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耶稣会新会员费尔南‧门德斯‧平托(Fernão Mendes Pinto)从浪白滘写信,描述了他在这一年抵达上川、来到浪白滘的情况。这封信成了第一份提及澳门的已知文献。平托指出:“阿妈港离我们所在的浪白滘三十余里格(十里格约5公里)……”。阿妈港即指澳门。
12月15日,卡内罗(D. Belchior Carneiro)在果阿被封为主教,于1567年被选为日本和中国的主教。
关联资料
更新日期:2019/07/18
更新日期:2019/07/18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1月20日─1559年2月6日)康斯坦丁诺•布拉干萨(Constantino de Bragança)出任葡印总督。http://en. wikipedia. org/wiki/List of colonial heads of portuguese India.
康斯坦丁诺•布拉干萨出任葡印总督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1月30日─1558年1月19日)葡人入居澳门半岛的当年,就在半岛东部建起了一座造炮厂。郑舜功称:佛郎机夷号称海王者,盖屋居止龙崖门,又闻市铜铸造大铳。嘉靖三十六年(1557),广东政府允许葡人在澳门盖屋居住,之前的三年,只能临时搭棚贸易,贸易完即撤棚离去,而至本年,广东政府批准葡人在澳门建筑。黄福庆主编的《澳门专档》第4册《澳门界务说帖》第81—82页称:1557年,中国政府方准葡人建设工厂于该岛之东。此为葡人在澳实行建筑之始。龙崖门,霍韬的《霍文敏公文集》卷5《龙崖序》称:”香山海滨,有峭石壁立,世呼为龙崖。“此龙崖当为龙崖门之由来,在香山海滨,故当指澳门,参见汤开建:《澳门诸名刍议》,载《澳门开埠初期史研究》,第78页。郑舜功:《日本一鉴》卷6《海市》。又霍与瑕的《勉斋集》卷19《处濠镜澳议》称澳门葡人“买马造铳”。可见,澳门确实在开埠之初即已建有造炮厂。
葡人在半岛东部建起了一座造炮厂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2月4日─1563年1月23日)12月26日,吉尔万尼•蒙特介绍澳门时称:当时澳门已有5000人,葡萄牙已婚者在这里达到800人。Manuel Teixeira, Macau no Séc. XVI, p. 43; Manuel Teixeira, Macau e a Sua Diocese, Vol. 3, pp. 135—136.
吉尔万尼•蒙特称当时澳门已有5000人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1月23日─1556年2月10日)彿朗西斯科•巴雷托(Francisco Barreto)出任葡印总督。http://en. wikipedia. org/wiki/List of colonial heads of portuguese India.
彿朗西斯科•巴雷托出任葡印总督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1月14日─1565年1月31日)4月22日,广东东莞水兵徐永泰等400人守潮州柘林澳,五个月无粮饷,遂发动兵变,后入外洋,又与东莞盐贩、海南栅之盗贼合兵,势力益强,楼船鼓行,扬帆直抵省城。叛军配备有大量的火炮,军备亦很足。“汤总兵克宽与战,连败衄”。但广州城墙高大坚固,叛军未能攻入,他们袭击了广州郊区。并于6月中旬来到澳门,准备洗劫澳门。当时澳门只有不到300名葡人,加上奴仆和当地基督徒,约1500人。当盗匪来到澳门港口时,兵头迪奥戈•佩雷拉指挥山上的石弹炮向盗船发射。停泊在港外的两艘葡舰也向盗船开炮射击。后来又有从帝汶返回的葡船支援,盗匪撤退。但盗匪返回再次进攻广州。广东副总兵汤克宽闭城死守,并向戈伊斯特使和兵头迪奥戈•佩雷拉求援。9月27日,澳门方面召开会议,决定出兵支持。以迪奥戈•佩雷拉为首的澳门商入团体决定出兵向广东地方官员提供军事援助,并借出兵支援广东而达到以下三个主要目的:一、对暴动分子可能对澳门与广州之间实行的贸易封锁先做好提防。二、对东莞暴动者袭击澳门的企图及其进攻从英苏林迪亚各港口驶往澳门的葡萄牙商船的海盗活动给予还击。三、以澳门军队平叛获得胜利的情况下,从中国方面获得政治利益,并加强澳门在广东地方当局和朝廷的影响(其最重要的结果就是接受戈伊斯使团的外交使命)。于是,刘易斯•梅洛和迪奥戈•佩雷拉各率一队人马,兵分两路,整装出发。参战的葡萄牙人共300名。而盗匪是9艘巨舰,2000名士卒。10月7日,葡人参战时,广东总兵俞大猷正从东莞南头和惠阳调水师南头沙船和白石船准备合击叛军,双方激战于东莞虎头门之外之三门海。刘易斯•梅洛乘中国帆船突然向叛军袭击,叛军看见船队迎面而来,以为他们是中国水师,就迎刃而上。因为参战的澳门葡船有俞大猷的“旧熟”澳门华人“林弘仲(Ni Lao,林老)数船”,等他们认出是异国基督徒时,遂魂飞魄散,纷纷跳入水中,这样,半小时之内,斩获叛军500人。刘易斯•梅洛率领的船队与明军合作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史称“三门之役”。迪奥戈•佩雷拉的船队由于遭到逆风和海潮,没能及时赶到作战现场。役后葡萄牙人将俘获的叛军船只交给广东总兵。此役生擒叛军612人,斩首不计。葡萄牙人歼灭叛军的胜利对葡萄牙使团进京和耶稣会士进入中国内地传教之事产生了积极效果,总兵答应将此事上奏皇上,并免一年抽分。然此承诺“非出巡抚意。已夷平贼,汤剿为己功,海道抽分如故。夷遂不服,拥货不肯输税。省城官谋困之,遂阻道不许运米面下澳。夷饥甚,乃听抽分”。汤克宽这一次失信于澳门葡人事件,后庞尚鹏见到澳门葡人“诡形异服,弥满山海,剑芒耀日,火炮震天,喜则人而怒则兽,其性素然也,奸人且导之,凌轹居民蔑视澳官,渐不可长”。正是汤失信于葡人之后,葡人不服的表现。澳门葡人因对广东副总兵汤克宽免一年抽分的失信不服,还拒绝纳税。广东总兵俞大猷乃上书两广总督吴桂芳称:“用官兵以制夷商、用夷商以制叛兵,在主将之巧能使之耳。”并提出要以水陆军各数千进攻澳门,将“恃功恣横”的澳门葡人趁机剿灭,“以造广人之福”。吴桂芳未采纳他的意见。叶权:《贤博篇》附《游岭南记》。阿尔维斯:《澳门开埠后葡中外交关系的最初十年》,载《文化杂志》第19期,1994年。埃斯科巴尔称Ni Lao是中国人,15年来一直与葡萄牙人打交道,自己拥有两三艘船,他是自愿同葡萄牙人一起参加出征者。见罗理路(R. M. Loureiro):《澳门寻根》附录文献之九若奥•德•埃斯科巴尔《评述》,第116页。林老(Ni Lao)疑为林弘仲。俞大猷:《正气堂集》卷15《集兵船以攻叛兵》。罗理路:《澳门寻根》附录文献之九若奥•德•埃斯科巴尔《评述》(澳门,1565年),第110—125页及《明嘉靖实录》卷532嘉靖四十三年三月甲寅条,郭棐:《粤大记》卷3《海道澄波》。叶权:《贤博编》附《游岭南记》;陈吾德:《谢山存稿》卷1《条陈东粤疏》。庞尚鹏:《百可亭摘稿》卷1《抚处濠镜澳夷疏》。俞大猷:《正气堂集》卷15《论商夷不得恃功恣横》。
广东东莞水兵徐永泰等400人守潮州柘林澳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1月23日─1556年2月10日)10月20日,葡商杜阿尔特•伽玛的船满载货物从日本返回浪白滘。 同时抵港的还有瓦兹•阿拉贡(Diogo Vaz de Aragão)的一艘商船。 Rebecca Catz: coma colaboração de Francis M. Rogers, Cartas de Fernão Mendes Pinto e outros documentos, pp. 64—65.
葡商杜阿尔特•伽玛的船满载货物浪白滘
隆庆五年(1571年1月26日─1572年1月14日)6月24日,菲利浦二世下令将马尼拉升格为城市,并选出市长和各级行政官员。当西班牙人选定马尼拉作为他们在菲律宾的活动中心时,澳门葡人由于有《托德西利亚斯条约》和《萨拉戈萨条约》的约束以及摩鹿加问题的前车之鉴,他们对马尼拉并未感到兴奋。当得知西班牙人迅速跟华人,尤其是福建人建立了贸易关系,澳门葡人更是不能确定其影响。中国人从福建出口到马尼拉的丝绸越来越多,以致当它们被转运到美洲之后已经给当地的纺织品制造者造成压力。除此之外,福建人也带去了糖和铁,以及各种制造品,尤其是瓷器。这些商品有的被运往菲律宾群岛内,还有些被带去美洲。福建人不仅经营中国产品,还提供胡椒、珍贵木料,甚至从印度东部获取香料。总之,西班牙人在菲律宾的出现带来了新的需求,福建人对此作出迅速反应,从而在广州、澳门的竞争中巩固了自身的地位,也使西班牙人悄悄萌生直接进入中国市场的愿望。Boletim da Filmoteca Ultramarina Portuguesa, n. 032, p. 18(以下所引Boletim da Filmoteca Ultrarnarina Portuguesa一书资料,均转自加尔西亚一文,不另注),转自加尔西亚:《澳门与菲律宾之历史关系》,载《澳门史新编》第2册,第534页。“马尼拉”一名,原是从打家鹿文的“美”和“尼勒”字合成,意思是那里有“尼勒”花的地方。“尼勒”据说是一种攀藤而开白花的小植物,现在打家鹿文叫做Ixora Manila(刘芝田:《中菲关系史》第6章,第369页)。普塔克:《明代澳门与东南亚的贸易》,载《澳门史新编》第2册,第383页。
菲利浦二世下令将马尼拉升格为城市
人物: | 费尔南.平托(Pinto, Fernão Mendes) |
贾耐劳(Leitão, D. Belchior Carneiro, S.J.)(主教),1516-1583 | |
时间: | 明中后期(1494-1644年) |
1555年12月15日 | |
1555年11月20日 | |
地点: | 中国--广东--浪白滘 |
印度--果阿 | |
中国--广东--江门--上川岛 | |
关键字: | 历史 |
神职人员 | |
信件 | |
主教 | |
耶稣会 |
资料来源: | 吴志良、杨允中主编:《澳门百科全书》(修订版),澳门基金会,2005,第614页。ISBN 99937-1-032-6 |
语种: | 中文 |
登录号码: | t0016488 |
尊敬的“澳门记忆”会员,您好!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澳门记忆”文史网的支持与信任。为持续优化会员服务质量与保障会员权益,本网站将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实施新版的《服务条款》。敬请各位会员详阅修订后之条款,有关内容可于以下查阅:
您已详细阅读并同意接受该等《服务条款》修订内容。
若您对本次更新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感谢您一如既往的支持与信任,“澳门记忆”文史网将持续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会员服务。
“澳门记忆”文史网 敬启
发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使用说明
检视全站索引
“AND”,为缩小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交集”;
“OR”, 为扩大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联集”;
“NOT”,为排除不相关的检索范围 ,“AND NOT”表示第二个搜索项,在检索范围将被排除。
已经有澳门记忆帐号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参与, 0 条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实故事,共同填补历史空白!(15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