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蘊玉,又名黃偉俠、黃衫客。澳門資深報人、畫家、作家。[1] 30年代,蘊玉活躍於澳門文壇,成為常見報端的小說家。1940年,他和司徒奇、鄭春霆、余達生、羅竹坪等在澳門發起成立“潔社”。[2]1966年4月,他和司徒奇、羅叔重、黎心齋、林近、黃浩明、余君慧、崔德祺、關萬里等人在澳門舉辦“頤園書畫會雅集書畫展”,參展畫家30餘人。[3]蘊玉長期從事新聞和美術教育工作。 1949年春節過後,張大千應澳門殷商蔡克庭的邀請來澳門做客。蔡克庭家住澳門郵政總局後面大堂街18號,俗稱蔡家大屋。張大千偕同妻兒住在蔡家大屋樓下右前客房裡。畫室佈置在大客廳中,兩張八仙桌拼成一個大畫案,揮毫潑墨。 張大千在澳門一位好友是攝影家盧勢東,他在仁慈堂對面利斯大廈樓下開美苑攝影室,當時是一間頗有規模的照相館,離蔡家大屋只有一箭之遙,張大千經常從羅結地巷沿著斜路走到美苑攝影室與盧勢東談天說地,研討美術與攝影關係。 蘊玉與盧勢東交情甚篤,在美苑攝影室結識了張大千,並把澳門畫人容漱石、馬少如、招名山等介紹給張大千認識。張大千對澳門本地的畫家十分熱情,非常隨和,經常邀請澳門畫家到蔡家大屋觀他作畫,大家切磋畫藝,交流心得,受益匪淺。張大千專門請盧勢東為蘊玉、梁少殷、馬少如、招名山、容漱石等在蔡家大屋前合影留念。 這張照片被蘊玉精心珍藏36年後,拿到報社給徐新看,徐新如獲至寶,建議蘊玉寫一篇回憶錄,配上這張照片在1985年6月23日《華僑報》學術版上用“黃衫客”的筆名發表,當時蘊玉年事已高,左眼已失明,影響寫作,回憶錄寫得較簡單,加上當時報紙尚未使用電腦製版技術,照片製版後印刷效果灰暗,深感遺憾。 1994年,蘊玉去世,終年90歲。[1] [1]徐新:《張大千在澳門的藝術活動》,2012年12月28日,http://www.icm.gov.mo/exhibition/daqian/ActivityC.asp。 [2]上海書畫出版社:《嶺南畫派研究》,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3,第16頁。 [3]上海書畫出版社:《嶺南畫派研究》,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3,第286頁。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