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沛功,又名黃沛公,號奉宣,又號心陶閣主、岐江釣徒,世居香山縣鐵城(今屬中山市石岐)。清代詩人。[2] 1924年,黃沛功與馮印雪、馮秋雪夫婦、劉君卉、梁彥明、周佩賢等創立“雪社”,致力詩詞創作,交誼甚深。[1] 中年以後,黃沛功寓居澳門,擔任翰華學校校長,畢生從事澳門教育事業;著有《心陶詩鈔》。[2] 現錄黃沛功的詩六首:[1][2] 《古鏡吟》 儂家有古鏡,不照儂紅妝,不照儂衣裳,只要照儂之肝膽與心腸。 儂性豪士豪,儂性烈士烈,高可干虹霓,明可鑒明月。 天道寧九回,儂惟一寸熱。塵沙輕黃金,黃金化碧血。 吁嗟乎!巾幗洸洸有如此,虞潭母兮聶政姐。 《濠江卜居》(作於1920年) 屋勢依山宛臥龍,主人閒闢地三弓。樓高望見梅崗月,窗闊迎來鏡海風。 狂態只應憐杜牧,移文端可恕周顒。濠江他日談風雅,儻憶當年一寓公。 《同雪社諸子遊媽閣書所見》(二首) 何堪俗子競題詩,有字仍同沒字碑。一自山靈騰冷笑,呼兄無復米公癡。 大字峨峨絕頂刊,“昌明孔教”恐難言。無端污到高岡石,當做災梨禍棗看。 《台城路‧述懷》 三年一覺濠江夢,多君昨宵呼醒。猛憶前身,揚州杜牧,夢裡重重花影。 青衫一領,有多少淚痕,漬如冰冷?絲竹中年,狂名收拾也應肯。 平時自居何等?料儒林道學,此生無份。 獻賦三都,封侯萬里,又怕白頭攬鏡。 夜闌人靜,惹舊恨新愁,五中交橫。心事誰知?指窗問短檠。 《辛酉新春抒懷》(作於1921年)[2] 千紅萬紫競芳菲,悔煞堂堂歲月違。中歲詩情漸平淡,當年狂態記依稀。 方欣萬類逢春早,不待今朝悟昨非。惆悵買山資未蓄,此生合傍釣魚磯。 [1]中山詩社:《中山詩詞選》(第一卷下冊),香港:香港銀河出版社,1989,第113-114頁。 [2]章文欽:《澳門詩詞箋注》(民國卷上卷),珠海:珠海出版社,2002,第256-268頁。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