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德祺,祖籍新会双水(今属江门市新会区双水镇)崔嘉亨村,生于澳门。澳门著名实业家、大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书画家。崔世安叔叔。 

德祺早年在圣若瑟修道院肄业,后在广东中德建筑工程学校和广东救护调剂学校毕业,在澳门从事建筑等行业数十年,在澳门建筑行业和工商界中享有盛誉。 

德祺担任澳门又和建筑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拥有多家规模宏大企业,事业兴旺。大半个世纪以来,他不但在澳门工商业创造出骄人的业绩,而且一贯致力服务澳门社会,很早成为澳门政界的重要人物、大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 20世纪50年代,德祺历任澳门中华总商会副会长、建筑置业商会会长,先后出任澳门政府立法会副主席、市政执委副主席及代主席、社会福利处华人委员、澳门同善堂值理会主席、东亚大学校董、濠江中学校董会副董事长及澳门新会同乡会会长等职。 

为实现澳门顺利回归,德祺担任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基本法咨询委员会主任,澳门基本法协进会会员,为澳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他拥护祖国统一,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收回澳门主权;不顾商务繁忙,乐于担任澳门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澳门基本法咨询委员会主任,为澳门主权回归祖国和维护澳门的长期繁荣安定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澳门政府与民间沟通、澳门社会法治和社会事务管理等方面,贡献尤其突出。[1] 

1966年,德祺获葡萄牙政府颁授慈善功绩司令级勋衔;1980年获葡萄牙政府颁授慈善功绩爵士级勋衔;1984年获澳门总督颁授文化功绩勋章;1986年3月,被澳门东亚大学授予社会科学荣誉博士称号;1989年获澳门总督颁授英勇勋章;1990年获葡萄牙政府颁授红十字会勋章;1995年获葡萄牙政府颁授公民功绩高级军官勋章;1999年获葡萄牙政府颁授王子大十字勋章[2];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后,2001年获澳门特别行政区颁授金莲花荣誉勋章;2006年获澳门特区政府颁授大莲花荣誉勋章。[2] 

德祺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建设。1954年,他参加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并多次应邀赴京观礼;同时,担任广东省第一届至第七届政协委员、常委,是澳门爱国先行者之一。1955-1956年,他获周恩来总理多次亲切接见。他的公司是澳门第一个公开升起五星红旗的机构。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和黑社会特务分子趁他从酒店出来之际,用黑枪打他,意图暗杀。80年代以来,邓小平接见了德祺,对他的爱国爱乡之情赞不绝口;江泽民与他合照。 

1954年,德祺随一位旅澳乡亲首次回到家乡,虽已隔数代,但一种浓厚的乡情和亲切的感觉,使他无法忘怀这片祖辈生活过的土地。之后,他经常回乡,热心支援家乡社会主义建设。80年代开始,他每年都回新会过春节,拜会新会有关领导、亲友,共同商讨建设家乡的大计,随他一起回来的还有澳门实业家和知名人士,他希望借机向家乡的领导们引介澳门和海外的企业家回来投资兴办实业,促进家乡的经济建设。 

1958年2月至1981年5月,德祺一直担任新会县多届政协委员,并担任副主席。他对广东,特别是家乡新会建设提出不少宝贵的意见。十多年来,他和妻子何丽贞一起在家乡捐资兴办和协办20多个公益项目,包括新会华侨中学、环城中学、双水镇沙路小学、新会机关幼稚园、新会体育训练馆、新会侨联大厦、冈州宾馆、圭峰宾馆、玉台寺、崖山祠、冈州画院、新会中医院、双水镇卫生院及新会急救中心等。 

1996年,德祺回乡,向新会统战部林奕鹏常务副部长提出下乡看看。林部长和德祺来到他从未到过的睦洲镇。睦洲镇敬老院不但干净舒适,而且老人们衣着整洁,精神奕奕,过得开心愉快。德祺对此非常满意。他对林部长说,我要捐助20万元做基金,帮助他们把敬老院搞得更好。捐款消息宣布后,睦洲镇政府领导梁养胜和陈金城非常感激,私下对林部长说我们发梦也没想到有这么多捐款。德祺跟睦洲非亲非故,主动捐出钜资,令人感动不已。 

1996年12月,德祺倡议成立“双水镇独居老人生活筹办会”,亲自带头捐款,并发动港澳人士捐款,筹集了一笔基金,基金每月拨出款项帮助75位孤寡老人改善生活。这一善举,开创新会公益事业的先河,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人们交口称赞。 

2001年,德祺得知新会急救中心缺少先进的仪器,主动用十多万港币在美购买一台先进仪器赠送给急救中心,有了这台先进仪器,使病人得到更好的救治。 

除个人带头慷慨捐资外,德祺积极发动澳门新会乡亲为家乡建设出力。他是澳门新会同乡会第一至十三届会长,在他的带领下,该会成为澳门一个实力雄厚、社会影响较大的社团。他充分利用自己在乡亲中的威望和影响,引导会员们支持家乡公益事业。 

德祺是一位画家。他的美术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术展览。他对热心社会文化和体育、慈善事业,对医学、国画、音乐等颇有研究,出任澳门兵乓球协会总会副会长、篮球联合会副会长、游泳联合会副会长、雀联及新花园等体育会会长、体育会委员、澳门建设研究委员会华人委员、颐园书画会主任委员、濠镜音乐会副会长。 

20世纪50年代,德祺组织成立“颐园书画会”,定期举行雅集和开展交流活动,为推动国内外书画艺术交流做了不少工作。从80年代开始,他倡议举办澳门、中山、新会书画联展,参加三地巡回展出。 

1982年,为推动家乡书画艺术,德祺捐资50万港元,在会城公园路建起一座600平方米的“冈州画院”,希望将冈州画院办成一个艺术交流场所,一个青少年美术培训、交流基地和一个艺术展览场所。 

为了提高冈州画院的展览条件,他多次出资增添展览设施,并在澳门收集画册带回画院图书室收藏。在他的关心和支援下,该画院的展览条件不断提高,长期免费提供给有关单位和艺术团体举办展览。 

近年来,冈州画院多次为澳门颐园书画会的书画家举办展览,接待来自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艺术团体及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四川、广西、香港、台湾等地画家,并为他们写生、交流、举办展览提供良好的服务。德祺积极配合新会文化景观建设,为崖山祠碑廊、碧霞楼碑廊及小鸟天堂“榕荫滴翠”石刻书丹,参与冈州画院赠送给新会体育馆的巨幅国画《再上新高峰》的绘制工作。 

1991年5月26日,澳门、中山、新会书画作品联展暨冈州画院落成典礼在冈州画院隆重举行,除回来参加揭幕仪式外,德祺后来带上作品参展。当时中国国画大师黎雄才伉俪、省美协主席汤小铭以及中山、新会两地领导都前往观礼,大家对德祺为弘扬祖国传统文化、振兴家乡文化事业的美德,高度赞赏。 

德祺如光风霁月的人品与胸怀,一直为人们敬仰。新会县人民政府、双水镇人民政府和新会冈州宾馆为了让后人铭记德祺的功德,先后立三座丰碑,碑文言简意赅,高度概括德祺的功德善举和贡献。 

2007年10月24日,德祺因病在澳门去世,享年95岁。[2][3] 

何丽贞是澳门妇女运动领袖,1956年加入妇联开始,历任妇联执委会副主席,并兼任康乐、联谊等部部长;1986年妇联改为理监事会制后任副理事长;1993年任妇联副会长,2000年任会长;2008年卸任妇联领导层职务,改任荣誉会长;长期推动澳门妇幼事业发展。[4] 

崔德祺夫妇生育子女三个,子女早年负笈美国读书,事业有成,服务社会。长女崔筱瑜在美任职资料分析工作。长子崔世平获美国柏克莱大学土木工程学硕士学位,后获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博士学位、工程师,现任第十届澳门特区全国人大代表、澳门立法会议员、科技委员会委员。次子崔世业为设计师,取得美国加州艺术学院平面设计硕士,现居美国执业。[5] 

侄子崔世安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三任长官。 

[1].张瑞亨:《崔德祺先生的桑梓情(葵乡赤子情)》,江门:新会政协,2006,第97-102页。 [2].《崔德祺》,载“江门新会区"网,2012年12月3日,http://www.xinhui.gov.cn/xhlsrwzl/rwmc/201209/t20120905_32933.html。 [3].《50、崔德祺》,载“中国江门网",2013年3月16日,http://www.jmnews.com.cn/bw/Votes/disp.aspx?data_id=231039。 [4].《何丽贞:秉承传统推动妇女事业》,载《澳门月刊》,2010年11月2日,http://www.macaumonthly.net/Article/zttg/200806/20080603000000_527.html。 [5].《崔德祺》,载“互动百科"网,2013年3月21日,http://www.hudong.com/wiki/%E5%B4%94%E5%BE%B7%E7%A5%BA?prd=so_1_doc。

关联资料

更新日期: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