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联资料
更新日期:2022/03/28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1月24日─1850年2月11日)氹仔三婆庙捐银择地建义冢一区,并规定,凡遇有尸骸枯骨暴露者,应即殓葬于义冢,不得索钱殡埋。《龙头环义冢碑》,载郑炜明:《葡占氹仔路环碑铭楹匾汇编》,第21—22页。
氹仔三婆庙捐银择地建义冢
原在氹仔北澳村后山乱葬岗的三座古冢,于一九九五年迁移至氹仔市政坟场特辟的墓园中,分别是义冢、女冢及童冢,一字排开,前立迁移碑石,记载百多年前澳门一场风灾惨史。 据《广东的自然灾害》记载,这场风灾发生于一八七四年九月廿二日(清同治十三年八月十二日),是清代以来粤港澳发生历史上最惨重的风灾之一,是年岁次“甲戌”,史称“甲戌风灾”。当天台风来势凶猛,至深夜更为厉害,横扫穗港澳、珠江三角洲及附近一带县市乡村,地域广阔,海上“顷刻潮高二丈,浊若泥泞”,风狂雨暴,雷电交加,所到之处,拔木、毁屋、伤害农作物,各地损失严重,而“澳门坏船千余,溺死者万人,捡得尸者七千。” 事发前,本澳风平浪静,岂料半夜台风袭澳,来势汹汹,居民猝不及防,澳门半岛及路氹离岛,一时陷入恐布世界中。在风灾中,市内很多楼房被摧毁,死伤无数,海面巨浪翻腾,不少船艇沉没。其中路氹丧生者众,事后氹仔坊众捡拾浮尸,发现死者多为渔民,不知姓名,乃将其集体殓葬,在北澳山设立三座冢墓,中为“义冢”和左右的“童冢”和“女冢”,分葬男性、女性、和孩童的风灾死难者。 在风灾当晚,白鸽巢前地花王堂遭雷殛着火焚烧;沙梨头海边居民避风逃生,不知木桥被冲走,黑暗中纷纷堕海溺毙,事后捡获浮尸八十二具,草葬三巴门沙岗,后义坟迁至望厦观音堂后山,与氹仔三古冢均是“甲戌风灾”历史佐证。其后,本澳天主教徒把九月廿二日定为“天灾节”。
甲戌风灾
嚤囉园路一侧是回敎坟场、警局指挥部辅助部门,一侧是学校围墙,平时人车稀少,环境宁静,可是赛车期间,却是跑道路段,赛车奔驰角逐,声响隆隆。附近一带,往昔自龙环村寮屋被拆后,曾作牧马场,其后辟作花园茶座,让游人消夏;发展至今,新楼矗立,道路纵横,面貌全改。回教坟场在马交石山右方,二百多年[约1800年代]前已辟建。当时已有一些阿拉伯人、印度人及巴基斯坦人来澳经商或工作,他们多是回敎徒;而且本澳亦有一些华人受了影响,信奉回教。因此,该地原先建有一座小清真寺,供教友膜拜,也是传道之所。其后,以敎徒身故后需要,便在寺后辟设坟场。往时,人们对本澳印、巴籍警员呼为“嚤囉差”,于是也将回敎坟场称为“嚤囉园”(“嚤囉”一词,原自葡文对回教徒的称呼,本地广东人拿来主义式借用了,泛指印、巴籍人,其实是错摸)“嚤囉园路"街名可能由此而来。回敎坟场只是俗称,正名是“澳门伊斯兰清真寺及坟场”。毗邻是警局指挥部辅助部门,其职责是为警局各部门提供后勤支援、保养和维修工作,分设木工、电工、铁工、油漆、泥水、皮革、缝纫、洗衣、修车、维修枪械等部门,其中主要工作是维修保养车辆。早在卅多年前[1960-1970年代],还兼顾辅导问题青少年工作一个时期。警局指挥部辅助部门背靠大水塘,年前因兴建水塘天桥,将横跨嚤囉园路,正好从警局指挥部辅助部门的门前而过,大门口的一大片土地被征用。天桥建成后,嚤囉园旧貌改观。
“嚤囉园”周边的环境变化
光绪七年(1881年1月30日─1882年2月17日)6月2日,澳门拟创设华人坟园,管理事宜归镜湖医院董事办理。该坟园章程经澳门政府第50号札谕批准,规定第一等永远坟,每穴价银30元;第二等暂寄葬坟,每穴价银2元,以五年为期。埋葬7龄小童,每穴价银1元。倘买永远坟为一家之坟,其价银100大元。《澳门政府宪报》1881年6月18日第25号。
澳门拟创设华人坟园
咸丰四年(1854年1月29日─1855年2月16日)在华克亚克穆斯林公司(Cojak Muslims & Co.)经理杰拉兹‧曼克(Jeraz Manjee)从澳门葡人菲利浦‧奥佐里奥(Felipe António Ozório)手中购买了一座乡村花园作为穆斯林公共墓地和一座小清真寺的用地。这块地在玛丽亚二世堡垒(即马蛟炮台)的下方,离华人村庄望厦不远。施其乐、范岱克:《1700—1930年珠江三角洲的穆斯林》,载《文化杂志》第58期,2006年。路易士‧库尼亚(Luís Cunha)在《澳门的穆斯林》[载《南湾(Nam Van)杂志》第21期第23—25页,1986年]中称:“澳门穆斯林于1851年建起了一座清真寺和一座公共墓地。”两处所记不同。
乡村花园被购入作穆斯林公共墓地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1月24日─1850年2月11日)1月3日,澳门总督发布公告,在莲峰山下划定华人坟场,即后来的望厦坟场。施白蒂:《澳门编年史:19世纪》,第98页。
澳门总督在莲峰山下划定华人坟场
塔石,原称“叠石”。因该处多花岗岩,古岫嶙峋,山石巉峻。在颈头山处,旧有三巨石,堆叠如塔,天然生成,故人称之为叠石,俗称为塔石,该区以是得名。塔石区域,本指大炮台东北,旧夷城外之一带地区。由水坑尾门外起,经荷兰园、塔石波地,北至罗利老马路止,而与旧日龙田村接壤,东至塔石花园,西至颈头山,皆属原来塔石地区。塔石,实迺旧时濠镜墺中之一小村。当清朝咸丰末年,尚属我国统治。至同治初年,才被澳葡占领。据《中葡外交史》载称:“及至清同治初,葡人自毁其围墙,进一步侵入中国人居住之塔石、沙冈、龙田、望厦等七村。”又剧民国时,“省港澳人士勘界维持会代表,晋京向外交部呈明勘界事略文”云:“同治二年,葡人又占塔石、沙冈、新桥、沙梨头、石墙街等,是为旧占之界。”自从澳葡于同治年间占领塔石后,开辟马路,建筑公园,拓展球场,案澳葡市政厅之《市街名册》区别之称:“塔石,此名系指本市塔石街左右两边之区,此区大略以下列街道为界:厚望街,罗利老马路之一部份,肥利喇亚美打大马路之一部份,及西坟马路之一部份。”当塔石仍属我国官兵管辖时,尝于澳城门外,即水坑尾门口,(现在马大臣街处),筑有小石屋一间,作为瞭望站,常川汛兵戍守。虽至道光廿九年,望厦之汛兵营移驻于白石村后,长时期仍由望厦更馆遴派更练在此把守。迨至同治年间,澳葡自毁旧城界,拆蕉园围之石门楼,筑塔石花园(后改称花士古达嘉玛花园,或称新花园)。忆《两行堂词钞》有庚午中秋夕游新花园词一首,词牌为“定西番”云:“闻说澳城门外,侵占地,又成园。且盘桓。今夜镜湖月满,三人生古欢。相信珠还有日,不孤圆。”澳葡后又铲平颈头山东面之斜坡,填高山麓之田野,辟为塔石波地,即今之利宵球场,以为蹴球及练兵之用,故当时又称塔石操兵地,或曰青草地。盖此一片广阔土地,青草如茵也。汪慵叟尝有诗咏之云:“昔有戏马台,后址迺无闻。此地开广场,草色春氤氲。鞠蹴亦古法,体育舒劳筋。树的相督校,汗走犹欣欣。兵固不可逸,习勤岂具文。”《澳门市街名册》详释塔石波地云:“塔石波地,又名美上校操场。坐落在肥利喇亚美打大马路,与士多纽拜斯大马路之间,及助学会街,与沙嘉都喇贾罢丽街之间,又名曲棍球场及助学会操场。有矮围墙环绕,一端为互助会会址。”塔石区,昔本有一小山,名颈头山,或称塔石山。其址即今之三区附近一带,包括旧西洋坟场及监狱等地。该山虽不甚高,与大炮台遥遥对峙,如冈如坵,向北斜下,至罗利老马路前止;西面斜坡,绵延至新桥接壤、东便即为塔石波地也。该山顶端,有三巨石堆叠天然,旧称“三叠石”,即塔石也。山之险,又有坑水雨穴,分筑石围栏两道,斜向新桥方面而下,旧称“丹坑渠”。山上各处,尚有不少中国坟墓,皆澳门及龙田、望厦等村人之祖先茔冢也。同治年间,澳葡既占领塔石,到光绪末年,便欲开辟此山,遂有尽将山上之中国坟墓掘去之举。据《香山县志•之纪事编》载称:“光绪三十一年,夷人平毁塔石等处坟墓,投无主遗骸于海云。”澳葡既将三叠石炸毁,又将丹坑渠填塞,更将整座颈头山铲平,只余旧西洋坟场及监狱附近一带高地而已;后更开马路,筑洋楼,而颈头山原来面目已泯灭净尽。据《澳门市街名册》言颈头山云:“颈头山,此岗现几已削平,内有圣美基坟场,原日伸展至监狱附近。该山因建筑屋宇之故,几被削平,实既不存,名亦遗忘。”塔石山上,有一西式坟场,此迺澳葡特为当时澳中西洋人身故所设之埋葬地,西名圣味基坟场,而我国人则呼之为西洋坟,及至近年,澳葡又在望厦另辟一新坟场,于是该旧坟场,遂改称为旧西洋坟以为识别。自从道光二十九年,沈米事件发生后,澳葡直视塔石区为其领土,故当时即在塔石山上,开辟西洋坟场,迨至同治末年,遂实行围筑短垣,并于场中,建筑一所教堂,以为供丧家弥撒之所,该教堂内,供奉一位天主教神像,名为东方大天神,该神像威严肃立,足踏一魔鬼,一手握剑,一手持一天秤,意若公平审判善恶者,一如中国人所谓之阎罗王然。该坟场初时本来只许西洋人埋葬于此,后来渐许信奉天主教之华人教徒寄葬,今则中西人士皆可安葬其间矣,坟场中,墓列整齐,碑碣精致,花木秀茂,地方洁净,日常除来吊祭者外,亦有不少游客来游也,所以汪兆镛之《澳门杂诗》中,有竹枝词兼咏塔石之西洋坟者,其注释称:“西洋坟,冢石上皆刻文字,或琢石为神像,或作十字架,形式不一,雕镂精洁,时有游人往观。”其词云:“红毛白头西洋坟,衰杨萧瑟摇斜曛,从来墟墓足凄怆,何事游客常纷纷。”
塔石
尊敬的“澳门记忆”会员,您好!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澳门记忆”文史网的支持与信任。为持续优化会员服务质量与保障会员权益,本网站将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实施新版的《服务条款》。敬请各位会员详阅修订后之条款,有关内容可于以下查阅:
您已详细阅读并同意接受该等《服务条款》修订内容。
若您对本次更新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感谢您一如既往的支持与信任,“澳门记忆”文史网将持续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会员服务。
“澳门记忆”文史网 敬启
发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使用说明
检视全站索引
“AND”,为缩小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交集”;
“OR”, 为扩大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联集”;
“NOT”,为排除不相关的检索范围 ,“AND NOT”表示第二个搜索项,在检索范围将被排除。
已经有澳门记忆帐号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参与, 0 条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实故事,共同填补历史空白!(15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