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上架木藝工會就組織起“體育部”,舉辦游泳比賽、足球、乒乓球比賽、聯歡晚會表演節目等。何華全年輕時愛踢足球,圖為何華全(前排右三)參與工會的足球比賽。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11/20
1950年,上架木藝工會就組織起“體育部”,舉辦游泳比賽、足球、乒乓球比賽、聯歡晚會表演節目等。何華全年輕時愛踢足球,圖為何華全(前排右三)參與工會的足球比賽。
更新日期:2019/11/20
何華全,1933年在澳門望廈出生,在蓮峰廟小學讀了幾年書,14歲去香港學師,做建築行業。三年後回澳門,做些雜工,又因為當年香港建築業發展快,工作機會多,而多次往返港澳。70年代初在澳門回力做管工,50多歲時退休。
工會能夠團結一班人
林毛,1933年在廣東新會出生。父親在他八歲時去世。有四個哥哥,均因病或戰爭而去世。因為家貧,沒有讀過書。1949年,他16歲,來澳門學木工。出師後就在澳門做木工“手手手手手散工”。曾經去過香港做了一年多。始終沒有正式辦理退休,但是隨着年齡增大,工作機會也越來越少。現在領取政府養老金。
多少都要盡一分力
劉柱網,1927年在廣東新會出生,父親在澳門做傢俬,他十歲左右跟母親來到澳門。讀過四年小學。三年學師做木工。出師後到香港搵食,去過汶萊、沙撈越工作,參加建醫院學校。主要在香港謀生,1992年退休。回澳門後於澳門理工學院長者書院學習。
團結鬥爭爭取權益
黃慶鏘,也叫黃錦錕,1944年在澳門出生。父親因日寇侵華,逃難到澳門,做小販生意,娶妻生子。從小幫父親做醬油。讀書讀到初三。15歲開始隨舅舅學習木工,主要做樓宇維修。學師出來後做散工,參與做工人球場、勞校、工人醫療所、工人康樂館等工程。後來陸續轉到多間建築公司,參與建高樓等工程,2007年退休。
幾十年行業變化太大
咸豐五年(1855年2月17日─1856年2月5日),澳門泥水行工人在新橋惠愛街建魯班先師廟一座,蓋泥水工人亦奉魯班為祖師,故廟之正堂,供祀魯班像,其門聯云:“以尺淮能成規矩,將線便是定方圓。”廟中有“大莫行石碑”。大莫行即泥水行。魯班廟建成時,澳門油漆行贈匾一方,中題“版咢遺徽”四字。在未建公所前,此廟即為工友集議會商之所。《大莫行石碑》,轉引自王文達:《澳門掌故》,第243頁。
澳門泥水行建魯班先師廟
薛觀平,1939年在澳門出生,勞工子弟小學畢業。繼承父業學習裝修手藝,師從老前輩蔡富,出師後先是跟隨區群老師傅學習,60年代開始參與澳門樓宇建設,參與過不少澳門重要工程,從具體施工做到工程管理、工程顧問,直至退休。
對工會有一份很深的感情
尊敬的“澳門記憶”會員,您好!
感謝您長期以來對“澳門記憶”文史網的支持與信任。為持續優化會員服務品質與保障會員權益,本網站將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實施新版的《服務條款》。敬請各位會員詳閱修訂後之條款,有關內容可於以下查閱:
您已詳細閱讀並同意接受該等《服務條款》修訂內容。
若您對本次更新有任何疑問,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
感謝您一如既往的支持與信任,“澳門記憶”文史網將持續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會員服務。
“澳門記憶”文史網 敬啟
發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