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年僅13歲的陳帶著弟弟到香港謀生,先在海員俱樂部半工半讀,之後到“亞洲皇后”號輪船上當海員,陳九榆在九龍太古貨倉當搬運工人。不久,祖母、父親相繼去世,幼妹陳淑英也來到香港當車衣女工,陳兄妹三個相依為命。後來,在陳的影響下,陳九榆和陳淑英都參加革命。
在“亞洲皇后”船上,陳結識了比他大一歲的陳郁,並成為好友。當時海員受盡壓迫和剝削,懷著強烈的反抗意識。孫中山為革命而奔走於海內外,常與香港海員接觸,大力鼓勵海員們團結起來,為獲得應有的權益而鬥爭。陳炳生、蘇兆徵、林偉民等人於1913年在海員中成立“聯義社”,為孫中山籌措經費、運送軍械和掩護革命黨人。
陳參加聯義社,並很快成為“亞洲皇后”號輪船聯義社分部的負責人。為了團結教育海員,解決大家的福利問題,他和陳郁在船上成立劇社“工餘樂社”。有一次,孫中山與宋慶齡乘坐“亞洲皇后”輪從香港到檀香山。陳特地邀請孫中山夫婦觀看“工餘樂社”社員演出的戲劇節目,孫中山看後讚不絕口,叫宋慶齡即席題寫了“聲聞湖海,誼重鄉邦”八個大字,贈送給他們留念。陳等接過這珍貴的墨寶,十分興奮。
1921年3月,林偉民、蘇兆徵等先進分子建立中國海員第一個工會組織——中華海員工業聯合總會。陳成為該會的骨幹之一,在船上建立海員工會的支部。1922年1月,海員工會為提高工人的工資,改善勞動待遇,發動香港海員大罷工。陳帶領全船工友積極參加罷工。經過這次鬥爭,陳更加認識到工人團結鬥爭的巨大作用,他經常接近林偉民、蘇兆徵等人,熱心地為工會工作。
林偉民、蘇兆徵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常對陳等工會幹部進行教育,使他對黨的認識不斷提高。1925年5月31日,英帝國主義者在上海殺害示威遊行的工人,製造“五卅”慘案。消息傳到廣州後,中共廣東區委決定發動省港大罷工。中華海員工業聯合總會帶頭回應。根據蘇兆徵的指示,陳在碼頭向海員們宣傳罷工的目的和意義,將船票分發給他們,送他們回廣州參加罷工。隨後,陳帶著弟弟陳九榆、妹妹陳淑英回到廣州。他來到越秀南路惠州會館的中華全國總工會報到。蘇兆徵指示他帶人持廣東革命政府的告示去封閉煙館、賭館,將其改為罷工工人宿舍和飯堂。在罷工爆發後,中共廣東區委十分重視在海員中吸收黨員。
1925年6-7月,陳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8月,他和梁祖誼介紹陳郁入黨。中華海員工業聯合總會成立黨支部,張瑞成擔任支部書記,陳和梁祖誼、陳春林、何來、方才、戴卓民等20多人為主要成員,在香港海員中形成堅強的領導核心。陳成為省港罷工委員會的中共黨團成員。
1925年7月,省港罷工委員會中共黨團負責人鄧中夏、蘇兆徵等接受共產國際代表鮑羅廷的提議,建立省港罷工工人代表大會作為罷工的最高議事機構。省港罷工工人代表大會是一個充分體現工人階級民主權利的機構,可以討論決定重大決策問題,選舉和罷免罷工委員會職員,制訂罷工中的一切規例和法則,在罷工鬥爭中具有至高無尚的權力。
中華海員工業聯合總會選舉了80名海員,組成海員代表團出席罷工代表大會,代表團團長就是陳。陳十分感謝工人群眾對自己的信任,他決心全力反映海員們的意願和要求,爭取罷工的勝利。每次開會前,鄧中夏都要召集陳、彭松福、羅珠等十多名黨團員在文明路區黨委二樓開會,商量在下一次代表大會上應提出甚麼議程和方案,聽取省港委員會黨團對議案的指示。
會後,陳等人就與各工會的代表交換意見,將黨的主張巧妙地在各代表團中散佈,以保證在代表大會上能通過中共黨組織提出的意見。陳領導的海員代表團人數眾多,意見統一,在代表大會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陳具有豐富的閱歷,能耐心地向眾人說明道理,使大家都心悅誠服擁護他。陳鐵面無私,敢作敢為,表現出一個共產黨員的英勇鬥爭精神。
1925年8月10日,工賊梁子光在罷工工人代表大會第十次會議上誣衊蘇兆徵貪污受賄,並要毆打罷工委員會顧問黃平。陳挺身而出,衝上前去制止梁子光行兇,迫使梁子光等退出會場。8月13日,罷工工人代表大會第十一次會議決定扣押梁子光。陳自告奮勇,親自帶領十多名工人到東亞酒店捉拿梁子光,押回東園關押。
1926年初,省港罷工委員會會審處主任譚華澤徇私舞弊,包庇走私犯。陳知道後,檢舉了譚華澤的劣行,提議當場審訊他。接著,陳又帶人將譚華澤押到代表大會,當眾出示罪證,譚華澤不得不低頭認罪。
1926年3月31日,罷工工人代表大會舉行第一百次會議,陳總結代表大會的工作成果。他指出“各代表知道這次反帝國主義不是三兩日便可成功的,一定要很長期的奮鬥。在此長期奮鬥中,內部一定要很團結,很嚴密,才可以致勝。”當時,工人們稱陳、何耀全、彭松福、羅珠、黃釗等五人出席罷工代表大會的黨員為“五虎將”。
在省港大罷工中,中共廣東區委成功地進行廣州、香港的工會組織統一運動,加強工人階級內部的團結,為後來的革命鬥爭打下了雄厚的基礎。陳在這場鬥爭中作出了較大的貢獻。
l925年7月下旬,鄧中夏兩次召集蘇兆徵、李森、何耀全、林昌熾、陳等人在區黨委開會,認為在香港除中華海員工業聯合總會等屬大產業工會外,其他大多數工會都是行會和同鄉會,不符合國際職工工會的組織原則。香港不少工會被黑社會人物或品行不端的人把持,組織散漫,行動不統一,嚴重影響省港罷工鬥爭的深入開展。因此,鄧中夏、李森等提出培養工運骨幹,教育、爭取廣大工人群眾,先按產業建立現代工會,然後再成立香港統一的工會組織。
1925年冬,海員黨支部決定以中華海員工業聯合總會為核心,策動香港運輸業工會的大聯合。11月初的一天,他們組織在廣州的海員在越秀山海員路舉行遊行活動,參加人數達七八千人,並邀請香港各工會的負責人出席。蘇兆徵、陳、戴卓民先後站在海員亭上發表演講,號召香港運輸行業的工人發揚1922年海員大罷工的光榮傳統,立即聯合起來,在統一的工會領導下形成一支強大的力量,在反帝鬥爭中起先鋒作用。工人們聽後紛紛鼓掌表示贊成。
1926年1月3日,中華海員工業聯合總會在廣州太平戲院召開全體同人大會,討論改組問題,陳、何來、唐漢、張瑞成相繼發言,說明改組海員工會組織的重要性。大會選出蘇兆徵、陳等一百名代表參加即將舉行的全國海員代表大會,1月5日,全國海員第一次代表大會開幕式在文明路廣東大學舉行,到會代表和來賓一千多人,陳擔任大會的宣佈員(執行主席)。
1月7日中午,全國海員代表大會在中華全國總工會禮堂舉行第一次會議,陳又被推選為臨時主席。1月9日,大會決定成立全國海員總工會,選舉蘇兆徵、譚華澤、陳等15人為執行委員。
1月16日,全國海員總工會在陳的主持下召開第一次執委會議,公推蘇兆徵擔任總工會執行委員會委員長,陳擔任組織部主任兼調查部主任,並和何來等一起負責廣州分會工作。全國海員總工會成立,促進全國海員的團結,對其他行業的工會影響甚大。在黨培養下,陳從一個普通的海員成長為全國海員的領袖之一。
同年1月15日,中華海員工業聯合總會在海員俱樂部召集香港汽車、郵差、內河、集賢、帆船等工會代表開會,陳擔任會議主席。大家一致贊成組織香港運輸業工會聯合會。
3月1日晚,陳參加運輸業工會的籌備會議,並負責起草工會的組織章程。
3月19日,香港運輸業工會聯合會在省教育會禮堂舉行成立典禮。
3月26日,陳在香港運輸工會代表大會上提出組織章程草案,徵求大家的意見。經代表們討論後加以修改,得到大會的一致通過,4月10日,香港金屬業總工會宣佈成立。這時,中華全國總工會為慶祝第三次全國勞動大會的召開,認為統一香港工會組織已成熟,決定以香港運輸業工會聯合會、香港金屬業總工會為兩大支柱,帶動各行各業工會,成立香港總工會。
4月4日晚,中華全國總工會秘書長劉少奇在惠州會館主持召開第一次籌備會議,馮敬、陳、黃金源等24人被推選為香港總工會籌委會委員。陳負責籌委會秘書處工作。
4月9日,籌委會在東園訓育亭開會,陳擔任宣佈員。
4月15日,香港總工會在歡東路國民黨中央黨部禮堂舉行成立大會,陳是大會主持人之一。次日,他被選舉為大會主席團成員。
4月23日,香港各工會代表經過八小時的投票選舉,選出馮敬、陳等21人為香港總工會第一屆執行委員。
4月25日,香港總工會代表大會閉幕,陳在會上作了大會經過的報告。
5月1日,第三次全國勞動大會在廣州召開,陳作為海員代表參加大會。之後,陳作為香港總工會的負責人之一,活躍在省港工運戰線上。
1926年5月26日,香港總工會召開常務會議,負責組織部工作的陳作了情況彙報。6月27日,香港總工會召開第九次常務會議,陳作了組織發展的報告。7月13日,海員勞動童子團成立,陳代表全國海員總工會為成立典禮揭幕。7月19日,香港總工會召開第十二次常務會議,陳總結組織部的工作。同年冬,他與一個海員的女兒謝有容結婚。
1926年10月,省港大罷工結束,陳參加處理罷工工人的善後工作。11月初,他到香港交涉海員的復工問題。
1927年初,受中華全國總工會的委派,陳前往比利時參加世界反帝國主義及殖民地侵略大會。同年5月初,他回到香港,知道廣州發生“四一五”政變,大批工友倒在敵人的屠刀下,感到無比悲憤。他在香港銅鑼灣租了一所房子,領導省港海員與敵人鬥爭。他建立海員義勇團、罷工維持隊等工人秘密團體。
6月19日,第四次全國勞動大會在武漢召開,陳當選為中華全國總工會執行委員。同年8月11日,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決定成立南方局,陳被任命為南方局成員。
9月下旬,他又赴汕頭準備運送軍械給南昌起義軍。
10月15日,他當選為中共廣東省委委員,並投入到廣州起義的準備工作中去。
12月初,大部分省委領導人回穗參加起義,陳留在香港工作。1928年初,陳被調到上海工作,擔任中華全國總工會常務委員,領導長江中下游的海員工人運動。他在上海四川路仁智里開設怡安俱樂部,作為聯絡站。
1929年2月,敵人在愉安俱樂部逮捕陳等人。他在敵人審訊時編造一套假口供,說自己名叫陳淪,是一個海員,因到怡安俱樂部找人而被誤捕。敵人摸不清陳的底細,判了他八年有期徒刑。在監獄中,他表現出無比堅定的革命意志。當妻子來探監時,他勸妻子不要傷心,將唯一的女兒撫養成人。他托妻子轉告妹妹陳淑英,要她努力為黨工作,隨時準備流血犧牲。
1929年冬,陳患了重病,獄方不給治療。同年11月1日,陳含恨病逝,年僅27歲。
陳權長期在廣州從事工人運動,是省港聞名的工人領袖。
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民政部追認陳權為革命烈士。[1]
[1].《陳權》,載“中國廣州網",2008年8月8日,http://www.guangzhou.gov.cn/node_2382/node_553/node_554/2005-08/112502390466488.shtml。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15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