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十五年(1587年2月7日─1588年1月27日)7月25日,豐臣秀吉(とよとみひ ごよし)發佈驅逐傳教士令,日本禁教開始。先是,16世紀80年代,豐臣秀吉開始親自同葡萄牙人進行白銀、生絲和黃金貿易。但他與葡萄牙人發生分歧:一是宗教問題,一是國家禮儀問題。自從弗蘭西斯科•沙勿略到達日本以後,耶穌會在日本發展極為迅速,成千上萬的日本人,從農民到豐臣秀吉的侍從,都改信了基督教。許多信奉基督教的大名開始搗毀本地的神殿,甚至有些大名強迫他們控制下的農民改變信仰。天主教的發展導致了傳教士們的過於自信。據載,當時長崎耶穌會代理大主教加斯帕爾•科埃略(Gaspar Coelho)的行為舉止與日本大名幾乎一模一樣,甚至乘坐裝備有大炮的輕型船艦四處周遊。耶穌會的發展及傳教士的行為,再也難為豐臣秀吉容忍,遂在加斯帕爾•科埃略的船上與之會見,並頒佈一道命令,要求所有的傳教士在20天內離開日本。然而,由於豐臣秀吉在澳門—長崎的貿易中佔有很大的投資份額,使這項驅逐令並沒有真正執行,但給耶穌會一個嚴重的警告。[1]

[1]蘇拉馬尼亞姆:《葡萄牙帝國在亞洲:1500—1700政治和經濟史》第6章,第158—159頁,但榮振華的《在華耶穌會士列傳及書目補編》第797頁稱:1587年7月24日,豐臣秀吉放逐日本的66名耶穌會士,他們退避澳門。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