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議事亭前地、賣草地街一帶被劃為行人專用區(一九九二年),但誰會記得本澳首個行人專用區卻是離島氹仔舊區中心的官也街,早在一九八三年五月一日起實施。 

氹仔舊市區面積不大,街道只有廿多條,其中官也街貫穿市中心,一端連接地堡街,一端通往施督憲政街,全長百餘米,步行只需兩三分鐘,兩旁樓房約有四十幢,大多是兩層高矮屋,商舖較為集中,可説是往昔氹仔的商業中心。店號多是食店、手信店,此外還有雜貨店、藥店。記得數十年前,我們中學生前往氹仔旅行,曾經光顧官也街的老字號晃記茶樓,飲茶吃點心,也購買該店馳名食品鹹切酥、老婆餅作手信。原來這家店號開設迄今已百年,數年前[約1990-20000年代]已停辦茶市,專門經營餅食。由此可知,官也街也是氹仔一條古老街道。數十年[約1970-20000年代]前,店舖裝修簡樸,生意冷淡,行人稀疏,好像內地農村小鎮大街,別有風情,只有成群的旅行人士經過,才頓時熱鬧。 

隨着社會經濟和地區建設的發展,氹仔開闢新區,居民增加,也吸引不少澳門半島居民及外地遊客遊覽觀光,繁榮興旺。官也街由於街道狹窄,店鋪林立,行人眾多,假日尤其擠擁,有關方面為了居民安全,減少交通事故發生,於是將官也街闢為行人專用區,重鋪路面,擺設盆花,裝設典雅路燈,街道上空懸掛彩旗,美化環境,成了氹仔旅遊觀光點。近多年來,官也街及附近橫街,陸續增開不少新店號,多是中式飯店及葡式餐廳,裝修新穎,別具特色。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