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三十八年 (1949年1月1日-1949年12月31日)9月4日,私立東南學校成立。初辦小一、二及預備班,由畢漪汶任校長,租近西街24號為校址。半年後,遷往消防隊巷8號。[1]
[1]劉羨冰編著:《世紀留痕:二十世紀澳門教育大事志》,第86頁。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15
民國三十八年 (1949年1月1日-1949年12月31日)9月4日,私立東南學校成立。初辦小一、二及預備班,由畢漪汶任校長,租近西街24號為校址。半年後,遷往消防隊巷8號。[1]
[1]劉羨冰編著:《世紀留痕:二十世紀澳門教育大事志》,第86頁。
更新日期:2019/01/15
今天,在白鴿巢前地5-7號的勵群學校舊址上矗立的,是東南學校。和勵群一樣,東南原先也是一間私立學校,沒有教會和社團的支持,由畢漪汶校長於1949年創立,將近七十年後的今天,它成為一間不牟利的由社會人士監管的學校。晚年的畢校長把她畢生教育事業的心血結晶貢獻給澳門社會。
澳門女教育家:畢漪汶校長和東南學校
“有一次跟學生到他居住的白鴿巢區木屋家訪,學生或怕家長責罰,剛到木屋區,在街角突然拔足狂奔,追也追不上。在迷宮般,又多狗的木屋區,陌生人根本沒有路可行。所以以前老師做家訪,不論晴天雨天,都會帶備雨傘,因為一傘在手,有時可以用來趕狗!
留守新橋的文化人
李瑞儀校長(1916-1986),廣東台山人,在廣州出生及長大。12歲畢業於廣州市立第二小學後,入讀廣州東山培道女子中學,1934年高中畢業,考入燕京大學,主修中文,副修英文。1936年因“一二・九”學生愛國運動影響,抗日戰爭爆發前,大學三年級時,遵父母之命南返廣州,後在中山大學借讀一年,1940年畢業於廣州中山大學中文系。在中山大學肄業期間,李瑞儀獲文學院中文系最優成績獎。
澳門女教育家:李瑞儀校長與培道中學
伯多祿有很多卓越的著作,例如《初學者適用:以葡文認識中文和中國》、《寓言故事》、《日常廣州及北京方言 葡譯《聖諭廣訓》內頁用語》、《中文實用語法》、《中文書寫語及口語教程》、《譯自〈聖諭廣訓〉的中文書寫語》、《粵語指南》、《澳門葡文 學校適用:粵語中文文章》、葡譯《國文教科書》等,在當時而言成就非凡,大多數更是以啟發性教學及教育的模式來構思和制定,有系統地編排準備每一課,更以拼寫法/正字法配合,以便學習。
伯多祿 Pedro Nolasco da Silva
人物: | 畢漪汶 |
時間: | 民國時期(1911-1949年) |
1949年09月04日 | |
關鍵字: | 東南學校 |
小學教育 | |
教育 |
資料來源: | 吳志良、湯開建、金國平:《澳門編年史》第五卷,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9,第2761頁。ISBN 978-7-218-06327-0 |
版權資訊: | 澳門基金會 |
語種: | 中文 |
登錄號碼: | t0008766 |
尊敬的“澳門記憶”會員,您好!
感謝您長期以來對“澳門記憶”文史網的支持與信任。為持續優化會員服務品質與保障會員權益,本網站將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實施新版的《服務條款》。敬請各位會員詳閱修訂後之條款,有關內容可於以下查閱:
您已詳細閱讀並同意接受該等《服務條款》修訂內容。
若您對本次更新有任何疑問,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
感謝您一如既往的支持與信任,“澳門記憶”文史網將持續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會員服務。
“澳門記憶”文史網 敬啟
發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