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珠光,字皆玉,香山縣欖都(今屬中山市小欖鎮)人。詩人。 1735年,李珠光被朝廷提拔為貢生。他品行高潔,行為正直,擅長詩文。 1750年,李珠光去世,年僅57歲。 現錄李珠光的詩一首: 《澳門》[1][2] 無多蓮瓣地,錯雜漢蠻居。[3]版籍南天盡,江山五嶺餘。[4] 一邦同父母,萬國此車書。[5]舶趠浮青至,微茫極太虛。[6] 孤城天設險,遠近勢全吞。[7]寶聚三巴寺,泉通十字門。[8] 持家蠻婦貴,主教法王尊。[9]聖世多良策,前山鎖鑰存。[10][11] [1]《李珠光》,載“中山文化資訊網",2012年12月1日,http://www.wh3351.com/rwzs/whcs/cscontent.php?bc_id=264。 [2]章文欽:《澳門詩詞箋注》(明清卷),珠海:珠海出版社,2002,第118-119頁。 [3]無多二句:澳門形如蓮瓣一般不大的小地方,漢人與蠻夷(西洋人)錯雜同居。錯雜,交錯混雜。 [4]版籍二句:此地雖然僻處南天的盡頭,卻屬天朝版籍,其山雖屬五嶺餘脈,仍是我中華的江山。版籍,戶口冊。五嶺餘,五嶺之所餘。 [5]一邦二句:澳門的漢族居民,與內地百姓源出同一父母之邦;澳門的西洋居民,是因為仰慕中國的文化來居此地。車書,泛指國家制度。 [6]舶趠二句:遠望天邊,但見隱隱約約的帆影,乘著西南風,泛著碧波歸來。舶趠,舶趠風,指江南梅雨後夏季開始之際強盛的季候風。太虛,指天,天空。 [7]孤城二句:澳門城孤懸海表,為天設之險,氣勢雄壯,足以吞沒遠近。 [8]寶聚二句:傳教士將寶藏聚集於三巴寺,海舶存貨依賴十字門得以疏通。十字門,澳門水域地名。 [9]持家二句:隱括屈大均《澳門》第二首“香火歸天主,錢刀在女流”及第四首“禮拜三巴寺,蕃官是法王”的詩意。 [10]聖世二句:與屈大均《澳門》第一首“肘腋教無事,前山一將功”二句意同。 [11]“前山鎖鑰存”,前山寨像鎖鑰般扼守住澳門。前山寨,南距澳門20里,因前山至澳門僅一徑即蓮花莖可通。1621年,此建前山寨,設兵把守。清代相沿,並於1730年設香山縣丞衙門於此。1744年建廣州府海防同知署於此,成為歷代控扼澳門的軍事要地。當時,清朝前山寨對於控制南疆國土的作用。詩人稱之為鎖鑰,毫不為過。1887年,前山寨日久失修,傾頹廢圯,由前山同知蕭炳堃等籌商修復。由鄉人劉永康捐資拓築,自任其事,因此,得到兩廣總督張之洞奏請獎敘。見《香山二詩人的澳門詩》,載《澳門日報》,1987年11月19日。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