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资料
更新日期:2019/01/15
更新日期:2019/01/15
澳门土生葡人画家的代表。又译作巴普蒂斯塔。私生子,父亲早逝。家境贫寒。生活和艺术道路十分艰苦,造就了他执著的奋斗精神。12岁进圣若瑟修院读书,学校离英国画家乔治‧钱纳利(George Chinnery)居住的鹅眉街八号十分相近,机缘巧合使毕仕达结识了钱纳利。在钱纳利的指导下终于成为澳门知名的画家。他是钱纳利众多学生中最有个性的画家,其水彩画和速写师承钱纳利,但又有自己的风格,色彩朴素,笔下的澳门风景画带有顽强的固有色彩观念,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他的画风中包容了许多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情趣和庙宇色彩,反映了中国文化对他潜移默化的影响。
毕仕达(Marciano António Baptista),1826-1896
同治九年(1870年1月31日─1871年2月18日)7月29日,澳门土生葡人、名医莱奥卡迪.科斯塔(Leocádio Justino da Costa)在澳门病逝。莱奥卡迪最早在圣若瑟修院接受教育,后中断学业,从事航海事业。几年后前往果阿潜心攻读医学,1841年返回澳门,在1859年防治霍乱流行期间名声大噪,获得业绩勋章。施白蒂:《澳门编年史:19世纪》,第179页。
莱奥卡迪.科斯塔在澳门病逝
光绪五年(1879年1月22日─1880年2月9日)3月1日,《澳门土生公正报》(O Macaísta Imparcial)的创办人费力西安诺.克鲁斯(Félix Feliciano da Cruz)在香港逝世,费力西安诺为澳门土生克鲁斯(Cruz)家族的第三代,1810年生于澳门大堂区。费力西安诺不仅创办了著名的《澳门土生公正报》,而且还在澳门创建了“费力西安诺印刷公司(Tipografia Feliciano)”,后改名为亚美尼亚(Arménia)印字馆。Jorge Forjaz, Famílias Macaenses, Vol. 1, p. 965.
费力西安诺‧克鲁斯在香港逝世
同治三年(1864年2月8日─1865年1月26日)9月4日,澳门土生商人劳伦索‧阿尔梅达(João Lourenço de Aimeida)在澳门去世,葬于西洋坟场。劳伦索‧阿尔梅达为澳门土生阿尔梅达家族第三代,l788年5月29日出生于澳门风顺堂区。1811年8月,他被任命为船长,1823年任“爱莉莎(Elisa)”号指挥官,1825年担任大型船只“感恩(Gratidão)”号指挥宫,1837年又担任双桅船“热诺维瓦(Genoveva)”号指挥官访问孟买和新加坡。1833年11月1日,被选为仁慈堂值理。1834年任议事公局商务监理。Jorge Forjaz, Familias Macaenses, Vol. l, p. 99.
劳伦索‧阿尔梅达在澳门去世
澳门立宪派领袖,少校军官。又译作巴尔博托。葡萄牙人。1822年以澳门土生葡萄牙人为主的立宪派强烈要求变革。8月19日,市民选出新的议事局,成立立宪派新政权,推巴波沙执政。9月12日,他又创办澳门有史以来第一张报纸──《蜜蜂华报》,该报成为有力武器,以社论、读者来信形式检举复旧势力。后来澳门新政权未获葡印总督的承认,1823年6月,果阿派兵镇压。在清政府的帮助下,澳门新政权才暂时解围脱险。但立宪派内部却矛盾重重,巴波沙主张改变历来的政体,重选一个没有普通法官的议事局,引起市民的不满。保守派利用这一机会,秘密与果阿军队勾结,于9月23日凌晨进入澳门,逮捕巴波沙,并将其押往印度受审。
巴波沙(Paulino da Silva Barbosa)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2月7日─1846年1月26日)4月23日,澳门土生葡人若奥.辛德曼(João Hyndman)以他本人及其子女的名义对居澳巴斯商人希尔治皮.鲁斯托姆治(Heerjeebhoy Rustomjee)提出诉讼。鲁斯托姆治为著名鸦片商,1840年后一直租居辛德曼家族在南湾大马路第34号公馆,年租金600元。到1845年时,鲁斯托姆治破产,不仅拖欠房租,还无力支付按金,故被辛德曼家族告到澳门法院。同时,鲁斯托姆治还欠葡萄牙人安东尼奥.高美士(António Gomes)的债,澳门法院于12月1日下令封存其家俱为抵押。施其乐(Carl T. Smith):《珠江三角洲的巴斯客商》,载《文化杂志》第59期,2006年。
若奥‧辛德曼对希尔治皮‧鲁斯托姆治提出诉讼
叶德利,西名泰迪叶,原籍广东梅县(今属梅州市梅县区),生于印尼。[1]港澳富商、澳娱创始人之一、“格兰披治先生”。赌王何鸿燊妹夫。 父亲对德利影响较大,嘱咐他要工作勤奋、取信于人。德利少年时,在印尼接受教育。40年代初,他回到香港,先在国民收银机公司当推销员,后转到建源公司工作,并出任仰光分公司经理,取得香港5%食米的入口配额,立下大功。很快,他升任为香港和东南亚区总经理。在他的努力下,取得五成的食米入口配额。 他通晓英、法、德、荷兰、马来语多种语言,国语、福建、客家、广州、上海话等多种中国方言。他英语流利,熟悉金融股票业务,成为朋友们的投资顾问,很多朋友都把钱交给他,请他代为投资,因此,他赚了不少钱。 1961年,“职业赌王”之称的叶汉忽然来找德利。原来叶汉两次出高价竞投澳门赌场牌照都铩羽而回,败在傅老榕家族手下,但他不服输,希望能与德利合作。德利听了叶汉的建议,当场婉拒。因为傅家富甲一方,在港澳财雄势大,单靠两人之力,胜算甚微。 叶汉仍不死心,继续向德利游说。德利终于动心,首先找旧老板希尼斯“教路”,希尼斯为他找到一位在美国当律师的朋友,通过美国驻葡萄牙领事馆,向葡国政府查询审批赌牌的准则。 为获得详细资料,德利与妻子何婉婉秘密绕道西班牙及巴黎,亲赴里斯本了解详情,一切行动保持高度机密。在美籍律师的协助下,德利查出叶汉两次未能投得赌牌的真相。因叶汉并非葡萄牙公民,在澳门没有生意,根本不符合申请人的资格,投标书从未送达里斯本。 查清原因后,德利灵机一触,想到妻兄何鸿燊在澳门有生意、而其太太是葡国人,是最佳拍档的人选。于是,他找来何鸿燊助阵,众人忧虑财力未必能与傅家抗衡,何鸿燊找来霍英东作后盾。为了增加胜券,霍英东建议在投标书内加上如获赌牌,兴建码头等公共设施,使往来港澳的时间缩短,吸引更多港人到澳门旅游。 德利他们在澳门聘请负责草拟投标文件的律师突然失踪,各人眼见投标期限将至,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后来,德利叫来赛车手四处驾车寻找这位律师,结果在一条小街找到他。德利以了得的口才,最终说服律师立即返回律师楼草拟文件。各人忙了整个通宵,天亮前完成投标书。 揭盅之日,德利等人爆冷胜出。后来才知只赢对手一个马鼻,德利和何鸿燊等人出标316万元,多出对手仅1.7万元。1962年1月1日,德利和何鸿燊等人共同经营的赌场“新花园”正式开张。1962年5月,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简称“澳娱”)成立,霍英东任董事长,叶汉、德利任常务董事,鸿燊任董事总经理。[2] 德利热爱赛车,在澳门以“格兰披治先生”著称。1955年,他首次参与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最终因练习期间发生意外而未能完成赛事,从此,他与赛车结下不解之缘。 当初他以车手身份参赛,1970年初,赞助一级方程式赛车前身——Formula 5000国际赛。 1976年,德利创办德利车队(Theodore Racing),从参加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到赞助北美印第方程式IndyCar 500,到参加一级方程式赛车,他成为国际赛车事业的殿堂级人物。澳门“东望洋跑道”被认为是德利车队的主场,而德利在澳门松山的别墅就在“东望洋跑道”旁边。 除参与澳门格兰披治大赛外,德利车队是首支由华人拥有的一级方程式车队,1978年、1981年、1982年、1983年参赛,后来,德利接纳Ensignteam合并计划,不再以德利车队的名义出战一级方程式赛车,但他对一级方程式赛车的支持从未停止。 1983年,在德利的积极推动下,澳门方程式赛事从太平洋方程式——Formula Pacific正式改制为三级方程式赛车,德利车队邀请新人冼拿(Ayrton Senna da Silva)出战,并取得冠军,冼拿后晋身为一级方程式赛车名将;成为一级方程式赛车冠军的夏健仑(Mika Hakkinen)等多位车坛名将,都是出自德利车队。德利车队在澳门格兰披治大赛中夺得六次冠军,奠定了澳门赛车作为世界级车手摇篮的地位。[3] 德利成为全世界单座位赛车最年长车手,澳门大赛车博物馆设专区展出与德利有关的展品。他在香港浅水湾和澳门松山华宅的车房内,摆放著几辆古董跑车。一有烦恼,他就到车房看看他的宝贝。他说一看见它们,一切烦恼便烟消云散。 在大半生中,德利风流尽显。1983年,他在墨西哥度假胜地阿及培哥出尽风头,请来世界各地认识的52位前度女友及她们的丈夫、儿女,与他共度70岁诞辰。所有被邀嘉宾都获赠来回头等机票、豪华五星级酒店住宿四天,一切佳肴美酒任吃任喝,德利还向每位女友赠送金表、钻石胸针等名贵礼物。他出手阔绰,令外国记者以为他是阿拉伯酋长,后才知他是港澳富豪。这条消息瞬息转发世界各地,并配以德利与众洋妞嬉水的照片,一夜之间,他的“豪举”,名震全球。 德利妻子是何鸿燊之妹何婉婉,当年德利前往西贡暂避战乱时认识,双双堕入爱河。何婉婉居住澳洲。德利还有一位太太在美国,生下儿子小泰迪,成为他最疼爱的儿子。德利的港澳生意都交由长子叶庆华打理,叶庆华原是他的侄子,后过继给他。德利生育三子二女,从医的女儿因癌症病逝,年仅30岁。德利伤心了很长时间,并捐献一笔钱给癌病基金。 德利原持有约一成的澳娱股权,1992年以六亿港元卖给何鸿燊。德利是信德船务主要股东,后来,将大部分生意交给儿子及助手处理。他在英国、美国、加拿大都有产业,拥有财富估计逾20亿港元。 1990年,德利因肠出血在美国的专科医院进行大手术。手术前,医生告诉他生存机会不大。不过,他还是从死里逃生,可能与他年轻时当甲组足球员练就的强健体魄和多年赛车练就的顽强意志有关。 德利对风水深信不疑,其中环德成大厦办事处,电话、家具等都与27年前入住时一样,丝毫没有变动。原来,他请风水名家看过,之后一路顺景。[2] 2003年7月11日,德利在香港玛丽医院逝世,享年90岁。 澳门政府为表扬叶德利对澳门赛车事业所作的贡献,2003年,“第五十届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举行特别仪式向他致意。叶德利的丧礼以天主教仪式进行,灵堂布置简洁,场内外摆放许多白色鲜花。作风低调的叶家谢绝传媒采访,何婉婉及子女出席设灵仪式。 叶德利生前好友前来吊唁,夏利里拉家族成员夏利莱博士及儿子夏雅朗,赌王何鸿燊二太太的兄长蓝铧缨、三太太陈婉珍及罗保爵士,许世勋和郑裕彤等人送上花篮致意。何鸿燊在儿子何猷龙及儿媳妇罗秀茵的陪同下,前来参加丧礼。[4] [1]《港澳大百科全书》编委会:《港澳大百科全书》,广州:花城出版社,1993,第807页。 [2]立日:《港、台亿万富豪传2》,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第94-99页。 [3]《他们支撑著香港娱乐业:体育名门——叶德利》,载“新浪网",2009年1月5日,http://ent.sina.com.cn/s/2008-11-21/17492261756.shtml。 [4]林蕴儿:《何鸿燊妹夫叶德利设灵》,2012年7月18日,http://www.hihoku.com/yule/mingxing/gtxw/2011/0112/55073.html。
叶德利,1913-2003
人物: | 黎婉华,1924-2004 |
时间: | 民国时期(1911-1949年) |
1924年 | |
回归祖国(1999年-) | |
2004年02月21日 | |
地点: | 澳门半岛--花地玛堂区 |
巴波沙大马路 | |
何黎婉华庇道演艺剧院 | |
关键字: | 土生家族 |
澳门土生葡人 |
资料来源: | 黎细玲编︰《香山人物传略2》,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第161-162页。ISBN978-7-5034-5235-2 |
语种: | 中文 |
登录号码: | i0000436 |
尊敬的“澳门记忆”会员,您好!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澳门记忆”文史网的支持与信任。为持续优化会员服务质量与保障会员权益,本网站将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实施新版的《服务条款》。敬请各位会员详阅修订后之条款,有关内容可于以下查阅:
您已详细阅读并同意接受该等《服务条款》修订内容。
若您对本次更新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感谢您一如既往的支持与信任,“澳门记忆”文史网将持续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会员服务。
“澳门记忆”文史网 敬启
发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使用说明
检视全站索引
“AND”,为缩小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交集”;
“OR”, 为扩大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联集”;
“NOT”,为排除不相关的检索范围 ,“AND NOT”表示第二个搜索项,在检索范围将被排除。
已经有澳门记忆帐号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参与, 0 条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实故事,共同填补历史空白!(15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