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镜荃,字镜荃[1],又名李光、李镜全、李镜泉,新会县七堡乡(今属江门市新会区七堡镇)人。澳门富商、澳门商会副总理。 李镜荃家族很早投资银店生意。其父碧光堂于1881年,与卢九、蔡康等人合作经营宝行银号生意。 除经营闱姓生意外,李镜荃多次承充经营澳门火水(煤油)、火药生意,成为当时著名的硝商。 1897年1月,李镜荃承充澳门半岛、氹仔、过路湾(今路环)及其属地售卖出口入口火水生意,为期两年。1897年3月,他承充澳门半岛、氹仔、过路湾及其属地出口入口、制卖火药硝及硫磺生意,为期两年。 李镜荃与妻子陈氏生育三子:长子李际唐(翘燊)生于1882年;次子李翘庆(保榕),又名李子农,生于1884年;三子李耀伦生于1901年。 据说,1904年,李际唐参加光绪甲辰科(清朝最后一科)会试,当时李镜荃在经营闱姓,以十万元的代价,觅得“枪手”入闱作弊,把李际唐“扛”成一名翰林。李际唐成为澳门史上唯一的一位翰林学士。[2] 1908年,澳门举办卖物赈灾会,李镜荃积极参与其中,购买绣品、烟仔等物品。[3] 宝行银号多个股东去世后,其后人掀起了一场浩大的诉讼,李镜荃被卷入案中,但其经营的银号属于家族生意。在经历宝行银号风波后,1910年,李镜荃另外投资宝得银店,担任司事一职,并以“未挂号商人”身份,参与当年理商局局绅的竞选。 1911年,成为李镜荃事业的鼎盛时期,年初,他出任公钞会副会员;3月担任公钞会会员,同时被公钞局列为“纳公钞至多之人”。1913年1月,澳门商会成立,他被选为副总理,成为新一代华商领袖。[2] 孙中山在澳门行医时,李镜荃积极支持孙中山开展革命活动,不顾长子李际唐等亲友反对,义无反顾地资助革命党人,公开为孙中山等革命活动撑场;长期接济孙中山在澳门的家眷十多年。他多次在澳门和广州与孙中山会晤,每次一定赠送孙中山金钱逾千元,大力支持革命。[4] 李氏家族在澳门的龙头生意是“富而贵闱姓彩票厂”,位于草堆街船澳口七号(今“永安号”铺位),是当时澳门“五大闱厂”之一,专做省城五邑(新会、台山、恩平、开平、鹤山)籍人士的彩票生意及五邑各乡镇的彩票生意,生意兴隆。 在李际唐“扛”得翰林后不到一年,“富而贵闱姓彩票厂”结业了,因大清朝乡会岁科试一律停止而停业。澳门人都说“李光(镜荃)标到科举会试标尾会了”。[1] [1]《澳商“标尾会”子成进士》,载《新报》,2013年3月16日,http://www.hkdailynews.com.hk/macau.php?id=134291。 [2]林广志:《晚清时期澳门华商与华人社会研究》,广州: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06,第181-183页。 [3]汤开建等:《鸦片战争后澳门社会生活记实:近代报刊澳门资料选粹》,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第218-219页。 [4]金英杰:《灵芝药房秘密搞革命》,载《新报》,2013年3月16日,http://www.hkdailynews.com.hk/macau.php?id=192090。

关联资料

更新日期: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