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2月13日─1612年2月1日)荷蘭旅行家林旭登在荷蘭病逝。林旭登,1563年生於荷蘭恩克霍伊森(Enkhuizsen),天主教徒,16歲時,隨其兄在塞維利亞經商,後轉至里斯本。1583年被果阿大主教維森特•馮塞卡(D. Vicente da Fonseca)帶到果阿,並擔任秘書及司庫的職務。在此期間,他佔有了很多葡萄牙政府的機密材料和一些航海文件及海圖,後又從他的同鄉在葡船“克魯斯(Santa Cruz)”號效力多年並多次到過澳門的龐帕(Dirck E. Pomp),在那里搜集了很多資料。[1]1599年回國時,他還不到30歲,卻已搜集有歷時312年的冒險家的歷史。回國以後他向荷蘭人提供了通往遠東的航線以及他的航海日誌,內容包括土著的風俗習慣、地圖學,陸上和海上地圖、旅行路線和航海計算學。他1594年出版《葡屬東印度遊記》一書,1596年又出版《葡屬印度水路志》,公佈了葡萄牙人當時十分保密的“香料航路資料”,此書對早就對葡萄牙人獨佔的東方貿易垂涎欲滴的荷蘭人和英國人來說,具有重大的政治及經濟意義,一時洛陽紙貴,短短4個世紀內,荷蘭文本再版4次,後又出現英、拉丁文及法文版。該書中保留大量葡萄牙和西班牙早期遠航東方的線路,是研究早期中西關係極為重要的資料。由於他的冒險精神,林旭登被稱為荷蘭的“馬可•波羅”。

[1]金國平、吳志良:《從西方航海技術資料考Tumon之名實》,載《東西望洋》,第264—265頁;H. 豪文斯:《林旭登:果阿大主教府的總管兼荷蘭間諜》,轉白萊薩:《澳門人口:一個混合社會的起源和發展》,載《文化雜誌》第20期,1994年;包樂史:《中荷交往史(1601—1999)》,第29頁。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