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11/16
“澳門自來水公司剛剛成立,有一項從澳門到灣仔竹仙洞鋪設水管的工程,需要運輸大批量的水管、機器和馬達。我趁這個機會從香港回到澳門工作,在來往澳門和竹仙洞的貨船上負責機械修理。雖然還是每天都要在船上,不過起碼晚上可以回到家裏,享受家庭的溫暖。”
從學徒到機械技師
“1960年開始是理髮室的生意高峰期,我當時每天凌晨4時多起床,6時多便開始營業。生意好得很,除了理髮外,歡樂髮室還提供整理鬍鬚、採耳、洗眼和“攞眼沙”等服務。時代不同了,今日雖然開了很多現代髮型屋,但我們傳統的理髮服務仍有存在的價值,老一輩居民都喜歡光顧我們。”
剪出半個世紀的歡樂
下環街市所在地,是百餘年前澳門的一處風景名勝──澳門新花園。在下環街一帶填海後,荷蘭東印度公司將河邊新街至下環街之間的新填地買下,建成一個新的街區,在街區開設一個大型花園。園內遍植南洋奇花異果,飼養多種猿猴雀鳥,儼然一個亞熱帶動植物園。這裡清雅優美,花木繁茂,每逢風和日麗,中外人士來此遊園賞景。園門設在下環街口處,古羅馬式門樓,配以鑄鐵閘門,氣派非凡。後來成為了澳門土生富商李加祿(João Lecaroz)產業。
澳門街市:下環街市
“在澳門還沒有的士和三輪車時,許多人會搭乘由‘單車仔’騎乘的單車。‘單車仔’是指以駕駛自行車載人的苦力,當年在三輪車還沒有出現的時候紅極一時,我也是‘單車仔’的一員。我記得每次運一位客人,不論路途遠近,都是兩毛錢,最多的時候每天大概有10多位客人,這樣每天就大概有幾塊錢的收入。”
尋找終身事業
台山街市(Mercado de Tamagnini Barbosa)位於青洲大馬路 / 青洲新路(Avenida do Conselheiro Borja)、蘇沙醫生街(Rua do Dr. Ricardo de Sousa)、台山中街(Rua Central de T'oi Sán)之間。現為台山街市市政綜合大樓,啟用於2005年5月30日。該樓略呈曲尺形,長邊樓長83米,寬13米,總面積3,520平方米;短邊樓長51米,寬13米,佔地有600多平方米。
澳門街市:台山街市
“以前,新橋的晚上,往往有很多賣夜宵的攤檔在蓮溪廟附近擺賣。有賣糖水、粥、炒粉麵、水果等,顯得熱鬧非常。現在還有一檔叫賣粥的叫文記,仍在營業。它已有60年歷史,老闆都有90多歲了,我很的小時候就在他那裏吃粥。很多居住在新橋的老人,在年青時,都是做生意的。”
雜架老行尊
在《澳門流動小販》第二輯明信片中,看到一幅《縫紉女》的老照片,攝於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記錄在街上替人縫補衣服謀生的婦女,這形象早已消逝,而我小時見過,印象迄今仍然深刻。幹這行服務的都是婦女,被稱為“補衫婆”,依靠縫補手藝謀生,在康公廟前地附近擺檔為多。她們每天都攜着一個大提籃,裡面盛載着各種顏色碎布料、針線鉸剪等工具,到固定的地方擺檔,替人縫補破爛衣服,收取微薄工資,幫補家用。那時,人們生活艱難,知慳識儉,衣服破了,有家庭的人就由母親、妻子縫補,若是單身漢,只好拿給補衫婆代勞了。補衫,是用一小塊碎布,貼在衣服穿孔的地方上縫補,看來好像皮膚上結的“瘡疤”,這叫“補剌衫”,其實,“疤”即“剌”,據已故香港地方誌研究工作者魯金先生解釋,粵人將“疤”讀成“剌”之故。一件衣服常常補過一處,再補另一處。這樣的“補剌衫”,我們小時候常見到人們穿着。記得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有一名補衫婆在我居處對面的一家旅店傍設檔,還帶着一個幾歲大的孩子,收入不夠餬口,常獲旅店老闆施捨剩飯殘羮充飢,生活困苦。補衫婆在街邊擺檔,約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後失去蹤影,也成了歷史名詞,而補衫行業卻未絕跡,代之而起的是織補店檔,檔主男女均有,補衫講究手工技巧,不再是“補剌”那麼簡單,而是從原來的衣物內邊布料拉線,在衣服破孔依着經緯織補,恢復原貌,可謂心靈手巧。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以草堆街口及白馬行街兩織補檔著名。時至今日,仍然有人當織補行當,不過織補的衣物都很昂貴,需要高超手藝,工錢也相應提高。
補衫婆成歷史名詞
尊敬的“澳門記憶”會員,您好!
感謝您長期以來對“澳門記憶”文史網的支持與信任。為持續優化會員服務品質與保障會員權益,本網站將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實施新版的《服務條款》。敬請各位會員詳閱修訂後之條款,有關內容可於以下查閱:
您已詳細閱讀並同意接受該等《服務條款》修訂內容。
若您對本次更新有任何疑問,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
感謝您一如既往的支持與信任,“澳門記憶”文史網將持續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會員服務。
“澳門記憶”文史網 敬啟
發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