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共建.分享.傳承

本次活動以“時代精神,變革為民”為思考方向,推舉五位著名歷史人物作為候選人,供參與者投選。

>>前往活動頁面

更多

“記憶沙龍” 11月推出公眾講座場,邀請到勞加裕主講“從井泉到自來水:澳門百年供水史”,以及關俊雄主講“空間變奏:關閘450年歷史變遷”,活動即日起接受報名。

活動詳情  報名辦法

更多

為與市民分享“滄海桑田──澳門北區圖片徵集”成果,即日起至12月4日於文史網舉辦網上投票活動,並設獎項鼓勵市民大眾參與。

前往活動頁面

更多

“記憶之友”專屬抽獎活動開獎!澳門記憶團隊已發短訊通知得獎者,請得獎者跟着以下安排領獎。領獎期由即日起至2025年11月28日。
>>得獎名單及領獎安排
>>授權書

更多

為推動澳門歷史文化傳承,澳門基金會“澳門記憶”文史網特別推出“澳門中學生歷史文章徵集計劃”。鼓勵全澳中學生撰寫澳門文史相關文章,記錄澳門獨特的歷史文化內涵。

活動詳情

更多

當年今日
歷史上的
1497

弘治十年(1497年2月2日─1498年1月21日)11月19日,瓦斯科.伽瑪船隊到達好望角(Cape of Good Hope)。接著抵達聖布拉灣,瓦斯科.伽瑪在這兒豎起了第一座紀念碑。蘇拉馬尼亞姆:《葡萄牙帝國在亞洲:1500—1700政治和經濟史》第3章,第67頁;科爾特桑:《葡萄牙的發現》第3卷第9章,第872頁。

1655

順治十二年(永曆九年/1655年2月6日-1656年1月25日)11月19日,據兩廣總督李率泰報告,澳門截獲外海遭暴風漂流之船一艘,內中有小象一隻,澳門葡萄牙人遂將小象進貢清廷。 《明清史料》甲編第4本《兩廣總督李率泰揭貼》。

1709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2月10日-1710年1月29日)11月19日,教宗批准法國耶穌會士德瑪諾神父在澳門創立耶穌聖心會(S. Coração de Jesus)。Manuel Teixeira, Macau no Séc,XVIII, p.68; 榮振華:《在華耶穌會士列傳及書目補編》,第311頁稱德瑪諾1723年在澳門剛剛創建了聖心會,時間相差14年。

1768

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2月18日─1769年2月6日)11月19日,帝汶總督文東尼(António José Teles de Meneses)向澳門要求大米和大炮,說“該島首府利福(Liphão)被黑人黨頭目弗郎西斯科•奧奈(Francisco Horay)圍困,壓力巨大”。Manuel Teixeira, Macau no Séc. ⅩⅧ, p. 543.

1785

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2月9日─1786年1月29日)5月29日,乾隆寄諭廣東巡撫孫士毅,令在澳門一帶訪緝西洋人方濟覺非法自澳門赴福建傳教一案中要犯蔡伯多祿。蔡氏雖系福建人,但長期寓居廣東一帶,熟悉此地情況,故敢於將西洋人引入內地傳教,案發後,他出逃在外,有可能來廣東、澳門等地藏匿。因此,孫士毅委派藩司陳用敷親赴澳門緝查。11月19日,乾隆皇帝又寄諭兩廣總督富勒渾著在澳門等海口嚴密訪拿。《明清時期澳門問題檔案文獻匯編》第1冊《廣東巡撫孫士毅奏覆遵旨曉諭在粵洋人並嚴拿蔡伯多祿情形折》、《寄諭廣東巡撫孫士毅著在澳門一帶訪緝西洋人傳教案內要犯蔡伯多祿》、《廣東巡撫孫士毅奏覆遵旨在澳門等地查緝蔡伯多祿情形折》、《兩廣總督富勒渾奏報在各海口地方嚴拿要犯蔡伯多祿情形折》、《寄諭兩廣總督富勒渾著在澳門等海口嚴密訪拿蔡伯多祿》,第491─497頁。

1797

清嘉慶二年(1797年1月28日─1798年2月15日)11月19日,東印度公司商船“極需”號到達澳門,但被拒派引水領入黃埔,理由是該船沒有進口貨物,海關監督不准任何一艘不載貨的船駛入港口。馬士:《東印度公司對華貿易編年史》第2卷,第601頁。

1819

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1月26日─1820年2月13日)11月19日,葡萄牙人若瑟·孔捷紹(José da Conceição)神父被選為澳門奧斯定堂本堂神父及修道院院長,直至1836年葡萄牙政府取締海外宗教團體。他是澳門奧斯定修會的最後一任負責人。Manuel Teixeira, Macau e a Sua Diocese, Vol.3, p.606.

1829

清道光九年(1829年2月4日─1830年1月24日)11月19日,澳門理事官奧利維拉·菲格萊多向香山縣丞嚴紹陵投訴:澳門居民安東尼奧·蘭熱爾在北灣一帶擁有兩處住宅及住宅前的一塊空地,其父在這里修建了一座小碼頭,華人租用此碼頭裝卸水果,並繳納租金。1818年火災後,華人在這里自行搭蓋了28間店鋪和9間小屋,直至1831年,這些華人所建的房屋均未交租,請求佐堂處理。金國平、吳志良編:《粵澳公牘錄存》第7卷,第158—159頁和第351—352頁。

1832

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2月2日─1833年2月19日)11月,馬禮遜向倫敦訂購的價值150鎊的英式(Albion)印刷機與活字運抵澳門,連同他原有的石印機,馬禮遜立即成立“馬家英式印刷所(Morrison's Albion Press)”,以兒子馬儒翰為主持人。本月19日,出版了第一份印刷品,一份敘述25年來基督教在華發展經過的英文傳單。1833年,馬禮遜又創刊結合傳教和新聞的不定期英文報紙《傳教者與中國雜報》(The Evangelist and Miscellanea Sinica)。每期4頁,內容有中國倫理觀念、宗教家傳記及以廣州時事為主的中國新聞等。每份售價1角。後因其中有關天主教的言論,引起澳門當地神父不滿。蘇精:《馬禮遜與中文印刷出版》,第104—105頁。

1843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1月30日─1844年2月17日)11月19日,澳門聖若瑟修院院長若阿金·萊特神父成立仁愛會(Confraria da Caridade)。Manuel Teixeira, Macau e a Sua Diocese, Vol.3, p.387.

1850

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2月12日─1851年1月31日)11月19日,費雷拉.納西門托(Francisco Ferreira de Nascimento)早上8時進入安東尼奧.索烏薩(António José de Sousa)家,向正在吃早飯的主人頭部開槍,在確認遇害人已死後,兇手重新裝上子彈開槍自殺。納西門托不久前剛剛和死者前妻之女結婚。據稱兇手或出於絕望,或受到死者的侮辱,為報復而採取這一行動。施白蒂:《澳門編年史:19世紀》,第105—106頁。

1851

咸豐元年(1851年2月1日─1852年2月19日)11月19日,海軍中校吉馬良士於下午3時抵達澳門,受到卸任總督賈多素和其他官員的歡迎。吉馬良士上任後,立即將此事告知兩廣總督徐廣縉,並表達了澳門政府欲與清政府和睦相處的願望。徐廣縉亦回函表示接受。24日,賈多素乘“若奧一世”號護衛艦取道香港返回里斯本。施白蒂:《澳門編年史:19世紀》,第111頁;徐廣縉來函,澳門總督於1852年9月26日致海事及海外部第92號公函附件之2,葡萄牙海外歷史檔案館,二部,澳門,1852—1853年函盒,轉引自薩安東:《葡萄牙在華外交政策》,第209頁。

1852

咸豐二年(1852年2月20日─1853年2月7日)11月19日,澳督吉馬良士頒佈刑事訴訟方面的《華政衙門章程》,該章程由19項條款組成。這一章程目的是鼓勵調解,由雙方當事人指定仲裁人作出簡易裁決,然後經管理華人事務官認可,並可向政務委員會上訴。該章程對於規範華政衙門工作有一定作用。同時,澳門政府頒佈廢除要求華人居民夜間在市內街道上行走必須手持燈籠的命令。施白蒂:《澳門編年史:19世紀》,第115頁;葉士朋:《澳門法制史概論》,第52頁。施白蒂:《澳門編年史:19世紀》,第115頁。

1864

同治三年(1864年2月8日─1865年1月26日)11月19日,由布列尼(Brine)上校率領的香港皇家炮兵隊抵澳門參觀訪問,受到熱烈歡迎。在為期兩天的逗留中,澳門到處呈現出一片節日氣氛,表現了葡國人和英國人之間的友好情誼。為了感謝澳督阿穆恩的熱情款待,1866年6月,該炮兵隊向阿穆恩總督贈送一把劍。施白蒂:《澳門編年史:19世紀》,第157、163頁。

1880

光緒六年(1880年2月10日─1881年1月29日)11月19日,澳門之西洋兵巴芝高(Pacheco)將其兵官刺死,其中原有同謀之人,惟未得實供,故不知其人數。現在澳門西官深恐其餘黨煽禍,故將營兵分為數隊而隔別其居處,以免日夕合謀,再釀變端也。《申報》1880年11月21日《澳事續聞》。

1892

1892年同善堂四位創辦人張敬堂、王麟生、王藹人、蔡鶴鵬的聯名申請書。

1897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2月2日─1898年1月21日)2月12日,葡萄牙政府任命波傑斯‧卡布拉爾(Ovídio de Alpoim de Cerqueira Borges Cabral)為澳門地區大法官。11月19日抵澳就職。Manuel Teixeira, Os Ouvidores em Macau, p.182.

1898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1月22日─1899年2月9日)11月19日,澳門政府雇工匠在氹仔對面的大橫琴島之亞婆髻山頂建小屋一間,該屋形如小塔,高7尺,寬2.8尺,用火磚砌成,外粉白色。又在亞婆髻山背後橫琴島盡頭挖地基2尺許。前山同知李富榮獲訊遂上報兩廣總督譚鐘麟,譚鐘麟下令,應照會西洋大臣,將小屋拆去,後葡方聲辯,橫琴島乃是建一測量輿地“小垤”以作繪圖人員的標記,並非違約增建。後兩廣總督譚鐘麟同意保留“小垤”至光緒二十五年(1899)十月拆除。《明清時期澳門問題檔案文獻匯編》第3冊《前山同知李富榮為葡人在大橫琴起造小屋事致兩廣總督譚鐘麟稟文》,第519頁及《兩廣總督譚鐘麟為限期拆去大橫琴所造小垤事複澳門總督照會》,第529頁。

1908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2月2日─1909年1月21日)11月19日,《真理報》(A Verdade)週刊在澳門創刊,康斯坦修‧施利華(Constãncio José da Silva)為創辦人兼主編。主要編輯人員有卡瓦略·萊戈(JoséMaria Ernesto Palmeira de Carvalho Rego)和貢薩維斯(V.A.Gonçalves)。康斯坦修同他父親若瑟‧司利化一樣,是一位崇尚民主、提倡新聞自由的政治報人。他文風辛辣,經常發表文章抨擊政府的政策及教會,曾多次以所謂濫用新聞自由而被起訴。1910年12月7日被澳門政府查封停刊,1911年1月7日複辦直至1911年4月。Manuel Teixeira, A Imprensa Periódica Portuguesa no Extremo Oriente, p.73—74.

1910

1910年(清宣統二年)3月5日,兩廣總督及北京政府要求澳葡港務局撤除在阿婆石與青洲之間設立的一水炮,未遂。5月27日,在帝汶購買白、黑桉樹籽,引植於氹仔及路環山地。7月,海盜在廣州與澳門之間一學校內綁架數十名學生並將其劫持至路環躲藏,向受害者家屬勒索3萬5千澳門元贖金。澳葡政府出動軍警救出人質和被俘者。10月5日,葡萄牙宣佈成立共和國。10月12日,葡萄牙頒佈法令,規定6月24日為澳門節日。11月4日,成立賈梅士博物館。11月19日,耶穌會會士被逐出澳門。12月10日,新建濱海大馬路啟用。被命名為民國大馬路。

1910

宣統二年(1910年2月10日—1911年1月29日)11月19日,根據葡萄牙革命後於本年10月8日頒布的法令,澳門總督馬奎斯被迫將居住在澳門的耶穌會士和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女會(Missionárias Franciscanas de Maria)修女驅逐而離開澳門前往香港,後去科欽。馬奎斯總督因對新政策不滿而辭職。澳門葡人各家族在元老小若阿金‧巴士度(António Joaquim Bastos Jr.)帶領下,上書葡萄牙新政府,要求停止驅逐傳教士的法令。香港報紙則譴責新政府專制、搞宗派主意、不顧國家利益、政令雜亂無章。北京半官方的報紙則稱:澳門允許賭博、吸食鴉片和賣淫,却驅逐無害而有功的傳教士。所有這些評論都反映到里斯本,但新政府對此沒有任何反應。這次被驅逐的耶穌會士有恩里克斯‧花爾托(António Dinis Henriques Farto)神父、若奧‧公薩維斯(João Gonçalves)神父、威廉‧阿克賴特(William Arkwright)神父、魯卡斯‧費雅(João Lucas Feijó)神父、劉易斯‧門德斯神父(Luís Mendes)、阿爾梅達‧納雜雷(Serafim de Almeida Nazaré)神父、佩雷拉‧普萊速托(João Pereira Presunto)神父、哲學教師安東尼奧‧萊托 (António Neto)及安東尼奧‧卡斯特羅(António Castro)修士、塞巴斯蒂昂‧亞豐索(Sebastião Afonso)修士、維森特‧奧戈斯丁略(Vicente Agostinho)修士。Manuel Teixeira, Macau e a Sua Diocese, Vol.3, pp.398—399.

1913

民國二年(1913年1月1日─1913年12月31日)9月9日,著名教育家、耶穌會士若奧.公薩維斯(João Gonçalves)神父在香港去世,享年66歲。神父1847年10月1日生於葡萄牙,1890年12月24日抵達澳門,初為聖若瑟修院教師,1893年4月18日升任院長。由於聖若瑟修院再次由耶穌會執掌,修院亦再次呈現新局面。1893─1894年,公薩維斯神父在學生中創立聖母修會和路易士.貢薩加修會。這批耶穌會神父在修院內教授英語和商業課程,培養了大量在中國、日本各港口從事貿易工作的人才。1901年,澳門土生人教育促進會創辦一所商業學校,邀請耶穌會神父們授課,但被公薩維斯拒絕。修院自己開辦的商業課程始自1885年,商業學校第一年有學生21人,第二年18人,第三年為13人,而修院的三年制英語課程學生多達94人。1901年被任命為葡萄牙錫圖巴爾耶穌會哲學院院長,3月離開澳門返回葡萄牙。1908年再次返回聖若瑟修院,教授教理神學。1910年葡萄牙革命,11月19日再次離開澳門。1913年應澳門鮑理諾主教邀請,7月16日第三次來到澳門,負責肇慶傳教團的工作,直至逝世。Manuel Teixeira, Macau e a Sua Diocese, Vol. Ⅲ, pp. 395─396.

1922

民國十一年(1922年1月1日─1922年12月31日)11月19日,航行於澳門、香港間的“瑞安”號輪船在回港途中遭50餘名喬裝為乘客的華人海盜騎劫,擊斃船上衛兵2人,打傷數人,船主亦受傷,搶掠財貨銀物達50600元。海盜首領為一名婦女,被警司弗雷德里格.埃薩(Frederico de Eça)用左輪槍擊中肩膀倒地。《中華民國十一年拱北口華洋貿易情形論略》(1923年3月5日),載莫世祥等編譯:《近代拱北海關報告匯編(1887─1946)》,第337頁。按:施白蒂:《澳門編年史:20世紀(1900─1949)》第162頁卻稱,“瑞安”號於1922年10月19日被劫。

1923

民國十二年(1923年1月1日─1923年12月31日)11月19日,澳門政府任命專科畢業生席爾瓦.孟德斯(Manuel da Silva Mendes)為律師,若瑟.佐治(José Vicente Jorge)為澳門華民訴訟署代理法官。施白蒂:《澳門編年史:20世紀(1900─1949)》,第170頁。

1942

民國三十一年 (1942年1月1日-1942年12月31日)11月19日,八部同盟國與軸心國戰爭的影片本日由香港運抵澳門,22日在域多利戲院試映,日本領事館邀請德、意、荷、奧等國領事及部分僑民前往參觀,澳督戴思樂、警察廳長布英沙亦在邀請之列。次日,影片在澳公映。《澳門公映軸心戰爭影片》,澳門歷史檔案館藏縮微膠捲:全宗號35J-188/案卷號898/盤號80/影像號724。

1977

廣星攤位展出各式家電,圖中可見半自動洗衣機、大廈對講機等。市民在現場了解產品功能及操作。

1977

當日場面熱鬧,部份市民在加思欄公園上圍觀場內氣氛。

1977

廣星提供各界社團租用法國寶雅牌(Bouyer)高級音響器材。

1977

廣星攤位展出多款大型家電,如雪櫃、電視機等,亦有各式烹飪小家電,如攪拌機、榨汁機等。牆上貼着“駕臨廣星展銷參觀,款式更多,設備更齊”等宣傳文字。攤位牆紙印有“豐澤”商標。

1977

第24屆格蘭披治大賽車舉辦期間,由11月14日至20日,每晚六時半至午夜,在家辣堂街聖羅撒學校至南灣花園一段地帶舉行露天晚會,表演節目有葡國土風舞、舞獅等。此外,還有食物攤檔,並在會場內設有小型商品展銷會,一共39個攤檔參與,當中包括11個商品陳列及小賣檔,類別有電器、葡國土產、澳門紀念品、化妝品及時裝等。參考資料:《華僑報》1977年7月16日、1977年11月9日報道。

1977

展銷會中推出各類優惠電器產品,吸引大批市民圍觀,場面熱鬧。廣星攤位的招牌有“豐澤產品”四字,這是因為廣星於1970年代獲豐澤有限公司委託,成為該公司的澳門區總經銷,故店鋪招牌上會有“豐澤”的商標。

1977

展銷當日吸引大批市民圍觀,場面熱鬧。廣星攤位的招牌有“豐澤產品”四字,這是因為廣星於1970年代獲豐澤有限公司委託,成為該公司的澳門區總經銷,故店鋪招牌上會有“豐澤”的商標。

1977

第24屆格蘭披治大賽車舉辦期間,由11月14日至20日,每晚六時半至午夜,在家辣堂街聖羅撒學校至南灣花園一段地帶舉行露天晚會,表演節目有葡國土風舞、舞獅等。此外,還有食物攤檔,並在會場內設有小型商品展銷會,一共39個攤檔參與,當中包括11個商品陳列及小賣檔,類別有電器、葡國土產、澳門紀念品、化妝品及時裝等。參考資料:《華僑報》1977年7月16日、1977年11月9日報道。

1977

廣星參與設於1977澳門音樂會會場內的小型商品展銷會。攤位外印有廣星電話5522-4、85545、5545,及宣傳用語“現代家庭電器中心 式式俱備”、“工程部 銀行大廈閉路電視 安全防盜”、“豐澤產品 特惠分期”、“廣星公共天線 範圍廣服務佳”、“廣星B.B.傳呼機 24小時不停服務”,足見廣星業務多元。

1978

展覽由中國園藝菊花展覽委員會與澳門旅遊娛樂有限公司主辦,於1978年11月15日至26日期間舉行。以下引用自《華僑報》1978年11月7日第4版之報道:“今次的菊展,規模較大,有關方面為了使展覽更為隆重和有氣氛,對會場的設計裝置,別具特色,場內中央建有一個古色古香的“賞菊亭”,專門放置大立菊供人觀賞。”會場內並可見“大地牌學生褸”的大型廣告牌。

1978

展覽由中國園藝菊花展覽委員會與澳門旅遊娛樂有限公司主辦,於1978年11月15日至26日期間舉行。以下引用自《華僑報》1978年11月7日第4版之報道:“今次的菊展,規模較大,有關方面為了使展覽更為隆重和有氣氛,對會場的設計裝置,別具特色,場內中央建有一個古色古香的“賞菊亭”,專門放置大立菊供人觀賞。”

1979

1979年11月11日至25日,“葡國雙週”展覽會於賽車期間在商業學校舉行,參展者有超過12名的葡國出口商與本澳入口商,展出的產品包括有酒類、食品、瓷磚、水松、鋼及木質辦公桌和廁具。參考資料:《華僑報》1979年9月7日報道。

1979

1979年11月11日至25日,“葡國雙週”舉辦。廣星電視行及新力 (Sony) 產品在會場(商業學校二樓)介紹最新電視錄影器材及電視教學器材。參考資料:《華僑報》1979年11月11日報道。

1979

1979年11月11日至25日,“葡國雙週”舉辦。廣星電視行及新力 (Sony) 產品在會場(商業學校二樓)介紹最新電視錄影器材及電視教學器材,吸引不同國籍的人士參觀。

1979

1979年11月11日至25日,“葡國雙週”舉辦。廣星電視行及新力 (Sony) 產品在會場(商業學校二樓)介紹最新電視錄影器材及電視教學器材。參考資料:《華僑報》1979年11月11日報道。

1979

1979年11月11日至25日,“葡國雙週”舉辦。廣星電視行及新力 (Sony) 產品在會場(商業學校二樓)介紹最新電視錄影器材及電視教學器材。參考資料:《華僑報》1979年11月11日報道。

1979

1979年11月11日至25日,“葡國雙週”舉辦。廣星電視行及新力 (Sony) 產品在會場(商業學校二樓)介紹最新電視錄影器材及電視教學器材。會場展覽陳列彩色電視、影片投放、音響及閉路電視等。展場同時提供訂購地毯服務,特價每呎2元,由多多房屋材料中心提供,電話號碼:6314。

1979

會場設有專業人員指導拍攝器材使用操作

1979

1979年11月11日至25日,“葡國雙週”舉辦。廣星電視行及新力 (Sony) 產品在會場(商業學校二樓)介紹最新電視錄影器材及電視教學器材。會場展覽陳列彩色電視、影片投放、音響及閉路電視等。展場同時提供訂購地毯服務,特價每呎2元,由多多房屋材料中心提供。

1979

廣星與新力(Sony)合作展出電視錄影器材和教學電視器材。同時展出的有建築界人士必讀雜誌《建築業導報》,廣星為澳門總代理。

1979

1979年,廣星電視行與新力(Sony)聯合贊助“葡國雙週”的會場音響及閉路電視。是次視聽器材介紹為廣星電視行向各界人士提供之家庭電視及專業用之教學電視器材等其中一部分。

1979

1979年,廣星電視行與新力(Sony)聯合贊助“葡國雙週”的會場音響及閉路電視。

1979

1979年11月11日至25日,“葡國雙週”活動期間,廣星電視行及新力 (Sony) 產品在會場(商業學校二樓)介紹最新電視錄影器材及電視教學器材。參考資料:《華僑報》1979年11月11日報道。

1983

1983年第30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電單車賽。

1983

1983年第30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電單車賽。

1993

1993年第40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

1993

1993年第40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

1994

1994年11月19日,第四十一屆格蘭披治大賽車揭幕,日籍車手鳥取克裕(Katsuhiro Tottiori)在格蘭披治電單車大賽中失事死亡。

1994

1994年11月19日,澳門基本法協進會主辦“澳門與澳門基本法常識問答校際比賽”。

1994

在取得波音的授權後,上海新南造船廠特別為遠東水翼船訂造兩艘PS-30噴射船“北星”和“南星”,其設計基本沿自波音929噴射船。第一艘“北星”噴射船於1994年11月19日首航,而“南星”已於2001年售予南韓;“北星”亦已於2020年9月被拆解。

1999

1999年11月19日,解放軍駐澳門部隊在珠海南屏基地接待澳門嘉賓,軍事表演深獲讚賞。

2001

2001年11月19日衛生當局派員到高園街和茨林圍派灑滅蚊煙霧。

2002

2002年11月19日,在香港出席“第十六屆世界會計師大會”開幕禮的國務院總理朱鎔基會見行政長官何厚鏵。

2003

2003年11月19日,特首發表2004年度施政報告,強調“與時並進,協調發展”,續推行各項減免税務及短期援助措施。

2019

2019年11月19日慶祝澳門回歸祖國二十週年供水圖片展“同飲一江水,思源懷祖國”開幕。

2021

主講嘉賓:鄺永燦(禮記雪糕店主)、鄭國興(文物工作者) 日 期:2021年11月19日 時 間:19:30-21:00 地 點:禮記雪糕 片段一: 片段二: 片段三: 片段四: 片段五:

更多

重要通知:“澳門記憶”文史網《服務條款》修訂公告

尊敬的“澳門記憶”會員,您好!

感謝您長期以來對“澳門記憶”文史網的支持與信任。為持續優化會員服務品質與保障會員權益,本網站將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實施新版的《服務條款》。敬請各位會員詳閱修訂後之條款,有關內容可於以下查閱:

👉 點此瀏覽最新的《服務條款》

您已詳細閱讀並同意接受該等《服務條款》修訂內容。

若您對本次更新有任何疑問,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

感謝您一如既往的支持與信任,“澳門記憶”文史網將持續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會員服務。

“澳門記憶”文史網 敬啟

發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進階搜尋

關鍵字

    主題

    資料類型

    地點

    時間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