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喬漢,字斗衡,廣東順德(今屬佛山市順德區)人。詩人。 因為饑餓驅使,梁喬漢來到廣州等地設館授徒。兄長梁喬岳的《歲暮懷人》詩云:“有弟生涯劇可憐,吾家故物守青氈。千毫禿盡書無路,八口饑來硯是田。憎命文章供覆瓿,窮年身世付磨。聯牀此夕懷風雨,重感單寒為惘然。”青氈獨守,以硯為田,其窮可知。 梁喬漢兄弟感情甚篤。清光緒十年(1884),中法戰爭爆發,兩廣邊境告嚴。梁喬岳得到推薦,將於次年春隨營到關外服役。因兄長身體潺弱,不能抵擋艱苦的環境。梁喬漢堅決請求自己代替兄長出征,獲得同意。不久聽聞和議成功,免去從軍之苦。 兄長去世後,梁喬漢為其刊遺集。復由徒輩刊印梁喬漢兄弟聯吟的“昶園詩草”為《花萼聯集》。光緒二十六年(1900),梁喬漢在澳門設館授徒;以澳地濱臨海外,別成一島,人煙薈萃,亦成都會。開闢之由來,未盡湮沒。他利用公餘時間,採摭舊聞,搜訪遺址,覽其方輿,考其風俗;仿古人《南海百詠》之意,作《鏡湖雜詠》五十首,及香港雜事、雜感若干首,合刊為《港澳旅遊草》;另著有《享帚軒文集》。 現錄梁喬漢的詩六首:[1] 《鏡湖雜詠》(五十首選六) 神母風帆擇地來,靈祠馬角鬱佳哉。滿山蟠結蓮花石,佔盡真龍海島迴。 南灣風景足句留,入畫爭傳五大洲。山水天然成位置,第三名勝紀環球。 東望洋高第一峰,障川絕磴盛栽松。雲巔轉動圓磴塔,夜夜紅光四照衝。 三巴門路接香山,舊事嚴防或闖關。戎馬只今無限制,萑苻竟懾賴強蠻。 禪院由來普濟名,檀林梵宇澹香清。頭陀否解無言旨?盍證菩提印月明。 麵包乾餅店東西,食味矜奇近市齊。飲饌較多番菜品,唐人爭說芥喱雞。[2] [1]章文欽:《澳門詩詞箋注》(晚清卷),珠海:珠海出版社,2002,第233-266頁。 [2]芥喱即咖哩,這種菜餚將咖哩香料和雞一起入饌,大受澳門華人的歡迎。具有廣東菜特色的糕點、菜餚如蘿蔔糕、炒米粉、雞粥、澳門式焗鮮魚、清蒸撻沙魚、蓮藕燜鴨、澳門式焗鮮雞、沙薑炒雞、豬肉炒蜆、釀苦瓜等,在經過改造後,紛紛被吸納到本地特色菜之中。在中華傳統文化的熏陶下,每逢佳節,如春節、中秋節等,土生葡人家庭跟著華人家庭,一家大小熱熱鬧鬧地上酒樓飲茶、吃飯,無論中山菜或順德菜,這些富有中式風味的菜餚,令人大快朵頤。蔡佩玲:《澳門獨特的飲食文化》,載“中國國家地理"網,2013年9月30日,http://hk.dili360.com/news_details.asp?id=1218。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