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二十六年 (1937年1月1日-1937年12月31日)澳門電燈公司總裁嘉理仁 (Frederick Johnson Gellion)創辦“電燈公司體育會”,擁有會員達1000餘人,成為澳門最大規模的體育會。[1]
[1]鐵面人編1950年《體育年刊》之《嘉利仁先生》。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15
民國二十六年 (1937年1月1日-1937年12月31日)澳門電燈公司總裁嘉理仁 (Frederick Johnson Gellion)創辦“電燈公司體育會”,擁有會員達1000餘人,成為澳門最大規模的體育會。[1]
[1]鐵面人編1950年《體育年刊》之《嘉利仁先生》。
更新日期:2019/01/15
民國三十五年 (1946年1月1日-1946年12月31日)4月21日,由呂春山、陳彬、劉志遠等人發起的“澳門健中國語研究社”正式成立,社址設在賣草地街21號三樓。該社宗旨為研究國語、學術,並以此聯絡同學感情。社內設理事9人,候補理事2人組成理事會,由各理事推選正副主席各一人。《澳門健中國語研究社社章》,載廣東省檔案館編:《廣東澳門檔案史料選編》,第391—392頁。
“澳門健中國語研究社”正式成立
民國二十六年 (1937年1月1日-1937年12月31日)8月28日,中國婦女後援會澳門服務團正式成立。該團首任總務部長為揚兆儀,後為杅桂蘭繼任,每半年選舉一次,地址在竹園斜巷7號。《華僑報》1938年2月14日及3月3日。
中國婦女後援會澳門服務團正式成立
民國三十六年 (1947年1月1日-1947年12月31日)1月,澳門建築商會成立。該會前身為“澳門建築行”,成立於民國初年,曾在澳門政府備案。抗戰時,會務停頓。抗戰勝利後,遂由區華焜、崔德祺、麥漢仁、陸耀、何昌吉、馮養、吳扶、謝勝、陳思、梁林、陳桂等人發起組織,籌建商會。會址設在新馬路141號2樓。該會成立後,除處理建築事務外,還設有體育部與音樂部,推進會員之體育文藝活動甚力。《建築商會史略》,載《澳門今日之僑運》,第28頁。
澳門建築商會成立
民國二十四年 (1935年1月1日-1935年12月31日)9月,利宵學校聯合會 (Associação Escolar do Liceu)奠基,會徽圖案為兩隻狐狸,之間有一盾形,盾形上有5個小盾,顏色為綠。會徽設計者為民用建築工程師湯瑪斯‧蕭 (João Tomás Siu)。聯合會第一屆會董12月2日就職,聯合會代表委員會主席為學校校長費雷拉‧卡斯特羅,會董主席為喇拿‧尼士老師。飛歷奇:《澳門電影歷史:有聲影片時期 (1932—1936)》,載《文化雜誌》第23期1995年。
利宵學校聯合會奠基
民國三十四年 (1945年1月1日-1945年12月31日)7月15日,南中體育會正式宣告成立。1941年後,因戰爭與人事關係,澳門乒乓球聯會內部分裂,無法開展正常工作。澳門乒乓球運動元老陳公善為培養體育人才,繼續擴大澳門乒乓球運動,遂聯合體育界名流容根、容烽等重組南中體育會,南中體育會主要班底即陳公善原先創辦的“陶英乒乓球隊”。會址在大三巴百樂門溜冰場。首任會長陳公善,副會長容根。該會設有籃排球場、乒乓球室、音樂室和圖書館,會員300餘人。陳略等編:《南中體育會成立紀念特刊》,第4頁;1945年及1950年《體育年刊》之《南中體育會》;《西南日報》1945年7月8日。
南中體育會正式宣告成立
民國三十二年 (1943年1月1日-1943年12月31日)2月1日,鏡湖醫院慈善會第一屆值理會值理舉行就職典禮。共有值理18人,嘗產值理12人,由劉敘堂出任主席。柯麟首次出任慈善會值理。《鏡湖醫院慈善會第一屆值理會值理舉行就職典禮攝影紀念》,載吳潤生主編:《澳門鏡湖醫院慈善會會史:1871-2001》,第254頁、第249頁。
鏡湖醫院慈善會第一屆值理會值理舉行就職典禮
民國三十六年 (1947年1月1日-1947年12月31日)1月12日,在香港扶輪社的支持下,澳門扶輪社本日正式成立,會長為船政廳長羅德基 (Augusto Castro Rodrigues),會員約20餘人,包括駐澳外交專員郭則范、英國領事梅利 (Merry)、紳商盧榮錫等社會名流。《世界日報》1947年1月13日《扶輪社在澳設立昨晚開幕敘餐》。
澳門扶輪社正式成立
人物: | 嘉理仁(Gellion, Frederick Johnson) |
時間: | 民國時期(1911-1949年) |
1937年本年 | |
關鍵字: | 澳門電燈公司 |
電燈公司體育會 | |
社團 | |
體育 |
資料來源: | 吳志良、湯開建、金國平:《澳門編年史》第五卷,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9,第2570頁。ISBN 978-7-218-06327-0 |
版權資訊: | 澳門基金會 |
語種: | 中文 |
登錄號碼: | t0006822 |
尊敬的“澳門記憶”會員,您好!
感謝您長期以來對“澳門記憶”文史網的支持與信任。為持續優化會員服務品質與保障會員權益,本網站將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實施新版的《服務條款》。敬請各位會員詳閱修訂後之條款,有關內容可於以下查閱:
您已詳細閱讀並同意接受該等《服務條款》修訂內容。
若您對本次更新有任何疑問,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
感謝您一如既往的支持與信任,“澳門記憶”文史網將持續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會員服務。
“澳門記憶”文史網 敬啟
發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