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十一年(1733年2月14日-1734年2月3日)5月5日,马沙多•米兰达(António Machado de Miranda)再次出任澳门王室大法官。[1]
[1] 施白蒂:《澳门编年史:16—18世纪》,第121页;Manuel Teixeira, Macau no Séc. XVIII,p.335.
关联资料
更新日期:2019/01/15
雍正十一年(1733年2月14日-1734年2月3日)5月5日,马沙多•米兰达(António Machado de Miranda)再次出任澳门王室大法官。[1]
[1] 施白蒂:《澳门编年史:16—18世纪》,第121页;Manuel Teixeira, Macau no Séc. XVIII,p.335.
更新日期:2019/01/15
作家。葡萄牙文学象征主义派代表人物。生于科英布拉。1891年毕业于科英布拉大学法律系。1894年4月到澳门,在利宵中学及其附属的商业学院任教。多次代理法官职务。1900年一度出任物业登记局局长。他对中国的历史和语言颇有研究,喜欢收集中国的艺术品,曾将若干珍贵中国名画赠给葡萄牙政府,现分别藏于里斯本和科英布拉博物馆内。他出版了一部诗集《漏钟》(Clepsidra);还出版一本杂文集《中国》,文中记述了孙中山1912年5月在澳门接见中西知名人士的情景。澳葡政府为纪念他,将炉石塘街命名为庇山耶街。1982年澳门发行的100元澳门币即以其肖像为图版。
庇山耶(Camilo de Almeida de Pessanha),1867-1926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2月12日-1688年2月1日)葡商霍门•克鲁斯(Luís Homem da Cruz)第六次担任澳门议事会理事官。其第一次出任在1671年,后又在1673年、1675年、1678年及1683年出任是职。Manuel Teixeira, Os Ouvidores em Macau, p.198.
葡商霍门•克鲁斯第六次担任澳门议事会理事官
崔乐其,广东南海(今属佛山市南海区)人。澳门知名实业家、慈善家、诚兴银行创办人。[2] 父亲崔诺枝是澳门绅士,富甲一方,乐于参与慈善活动;担任澳门镜湖医院总协理、同善堂主席及澳门商会总协理。20世纪30年代日寇侵华时,他联同多名澳门商界人士筹款,大力支持东北抗日义军活动。[3]现今,澳门慈善机构同善堂内,放置著崔诺枝的铜像,以表达对崔老先生的敬意。 乐其葡文了得,担任澳门特首何厚铧之父何贤的葡文秘书。抗战时期,他和何贤一起经营黄金生意。当时,何贤任职于澳门大丰银行,与商人钟子光及澳门经济局长罗保,获得合资经营黄金买卖的专营权。之后,乐其开设诚兴金行,在诚兴金行的基础上,他创办澳门诚兴银行,从事多元化银行业务。1989年,诚兴银行被何鸿燊持有的澳娱公司收购。 1952年7月,澳门与内地发生“关闸事件”,葡国驻澳门士兵与中国解放军在边境地带发生冲突。当时,澳督罗必信就通过乐其,联络何贤与中方商谈。8月23日,澳门葡政府正式派代表向中方前山边防局书面道歉,保证今后不再有同样事件发生。8月25日,中方恢复前山拱北与澳门的陆地交通,中葡双方的紧张关系解除。乐其和何贤等人在“关闸事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4] 乐其和澳门中华总商会副会长崔德祺、全国政协副主席马万祺并称为“澳门三旗”。2002年,他和崔德祺、马万祺分别荣获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颁授银莲花、金莲花和大莲花勋章,一时传为佳话。 1982年5月20日,乐其时任澳门市政厅主席,与葡国里斯本市政厅主席Nuno Krus Abecassis在里斯本签署缔结姐妹市议定书。根据该协定,两地开展一系列文化、社会、教育、资讯及旅游方面的交流活动,如举办展览、交换文件及接待受训的市政技术人员。一直以来,他热心澳门公益事务,担任澳门政府咨询会委员,诚兴银行股东大会主席,澳门立法会第二、三届官委议员,澳门中华总商会副会长,同善堂值理会副主席,澳门基本法协运会副监事长,兼任澳门多所中文学校校董;澳门法国文化协会理事及澳门红十字会理事,广东省第七届政协委员,澳门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市务委员等职。另外,他获授葡萄牙殷皇子军官勋章及功绩绅士勋章、英勇勋章、文化功绩勋章及慈善功绩章。 2000年6月,乐其当选为第六十五届中华总商会副会长;后因他年事已高,转任澳门中华总商会永远荣誉会长,较少出现在公众面前。 乐其十分关心家乡南海发展情况,积极捐资支援家乡公益事业;2005年1月,获佛山市人民政府颁授“佛山市荣誉市民”称号。[3] 2006年,乐其去世,终年84岁。 [1].《崔乐其》,载“维基百科"网,2012年10月28日,http://zh.wikipedia.org/zh/%E5%B4%94%E6%A8%82%E5%85%B6。 [2].吴志良、杨允中主编:《澳门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第177页。 [3].庄海源:《母亲出身澳门望族》,载《香港文汇报》,2005年7月1日。 [4].《52年澳门“关闸事件”:中葡双方炮战近一周》,载“中华网",2012年9月16日,http://military.china.com/history4/62/20120529/17225485_1.html。
崔乐其,1922-2006
成克大,字子来,直隶大名(今河北省大名县)人。首任粤海关监督、澳门海关开创者。 父亲成基命是明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兄长成克巩是清少傅兼太子太傅、大学士、户部尚书。清顺治十七年(1660),克大考中举人,性格激烈龃龉,不合于时。 克大幼时丧父,以母亲在而不仕,居家奉母20余年。母亲去世后,克大获授内阁中书,迁户部广西司主事,擢户部贵州司员外郎。当时黔粤军务兴,度支数倍他司,克大练达精密,处之裕如。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春,克大创设粤海关,奉命担任监督(当时海关设满、汉监督各一员)。克大经过家乡时,受兄长成克巩的告诫“勿厌清贫”。广东香山(澳门),旧为西人所居,名为鬼卒,俗尚火攻。听闻克大到来,其酋长率队来迎,刀剑森列,俨若劲敌。克大宣圣上恩威,无不慑服。 康熙二十七年(1688),克大正式在澳门设置海关机构,名曰粤海关澳门关部行台,下设大马头、关闸、娘妈阁、南湾等四个税馆,具体负责征收关税事宜。任职期间,他不纳贿赂,开清廉之气;处事公允,有大国之风。有位商人激怒鬼卒,奔诉求救。鬼卒追赶至门,气势汹汹。 克大神色自若,手檄通译,召集酋长,晓之以理,事情得到解决。克大完成差事后,复任户部江西司郎中;升任贵州镇远知府。镇远时值兵患后,民惫财殚,苗人杂处。克大招集流亡,兴办学校,查禁奸宄,约束属下,政绩卓然。郡人为屏山遗爱碑纪其事。 后来,因成克巩去世,克大乞求回乡。他好为诗歌,兼善颜真卿书法;著有《春秋精义》、《历游诗》行世。克大去世时,62岁。 成克大是首任粤海关监督,同时是澳门海关的开创者,任职期间,不仅能妥善处理内外纠纷以维持国体,而且树立海关官员清贫廉洁的典范。 成克大著有《历游诗》、《春秋精义》等文献。 现录成克大的诗两首: 《仲冬赴澳》(二选一)[1] 炎方霜雪少,海气夜寒生。飘摇舟一叶,游子衣裳轻。 饥渴莫我问,骨肉万里情。泠泠晚潮水,凄清欸乃声。 独怜宵征客,憔悴百愁并。顾影无俦匹,仰盼悲参横。 《濠镜澳即事》 编竹张飞盖,肩舆类短牀。兜罗衣尚锦,笃耨珮含香。 茉莉蒸花露,槟榔当酒浆。倭丝襟底贮,但嗅不须尝。 [1].章文钦:《澳门诗词笺注》(明清卷),珠海:珠海出版社,2002,第58-62页。
成克大
乾隆十五年(1750年2月7日-1751年1月26日)葡商米兰达.索萨第一次被选为澳门议事会理事官,他是18世纪澳门社会十分重要的人物,先后于1750年、1754年、1760年、1768年、1772年、1774年、1775年、1777年及1779年九次担任理事官。Manuel Teixeita, Os Ouvidores em Macau, pp.200—201.
葡商米兰达.索萨被选为澳门议事会理事官
生于澳门。1967年获葡萄牙科技大学经济金融高等学院经济学学士学位,并先后在普利第茨、伦敦等地大学进修。曾就读斯坦福(Standford)大学与葡萄牙美国商会、葡萄牙工业协会在葡共同举办的管理课程。大学毕业后在Factoring Portuguesa公司工作,进行市场资料研究,此后先后担任葡萄牙工业研究所助理技术员、葡萄牙全国航运公司研究室负责人、CUP集团属下工贸总公司研究室主任、葡萄牙全国航运公司研究规划及特殊运输分析处处长。1971年参与了重组葡萄牙全国航运公司的工作,此后担任该公司管理委员会成员及董事。曾担任Ribamar旅游公司行政委员会主席。1985-1987年担任Transcolmar公司行政委员会顾问。1989年出任澳门东亚大学副秘书长。1992-1999年起担任澳门基金会管理委员会主席。2001年病逝于里斯本。
卢德奇(António Rodrigues Júnior),1935-2001
徐佩之,澳门官员、葡语翻译。 20世纪30-40年代,徐佩之是澳门华务局主管检查中文报刊和翻译工作的华籍官员。[1] 1944年8月15日,徐佩之和何曼公、余寄萍、陈霞子、李铿、潘豪等创办《市民日报》,这是澳门市民报业公司(民营股份制)创办的报纸。 《市民日报》原为周刊,出版后不久改为日报,最初出版时,内容以副刊、娱乐消息为主要内容,没有新闻版,之后,改为一般性日报。社长由何曼公担任。1955年由严庆骐接任社长。60年代初期,该报每日出对开一张至一张半,主要有澳门新闻及少量中国新闻、国际新闻、狗经、连载小说和广告。近年来以议论政府施政的言论增多。社长何曼公,督印人飞历奇,总编辑龚文,总经理朱耀德,社址设在澳门大街45号三楼。[2] 1937年抗战爆发后,澳门四界救灾会办事处设在澳门营地大街104号二三楼《朝阳日报》、《大众报》共用的社址内。其后,该会聘请28位各方面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知名人士为名誉顾问,包括著名医生柯麟,澳葡政府华籍官员徐佩之、何仲恭,葡籍官员施基喇,中山县长杨子毅,国民党澳门支部负责人、教育会会长梁彦明,商会主席徐伟卿,华人代表梁后源,著名殷商崔诺枝、高可宁、范洁朋、黄照、毕侣俭、李际唐、陆电明、刘叙堂、卢煊仲,天主教神父严绍渔、颜严若,还有社会知名人士梁鸿勋、曾仲衡、卢光功、黄槐、冯顺遇、陈声始、刘玉麟、叶伯衡、陈作基等人。[3] 1956年4月1日,鉴于澳门没有一个面向社会的群众性美术组织,吴喜雨、关万里、徐佩之、陈善朗、赵伟夫、冯印雪、陆昌、郭奇波、陈子明和谭智生等成立“澳门美术研究会”,并聘请何贤为名誉会长,该会与广东美术工作者协会有联络。1968年改名为“澳门美术协会”,是目前规模最大而且人数最多的民间文化团体。[4] 现澳门大学图书馆藏有《葡国魂诗集本事》(Sumariodosluziadas),由AntonioMariadaSilva(施多尼)撰写,徐佩之翻译,铅印本。[5] 1939年,汪兆镛去世。徐佩之、王惺岸合撰挽联:[6] 岭南文献赖公传,惊闻绝笔空山,薄海共悲颓鲁殿; 濠上风烟堪自悦,留得避兵故宅,小楼长记榜湖船。 [1]濠江风云儿女编辑组:《濠江风云儿女》,澳门:澳门星光书店,1990,第107页。 [2]《港澳大百科全书》编委会:《港澳大百科全书》,广州:花城出版社,1993,第760页。 [3]《澳门归程》,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第124-125页。 [4]中国文联港澳台办公室、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当代中华艺术的多点透视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论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第494-499页。 [5]“澳门大学图书馆古籍影像系统",载“澳门大学图书馆"网,2013年12月1日,http://library.umac.mo/html/e_resources/rarebook/mainview.asp?Id=167。 [6]胡善兵:《文献整理的优秀成果:〈汪兆镛诗词集〉》,载“澳门文献信息学会"网,2013年5月1日,http://macau-mdis.org/art_show.php?id=591。
徐佩之
曹善业,字子基,原籍香山县上冲乡(今属珠海市香洲区前山镇上冲村),生于澳门。曹有长子。1892年秋,孙中山毕业后,得到曹善业、何穗田及港绅陈赓虞资助来到澳门,在镜湖医院担任首席义务西医,创办西医西药。孙中山拟在澳门实施“药局赠药”,向镜湖医院借款1440两开办药局,此举得到医院董事们的积极支持。曹有作为镜湖医院早期倡办者,最具资历,以他为首签名作为孙中山借款的担保人之一,借出相当于镜湖医院半年经费的银两给孙中山。[1] 对于孙中山在澳门行医的宣传,曹善业尽力相助。[1]他和卢九、陈席儒、吴节薇、宋子衡、何廷光(又名何连旺,字穗田)等澳门知名人士联名,在1893年9月26日和10月7日在《镜海丛报》和葡文周报《澳门回声》刊登“春满镜湖”告白,介绍孙中山在澳门的地点、时间、业务范围及高明的医术,表彰他的崇高医德。[2] 1896年,父亲逝世后,曹善业接管家业。1890年1月,他将父亲创办的缫丝厂改造为织造匹绸厂。同时,他与何连旺、宋子衡、卢九、陈恒等创办其祥丝厂,1898年3月,其祥丝厂关闭。曹善业以时宝堂司理人的身份,出价3010元买下其祥丝厂的铺底、上盖、机器、家俬等。 曹善业在经商之余,热衷于政治和社会活动,1891年任澳葡政府迎接俄国皇太子访澳公会董事;1894年任公钞局替理;1895-1896年任公钞局书吏;1902年任业钞公会正会员;1894年、1896-1898年任理商局局员等职。 曹善业秉承其父之风,对澳葡政府多有贡献,得到澳葡政府的嘉许。 曹善业拥有众多的物业:水坑尾街两间、白马行街两间、天神巷两间、大炮台街两间、高尾街一间、十八间(街名)两间、草堆街四间、炉石塘两间、赵家巷一间、桔仔街两间、连兴街一间、兴隆街一间、连胜街四间、柚果里一间、由义巷34间、下环街六间、黑侄巷三间等。1908年2月,曹善业因欠银一案,上述物业被按察司按时价估银43150元。 后来文史学者发现,当时曹善业名下的物业有两处与孙中山有密切关系,“草堆街80号”是孙中山当年在澳门创办的“中西药局”的旧址,另外一处“由义巷”被确认为当时兴中会澳门的通信联络点。 1905年,曹善业被推举为镜湖小学校长,该校是晚清时期最有影响的华人学校。[3] 1908年3月23日,因居住澳门业主曹善根、曹善麟(两人均为曹善业弟弟),控告曹善业欠银,将他名下物业于是日估价出投招买,包括水坑尾街、白马行街、大炮台街、草堆街、天神巷、由义巷等物业80余处,总共约值银50200元。[4] 1924年,曹善业去世,年仅59岁。 曹善业的弟弟曹善允是香港律师、社会活动家;是香港大学、圣士提反书院、圣士提反女子中学、金文泰中学和民生书院等学府的创校人及筹款人之一,多次为圣保罗书院筹募经费;参与创办雅丽氏纪念产科医院、何妙龄医院、1922年与欧海伦医生合作创办赞育医院;1915-1916年,曹善允在在华人社区推动种痘运动。1925年省港大罢工期间,他设法维持社会秩序,获得港府肯定,屡获殊荣;他又发起组织创办民生书院,被推举终身出任校董会主席;创办“曹存善堂”等商号,同时担任香港华商总会(香港中华总商会前身)名誉值理。[5] 2008年初,在珠海凤凰山公路隧道附近,发现了曹子基(善业)夫妇墓。曹子基墓碑身写着“皇清诰授资政大夫显考讳善业号子基曹公府君之墓”。资政大夫为清代文官正二品官衔。在墓葬遗址发现一块“圣旨”碑,属于曹子基夫妇墓的“奉天诰命”碑,碑额为“圣旨”二字。 2011年6月27日上午,曹善业第十五子曹思泉(军)四个儿女一行,专程从广州回到珠海市博物馆,对珠海文保工作者对其先辈曹子基夫妇墓的发现和抢救性保存,表示衷心感谢。[6] 曹思泉于2013年1月3日逝世,终年96岁。[7] [1].林广志:《晚清时期澳门华商与华人社会研究》,广州: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06,第173-174页。 [2].《曹氏家族资助孙中山澳门开办西医》,载《珠海特区报》,2011年9月21日。 [3].《澳门曹家》,载“族谱录纪念网",2013年6月10日,http://jinian.zupulu.com/master/?mid=30088。 [4].吴志良、汤开建、金国平主编:《澳门编年史》(第四卷‧清后期1845-1911),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第2153页。 [5].《曹善允》,载“维基百科"网,2013年6月1日,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B%B9%E5%96%84%E5%85%81。 [6].《祖籍珠海的澳门商人,曾资助孙中山在澳门行医曹子基后人珠海寻根》,载“珠海视窗"网,2011年10月16日,http://info.zhuhai.gd.cn/News/20110629/634449361873687664_1.aspx。 [7].《厚德传世》,载“族谱录纪念网",2011年12月30日,http://jinian.zupulu.com/master/?mid=69141。
曹善业,1865-1924
人物: | 马沙多.米兰达(Miranda, António Machado de) |
时间: | 清前期(1645-1759年) |
1733年05月05日 | |
关键字: | 王室大法官 |
委任 | |
政府官员 |
资料来源: | 吴志良、汤开建、金国平:《澳门编年史》第二卷,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第896页。ISBN 978-7-218-06327-0 |
语种: | 中文 |
登录号码: | t0008280 |
尊敬的“澳门记忆”会员,您好!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澳门记忆”文史网的支持与信任。为持续优化会员服务质量与保障会员权益,本网站将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实施新版的《服务条款》。敬请各位会员详阅修订后之条款,有关内容可于以下查阅:
您已详细阅读并同意接受该等《服务条款》修订内容。
若您对本次更新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感谢您一如既往的支持与信任,“澳门记忆”文史网将持续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会员服务。
“澳门记忆”文史网 敬启
发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使用说明
检视全站索引
“AND”,为缩小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交集”;
“OR”, 为扩大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联集”;
“NOT”,为排除不相关的检索范围 ,“AND NOT”表示第二个搜索项,在检索范围将被排除。
已经有澳门记忆帐号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参与, 0 条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实故事,共同填补历史空白!(15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