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记忆沙龙” 9月推出公众讲座场,邀请到郭桂豪主讲“匠心艆舤—澳门造船业和造船工会史畧”及陈永汉与劳校中学历史学会共同带来“北区影像记忆 x 青年对谈”,活动即日起接受报名。

活动详情  报名办法

更多

“澳门记忆”文史网特别推出全新长期征集项目─“我的澳门记忆”图片分享计划,期望激励更多市民关注身边的点滴,挖掘和分享各类历史资源与生活记忆。

>>前往活动页面

更多

“澳门记忆”开站六周年,以“六六无穷‧探索不同”为主题,推出多项周年系列活动,展现“澳门记忆”丰富精彩的资讯,引领大众探索不一样或有待了解的澳门。诚邀市民参与,成为建构“澳门记忆”的一份子。

更多

“澳门记忆”文史网推出“沧海桑田──澳门北区图片征集”,由即日起至2025年9月15日,诚邀市民分享有关澳门北区的老照片和珍贵回忆,共同探索北区情怀、发掘北区魅力!

>>前往活动页面

更多

“澳门记忆”文史网隆重推出“记忆之友年度积分回馈计划”,凡参与指定活动可获相应积分,年末换领丰富礼品,诚邀市民参与。

>>查看详情

更多

当年今日
历史上的
1597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2月16日─1598年2月5日)9月15日,驻澳门的中国与日本的萨主教去世。萨主教于1581年到达澳门,1585年初,为参加果阿召开的第三次主教会议,他赶赴印度,翌年返澳途中,被伊斯兰教徒俘获。1594年重获自由并返回澳门,直至去世。萨主教被葬于圣保禄教堂,葬礼弥撒由当时正在澳门的两位日本主教佩德罗•马丁斯和刘易斯•塞尔凯拉主持。萨主教去世后,由阿基亚尔(Manuel de Aguiar)神父署理主教。 ジョアソ•口ドリ一ゲス:《日本教会史》下《司教伝》,第612页。施白蒂:《澳门编年史:16—18世纪》,第203页。

1664

康熙三年(1664年1月28日-1665年2月14日)9月15日,杨光先教案爆发。从顺治十七年(1660)起,清廷反教联盟的代表杨光先定期在礼部对汤若望提出控告,最初的控告,均被清廷搁置。顺治去世后,辅政大臣鳌拜亦是反教者,故杨光先在鳌拜等人的支持下于本日再次上疏指控汤若望数项罪状,其中提出:“香山澳盈万人,踞为巢穴,接渡海上往来。若望借历法以藏身金门,窥伺朝廷机密。若非内勾外连,谋为不轨,何故布党,立天主堂于京省要害之地,传妖书以惑天下之人。”在京利类思(Lodovico Buglio)、安文思、南怀仁诸神父虽不断上书为汤若望辩解,但由于辅政大臣鳌拜站在杨光先一边,故汤若望的失败是肯定的了。 杨光先:《不得已 》卷上《请诛邪教状》;邓恩(George H. Dunne):《从利玛窦到汤若望:晚明的耶稣会传教士》,第345页。

1720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2月8日-1721年1月27日)9月15日,今年至本日止,澳门本港外出贸易之船有16艘返澳。《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第1册《两广总督杨琳等奏报到有西洋人三名及年内澳门港进出西洋船只数目折》,第128页。

1726

雍正四年(1726年2月2日-1727年1月21日)9月15日,广东布政司责令香山县迅速拨船、派员前往澳门,催令葡萄牙使节麦德乐带表文方物并随同人员到省,商议赴京事宜。 《1726年香山县正堂促麦德乐启程信牌》,载《葡萄牙图书馆档案馆藏中文文献:1726—1855》第2册,第24—27页。

1732

雍正十年(1732年1月27日-1733年2月13日)9月15日,广东右翼镇总兵李维杨奏称,洋船停泊黄埔,早晚试炮,毫无顾忌,实为省城之隐忧,现查香山县之澳门河下,上至沙篱头,下至娘妈阁,地阔浪平,可以长久湾船。现今澳葡各洋船皆在此处停泊。此地即为澳门内港,葡文称拉青角。因此,李维杨建议从雍正十一年(1733年)起凡外国商船均依旧例停泊于澳门海口拉青角地方,与葡萄牙商船一同停泊,所有往来货物,即用该澳小船搬运,仍饬沿途营汛,往回一体拨驾桨船护送,炮位军器不得私运来省。 《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第1册《署广东总督鄂弥达奏请外国船只仍照旧例在澳门海口拉青角地方湾泊折》,第174页。

1744

乾隆九年(1744年2月13日-1745年1月31日)9月15日,意大利籍耶稣会士谈方济(Tristan de Attimis)神父,抵达澳门。12月,在澳门人谈文多拉及南安人谢伊纳爵的引领下赴苏州昭文县传教。费赖之:《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第847页;吴旻、韩琦编校:《欧洲所藏雍正乾隆朝天主教文献汇编》66《江苏巡抚安宁详报会审西洋人王安多尼等事》,第204页。

1754

乾隆十九年(1754年1月23日-1755年2月10日)9月15日,两广总督杨应琚召集广州各国商人大班开会,宣布了十三行的保商制度,即由十三行总揽一切对外贸易,向清政府承担洋船进出口货税的责任;另外,外商需要的其他用品,由洋行统一负责购买,外商违法,洋行要负连带责任。广州十三行保商制度兼有商务与外交双重性质。李国荣、林伟森主编:《清代广州十三行纪略》第3章,第47页。

1777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2月8日─1778年1月27日)9月15日,有法国商船一艘,船载员110人,大炮24门,鸟枪70 支,剑刀60口,火药400斤,弹子600个,商人蒙肥及船长居尼架装载银子等货,往吕宋贸易,途中遭风,漂至澳门港外氹仔洋面湾泊。该船船长居尼患病进澳,住在澳门法国医生佩德罗•莱内(又称巴里时,Pedro Laine)家中。后被中国官员发现,声言驱逐。27日,船主居尼遂从澳门乘坐舢板赶至九洲洋面,返登其船。28日,该船准备从虎门进口。9月29日,香山知县杨椿奉谕下令驱逐出境。船主居尼称,现患重病,船在港外,水手人等又无粮食糊口,饥饿难行。再加船上桅舵不全,难以驾驶,情愿将船只变卖活命,船上人员暂时住澳,待有本国船来澳时再附搭回国。后查明情况属实,遂准其在澳变卖船只,居尼及船上人员,静候澳门船出口时,附搭回国。《清代澳门中文档案汇编》下册《香山知县杨椿为饬将法国船主居尼等搭船回国具报事行理事宫牌》,第672页。

1783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2月2日─1784年1月21日)9月15日,澳门理事官门德斯•官也(Joaquím José Mendes da Cunha)决定不批准任何有关财政支出的文件,除非对这些文件作出说明或出示议事会允许该项开支的决定。施白蒂:《澳门编年史:16—18世纪》,第181页。

1807

18世纪末,在广东、广西沿海活动的海盗急剧增加,澳门受到中国海盗的严重骚扰。当时澳葡当局仅拥有两艘武装船,只能守卫澳门的港湾,不足以捍卫澳门附近的水域。在珠江口一带,海盗不仅在澳门炮台射程范围内劫掠中国商船,还打劫外国的舢舨小船,绑架外国商人。1807年(清嘉庆十二年)2月14日深夜,一队海盗直接偷袭澳门。他们自澳门半岛北部登陆, 直奔东望洋山,企图占据可以控制全澳的东望洋山炮台。守卫炮台的士兵发现后,迅速开枪射击,把他们赶走。1807年5月6日,由海军少校巴雷托(Barreto)指挥下的澳门小舰队在澳门附近海域与50艘海盗船遭遇。海盗在人数方面占压倒优势,葡萄牙人则善于使用火炮、火枪。经过1小时激战,海盗被击败,四处逃遁。葡萄牙人紧咬海盗头目的大帆船不放。最后,巴雷托与30名船员跳上海盗头目船,用剑与海盗格斗,海盗多被砍死,其头目也跳海自杀。这场恶战后,海盗暂时停止了对澳门的直接骚扰,但不久又恢复了在澳门附近的活动。1809年,一艘来自果阿的葡萄牙双桅船在澳门附近水域遇上了海盗红旗帮的主力,该船被海盗劫获,船长和大部份船员均被杀死,还将葡萄牙国旗在海面上拖曳,夸耀他们的胜利。不久,一艘葡萄牙快艇又被海盗船围攻,死伤惨重。葡萄牙人急于报仇,派阿尔科弗雷多(Alcoforado)指挥两艘武装船出海。9月15日,与红旗帮一支船队相遇,双方激战,各自都受到很大的损失,葡船多处被击伤,已无法继续作战。通过多次与海盗的较量,葡萄牙人明白单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排除海盗侵扰的。

1808

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1月28日─1809年2月13日)9月l5日,在几次会谈都毫无结果之后,英军决定用武力占领澳门。澳门总督花利亚签发布告:迫于英军强大的兵力,他只能向清政府求助,来击退英国人的入侵企图,并对英国人的侵略行为表示抗议,并宣布他不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一切后果。澳门市民义愤填膺,发誓要与澳门共存亡,决不让诉诸武力的野蛮人侵犯澳门。澳门富商若阿金·巴罗斯虽然年岁已高,却自告奋勇愿意防守在最危险的位置上。花利亚任命他为加斯栏炮台的指挥,又将其他几座炮台交给另外的勇敢的葡萄牙人指挥。花利亚自己则担任三巴炮台的指挥。花利亚发誓称:只要他活着,城堡就不会向敌人投降。徐萨斯:《历史上的澳门》,第140—141页。

1822

清道光二年(1822年1月23日─1823年2月10日)9月15日,眉额带历被捕,囚禁在三巴炮台。澳门临时政府委任维森特·贝路为澳门王室大法官。Manuel Teixeira, Os Ouvidores em Macau, p.162.

1846

金神父曾在澳门修读神学。他于1845年在上海祝圣成为首位韩国籍神父,同年10月返回韩国传教。1846年9月15日被斩首殉教,是首位韩国殉教神父。澳门圣安东尼堂和白鸽巢公园都安放了他的塑像。

1851

咸丰元年(1851年2月1日─1852年2月19日)9月15日,海军上校罗伯斯.利马被免除帝汶和索洛尔总督的职务。两岛重新划归澳门,直到1856年。施白蒂:《澳门编年史:19世纪》,第110页。

1857

咸丰七年(1857年1月26日─1858年2月13日)9月15日,帝汶省由即日起再次归属澳门省建制。施白蒂:《澳门编年史:19世纪》,第131页。

1887

光绪十三年(1887年1月24日─1888年2月11日)9月15日,两广总督张之洞与广东巡抚吴大澂分别上书清廷,要求中葡新约缓定,张之洞称“澳界胶葛太多,澳约必宜缓定”。吴大澂称:“臣察度澳门居住葡人,官无善政,商无善贾,工无善艺,惟藉赌馆娼寮,包私庇匪,收受陋规为自然之利。自督臣张之洞奏明闱姓弛禁,缴费充公,澳门葡官每年少收洋银四五十万圆,此外更无大宗出息。闻上年葡官高士达接管后,费用支绌,有入不敷出之虞,故专以刻剥商民为事。向有渔船数百号停泊澳门,因葡人勒收重税,避至他岛,并无渔税可收。华界居民久被葡人勒缴地租,以后划清租界大势,不能予取予求,葡国既无商船来往,澳门别无地利可图,市面萧条,人情涣散,其坐困情形,可立而待。租界以内所盖洋房、洋楼,大半卖与中国商人,不数年间,其地尽为华商所有,力不能与中国相抗,必求中国为之保护, 事有必至, 理有固然。臣愚昧之见,拟请暂缓订约,或竟作为罢论,葡使若有要求,请饬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商令葡使暂回澳门,与臣等清理地界,似亦急脉缓受之一法。”《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第3册《两广总督张之洞奏陈澳界㬵葛太多新约必宜缓定折》、《广东巡抚吴大澂奏报查明澳门租界被占将占之界亟应设法清厘折》,第315—326页。

1891

光绪十七年(1891年2月9日─1892年1月29日)9月15日,澳门政府与东方及澳大利亚航运公司(Eastern & Australian Steamship Company Limited)签订合同以建立澳门和帝汶之间的定期航线。但是后来的客流量却完全为荷兰的KPM公司所控制,这样才保证每月与泗水(Sourabaya,今爪哇岛东北岸)的通航和每月与望加锡的通航,上述两条航线均在帝力停留。施白蒂:《澳门编年史:19世纪》,第266页;苏一扬:《澳门与帝汶:殖民管理,贸易及传教》,载《澳门史新编》第2册,第607—608页。

1899

《知新报》第九十九期刊登《论刚毅裁撤江南学堂商局各事》、《无政府党蜂起于巴黎》、《德皇恶工人停工勒值》、《去年英国铸金银钱数》等文章。《知新报》于1897年2月22日(清光绪二十三年正月二十一日)创刊,由康有为筹划出版、梁启超兼理笔政、何廷光(字穗田)出资、康广仁则负责具体运作创办,该报于维新运动时期所创办,为维新派在华南地区的重要刊物。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的百日维新失败后,《知新报》仍继续出版。1899年7月20日,康有为在加拿大创立保救大清皇帝会后,更将《知新报》与《清议报》定为会报。《知新报》原按上海《时务报》模式创办,初拟为《广时务报》。及后经梁启超斟酌后,才定名《知新报》,报头使用篆书。其办报宗旨,正如其创刊文章的「知新报缘起」指出:「不慧于目,不聪于耳,不敏于口,曰盲、聋、哑,是谓三病」而「报者,天下之枢铃,万民之喉舌也,得之则通,通之则明,明之则勇,勇之则强,强则政举而国立,敬修而民智。」《知新报》是澳门第二份中文报纸,翻译不少西文报刊,录英、俄、德、法、美、日等各国大事,同时远销海外旧金山、悉尼、安南、新加坡等地。设社址于澳门南湾大井头四号,其后在1900年11月22日(清光绪二十六年十月初一)出版的第129期有迁馆告白:从大井头四号移寓至门牌十九号。初为5日刊,自1897年5月31日(清光绪二十三年五月初一)的出版的第20册起,改为旬刊 (十日刊),篇幅较前增加一倍;又至1900年2月14日(清光绪二十六年正月十五日)出版的第112册开始,再改为半月刊,每期约60余页,册装。目前所收集的最后一期是1901年2月3日(清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五日)出版的第134册,是否仍有后续出版的刊册,有待进一步研究。本会感谢中山大学图书馆的支持,合作将该馆珍藏的共134册《知新报》原件进行电子化,得以在此平台与公众分享。此外,本会为每期之目录加设链结功能,以便各方读者阅读。《知新报》主要撰述和译者如下:撰述:何树龄、韩文举、梁启超、徐勤、刘桢麟、王觉任、陈继俨、欧榘甲、康广仁、黎祖健、麦孟华、林旭、孔昭炎、康有为 英译:周灵生、卢其昌、陈焯如、甘若云葡译:宋次生德译:沙士日译:唐振超、山本正义、康同薇

1908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2月2日─1909年1月21日)9月15日,《香山旬报》创刊,这是革命党人郑岸父创办的一份报纸,亦是澳门邻近地区发行最早的一份报纸,郑岸父本人担任主编兼发行人。郑岸父(又名彼岸),香山人,早年加入同盟会,与香山革命党人刘思复过从甚密。1903年,刘、郑等人在香山县创办香山阅报社,1909年他们又一起筹划暗杀清摄政王载沣,郑并参加了刘思复所组织的支那暗杀团。辛亥革命后,刘思复先后创立晦明学社和心社等无政府主意团体,郑也是其主要成员之一。《香山旬报》发刊后,便连续几期刊载《香山失地始末》的长文,痛述几百年来葡萄牙侵略澳门的史实。该报十分注重刊载澳门划界交涉的动态新闻,评论杂感及地图漫画等,是研究澳门勘界的最重要史料。该报初为旬刊,第84期后改为周刊,共出版123期,最后一期为1911年11月8日出版。黄鸿钊:《清末民初的澳门划界之交涉》,载《澳门史新编》第1册,第277页。

1910

宣统二年(1910年2月10日─1911年1月29日)9月24日,《香山旬报》报导:香洲埠近日生意日众,夜间南北环及公所直街,多燃点大光灯,甚为热闹。现中环街市已工竣,内有铺位甚多,于14日开埠贸易。埠中至夏尾、南村、翠微、前山之东洋车马车路,由康正公司承办,定于15日开工,拟该路告成后,即展筑至雍陌、鸡拍、唐家、银坑、上栅、下栅等乡。《香山旬报》宣统二年八月廿一日第72期。

1917

民国六年 (1917年1月1日-1917年12月31日)9月15日,澳门民主学校举行开学典礼,学校分为两部分,三层楼上街为民主第一学校,嘉路米耶圆形地第五号为民主第二学校。学校分四个年级,主要教授西文、中文与算术。该校规定,免收学费,所有书籍、文具概由学校颁发。校长为大律师施之古。《澳门政府宪报》1917年第35号,第582页;第37号,第599页。

1919

民国八年 (1919年1月1日─1919年12月31日)9月15日,澳门政府以5万澳门元的价格将位于下环街2号的男爵宫收购。男爵宫原为葡商菲力佩.科埃略 (Filipe Coelho)的私人住宅,后归富商雅努阿里奥.阿尔梅达 (Januário Agostinho de Almeida)所有。雅努阿里奥死后,这栋房子被卖给了贝尔纳多.卡内罗 (Bernardo Estêvão Carneiro),后又转入波尔图.阿莱格勒 (S. José de Porto Alegre)男爵名下,阿莱格勒男爵将其改建为一座宫殿,时人称之为“男爵宫”。1825年,男爵去世以后,产权归于其妻安娜.卡内罗 (Ana Maria da Silva Carneiro);安娜去世后,又传给其女若瑟弗.卡内罗 (Ana Josefa Carneiro de Lecaroz)。1900年3月10日,若瑟弗去世,男爵宫遂转入其丈夫西班牙人莱卡诺兹 (Juan Lecaroz)名下。1904年9月7日,莱卡诺兹去世,无子女继承,男爵宫遂拿出拍卖,澳门政府于是日拍得。政府获此楼宇后,长期无人管理,变成一片荒芜颓楼之地,故当时又称其为“烂花园” (Beco do Sal)。至1938年,男爵宫有倒塌的危险,遂被拆除。Manuel Teixeira, Toponímia de Macau, Vol. Ⅱ, p. 335; Jorge Forjaz, Famílias Macaenses, Vol. Ⅰ, p. 663.

1933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九月十五日第十一次理事会会议,经医务部主任麦达云介绍岑德、李冰魂、陈炎冰三位医生任救伤训练所义务教员。

1942

民国三十一年 (1942年1月1日-1942年12月31日)9月15日,汪精卫夫人陈璧君和汪伪政府广东省主席陈耀祖访问澳门,受到澳门总督戴思乐的热情接待,其间戴思乐亦主动与陈耀祖讨论食米的供应问题,陈耀祖强调会保证澳门食米供应。《华侨报》1942年9月15日《岐澳间运输问题未解决》。

1944

镜湖医院慈善第二届值理会会议案录记载,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九月十五日,广善医局自中山失陷后,即被五区警察局借作驻所。

1948

民国三十七年 (1948年1月1日─1948年12月31日)9月15日,澳门中正中学举行成立暨开学典礼,校董事长李秉硕、郭则范,同善堂主席黄渭霖等社会名流亲临参加。校长为朱葆勤。《世界日报》1948年9月16日《澳门中正中学昨日举行成立暨开学典礼》。

1956

新中国成立初期,霍邵良老师辞退了慈幼职业学校教席,并由广东省工程技术人员归队委员会推荐工作。

1989

1989年9月15日,英国人Andrew Stow于路环创立澳门安德鲁饼店。该店始创亚洲葡式蛋挞,并售卖欧式糕饼。

1990

1991年9月10日至18日期间,澳门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内地委员来澳访问八天,主要是透过座谈会的形式,直接听取各界人士对澳门基本法的意见。9月13日,内地草委与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居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专责咨询小组委员、外邀成员举行座谈。参考资料:《华侨报》1991年9月7日及14日报道。

2002

2002年9月15日,保安司司长张国华访问葡萄牙,与多个保安部门签署技术合作协议。

更多

重要通知:“澳门记忆”文史网《服务条款》修订公告

尊敬的“澳门记忆”会员,您好!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澳门记忆”文史网的支持与信任。为持续优化会员服务质量与保障会员权益,本网站将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实施新版的《服务条款》。敬请各位会员详阅修订后之条款,有关内容可于以下查阅:

👉 点此浏览最新的《服务条款》

您已详细阅读并同意接受该等《服务条款》修订内容。

若您对本次更新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感谢您一如既往的支持与信任,“澳门记忆”文史网将持续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会员服务。

“澳门记忆”文史网 敬启

发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进阶搜寻

关键字

    主题

    资料类型

    地点

    时间

    使用说明

    检视全站索引

    会员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