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联资料
更新日期:2019/11/18
更新日期:2019/11/18
同治十年(1871年2月19日─1872年2月8日)9月23日,澳门第二届闱姓承充合同签订。此次闱姓承充的葡文合同出现中文纪年,可能是考虑到闱姓博彩以科举作依据的特点,特意写作同治(Tung-Chi)十年七月二十六日。承充人为买办商人(Comprador)梁六(Aloc,后又有写成Aloe或Ahoy),承充价码是每年缴纳5000元。承充时间是三年,自1872年1月26日开始。这次承充的担保人王亚禄(Vong-Alok)。合同条款与第一届基本相同。一是倘若知悉无人获彩的情况下,承充人应将票银归还买票者。二是每四个月上期缴交1666. 666元于公物会。COTA: AHU-ACL-SEMU-DGU-005,B-No. 3, Cx. 0042(1873年),葡萄牙海外历史档案馆。
澳门第二届闱姓承充合同签订
光绪八年(1882年2月18日─1883年2月7日)3月3日,华人卢九、胡衮臣获准承充氹仔番摊并鸦片烟生意,一年为期,自本年5月1日起计,只限在氹仔村而已,别村或别处,无论与氹仔或远或近,俱不在内。规银为8800大元,分每月上期交纳七二兑。《澳门政府宪报》1882年4月15日第15号。
华人卢九、胡衮臣获准承充氹仔番摊并鸦片烟生意
同治十二年(1873年1月29日─1874年2月16日)8月5日,澳门番摊承充合同签订,这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澳门番摊承充合同。《承充澳门番摊揽头生意章程》内容为中葡文合璧,左右对照。承充的华商为郑耀、刘越犀、钟超三人。条款的主要内容如下:1. 承充番摊合约章程以一年为期。计至1874年9月10日为满期。承充规银15万元,由本年9月11日起。每月上期缴纳规银12500元,七二兑。2. 淮开摊馆26间,不得多开。无论是否开足26间,依然照纳规银。如欲多开须禀明公物会宪。3. 由关闸至妈阁地方所有摊馆生意均归承充人。任由承充人在界内照上款开馆多少。4. 午夜12点闭门。有私开罚银50两。5. 准开打牌馆三间。6. 该承充三人有保险公司50份,每份500两交出作按以为担保规银,另有香港商人担保该三人遵照合同。签名:郑耀、刘越犀、钟超,担保人为和兴李升。通过这一番摊承充合同档案来看,番摊的开设地不包括氹仔,有开设打牌馆以及开设时间的限制情形,这些内容都是以前未曾出现过的。AH/F/422, MIC: A0585. p. 1, 澳门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郑观应:《澳门窝匪论》,最早发表在1872年的《申报》中称:“其番摊之馆则已有二百余号也。”由档案可见,仅准26间。很可能郑氏是指赌馆内的番摊赌台数目。
澳门番摊承充合同签订
同治十一年(1872年2月9日─1873年1月28日)6月25日,澳门公物会重新出投澳门第二届闱姓,赌商陈恒以每年缴纳17033. 3元承充银的最高价投得,为期三年,三年共缴银51000元,担保人先拿.飞南第伯爵。AHU-ACL-SEMU-DGU-005, A-No.2, Cx. 0042(1873年),葡萄牙海外历史档案馆。
澳门公物会重新出投澳门第二届闱姓
同治十一年(1872年2月9日─1873年1月28日)5月12日,承充第二届闱姓商人梁六声称已经卖出闱姓票超过800000条,却遭受许多损失和迫害,不能确定能继续经营三年时间。1月20日,香港禁赌,闱姓和番摊在香港被禁止。他的合伙人,特别是华人文咸(Veng-Ham),香港鸦片承充人,负责照料闱姓售卖,主要由其交纳大部分的承充款——现已不再支持这项生意。面对此种情形,1872年5月20日,公物会宣布梁六的合同作废。5月26日,澳门公物会重新出投闱姓,同华商习应泰(Si-ieng-tae)签订合同草案,承充价为三年22000元,自1872年9月27日起。AHU-ACL-SEMU-DGU-005, E-No. 1, No. 2, Cx. 0042(1873年),葡萄牙海外历史档案馆。根据以上材料记载,香港的Veng-Ham,在英文中应是Wo Hang Firm。Wo Hang Firm是广东新会人李升和李良兄弟于1857年在香港设立的公司,公司生意涉及多个领域。公司的汉文名是“和兴金山庄”。李升又名李璿,字玉衡。1854年,李氏兄弟在香港以投资地产起家,后又经营银号生意。1868年,香港赌博合法化,李氏家族获得承充权。同时,他们还是香港鸦片生意的承充人。1869-1872年,李升是香港东华医院的倡建首总理。李升于1900年过世。李良于1864年去世。参见Carl T. Smith, “The Emergence of a Chinese Elite in Hong Kong”, in 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Vol. 11, pp. 90-91, 1971, Hong Kong. 《东华三院历届总理芳名》,载东华三院发展史编纂委员会编辑的《东华三院发展史》第五辑,香港东华三院庚子年董事会出版,1961年2月。AHU-ACL-SEMU-DGU-005, F-No. 2, No. 3, No. 4, Cx. 0042(1873年),葡萄牙海外历史档案馆。
梁六声称不能确定能继续经营三年时间
光绪七年(1881年1月30日─1882年2月17日)由于“卖猪仔”生意没落,以此营生的知咕洋行亦走向衰落,约在本年,何老桂次子何穗田租用位于柴船尾巷口的知咕洋行总部大宅开办“昌明公司”,即一家会员制的赌馆。昌明公司入会仅交一两银的会费,就可以成为会友。公司内设摊台、麻将房、天九房、票铺、鸦片烟室、会客室、写字楼、宴会厅,还有两间“操曲室”,即供会员学曲、票戏、赏花之用。故时又称“富贵俱乐部”。据称,何穗田每年从昌明公司获利总在万两以上。金丰居士:《柴船尾巷口“知咕洋行”》,载《讯报》2007年1月13日。③《镜湖医院征信录》上,第12页。
何穗田开办“昌明公司”
光绪三年(1877年2月13日─1878年2月1日)10月27日,澳门总督科雷亚.施利华称:“在澳门可以自由进行幸运博彩活动,如番摊、摸彩和玩纸牌,并允许通过预先支付牌照费设立适当的场所。”施白蒂:《澳门编年史:19世纪》,第208页。
澳门总督称在澳门可以自由进行幸运博彩活动
光绪四年(1878年2月2日─1879年1月21日)5月18日,随着闱姓在广州和澳门等地的发展,其规模和影响也越来越大。澳门闱姓到了第三届,已出现了一个小高潮。在第四届澳门闱姓未出投之前,就已经风闻今年澳门政府“可得洋45万元,观此情形,是赌风竟日炽一日也”。5月18日,澳门公物会将澳门、氹仔、过路湾闱姓出投。华人冯成、何德昌(Hotachiong)以现银401000元,取得三年的承充期。担保人先拿.飞南第。自西纪本年9月27日至1881年9月26日。《申报》1878年5月18日《赌风大炽》。何德昌,又名何尧阶。澳门近代著名华商。1878年和1881年闱姓承充人,一直有经营闱姓子厂的纪录(澳门兆三元闱姓厂,见《澳门政府宪报》1895年2月16日第7号),生卒不详。子何寿田,又名何福龄,亦是后期著名华商。AH/F/422, MIC: A0586, p. 95, 澳门历史档案馆;AH/F/431, MIC: A0588, p. 75, 澳门历史档案馆。
闱姓的规模和影响越来越大
同治十一年(1872年2月9日─1873年1月28日)1月20日,香港禁赌。1871年底,在日渐激烈的反对声中,香港会议禁止赌博。港英政府随后发布告示,自1月20日始,所有赌馆即时封闭,不准营业。1月30日又颁布禁赌布告条令,指出所谓赌博,其意还包括一切闱姓、花会及其他有彩之赌博,皆属于禁止范围。香港禁赌对澳门博彩业产生了一定影响,直接导致了有香港商人参与承充的第二届闱姓破产。而且随着粤港两地的禁赌,更多的赌客向澳门转移,导致澳门博彩业进入高峰期。《申报》评论此事:“彼澳门西官以为人弃我取,粤省香港既已禁止净绝,则赌徒之生业顿无所赖,然平素恃为生涯,而一旦弃之,人情所不能堪。澳门旧有赌馆,有不络绎趋赴者乎?合省港于澳门,以三合一,有不更增其盛者乎?此所以每年承缴赌税有百数十万之多也。”花会,又称打花会、索家赌等,是一种极具迷信色彩的赌博。大约出现于乾隆初年的福建兴化,最早见诸史料记载的时间是乾隆二十五年(《台湾文献丛刊》第199种《福建省例.刑政例》上《禁摇会赌博》)。《清稗类钞》第10册赌博类《花会》,第4912页称:“花会为赌博之一种,不知何自始。极其流毒,能令士失其行,农失其时,工商失其艺。广东、福建、上海俱有之,博时多在荒僻人迹不到之处,而以广东为最盛。道光间,浙江之黄岩盛行花会,书三十四古人名,任取一名,纳筒中,悬之梁间。人于三十四名中,自认一名,各注钱数,投入柜中。如所认适合筒中之名,则主者如所注钱数,加三十倍酬之,其下则以次递减,至百金数十金不等,往往有以数十钱而得数百金者。其后流入广东,而其法异矣。”同治《番禺县志》卷6《舆地略》4载:“有曰‘花会’者,亦用古人名数十,令人猜之,其诱骗甚于白鸽票,但只能以诱妇人孺子。”鲁言:《香港赌博史》,第25-28页。《申报》1880年8月1日《论赌税》。
香港禁赌
时间: | 清后期(1845-1911年) |
约1890年 | |
关键字: | 餐饮业 |
旅馆 | |
赌博 | |
赌场 | |
茶楼 | |
山水名茶 | |
招牌 | |
赌馆 | |
百叶窗 |
发行商: | Graça & Co., Hongkong, China |
资料来源: | 利冠棉、林发钦:《19-20世纪明信片中的澳门》,澳门历史教育学会,2008, 第209页。精装ISBN 978-99937-927-1-0;平装ISBN 978-99937-927-0-3 |
藏品所有人: | 利冠棉 |
数位作品提供者: | 澳门历史教育学会 |
权限范围: | 利冠棉授权澳门基金会使用。如需使用有关资料,需征得有关版权实体的同意。 |
系列: | 明信片中的澳门--澳门生活 |
语种: | 中文 |
英文 | |
葡文 | |
资料类型: | 图片 |
明信片 | |
黑白 | |
邮票 | |
邮戳 | |
笔迹 | |
登录号码: | p0007327 |
尊敬的“澳门记忆”会员,您好!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澳门记忆”文史网的支持与信任。为持续优化会员服务质量与保障会员权益,本网站将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实施新版的《服务条款》。敬请各位会员详阅修订后之条款,有关内容可于以下查阅:
您已详细阅读并同意接受该等《服务条款》修订内容。
若您对本次更新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感谢您一如既往的支持与信任,“澳门记忆”文史网将持续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会员服务。
“澳门记忆”文史网 敬启
发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使用说明
检视全站索引
“AND”,为缩小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交集”;
“OR”, 为扩大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联集”;
“NOT”,为排除不相关的检索范围 ,“AND NOT”表示第二个搜索项,在检索范围将被排除。
已经有澳门记忆帐号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参与, 0 条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实故事,共同填补历史空白!(15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