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湖”一词在澳门可谓无人不识,它不单代表着医者济世的宏愿,同时亦代表着澳门人同舟共济的高尚品格。“镜湖”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871年成立的镜湖医院慈善会,初期该会只是单纯的赈济贫苦或捐棺殓葬,后来才逐渐发展成医院(只提供中医服务)及义学,据《倡建镜湖医院碑记》内所述,其主要目的是帮助需要救济的华人,“在三巴门外,尘俗不侵,夹以两大岭间,清秀可爱。祖师供自中央,神圣由斯。默庇静斋,整齐左右,疲病借此侨居。”1892年孙中山先生应邀担任镜湖医院的义务西医,从此开创了镜湖西医的先河。而在抗日战争时期,镜湖多有组织救伤队和开办难童教养所,受惠者众。
镜湖历史纪念馆位于连胜街镜湖医院内,由镜湖医院慈善会倡建,始建于1989年。据慈善会所述,该馆的设立是为了志前贤业绩,仰其善德,继其善志,弘扬民族精神。该馆原面积约130平方米,门前有1986年3月12日所竖立的孙中山先生铜像一座,其形象身披医生长袍,而非平常所见的中山装或戎装,甚具特色。
此外还有一个鸟语花香的小型中式花园,而主道两侧则嵌刻了医院的碑志和一块刻着光绪十年“炙光希义”的牌匾。这里原不作对外开放,后经扩建,到2001年时始对外开放,改建后比原来面积大了约4倍之多(531平方米),馆内可分为3部分,包括中庭、右展室及左展室。中庭摆放了1872年“镜湖医院”石刻、1893年的“旨建坊”、《倡建镜湖医院碑记》以及何贤、柯麟、林炳炎三位已故主席的半身铜像和各式印章等。
右展室主要是展示镜湖医院慈善会属下之医院和学校等的发展历程,当中包括了昔日庙堂式的镜湖医院门楼场景,其数百斤重的大门为柚木制造,历史感十足。此外该室还有昔日镜湖医院的医疗设备、1923年创办的镜湖护理学院的教学工具和各时期的珍贵历史照片,其中1949年10月10日镜湖庆祝大会照片、庆祝大会“会场特刊”,以及华侨协会公章等展品,分外惹人注目。
左展室则展示了慈善会横跨3个世纪的演变历史,包括各式各样的牌匾、孙中山先生的手迹和昔日镜湖医院的重要文件、总督部堂发给镜湖医院的院照等,弥足珍贵。除了长期展览外,镜湖历史纪念馆亦曾举办过短期画展,如2006年3月年届91岁的香港著名岭南派老画家赵世光,便应澳门镜湖医院慈善会马万祺主席之邀,于历史纪念馆内举行“岭南画派名家赵世光名画义展”,并进行义卖,为医院筹募经费添置新型仪器。
关联资料
更新日期:2020/05/19
留言
留言( 0 人参与, 0 条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实故事,共同填补历史空白!(15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