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2月19日-1720年2月7日)1月19日,在寄自罗马的一封信中,方济各会修士若奥.尼古拉(D.João Francisco Nicolas)谈及澳门圣奥斯定修道院的创建历史和现状。他写道:自从修士们被赶走后,该院至今仍然荒废。然而,作为葡萄牙驻圣座的特命使臣丰特斯侯爵萨.阿尔梅达(D.Rodrigo de Sá Almeida)允诺请若奥五世把修道院归还奥斯定会会员。丰特斯侯爵在组织嘉乐(Carlo Ambrogio Mezzabarba)赴中国使团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丰特斯侯爵原于1709年以葡王特使身份前往罗马,请求罗马教皇改变对中国的传教政策,但其滞留罗马六年时间,不仅无法说服教皇,反而被教皇说服,并对教皇派特使到中国重申禁约的做法表示支持。这使得葡萄牙国王在关于中国礼仪问题上的态度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嘉乐自里斯本起程后,葡萄牙国务大臣曾致函葡印总督,告知教皇特使嘉乐已携带禁约前往澳门,嘱咐他在宣传与执行教皇禁约方面予以全力支援。[1]
[1]施白蒂:《澳门编年史:16—18世纪》,第97页;João de Deus Ramos, História das Relações Diplomáticas entere Portugal e a China, pp.94—97.
关联资料
更新日期:2019/01/15
留言
留言( 0 人参与, 0 条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实故事,共同填补历史空白!(15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