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图节选自《海疆洋界形势全图》,全图绘制了北起朝鲜界南至交趾界,以及琼州(海南)、澎湖、台湾诸岛的中国海疆。地图具有明显的中国古代沿海地图的特点,即无固定的南北方位,而是以陆地为上,海洋为下,绘制的是人在海上向陆地望去所见景物的相对地理位置,因此岸上景物朝向海洋的一面被绘制出来,但背对大海的一面则未表现。地图只表现沿海一带,所以没有广州城。图中把澳门和香山县画作一个整体,四面环海,岛上画有丘陵、城墙、旗帜、房屋。香山县位于岛的上端,前山寨居中,澳门城在最下。莲花茎处绘有关闸城墙将两地分隔,形象地保存了1800年前后澳门关闸城墙的外观。澳门城内,葡人所筑围墙三面包围,仅留西北角内港海域留出缺口,城内标有“澳门”两字,象征性地画出建筑。澳门周边画出鸡颈(今澳门氹仔)、阿婆尾(今澳门路环)、西南面海域画有横琴山、千字门山,其间水道标有十字门,但水道画得过于宽阔。本图与许多中国传统海图一样,地图和绘画结合在一起,艺术性大于科学性,不讲究比例关系,也不注重实际的测绘知识。尽管如此,该地图仍然标出了当时澳门周边的许多地名和位置分布,是重要的史料。

本图复制自美国国会图书馆地图部所藏《海疆洋界形势全图》,系国会所收恒慕义(Hummel, Arthur William, 1884-1975)赠品第5号,1962年入藏。本图为该图节选的局部(G7822.C6A5 1801 .H31)。

参考文献:

[1]林天人编撰; 张敏英文编译. (2013). 皇舆搜览 : 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明清舆图( pp324-327). 台北 : 中央研究院数位文化中心; Washington D.C. : 美国国会图书馆.

[2]. 胡孝忠. (2011). 明清香山县地方志研究(博士论文). 济南 : 山东大学.

关联资料

更新日期:2019/11/15