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元年(1723年2月5日-1724年1月25日)8月14日,耶稣会艺术家、学者麦大成神父在北京去世。他1711年7月抵达北京后,主要是参与中国各省的地图测绘工作,他先后完成了山东、山西、陕西、江西、广东及广西等省的测绘。[1]
[1]荣振华:《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补编》,第25页。
关联资料
更新日期:2019/01/15
雍正元年(1723年2月5日-1724年1月25日)8月14日,耶稣会艺术家、学者麦大成神父在北京去世。他1711年7月抵达北京后,主要是参与中国各省的地图测绘工作,他先后完成了山东、山西、陕西、江西、广东及广西等省的测绘。[1]
[1]荣振华:《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补编》,第25页。
更新日期:2019/01/15
1611年(明万历三十九年),由9艘战船组成的葡萄牙护航舰队抵达澳门,中国官府要这支船队照章交纳船税。指挥这支舰队的梅内泽斯(Dom Diogo de Vasconcelos de Menezes)却以这些船只为王家兵船为由,拒绝纳税,并威胁中国官吏,必要时将以武力对抗。广东官府下令封澳,断绝对澳门的粮食供应,引起了当地葡萄牙人对梅内泽斯的不满,他们抓住几个船长,强迫船长向中国官府交税。梅内泽斯等继续抗拒,市民集结到议事亭,要议事局出面解决。最后,由议事局为舰队代交了4870两银子的船税才使风波平息。
梅内泽斯抗税事件
澳门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工人运动。1922年5月28日澳葡士兵调戏一名中国妇女,引起民愤,葡警扣押抗议的周苏等3人。29日近万名中国工人和民众聚集警察局,要求释放被捕工人。葡警开枪打死70多人,伤100多人,造成血案。翌日澳门华商学会、联合总工会、中华教育会等联合发起罢市、罢工、罢课行动。澳葡当局宣布戒严,解散工会团体。华人大批离澳返粤。全国纷纷声援,广东国民外交后援会等力主收回澳门,呈请广东国民政府、北洋政府进行外交交涉和军事干预。11月澳葡政府开始与工人代表对话,答应发放抚恤费、恢复已被解散的工会、取消乱党名目等条件,工潮渐告平息。
“五·二九”工潮
两个华人被葡萄牙士兵杀害一案。1748年(清乾隆十三年)6月某日晚,华人李廷富、简亚二在澳门街上游逛,被巡夜的葡萄牙士兵亚吗嚧、安哆呢当作嫌疑犯加以拘捕。在押解途中,李、简二人企图逃跑,亚吗嚧等竟将他们毒打致死。第二天,香山县丞获悉此事,便与澳葡当局交涉。而清楚该案详情的澳督梅内泽斯(António José Teles de Meneses)却将两位死者的尸体扔入大海,并否认见过这两个中国人,但有位知情的土生葡人佛朗哥(Franco)向中国官府告发了罪犯,海防同知张汝霖等便再次要求澳葡当局交出被害人尸体与凶犯。梅内泽斯不仅拒绝交尸、交犯,甚至拒绝中国官员审讯凶犯。于是,广东大吏下令封闭关闸,停止对澳门的粮食供应,并命令中国居民离开澳门。在这种形势下,梅内泽斯仍增兵修城,准备顽抗。梅内泽斯以应付突然事变为借口,立即将两名凶犯流放帝汶岛。凶犯离澳后,澳葡官员只好以重贿来求平息这一事件。张汝霖因罪犯已经离澳,又收受贿赂,便向广东巡抚岳浚谎报李廷富、简亚二夜入亚吗嚧、安哆呢之家而被杀死、弃尸,据葡萄牙法律,可判流放。这一案件就这样草草了结,关闭20余天的关闸又重新开放。
李廷富、简亚二命案
华人被澳葡军人杀害事件。1826(清道光六年)年初,在澳门的华人少年严亚照被葡萄牙少校法瓦乔(Favacho)杀害,其母严徐氏向香山县府指控杀人凶手。香山县府要求澳葡当局将被告送交香山县丞衙门审讯。澳葡当局讹称“凶手”是帝汶奴隶麦努埃尔,声称凶手应按葡萄牙法律判罪。严徐氏即至广州上诉,两广总督阮元派广州知府高廷瑶去澳门查处,高廷瑶多次向澳葡当局索取凶犯,仍遭拒绝,仅让中国官员在澳门狱中面讯“罪犯”。结果,中国官员确认此人因醉酒杀人,澳葡当局又坚持照葡萄牙法律处决罪犯。3月13日,在澳门绞死这名帝汶奴隶时,聚集在刑场上的居澳华人发生暴动。他们认为被处决者无罪,凶手却逍遥法外,还用砖石投掷中葡官员,捣毁法瓦乔的住宅,甚至准备冲击大炮台。澳门总督出动配备有野战炮的军队及炮船,并击毙了一名中国居民,才勉强镇住局势。居澳华人还要求中断对澳门葡人的粮食供应,因中国官府的阻挠而未能成功。
严亚照案
澳门早年航空史上的一次空难。1948年7月16日下午6时,卡特林娜式港澳民航机“澳门小姐”号于香港启德机场起飞后约8分钟,4名劫匪持械胁迫机师,要将飞机开往中山县一地降落。机师反抗,匪徒开枪,飞机失去控制,遂在香港西面九针岛海面堕海沉没。全机28人,仅一人获救,其余全部罹难。
“澳门小姐”号劫机事件
又称为查封唐人庙事件。阿巴罗修道院(Seminário do Santo Amparo)由耶稣会士通过中国信徒募捐而建成,为一个包括一教堂、一华人望教之家及两所神学院的综合体。始建于1679年(清康熙十八年),重建、扩建于1719年,专用于向中国居民传教和培养中国籍的神职人员, 故又称为“唐人庙”或“进教寺”。由于此时清政府在内地对天主教进行查禁,传教士大多被逐往澳门。因此,在澳门中国人人教的人数甚多,还有一部份内地居民专门赶到澳门入教或做礼拜。对于这种违禁活动,广东官府分别采取了一些措施,禁止中国人来澳入教。香山县令张汝霖在广东督抚的允准下,于1747年(清乾隆十二年)3月委派香山司巡检顾麟会同香山县丞顾嵩前去查封这座唐人庙。3月20日,张汝霖亲自来澳门查封了阿巴罗修道院。澳门主教伊拉利奥(Hilario de Santa Rosa)和耶稣会士试图煽动澳门议事局进行抗拒,还声称如中国政府要封闭教堂,便是“灭教”,他们宁可回国。张汝霖回答是:你们愿意遵守中国法令,则呈请封寺;不愿遵守中国法令,则可呈请回国。最后,葡萄牙人只好让步。
查封阿巴罗修道院
人物: | 麦大成(Cardoso, João Francisco)(神父),-1723 |
时间: | 清前期(1645-1759年) |
1723年08月14日 | |
地点: | 中国--北京 |
中国--江西 | |
中国--广东 | |
中国--山东 | |
中国--广西 | |
中国--陕西 | |
中国--山西 | |
关键字: | 神职人员 |
死亡 | |
测绘 | |
耶稣会会士 |
资料来源: | 吴志良、汤开建、金国平:《澳门编年史》第二卷,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第845页。ISBN 978-7-218-06327-0 |
语种: | 中文 |
登录号码: | t0008087 |
尊敬的“澳门记忆”会员,您好!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澳门记忆”文史网的支持与信任。为持续优化会员服务质量与保障会员权益,本网站将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实施新版的《服务条款》。敬请各位会员详阅修订后之条款,有关内容可于以下查阅:
您已详细阅读并同意接受该等《服务条款》修订内容。
若您对本次更新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感谢您一如既往的支持与信任,“澳门记忆”文史网将持续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会员服务。
“澳门记忆”文史网 敬启
发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使用说明
检视全站索引
“AND”,为缩小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交集”;
“OR”, 为扩大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联集”;
“NOT”,为排除不相关的检索范围 ,“AND NOT”表示第二个搜索项,在检索范围将被排除。
已经有澳门记忆帐号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参与, 0 条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实故事,共同填补历史空白!(15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