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7/18
更新日期:2019/07/18
康熙十七年(1678年1月23日-1679年2月10日)葡印總督羅德里格•科斯達(Rodrigo da Costa)命令澳門議事會禁止任何女性加入聖家辣修道院,違者罰款500葡印金幣。施白蒂:《澳門編年史:16—18世紀》,第96頁。
葡印總督羅德里格•科斯達禁止任何女性加入聖家辣修道院
康熙六年(1667年1月24日-1668年2月11日)10月6日,廣東布政司派人下澳,向澳門葡萄牙政府提出三個要求:一、交出葡萄牙國王的表文;二、查看葡使準備進貢的禮品與禮單;三、查看使團的4艘帆船所載貨物情況。澳門當局堅稱:一、葡萄牙國書必須由葡使進京時親自面呈;二、進貢禮品以及相關禮單也由葡使進京後親自呈上;三、使團的船隻所載貨物為米、面、魚、肉、紅酒及其他生活用品。 John E. Wills, Embassies and Illusions: Dutch and Portuguese Envoys to K'ang-hsi, 1666-1687, p. 105.
廣東布政司向澳門葡萄牙政府提出三個要求
康熙十七年(1678年1月23日-1679年2月10日)澳門聖保祿學院學生抵達暹羅首都阿瑜陀耶,請求皮埃爾•蒙特(Pierre Lambert de la Motte)主教組建宗教團體,當時準備工作尚未妥當,主教要求他們多停留一段時間,但他們拒絕這一要求並返回澳門。Manuel Teixeira, Macau no Séc. XVII, p.125.
聖保祿學院學生請求組建宗教團體
康熙十二年(1673年2月17日-1674年2月5日)由香山知縣申良翰主持修纂的《香山縣誌》完成。該志為清朝纂修的第一部香山縣誌。卷首保存有一幅《濠鏡澳圖》,卷10為《澳彝》,其文稱:澳中彝人聚處,雜以唐人黑鬼,則皆聽澳彝驅使者也。澳門舊有提調、備倭、巡緝行署三所,今惟議事亭。凡文武官下澳,率坐議事亭上,彝目列坐進茶畢,有欲言則通事番譯傳語。通事率閩粵人,或偶不在側,則上德無由宣,下情無由達。彝人違禁約,多由通事導之。或奉牌拘提,輒避匿。關閘歲放米若干石,每月六啟關。廣肇南韶道發封條六道,令文武官會同驗放,事已封關。我國家之待遠人者,可謂至矣。若信聽通事,驕悍違禁,窩逃人,買子女,一旦閉關遏糴,必致餓殍流離,欲如此日之晏安豐富,豈可得哉?彝俗貴女賤男,生女則喜,長則贅媚入其家為後;生男出贅他氏。奉天主教尤謹,樂施予,以故建寺獨多,有三巴寺、賣家私寺、大寺、飛來寺、發瘋寺、風汛寺、板樟寺、龍鬆寺、醫人寺、尼姑寺、望人寺、唐人寺、花王廟,而崇宏瑰麗,以三巴寺為最。 申良翰:《(康熙)香山縣誌》卷首《濠鏡澳圖》及卷10《澳彝》。
《香山縣志》修纂完成
康熙十三年(1674年2月6日-1675年1月25日)3月27日,方濟各會中國教區會長文度辣神父在澳門寫信給在馬尼拉的塞巴斯蒂昂·羅德里格斯(Sebastião Rodrigues)神父稱:“艾腦爵神父和方濟各會傳教士、聖家辣修道院的修女一起,堅守貧困,堅持醫療工作。我要不是有病在身,也想和他們一起參加救助工作;因為這裡的醫生醫療方法極不科學。”。Manuel Teixeira, Macau e n Sua Diocese, Vol. 3, p. 495.
文度辣神父匯報澳門的醫療工作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2月7日-1683年1月26日)7月4日,比利時耶穌會士安多(Antoine Thomas)神父到達澳門。安多,字平施。是天文學家和地圖學家。1685年奉召入京。次年11月7日充任欽天監正。曾任中國副省會長。榮振華:《在華耶穌會士列傳及書目補編》,第671―672頁。
安多神父到達澳門
康熙五年(1666年2月4日-1667年1月23日)6月20日,荷蘭巴達維亞政府派范•侯爾恩(Pieter van Hoorn)率船隊從福州出發,前往北京,於本日抵達,進獻荷蘭馬4匹,西洋小白牛4匹,及刀、銃、多囉絨、嗶嘰等西洋物品。25日,康熙帝接見荷蘭使團,范•侯爾恩提出“希望能和在廣東、漳州、福州、寧波或杭州等地的船隻進行貿易”。覲見時,荷蘭使臣行三跪九叩之禮。但康熙帝並未答應荷蘭使者的要求,而是規定:“荷蘭國違例從福建進貢,除今次不議外,嗣後遇進貢之年,務由廣東行走,別道不許放入。” John E.Wills, "Ching Relations with the Dutch, 1622—1690", in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Traditional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p. 265; 梁廷枏:《海國四說》之《粵道貢國說》卷3《荷蘭國》。
荷蘭巴達維亞政府派范•侯爾恩率團前往北京進貢
人物: | 白壘拉(Faria, Bento Pereira da) |
清康熙,1654-1722 | |
時間: | 清前期(1645-1759年) |
1678年04月 | |
地點: | 中國--北京 |
關鍵字: | 歷史 |
外交 |
資料來源: | 吳志良、楊允中主編:《澳門百科全書》(修訂版),澳門基金會,2005,第617頁。ISBN 99937-1-032-6 |
語種: | 中文 |
登錄號碼: | t0016587 |
尊敬的“澳門記憶”會員,您好!
感謝您長期以來對“澳門記憶”文史網的支持與信任。為持續優化會員服務品質與保障會員權益,本網站將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實施新版的《服務條款》。敬請各位會員詳閱修訂後之條款,有關內容可於以下查閱:
您已詳細閱讀並同意接受該等《服務條款》修訂內容。
若您對本次更新有任何疑問,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
感謝您一如既往的支持與信任,“澳門記憶”文史網將持續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會員服務。
“澳門記憶”文史網 敬啟
發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