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昌,原籍香山县(今属中山市)石岐,生于澳门。澳门美术界知名人士。[2] 抗战期间,陆从澳门来到广州湾(今湛江),从事戏院广告工作;抗战胜利后,回到澳门工作。妻子蔡华嘉是雷州徐闻人,陆作为湛江人的“半子”,一直视湛江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改革开放后,陆夫妇经常返回湛江,他不仅非常关心“故乡”文化艺术事业发展,同时不遗余力地引进外资、架设经济建设桥梁来开发湛江。他主持澳门中天有限公司与湛江日报社合资,举办“天采分色影版有限公司”,不断引进印刷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在徐闻开发区经营房地产企业,为湛江经济建设作出一定的贡献。 陆积极支持湛江文化事业发展,尤其是美术方面活动,不仅亲自组织画展,每次举办重大艺术活动,他都积极参加。庆祝建国40周年之际,湛江举办大型美术作品展览,陆抱病从澳门赶来参加,他的精神令大家十分感动。 《湛江乡情》出版以后,陆一直关注这份新生刊物的成长,给予大力的支援和赞助,不但捐赠费用,而且对杂志封面和彩页的分色、制版和印刷,都给予大力帮助,使刊物品质不断提高。 除长期担任澳门美术协会会长外,陆担任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特区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委员和特区政府第一届推选委员会委员,肩负重任,社会活动频繁。同时,他长期担任广东省政协常委,建言献策,参政议政,尽心尽力,把毕生精力贡献社会。 陆无微不至地关心当地劳工子弟和一些弱势群体。在澳门回归前岁月里,他为这些劳苦大众、低薪阶层人士尽心尽力,多次促成劳工子弟学校教职员工访问湛江,与“故乡”人士交流和沟通,有力推动两地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1984年11月,陆夫妇回到湛江,遇见一位人称“澳门婶”的硇洲农妇,她当年逃避日本鬼子来到广州湾,流落在湛江40多年,一直无法与澳门亲人联系。陆夫妇和同伴回澳门后,根据“澳门婶”提供的一些线索,几经周折,终于为她找到亲人,使这位老人感动不已。香港《文汇报》、澳门《大众报》都报导此事。 60年来,陆任职于澳门美术协会,一直关心着澳门社会发展和繁荣。澳门回归后,更着力关注澳门社会的和谐发展,积极推动文化艺术事业。20世纪50年代始,他邀集画友组成“骆驼美术组”,动员和组织不少教师、学生、工人参加进步的文化艺术活动。当时,澳葡当局勾结从大陆溃退的国民党残余势力,对进步群众恐吓、威胁、阻挠和迫害,他们不屈不挠,每年“十一”都行动起来,克服经费、物质等重重困难,搭建起既有内容,又富美感的“庆祝国庆”牌楼,充分体现澳门同胞的爱国热情。 这些巨型牌楼,矗立街头,庄严肃穆,气势磅礴;入夜灯光辉煌,彩旗招展,吸引成千上万市民注目致敬。“国庆到,去澳门睇牌楼”,成为香港人的一种时尚。尽管澳门美术界人士经济都不充裕,但都争着出钱出力,尤其是台风季节,常常风雨交加,更是困难重重。在美工、木工、棚工通力合作下,每年“十一”,巨大的牌楼都矗立在澳门的街头,成为澳门同胞热爱祖国的一个有力见证。 几十年后,陆与当年澳门国庆大会牌楼美术组的人员联欢叙旧时,大家都异口同声称赞:美协的辉煌成就,与陆及其他前辈的坚持和努力密不可分。 在陆的领导下,澳门美术协会长期坚持热爱祖国、服务社会的宗旨,旗帜鲜明地团结澳门美术界人士,为繁荣本地文化而创作,推动整个社会文化艺术事业不断发展。同时,陆不断开拓交流领域,扩宽视野,除邻近两广、海南外,远及北京、辽宁、陕西、新疆、云南以至西藏,都留下他们的足迹。 1995年9月,陆夫妇应邀到拉萨参加西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祝典礼。之后,他几次与美术界同仁进入西藏。当时他年逾古稀,患有高血压等多种疾病,他不顾个人安危,到海拔数千米的西藏高原地区写生、创作,用自己的画笔酣畅淋漓地展示祖国的雪域风情。多年来,他不停地创作西藏风情画卷,并联系和组织西藏画家到澳门举办“西藏雪域高原画展”,竭力促进两地文艺界互助交流活动。 为此,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给陆颁发第一届西藏珠穆朗玛文艺荣誉奖,这是澳门同胞获此殊荣的第一人。同时,陆被聘担任西藏自治区美协名誉主席、自治区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理事。 陆为澳门文化艺术的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得到澳门的同胞和国内人士的敬重,更得到特区政府及前澳葡政府的充分肯定。2001年12月19日,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向陆颁发文化功绩勋章,表彰他一生殚精竭虑为澳门和内地文化艺术事业作出的巨大业绩。 陆担任澳门美术协会会长、广东省政协常委、湛江市海外联谊会理事。他毕生从事艺术创作,他的画作无论山水人物、花鸟虫鱼,技术嫺熟,笔法高超,在行内外都有很高的评价。但他从不骄不躁,虚怀若谷。虽在艺术上达到很高的造诣,仍然不断学习,努力探索,博采众家之长,精益求精。他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威望,不仅在澳门,乃至周边地区,在他的推动下,加强联系,密切交流,澳门美协发展成为推动澳门美术运动的主要力量。 2006年7月14日,陆在澳门镜湖医院病逝,终年83岁。 《澳门日报》社长、治丧委员会副主任李鹏翥说:“陆昌先生一生爱国爱澳,穷毕生精力推动澳门文化艺术的发展,几十年来与美术界人士肝胆相照,风雨同路,无愧于艺术良心,是一位真诚的爱国人士、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澳门文化美术界的耆宿。” [1]《缅怀濠江陆“画翁”》,载“湛江新闻"网,2008年7月20日,http://zjphoto.yinsha.com/file/200610/2006101218324292.htm。 [2]《港澳大百科全书》编委会:《港澳大百科全书》,广州:花城出版社,1993,第813页。 [3]《陆昌》,载“中国收藏网",2012年10月18日,http://artist.socang.com/Info/9460.html。

关联资料

更新日期: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