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1月30日-1711年2月16日)6月2日,下午,澳門所有教會領袖教長和一些元老彙集到總督戴冰玉的住宅,試圖說服他放棄迫使學院交出躲進聖保祿學院並被他免職的議事會人員,因為這一事件造成的巨大混亂和不安威脅本市安全。耶穌會神父馬爾科(Marco)和總教長以強有力的理由說服總督下令撤出了包圍聖保祿學院的士兵。儘管戴冰玉下令撤走了包同聖保祿學院的哨兵,衝突卻沒有結束,城市因而分成兩派,有兩個議事會運作:一個是在議事亭掌權的議事會,另一個則是被總督解散現在在聖保祿學院和耶穌會神父們在一起的議事會。本月6日,總督召集全體市民選舉空缺的法官,先後選出若奧.蘇亞雷斯(João Soares)、老俾利喇(Manuel Pereira)和安東尼奧.比涅羅(António Pinheiro),但他們當選後均陸續躲進了聖保祿學院,於是法官的職位繼續空缺。[1]

[1]施白蒂:《澳門編年史:16—18世紀》,第80頁。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