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在澳门半岛中部柿山上的大砲台,盘坐岛中,策应四方,监控著内、外港及市中心,历来是澳门的制高点。砲台始建于1617年,完工于1626年。在1622年击退荷兰人进犯的战斗中起了决定性作用。1966年以前,砲台被长期列为军事禁区。
1998年在大砲台建成澳门博物馆,让大砲台诉说澳门历史的故事。

关联资料
更新日期:2019/11/18
建在澳门半岛中部柿山上的大砲台,盘坐岛中,策应四方,监控著内、外港及市中心,历来是澳门的制高点。砲台始建于1617年,完工于1626年。在1622年击退荷兰人进犯的战斗中起了决定性作用。1966年以前,砲台被长期列为军事禁区。
1998年在大砲台建成澳门博物馆,让大砲台诉说澳门历史的故事。
更新日期:2019/11/18
天启六年(1626年1月28日─1627年2月15日)澳门大三巴炮台经过10年的修建于本年正式竣工。该炮台始建于1617年,当时是按照罗伯斯•卡拉斯科(Francisco Lopes Carrasco)兵头和老骆入禄巡视员的设计,要建成澳门最大最重要的炮台。大三巴炮台又称圣保禄炮台(Fortaleza de S. Paulo do Monte)或漫地炮台或大炮台。这座炮台为正方形,各边长100步,占地约10平方呎,每边有同样长的围墙,4个角上各有一座垛式堡垒。它是由4排房子围起的城堡,一排房子由澳督居住,3排房子由士兵居住,城堡中间是分为三层的堡垒,每层都有火炮,各18门,由金属制造,分别布置在城堡和上述4个垛形堡垒中。炮台门里边驻有一支卫队,门内两边可以上山,山上的凹处建有数座军火库,其军火足够进行任何战争之用。该炮台台正门向南,门上方嵌有石浮雕碑。该碑上半部分是圣伯多禄像,下半部分是葡国国徽,徽号下方有:“Annodni1626”字样,表明大炮台落成的时间。龙思泰:《早期澳门史》,第32页;Jorge Graça, The Fortifications of Macau, pp. 50—52.Jorge Graça, The Fortifications of Macau, pp. 50—52; 博卡罗:《要塞图册》,载《16和17世纪伊比利亚文学视野里的中国景观》,第222页;金丰居士:《风水星移斗转,“大炮台”气运与澳葡同步》,载《新报》2005年11月17日。
澳门大三巴炮台经过10年的修建正式竣工
崇祯十一年(1638年2月14日─1639年2月2日)本年,在海牙的荷兰人已收到澳门城墙及炮台的详图,并对其火力部署进行了仔细分析:澳门建有城墙,位于三座山上的3个炮台成三角之势。最重要最强大的是大三巴炮台,马士加路也担任总督期间就住在那里,配备有34门金属大炮。第二个是西望洋炮台,中间有一小礼拜堂,拥有轻型火炮6门。第三个是东望洋炮台,突出于外,不太有利,但在高度上优于另外两个:它拥有大炮四五门,围墙内也有一个小礼拜堂。从山上和炮台望见有兵船开来,即鸣钟警报。除此之外,本市还有位于山下的四个炮台,那里是傍靠船只的地方。第一个炮台十分坚固而且美观。从这方看像是另一座城市,因为里面有高大的建筑和士兵们住的房屋,上面是位于山顶的掩体。这里有16门重炮,炮口很粗,用来发射石块,其他都是普通铁炮。炮台内还有另一个掩体,围有围墙,有6门远射程炮,所有要进入此地的船只必须经过这个狭窄的水道,因为葡萄牙人封锁了所有其他入口。这个主要炮台的兵头由国王或以国王的名义任命,除非在兵头不在时将军才可为其任命临时兵头,而且须经国王批准。这一炮台位于南端。第二个叫烧灰炉炮台,位于西南部,拥有8门金属火炮,在西望洋山一边。离它有滑膛枪射程一半远的地方有座火药厂,为大炮生产火药。这里是个月牙形的海岸,中间有个突出部分,在有危险时可安放3门火炮。周围建有不太高的围墙,一直延伸到嘉思栏炮台,两个炮台之间遍布漂亮的建筑物,海滩上则是木林市场。第三个是嘉思栏炮台,比前者大一些,配备有l2门金属火炮。这一炮台有一点伸入海中。1632年,在这一炮台基础上建一个炮台,安放1门48毫米的大炮,可以射到位于1. 5海里以外的一个岛上。这一炮台的围墙一直延伸到陆地,标示出本市在海边的边界。第四个叫伯多禄炮台,朝内路延伸;在称为拉扎罗的陆上大门附近有三门火炮:其围墙沿山向上延伸,直至大三巴炮台,然后又通到一座耶稣会士修道院。外面建起了许多墙壁很厚、很结实的院落,使之免于暴露于海上。还有一块土地伸入海中,那里有礁石,必要时可安放大炮,充当炮台。但在退潮情况下没有必要,因为,大船不能在这里靠岸。莱萨:《澳门人口:一个混合社会的起源和发展》,载《文化杂志》第20期,1994年,第138页注59全文。
在海牙的荷兰人已收到澳门城墙及炮台的详图,并对其火力部署进行了仔细分析
时间: | 清后期(1845-1911年) |
约1890年 | |
地点: | 澳门半岛--花王堂区 |
博物馆前地112号 | |
大炮台(中央炮台) | |
关键字: | 军事设施 |
炮台 | |
山岳 | |
海岸线 | |
房屋 | |
军事 |
发行商: | Graça & Co., Hongkong, China |
资料来源: | 利冠棉、林发钦:《19-20世纪明信片中的澳门》,澳门历史教育学会,2008, 第230页。精装ISBN 978-99937-927-1-0;平装ISBN 978-99937-927-0-3 |
藏品所有人: | 利冠棉 |
数位作品提供者: | 澳门历史教育学会 |
权限范围: | 利冠棉授权澳门基金会使用。如需使用有关资料,需征得有关版权实体的同意。 |
系列: | 明信片中的澳门--澳门军事 |
语种: | 中文 |
英文 | |
葡文 | |
资料类型: | 图片 |
明信片 | |
黑白 | |
笔迹 | |
鸟瞰图 | |
登录号码: | p0007357 |
尊敬的“澳门记忆”会员,您好!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澳门记忆”文史网的支持与信任。为持续优化会员服务质量与保障会员权益,本网站将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实施新版的《服务条款》。敬请各位会员详阅修订后之条款,有关内容可于以下查阅:
您已详细阅读并同意接受该等《服务条款》修订内容。
若您对本次更新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感谢您一如既往的支持与信任,“澳门记忆”文史网将持续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会员服务。
“澳门记忆”文史网 敬启
发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使用说明
检视全站索引
“AND”,为缩小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交集”;
“OR”, 为扩大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联集”;
“NOT”,为排除不相关的检索范围 ,“AND NOT”表示第二个搜索项,在检索范围将被排除。
已经有澳门记忆帐号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参与, 0 条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实故事,共同填补历史空白!(15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