3日致殖民部长公函附件》,转引自金国平、吴志良:《抗战时期澳门未沦陷之谜》,载《镜海飘渺》,第169—170页。

1941

民国三十年 (1941年1月1日-1941年12月31日)8月27日,澳督戴思乐致函日本驻澳门领事福井保光,对其同日的照会予以回复,表示日方所提的三方面建议完全符合澳门及葡萄牙政府中立的立场,但某些执行方面的细节有损葡方的主权,对此不予接受,也不准备谈判,同时某些要求也无法承诺接受。Arquivo Histórico-Diplomático do Ministério dos Negócios Estrangeiros, 2° PA48, M212, Proc. 33. 2,《澳门总督戴思乐1941年9月3日致殖民部长公函附件》,转引自金国平、吴志良:《抗战时期澳门未沦陷之谜》,载《镜海飘渺》,第171—172页。

1949

原著录:《圣诞特集》(1949)澳门孔教学校于1949年为纪念孔子降生2500年出版的特刊,内文记载了学校发展的情况。

更多

重要通知:“澳门记忆”文史网《服务条款》修订公告

尊敬的“澳门记忆”会员,您好!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澳门记忆”文史网的支持与信任。为持续优化会员服务质量与保障会员权益,本网站将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实施新版的《服务条款》。敬请各位会员详阅修订后之条款,有关内容可于以下查阅:

👉 点此浏览最新的《服务条款》

您已详细阅读并同意接受该等《服务条款》修订内容。

若您对本次更新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感谢您一如既往的支持与信任,“澳门记忆”文史网将持续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会员服务。

“澳门记忆”文史网 敬启

发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进阶搜寻

关键字

    主题

    资料类型

    地点

    时间

    使用说明

    检视全站索引

    会员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