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谷雛,名虹,字谷雛,號申齋,廣東順德(今屬佛山市順德區)人。畫家。 谷雛早年求學於上海,後得到日本畫家橋本關雪介紹,遍訪日本美術學校。他早期的畫風受高劍父的影響,結識黃賓虹後,遍覽書畫名跡,對宋元各家技法瞭解加深。 抗戰初期,谷雛寄寓澳門,喜歡畫澳門景物,與高劍父、陳樹人、張純初、鄭哲園等重組“澳門清遊會”,以文會友。[1]1940年,他與高劍父、李景康、吳梅鶴、劉君任等書畫名家組織中國藝術協會[2],積極參與抗日宣傳工作。他與陳樹人、陳凝丹等畫家舉辦聯合畫展。[3]1949年,張大千寓居澳門,與本地畫家來往交流藝術,谷雛以詩記之,為當時澳門美術活動留下佳話。[4] 谷雛擅山水,精鑒賞,喜收藏。他居匡廬(廬山)三年,繪畫廬山山水20年。他著有《元畫綜》、《古玉器文字考釋》、《陽羨砂壺圖考》(與李景康合著)等文獻;1965年去世,終年74歲。[1] 2002年9月8日至11月3日,澳門博物館三樓展覽廳展出“館藏書畫”作品76件,共43位書畫家,包括蘇六朋、羅岸先、梁于渭、謝蘭生、黃士陵、劉光廉、溫其球、黃節、陳融、高劍父、陳樹人、簡經綸、香翰屏、張大千、張谷雛、鄧芬、李研山、羅叔重、竺摩、馮印雪、司徒奇、關山月、張韶石和周公理等,在展覽中,可欣賞到在20世紀20-50年代流寓澳門書畫家的作品。 抗戰時期,不少書畫家、詩人結緣濠江,雖值艱苦歲月,但仍努力不懈。張谷雛等書畫家透過詩文書畫來表達對友人的懷念、生命的追求和家國的憂思,充分反映中國傳統知識份子的精神面貌。人們在欣賞名人雅士不同風格的藝術作品的同時,還可欣賞他們筆下昔日濠江的旖旎風光。[5] [1]“張谷雛官方網站",載“博寶藝術網",2012年12月29日,http://artist.artxun.com/57007-zhangguchu/jianjie/。 [2]東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東莞市志》,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5,第1469頁。 [3]梁根祥:《嶺南畫派與佛山畫風》,載“佛山社區大學"網,2012年12月29日,http://www.fscedu.net/Empire/Lingnan_style/2011-02-28/147.html。 [4]陳浩星:《歲月如流序言》,載“澳門特別行政區民政總署"網,2012年12月29日,http://www.mam.gov.mo/showcontent.asp?item_id=20110505010100&lc=1。 [5]《澳門博物館館藏書畫》,載“澳門特別行政區旅遊局"網,2012年12月29日,http://cn.macautourism.gov.mo/gb/ezone/mttdetail.php?lan=tc&id=990。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