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二年 (1933年1月1日-1933年12月31日) 1月6日,在保孤会 (Associação Pública de Protecção aos Jovens e Órfâôs)的赞助下,新孤儿院在水坑尾巷2号正式落成。澳门孤儿院原为仁慈堂属下机构,1900年由仁慈堂值理伯多禄.施利华首创,院址设于塔石街l号。1918年,因经济原因倒闭,当时共收养孤儿182名。1931年7月14日,在孤儿院长大的仁慈堂值理佩德罗.安热罗 (Pedro Paulo Ángelo)开始为重建孤儿院进行公开募捐,共筹得善款l万澳门元。至1932年8月l3日,澳门政府第936号训令通过孤儿院章程,最后在安热罗、阿马拉尔.克伊尔 (Keil do Amaral)及古斯塔沃.施利华 (Gustavo Nolasco da Silva)等热心人士的协助下,终于建成新孤儿院。[1]
[1]施白蒂:《澳门编年史:20世纪 (1900-1949)》,第3页、第246页及第258页。
关联资料
更新日期:2019/01/15
留言
留言( 0 人参与, 0 条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实故事,共同填补历史空白!(15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