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崧,廣東省香山縣人。澳門賭商。 韋崧與劉學詢是同鄉好友。1882年,韋崧擔任上海一家洋行的助理買辦,後到香港投資房地產。1885-1895年,他擔任滙豐銀行及大東電報局的買辦;1893年被委任為香港太平紳士。 1895年,澳門闈姓博彩進入第三屆承包經營期。劉學詢是第二屆承包人,但因拖欠承包款,被康有為等人舉報,弄得灰頭土臉。這一屆闈姓,韋崧的“宏豐公司”投得經營權。 宏豐公司是個空殼公司,韋崧表面上是老闆,幕後大股東是劉學詢。宏豐公司資本72萬兩,分為20股,劉學詢佔十股,擁有50%的股權,其餘七名股東中,三名“總理”各佔二股,四名“協理”各佔一股。該公司規模不大,股東卻不簡單。 其他六名股東中,香山縣人韋寶珊的地位顯赫,是首批英國華人留學生之一,香港著名的銀行家、商人及政治家,積極參與清末民初各大政治事件;1882年獲港英政府任命為“非官守太平紳士”,參與創立保良局、團防局等;1896-1917年擔任定例局(今立法局)非官守議員,是香港1842年開埠以來第四位擔任該局議員的華人。 劉渭川(國祥)也是香山縣人,1880年開始,劉渭川家族擔任沙宣洋行(沙遜洋行,E. D. Sassoon & Co.)買辦,他曾留學加拿大,1884-1893年擔任東華醫院總理,1891年入籍英國,被港英政府任命為太平紳士;1892年出任滙豐銀行買辦,香港衛生局、區域守望會成員。 盧九(華紹)是廣東新會人,生意涉及博彩業、豬肉生意、房地產業等;長期控制澳門博彩業,成為賭王;不僅參股劉學詢的宏豐公司,經營廣東的闈姓博彩,涉足番攤、白鴿票(小闈姓)、山票、仁慈堂彩票等,並且獨資承包廣東的小闈姓。 這些股東加盟,為宏豐公司帶來巨大的政治和經濟資源。公司日常資金運作,經常借助於這些股東關係,得到相關洋行、銀行的支持。如韋崧和劉渭川從台灣銀行香港分行為宏豐公司貸款四萬元。另一股東Ma Fat-ting從自己佔股份的Lai-hing銀號,給宏豐公司貸款31萬元。這些股東利用自己在洋行和銀行中的廣泛人脈,將華商在日本或東南亞經營商號所發行的“匯票”,轉給滙豐銀行,為宏豐公司籌措資金。 創辦宏豐公司時,劉學詢將一部分自己的房地產地契存於公司中,價值約50萬元。此舉,應當是為證明宏豐公司的資產實力和資信證明,但負責具體經營的劉渭川,卻將這些房契抵押給滙豐銀行貸款,日後引發一連串的跨境官司。 1900年1月27日,到任幾天的李鴻章,經清廷批准,全面放開廣東的賭博行業,以廣開財源,籌集包括打黑在內的經費。除公開經營闈姓賭博外,山票、鋪票、番攤、彩票、小闈姓等賭徒們喜歡的地下博彩,全部合法化,由政府發放執照,招標經營。4月23日,成立商務局,劉學詢被任命為局長。而宏豐公司除已承包經營的闈姓外,還承包山票、鋪票的經營。[1] [1]雪珥:《賭王“兄弟連”》,載“體壇網",2012年10月20日,http://news.titan24.com/wanxiang/2011-05-24/139903.html。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