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草衣,名君卉,字草衣,號抱雪、匽盦,原籍番禺縣(今屬廣州市番禺區),生於澳門。[1]詩人、書畫家。 清宣統年間(1909-1911),草衣入讀澳門培基學校;青年時候,參加國民軍北伐。民國初期,他在澳門創辦智渡學校;能詩善畫,成為澳門雪社社友。他的山水畫多學查士標、沈周筆法,健樸雅淡,清新脫俗。1960年,他參加庚子畫友,勤於筆墨,不斷作畫參加展覽。徐悲鴻從南洋歸國,途經香港,愛其詩,作《獨立蒼茫自詠詩圖》相贈。[2] 草衣又工詩,晚年時期,移居香港,與傅斆等時有唱酬。草衣為人正直耿介,謙遜厚道;著有《劉草衣詩鈔》,民國二十九年(1940)庚辰聚珍排印本。 1976年,草衣去世,終年84歲。 現錄劉草衣的詩三首: 《中秋望月》[3] 雨意愁生夜後陰,月終雲匿影深沉。 望秋顏色多今夕,肯放明時有寄心。 《春曉登松山聽鵑》(作於1925年)[1] 薄袖禁寒坐曉煙,萬松陰裡聽啼鵑。 飄零有客如張儉,為汝臨風一惘然。 《賣花聲》(南灣,作於1926年) 堤外綠漫漫,煙水迴環。珠簾十里捲青山。 漠漠春痕無覓處,燕子飛還。 花事未闌珊,韻事休刪。古榕依舊繞銀灣。 一舸鴟夷歸去也,長伴風鬟。 [1]章文欽:《澳門詩詞箋注》(民國卷下卷),珠海:珠海出版社,2002,第353-366頁。 [2]喬曉軍:《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補遺二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第91頁。 [3]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陳君葆書信集》,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8,第179頁。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