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本次活动以“时代精神,变革为民”为思考方向,推举五位著名历史人物作为候选人,供参与者投选。

>>前往活动页面

更多

“记忆沙龙” 11月推出公众讲座场,邀请到劳加裕主讲“从井泉到自来水:澳门百年供水史”,以及关俊雄主讲“空间变奏:关闸450年历史变迁”,活动即日起接受报名。

活动详情  报名办法

更多

为与市民分享“沧海桑田──澳门北区图片征集”成果,即日起至12月4日于文史网举办网上投票活动,并设奖项鼓励市民大众参与。

前往活动页面

更多

“记忆之友”专属抽奖活动开奖!澳门记忆团队已发短讯通知得奖者,请得奖者跟着以下安排领奖。领奖期由即日起至2025年11月28日。
>>得奖名单及领奖安排
>>授权书

更多

为推动澳门历史文化传承,澳门基金会“澳门记忆”文史网特别推出“澳门中学生历史文章征集计划”。鼓励全澳中学生撰写澳门文史相关文章,记录澳门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

活动详情

更多

当年今日
历史上的
1637

崇祯十年(1637年1月26日─1638年2月13日)6月25日,英国商船到达澳门附近的麦子山(Monte de Trigo,今珠海市斗门区三灶一带),当时澳门的情况十分微妙,尽管英国同葡印总督缔结条约中允许英国商船来澳门,但由于当时澳门的繁荣全赖于葡萄牙船队的往来贸易,澳门议事会考虑到本地商人的利益,坚决反对英商进入澳门参加对华贸易。故议事会采取种种方法拖延时间,阻止英国商船进入内港。英国商船只得移泊氹仔(Taipa)。7月5日,澳门总督邀请若翰.威德尔上校及随行英国商人进入澳门。7月15日,若翰.威德尔不顾澳门葡人的阻挠,率领商船离开澳门,直奔广州,在珠江口勘查广州河口水道,并找到了虎门入口,还调查了珠江口明军防御力量。但是广州官方声明:英商不得在澳门贸易。7月22日,英国商船返回伶仃洋。7月29日,若翰.威德尔再次率领船队向广州进发。8月6日抵达珠江口,当时广东官员要求等待上级批复,但是若翰.威德尔没有等待中方批覆就率领船队驶进内河,向广州挺进。8月6日,澳门选出四位助理与议事会解决如何对付澳门海岸出现的4艘英国船的问题。8月12日,中英展开炮战。仅仅半个小时,虎门炮台陷落。英军登陆占领炮台,缴获44门小炮以及2艘平底船、1只渔船。8月15日,若翰.威德尔派鲁宾逊、拿塔尼耳.蒙特尼2人与通事番禺人李叶荣(Pablo Noretti)一起去广州谈判通商。到达广州后,受到广东总兵陈谦的热情接待,“红夷到日,即入总府。见万众喧嚣,即发回哨船”。[10]8月21日,通事李叶荣带来海道副使郑觐光和广东总兵陈谦的一封信,称:广东给英国人在国内买卖任何商品的自由,并指定三处为英船的停泊所,还指定由李叶荣为经纪人,派两三个人到广州准备购办货物,并请求英国人将明方的炮和船放还。若翰.威德尔满意有关安排,立即将炮及帆船放还。8月24日,李叶荣返回广州,由首商拿塔尼耳.蒙特尼和约翰.蒙太尼(John Mountney)、鲁宾逊3人陪同前往。他们携带西班牙银元22000八单位雷阿尔(Reais-de-oito)及两小箱日本银,其中10000送给官员们,其他用作投资。到广州后,购买白糖1150担、糖米50担、米85担、酒100坛,并住在华商揭邦俊家。后在琶洲处被明方捕盗船抓获。[11]8月30日,若翰.威德尔命令船只前移两里,到达大虎岛。[12]9月6日,若翰.威德尔接到澳门总督与议事会的书面抗议,要求英方退出中国海域。若翰.威德尔却依仗李叶荣背后的关系表示反对。[13]当时,两广总督张镜心督促广东总兵陈谦出师浪白,9月10日,副总兵黎延庆等率葡萄牙人支援的3艘火器船对英船进行攻击,“打死夷人数名”。[14]9月26日,若翰.威德尔将船队退回伶仃岛。27日,船行至距离澳门4里格远的地方。然后,船队委员会向澳门葡萄牙人投递了抗议书,阐述了对在果阿和澳门遭到冷遇而不满的理由,指责澳门葡人向中国纵火船提供军需和装备,对扣押英人一事他们要负责。澳门葡人拒绝承认。[15]同时,张镜心又实行“檄道厅亲至澳门宣示汉法,以法绳澳,以澳驱红,节节相促,受我戎索”的方策。[16]10月初,广东市舶司会同香山县差官及驻澳提调、备倭诸官下澳,传唤议事会理事官、通事、揽头到议事会宣谕,要求澳门议事会理事官戎猫州弗黎厨(Francisco de Araújo de Barros)[17]、揽头吕沈西及通事刘德来广州调停处理英商之事。[18]10月16日,几名澳门葡人前往广州调停中英关系。10月18日,召开了一次会议。当时会议试图迫使英商达成以下协议:即刻退出广州,永不再来;对中方给予此次在此经商的特权,应先付给酬金28000雷阿尔。但是,英国商人表示反对。[19]在葡人的调停下,广东方面将英商及其款项、货物全部发还,并完成了他们的贸易。11月22日,中英双方签订贸易协定:“允许(英商)自由经商,扩大贸易,长久居住,但英方每年应缴付(中国)皇帝2万两白银及4门大铁炮和50支毛瑟枪。”11月26日,英商离开广州,回到碇泊澳门的船队上。[20]Monte de Trigo,一般人译为横琴岛,似不妥。Monte de Trigo,意为“麦子山”。葡语及英语文献中均有出现。英语仅见于《芒迪游记》,作Monton de Trigo。Montón为西班牙语,意即“堆”。西班牙语也有Monte,且与葡语同意。显然,芒迪将Monte误作Montón。有人称芒迪懂葡语与西语,不知所据。仅此一例可知其西语水准实很低劣。否则不会将Monte与Montón混淆。葡语中,有图示[图载“A Portuguese Seventeenth Century Map of the South China Coast”, in Santa Barbara Portuguese Studies(Journal of the Center of Portugueses 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1994, VolumeI, p. 241, 但失考]。据图,Monte de Trigo为今三灶岛,但航海资料的文字涉及则是指三灶东侧一小岛。“沿着高澜山航行,可见一圆岛,然后在它的尽处又可见一更长、形成圆湾的大岛。再前面是4个小岛,共中之一便是称为Monte deTrigo的又圆又高的岛屿。(Ms. Cadaval 972, f. 95v°)”这一“又圆又高的岛屿”之汉名暂缺。无论准确度还是可信度,航海资料均高于图籍。前者成于明末,后者乃清初一示意性图示,不很准确。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第1卷,第18—19页。博克塞:《300年前的澳门》,第51页。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第l卷,第19页;刘鉴唐、张力主编:《中英关系系年要录13世纪—1760》第1卷,第116—117页。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第1卷,第19页。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第1卷,第19—20页。施白蒂:《澳门编年史:16—18世纪》,第44页。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第1卷,第19—20页;《明清史料》乙编第8本《兵部题失名同两广总督张镜心题残稿》称:“本月初三(8月22日)日,夷船扬帆直入铳台,兵放铳堵御,自辰至末,夷船不敢径入,泊回原处,打坏小料船一只。”中英双方记录差异甚大。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第1卷,第21页;《明清史料》乙编第8本《兵部题失名同两广总督张镜心题残稿》称“李叶荣带夷目二人进省”,又称“带同夷目二名,夷仔一名”,又称“旧澳夷通事李叶荣往谕,随夷目二名进省投见”,又称“红夷头目三名雇船一只”,又称“其前后羁留夷人五名内,查三名的系头目,一名噧呾缠,一名毛直缠,一名嘛道呧。其夷奴二名,则无名可查”。噧呾缠,应即为蒙特尼(Mountney),而嘛道呧应为蒙特尼之弟约翰.蒙太尼(John Mountney),如此,毛直缠则应为鲁宾逊的译名。可知,他们三人应是分两次进入广州的。[10]张镜心:《云隐堂文录》卷3《参镇压庇奸之罪疏》。[11]《明清史料》乙编第8本《兵部题失名同两广总督张镜心题残稿》。[12]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第1卷,第23页。[13]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第1卷,第23页。[14]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第1卷,第23页;《明清史料》乙编第8本《兵部题失名同两广总督张镜心题残稿》。[15]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第l卷,第24页。[16]张镜心:《云隐堂文录》卷1《报镇将驱逐红夷疏》。[17]此处理事官葡文名字据Manuel Teixeira, Os Ouvidores em Macau, p. 107. 而来,但与“戎猫州弗黎厨”音不合。[18]《明清史料》乙编第8本《兵部题失名同两广总督张镜心题残稿》。[19]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第1卷,第26页。[20]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第1卷,第26页。

1652

顺治九年(永历六年/1652年2月9日-1653年1月28日)11月26日,佩雷拉•莫乌拉托(João Pereira Mourato)神父在果阿去世,终年72岁。他于1639-1640年任澳门教区会长。他遗留下来14000色勒芬的遗产,作为果阿大教堂的小礼拜堂每日做弥撒的费用。 Manuel Teixeira, Macau no Séc. XVII, p. 96.

1689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11月26日,葡王佩德罗二世修书遣使往谒教宗亚历山大八世,请求在中国设立南京、北京两教区,传信部极力反对,但教宗为顾及欧洲的安全,决定暂时允准葡王所请。罗光:《中国天主教历代分区沿革史》,载《天主教在华传教史集》,第302页。

1711

康熙五十年(1711年2月17日-1712年2月6日)11月26日, 由“采石场圣灵(Esp)”慈善会商人们资助的“探亲圣母”号大船从澳门返回里斯本。该船是1710年初成立的“对华航运公司” 派往澳门贸易第一艘船。施白蒂:《澳门编年史:16—18世纪》,第82页。

1813

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2月1日─1814年1月20日)11月26日,引水刘启芳带美国花旗吻叽船入澳,因澳门就近海面只设大西洋25号船只湾泊,其余各国不准进澳,12月6日下令将花旗吻叽船驱逐出境。《清代澳门中文档案汇编》下册《香山知县彭昭麟为饬将花旗吻叽船驱逐出澳事下理事官谕》,第695页。

1844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2月18日─1845年2月6日)10月18—22日,耆英针对中法谈判中法方强请他弛禁天主教事连续上奏,请求道光帝对天主教弛禁。道光帝与耆英等人反复商议,最后,于11月26日由耆英拟写一“简明节略”的奏报,而由道光帝批复“依议”,于12月14日正式公布称:“原所以禁中国借教为恶之人,并非禁及于西洋各国所崇奉之教也。今据佛兰西使臣拉萼尼请将中国习教为善之人免罪之处,似属可行,应请嗣后无论中外民人,凡有学习天主教并不滋事为非者,仰恳天恩,准予免罪。”这是清政府正式发布的解除教禁的公文,从此,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获得了合法地位。《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第6册卷72,第2900页;《鸦片战争档案史料》第7册,第534页;郭卫东:《清朝基督教弛禁的澳门交涉》,载《文化杂志》第54期,2005年。

1859

咸丰九年(1859年2月3日─1860年1月22日)11月26日,美国商船“挪威(Norway)”号船在澳门运载苦力1038人前往古巴。船行5日,苦力暴动,并在舱底放火烧船,均被镇压,130名苦力在暴动中死去。陈翰笙:《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4辑表6《1850—1872年苦力船海上遇难事件表》,第215页。

1862

同治元年(1862年1月30日─1863年2月17日)11月26日,澳门政府颁布法令,华人的遗产在归葡萄牙籍人所有时,要依照华人风俗习惯办理,要按照遗产赠与人届时提出的请求行事。施白蒂:《澳门编年史:19世纪》,第149页。

1866

清同治五年(1866年2月15日─1867年2月4日)11月26日,澳门和葡占帝汶岛合并组成一个省,定名为澳门帝汶省,首府设在澳门。先是在1863年海外省改制时,依照12月7日法令,帝汶直接归里斯本管辖,1865年改制在帝力实施,但本年又划到了澳门省,这一直维持到1897年。施白蒂:《澳门编年史:19世纪》,第165页。

1880

光绪六年(1880年2月10日─1881年1月29日)8月4日,葡廷颁布关于澳门入籍华人分产业之事上谕:按照大西洋国新增国政律典内第15款附款1所予之权谕列于后:条款1,将来所有中国入本国籍在澳居住人等,凡有分产业之事,除该人特禀称说,自愿照西洋例办理外,其余均准照中国风俗而办。条款2,前1869年11月18日所定条款第8附款l内B之谕,即是上款所解,并将前1862年11月26日所定之条款1作为更易,其余所有相反之例,尽行销废。《澳门政府宪报》1880年10月2日第40号。

1895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1月26日─1896年2月12日)11月26日,澳门举行莲溪庙奠土演戏赛会,由澳中商绅捐资,计连三日,通宵彻旦,枭色则各极其妙,名优则并献其长,其计捐得经费一万数千金,为数十年来不可多得之事。前因商情艰滞,大疫之后,人甫宁居,捐资不甚踊跃,以故将成变更者,约有数番。后经在镜湖医院议定,番摊、闱姓各公司先捐数千金作底,余则各商店量车为助,凑成盛举。康公庙提出庙尝2000金,借襄各事。《镜海丛报》1895年11月20日《出会放假》;1895年10月30日《赛会已成》。

1896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2月13日─1897年2月1日)11月26日,华商李镜荃与澳门政府签订合同,承充澳门、氹仔、过路湾及其属地售卖出口、入口火水生意,日期系由1897年1月1日起至1899年6月30日止。《澳门政府宪报》1897年1月16日第3号。

1910

宣统二年(1910年2月10日—1911年1月29日)11月26日,曾任大西洋银行买办的叶小澄(干周)欠大西洋银行129818.87元。叶小澄于1910年9月21日经衙门判定倒盘后,逃匿无踪。而作为叶小澄担保人的林含莲曾将南湾67号门牌屋押与西洋银行。经澳门按察司判定,该屋变价后,应尽数归与原告,别债主不能得分毫。翌年,4月22日,拍卖倒盘人叶干周即叶小澄所属物业,计大三巴街、叶家围、如意巷、河边新街等30—40处,值银44450元。《澳门政府宪报》1910年12月3日第49号。《澳门政府宪报》1911年4月8日第14号。

1910

宣统二年(1910年2月10日—1911年1月29日)11月26日,卸任总督马奎斯返回葡萄牙。马奎士‧韦达尔(João Marques Vidal)出任署理总督。12月17日,海军军官咩路‧马楂度(Álvaro de Melo Machado)被指定为署理澳门总督。咩路‧马楂度街(Rua da Alvaro de Melo Machado)便为纪念此人而命名。施白蒂:《澳门编年史:20世纪(1900—1949)》,第46、48页。

1918

民国七年(1918年1月1日-1918年12月31日)11月26日,若奥.玛律凯斯中尉(João Marques)出任治安警察厅厅长,直至1920年4月30日。Eduardo A. Veloso e Matos, Forças de Segurança de Macau, p. 53.

1928

民国十七年(1928年1月1日─1928年12月31日)11月26日,氹仔益隆炮竹厂发生特大爆炸,造成严重火灾。驻扎在当地的海航人员、第6及第50土著连、射击场及治安警察出动救援,主要阻止氯酸钾桶的蔓延爆炸及救护工人。这次爆炸致使6名工人死亡,伤者无数。甚至将整个氹仔旧城区的玻璃门窗全部震碎。12月6日,该厂被勒令停业整顿。施白蒂:《澳门编年史:20世纪(1900─1949)》,第224页;陈炜恒:《从益隆炮竹厂的兴衰看氹仔炮竹业变迁》,载《海岛回澜》创刊号第38─49页,2009年。

1931

民国二十年 (1931年1月1日-1931年12月31日)11月26日,位于莲峰山山麓的赛狗场地正式开张,观台可容纳1500人。先是数名华人与美国人在澳门成立“澳门赛狗会”,兴建莲峰山山麓的赛狗场,设置看台、 跑道、狗圈等。同年,澳门赛狗会正式开幕,主办者特从美国请来一队 24人女子乐队表演,仪式相当隆重,场面尤其热烈。其时跑狗每逢周末举行,晚8时30分开始,至11时30分左右结束,每晚比赛8场,观众下注买“心水狗”,消费颇高,连入场券每位都收费1元。由于消费高昂,至1936年即宣告停办。《澳门之声》 (A Voz de Macau)1931年 11月10日,转引自飞历奇:《澳门电影历史:有声影片时期 (1930—1931)》,载《文化杂志》第23期1995年。李鹏翥:《澳门古今》,第31—32页。按:施白蒂称1932年修建赛狗场,疑有误 (参见施白蒂:《澳门编年史:20世纪 (1900—1949)》,第258页)。又《澳门政府宪报》1931年第11号第206页称,财政厅宣布将赖思喇提督大马路连续处之地租于济喇为建筑赛狗场之用。

1945

民国三十四年 (1945年1月1日-1945年12月31日 )11月26日,封锁事件进一步恶化,在关闸边境有澳门印度籍警察勒索小贩,事件惊动附近国军,国军士兵上前排解,澳警以为受到干涉乃向国军开枪射击。当时正值封锁敏感时机,澳门社会闻之骚动。正巧又有萄船一艘运来士兵800名准备换防,消息传出,国军方面误以为澳门方面增兵对抗,中葡关系更显紧张。国军封锁澳门期间,市内因粮食短缺,物价飞涨,白米涨价愈倍,白菜涨价四倍,所有船只禁止进出港口,曾有不明船只自外返航而遭国军开枪射击。封锁事件令澳门政府十分震动,除透过外交部驻澳专员唐榴斡旋外,并由葡驻华代办和葡京外交部向重庆政府交涉。1945年12月28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令部公函,澳门问题,第211页,转引自陈锡豪:《抗日战争时期的澳门》,第88页。

1978

展览由中国园艺菊花展览委员会与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主办,于1978年11月15日至26日期间举行。以下引用自《华侨报》1978年11月7日第4版之报道:“今次的菊展,规模较大,有关方面为了使展览更为隆重和有气氛,对会场的设计装置,别具特色,场内中央建有一个古色古香的“赏菊亭”,专门放置大立菊供人观赏。”会场内并可见“大地牌学生褛”的大型广告牌。

1978

展览由中国园艺菊花展览委员会与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主办,于1978年11月15日至26日期间举行。以下引用自《华侨报》1978年11月7日第4版之报道:“今次的菊展,规模较大,有关方面为了使展览更为隆重和有气氛,对会场的设计装置,别具特色,场内中央建有一个古色古香的“赏菊亭”,专门放置大立菊供人观赏。”

1996

1996年11月26日,博彩监察暨协调司副司长布理路(Manuel Apolinário)在南湾大马路遭枪击,面部中两枪,经急救后脱离危险期。

2004

2004年11月16日,施工历时19个月,造价为澳门币1.05亿元的关闸边检大楼——新广场及地下公共客运总站全部竣工,其中新广场正式启用,而地下客运总站亦在23日启用。

2009

2009年澳门特区政府与国家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签署《援建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合作协议书》,大藤峡水利枢纽将成为保障澳门长远供水安全的重要项目。(简介内容来自澳门自来水公司网页)

2021

主讲嘉宾:林金光(新金乐面家店主)、林翊捷(城市规划师) 日 期:2021年11月26日 时 间:19:30-21:00 地 点:新金乐面家 片段一: 片段二: 片段三: 片段四: 片段五:

更多

重要通知:“澳门记忆”文史网《服务条款》修订公告

尊敬的“澳门记忆”会员,您好!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澳门记忆”文史网的支持与信任。为持续优化会员服务质量与保障会员权益,本网站将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实施新版的《服务条款》。敬请各位会员详阅修订后之条款,有关内容可于以下查阅:

👉 点此浏览最新的《服务条款》

您已详细阅读并同意接受该等《服务条款》修订内容。

若您对本次更新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感谢您一如既往的支持与信任,“澳门记忆”文史网将持续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会员服务。

“澳门记忆”文史网 敬启

发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进阶搜寻

关键字

    主题

    资料类型

    地点

    时间

    使用说明

    检视全站索引

    会员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